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经典影评10篇

2018-03-02 2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经典影评10篇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是一部由乌利·埃德尔执导,马蒂娜·格德克 / 莫里茨·布莱布特罗伊 / 约翰娜·沃卡莱克主演的一部动作 / 传记 / 犯罪 / 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一):以正义名义

  讲的是当年德国青年RAF(Red Army Faction)的历史。这个片子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教育课,它的中心思想是:

  当愤怒可以让一个人为了什么伟大事业放弃家人孩子开始要求周围其他的人也和他作出同样的牺牲,他的对手变成了靶子,而不再是一个一个的人的时候,他应该问问自己:他是不是也变成了他所憎恨的敌人。关在牢笼里的躯体,是不是被自己的内心紧锁了。

  紧闭的牢房能让人失去理智,而把这个世界都作为牢房,为了冲破它而活着的人,也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变成别人的牢房。

  所以,面对失控的愤怒,多几分警惕。不光警惕别人,而更要警惕自己。解放这个世界,不如先解放自己。有了心灵的彻底解放,穿越那紧闭的四壁就不一定需要杀戮别人。

  有意思的是:当年这些德国白人青年所做的恐怖主义活动和现在欧美二代少数族裔的恐怖主义活动看上去如此相近。

  同志们举起右手,不要做扎堆儿派。自说自话派万岁!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二):为第三世界而战的赤军旅---<巴德尔 迈因霍夫>观后记

  这是一个发生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后半叶的故事.

  影片开头是德国靠近北海的天体海滩,女记者迈因霍夫与他的丈夫和一对双胞胎女儿快乐享受着日光.

  在一场反对伊朗国王巴列维的示威游行中,集会的大学生受到了警察残酷镇压,他们被伪装成巴列维支持者的大棒打倒,他们被警察的警棍击倒,他们被骑警的马蹄踏倒,鲜血,惨叫~~一名男青年被一名警察开枪打死.

  影片的男主角巴德尔出现了,他和朋友在一所房子里用硝酸甘油制造了炸弹,并在一家服装商场引爆,随后被逮捕.

  在一场反对越战的室内集会上,上千学生演讲者的鼓舞下,一起大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胡志明!胡志明!胡!!胡!!!胡!!!!那位演讲者在街头被一名反对共产主义的年轻人打成了重伤.随之爆发了更大规模的示威,群情激愤的年轻人包围了一家鼓吹右翼思想的出版社.汽车被推倒,玻璃被砸随,准备出厂的报纸被大家撕破.更多的人被逮捕,两名警察抓住了手拿石块的迈因霍夫,正要被带上警车,一名警官惊呼到:迈因霍夫女士!她是记者,放开她!

  迈因霍夫在她的专栏里这样写到:扔一块石头是犯罪,从飞机上投下一堆炸弹被当作政治行为.推翻一辆汽车是犯罪,炸毁很多辆汽车也是一种政治行为.很快她在自己的别墅里看到丈夫与人偷情,毅然带着两个女儿离家出走.

  逃到国外的巴德尔和他的朋友们,在潜回德国不久被捕.为了解救他,迈因霍夫和他的朋友们打伤了两名警察.他们来到了约旦,在那里受到了反抗以色列侵略的穆斯林武装的训练,并很快回国.他们这次得到了资金武器上的支持.在德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恐怖袭击,抢劫银行,在美国驻德司令部,法院等很多重要部门发动炸弹袭击,很快赤军旅成为政府抓捕的目标,他们也相继落网----陆续被关押在施塔海姆的政治犯监狱里,那里等待他们的是单人狱房.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几年,不断的庭审,不断遥控监狱外面他们的同志进行更惨烈的袭击活动,瑞典大使馆柏林法院大法官,相继成为他们袭击的目标.

  受到长期精神折磨的迈因霍夫总是回忆因自己发起的那场恐怖袭击,一家出版社的很多职员被她的炸弹炸死,虽然她在袭击之前电话通知他们离开,这也成了他的同志无法原谅她的原因.最终不堪忍受而在铁窗前自尽.支持巴德尔的同志们为了最后营救关在监狱里的12个人,铤而走险,与伊拉克的抵抗者合伙劫持了汉莎航空公司的客机,杀死了大资本家庞本,劫持了另一个德国的大人物.想以此作为条件交换出那12个人.但是政府是不会与他们妥协的,在成功营救停在摩加迪沙的飞机旅客后.巴德尔他们彻底绝望了.一个早上,狱卒发现了他们的尸体,有的是用偷偷拿进监狱的手枪自尽的,有的是用餐刀,巴德尔的女友象迈因霍夫一样把自己吊死在铁窗上.

  影片最后的镜头是在法国一个郊外的树林里,赤军成员从车上拖下了被绑架了很久的那位德国大人物,结果了他.

  这个真实的故事几乎与中国文革发生在同一时期,当时德国人生活水平是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中国和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甚至比今天的中国还要先进.他们里面,有记者,有律师,有学生,都过着不错的生活,是什么导致他们发动恐怖主义式的革命呢?作为一个生活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他们为什么为了被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三世界国家而战呢?当时的美国侵越战争,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国家,古巴的格瓦拉在玻利维亚被美国中情局处死吗?是对帝国主义扩张带来的第三世界人民的痛苦,对资本主义丑陋目的憎恶吗?我想是的,影片中不断出现越南,玻利维亚,阿拉伯等地战争的场景,百姓苦难.革命的热情充斥着这些人的大脑,不惜与自己所处国家的政府决裂.虽然他们象是调皮的孩子一样,给政府带了一系列的麻烦,但是我觉得,他们的行为比那些狂热的红卫兵要好很多.至少他们是为了别人而战,而不是被人愚弄,把社会传统文化毁灭,他们的敌人是真实存在的,而红卫兵们的敌人是他们自己.

  如今的社会,人民已经失去了对革命的兴趣,疯狂消费,肆意享受物质极大丰富带来的快感.可是我们是否还能去发现隐藏在这种表面繁荣下的危机罪恶呢?我们或者我们的下一代,是否还有勇气通过革命来整肃社会的秩序,扶正正义与良知呢?感谢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我所不知道的那段历史,我会讲给很多人去听,相信他们和我一样,都会有那种感觉----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三):蔑视法治与人道主义的极左浪漫主义者

  随便浏览了一下豆瓣,发现竟然有众多的人嚷嚷看不懂。一段不算太久远的历史,竟然有这么多人完全不知道,多么让人吃惊。看不懂的该自己找书去恶补历史。关于60年代激进学生运动和70年代极左恐怖主义的书形形色色深深浅浅,各种立场的都有。但说实话,还没见过一本详略得当的中文书来从头到尾介绍一遍。

  西欧极左恐怖团伙的电影,我是第一次看到,以前不想看,也不愿看。太让人无奈的话题。这部电影给人的直观震撼远远超过了那一堆堆枯燥文字

  说点本人对他们的看法,西德的RAF,要求美军撤离西柏林,撤离德国,撤离越南,这帮幼稚的年轻人应该清楚东德和东柏林是什么情况?影片开头抗议巴列维国王,抗议者遇到的不过是拳头和棍棒,而1953年东柏林斯大林机车厂的工人仅仅为了增加面包配给而上街,遇到的就是T34坦克。更可笑的是后来的历史,巴列维国王时代是因为经济发达,社会发展充分,很多妇女死于难产,但国王含恨死去后的伊朗的种种历史遭遇,无论某些左粪怎么辩驳,看看现在伊朗人口成就行,多么可怕!!伊斯兰革命后出生的年轻人占了人口多数,革命前出生的几代人因各种原因大量非正常死亡以致影响到人口结构

  西德的年轻人为了巴勒斯坦人的权力,为了所谓的“越南人民”可以在几年以后享受全民政治清洗,进集中营吃枪子,华人华侨被抢光家产驱逐回中国,上百万人做船民逃亡,几十万人在大海里喂鱼,而努力在西德用城市游击战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1700万东德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想尽一切办法逃离东德。这样一个疯狂的时代背景下,高声疾呼美军撤离,真是很有幽默感,他们直接申请移民东德不就完了,可以体验没有美军武力保卫的德国另一半是什么滋味。那里没有追求利润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者,更没有帝国主义侵略机器,有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工厂,和社会主义人民武装力量,当然还有效率上比西德无能的资本主义当局要高得多的镇压工具,克格勃,斯塔西。

  对于反越战问题,事后诸葛亮的用船民问题,红色高棉大屠杀来谴责这些天真的青年也不应该,这帮喜欢吸毒滥交群P听摇滚乐喊口号的年轻人,自然不会深入研究1917年以后一整部communism用鲜血写成的历史,但如果留心顺化城外那场可怕的再教育清洗的新闻。也足可以见微知著,这些大头简单头发达的低能儿,吃饱了撑的,沉湎于毒品与滥交的西方学生,除了追求自己一时放纵的快意之外,可曾真正为越南人民考虑过?重复前社会主义者“老虎”克莱蒙梭的话没什么意思,但还是不得不说,20岁不信仰communism没良心,30岁还信,没脑子。对于多数人来说,政治成熟期总晚一些,政治心理年龄停留在激情叛逆时代的阶段,就是打开的潘多拉盒子

  我最早看到这些极左恐怖组织的介绍,是在80年代的一本杂志,好像叫《海外星云》上,有几篇文章比较详细的介绍了直接行动,红色旅,红军派,赤军等。这本杂志好多年没见过了。

  很奇怪的一个现象,60年代整个西方左翼运动基本是围绕反越战展开,但反战运动的中心,美国,除了黑豹党,不成气候的城市游击队共生解放军,H.R.布朗这样的煽动分子,煽动一下放火,发动城市骚乱之外,美国面临的极左恐怖威胁远远小于西欧,好像大报阀赫斯特有个后代孙女就是在做炸弹中不慎炸死,也算是共生解放军造成的聊聊几个伤亡之一。英国虽然在血腥星期天之后面临爱尔兰共和军的威胁,但爱尔兰共和军问题本质上是民族宗教矛盾,和法德意这些意识形态矛盾风马牛不相及。看来这个问题上,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还是有差别

  苏东剧变后,极左势力基本树倒猢狲散,但还是有,希腊貌似是1997或者99年左右,一个叫“11月17日”的组织枪杀了英国驻希腊武官桑德森准将。这个当年的CCTV新闻里有报道,我看到这条新闻时印象非常深。可能大多数人对西方极左和无政府主义团体不甚了了,也没什么人注意这条新闻。

  另,90年代初,大约93年左右,一个叫“战斗的比利时共产党员”的小派别,在布鲁塞尔还按过炸弹,但未造成人员伤亡,之后再未见到该组织活动的记录。这条新闻当年参考消息在第二版不起眼地方发过小豆腐块。

  80年代的参考消息里还有极左恐怖组织活动的零星报道,比如日本赤军,法国直接行动什么的。前两年有赤军领导人重信房子的新闻,当年的美女早已韶华不在,面对沧海桑田的巨变,也早已看透世情,不再纠缠于什么飘渺的世界革命,她的日本和阿拉伯混血女儿 确实很漂亮,可是特拉维夫机场那些命丧在重信房子前夫枪口下的冤魂,该去哪超度去??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革命者追求的是快意恩仇,人道主义与法治在他们眼里,从来都不是值得一提东西

  大陆官方在80年代出版的国际共运史里,对这些人的定论就是无政府主义,巴库宁分子,有托派背景,暴力活动既不能实质打击资本主义秩序,而且客观上脱离了群众,疏远了群众,不能充分发动群众云云……陈词滥调隔靴搔痒。再早出版的官方正式出版物我没见过,不清楚对这些人什么评价。不过估计72年外交“一条线”以后的官方出版物,对这些人的评价也不会太高。

  90年代后,出版的一些列反应苏东问题的书,比如回顾与反思系列等,多有侧面提及这些人的,苏联官方的态度基本是严厉批评:无组织的左倾盲动分子,毛主义者,态度最友善的苏斯洛夫和门徒波诺马廖夫也不过认为他们的活动客观上给西方捣乱,应该暗中支持。如果这帮年轻人知道了苏共最高层对他们这个态度,不知该作何选择

  至于东德官方和他们到底联系到什么程度,鬼知道,反正神通广大的东德情报部门对西德渗透的非常厉害,6、70年代的阿拉伯恐怖主义的武器和训练多直接来自东德和波兰。而西德红军派又从阿拉伯人那里得到武器和训练。80年代克格勃对西德反核人链运动的渗透也非天方夜谭

  今天的年轻人不再像60年代的青年那样被谬误的意识形态引入歧途,理想主义激情过剩,到处滋事,是一件好事,但彻底的沉醉于物欲化中,丧失对自身私人领域外公共领域的兴趣,丧失对公平、正义、进步的信念,陷入犬儒化的自我陶醉中,同样很可拍。我周围的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是体育比赛,娱乐明星时尚物品,和他们谈论五月风暴,伍德斯托克,巴德尔-麦因霍夫,红色旅,浅见山庄,我觉得好像自己成了傻瓜疯子,在讲着不着边际的呓语。

  20世纪从左翼无政府主义者的政治暗杀活动中开幕,又从苏联东欧巨变,理想破灭中谢幕,确实是一个激情澎湃同时又鲜血淋漓的意识形态的世纪,新世纪又回归传统,像浮华的乔治王朝时代那样,充满了追逐物欲的华丽又腐臭的资本主义气息,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四):前德极左翼RAF的红色风暴

  (2009.11.17) RAF,前德国左翼恐怖组织红军派,全称Rote Armee Fraktion (Red Army Unit) 。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爆发了红色风暴学潮,其中就有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身影;另一方面,在亚洲,中国也正陷于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风潮,在东边的日本也相应出现了“赤军”,南边的越南处于南北统一时期,美国介入使之爆发越南战争。巴德尔与迈因霍夫是德国RAF最重要的两个核心人物。RAF以声援越南胡志明为目的,对资本家们发动各种袭击以此要挟德国政府按他们的意志反对越战,可惜之后的运动逐渐偏离了这一初衷,演变成赤裸裸的暴力恐怖主义,并迅速跨越国界甚至牵涉了阿拉伯国家,使恐怖主义活动进一步国际化。德国具有典型的德意志民族的坚持与牺牲精神,要做就要做的彻底,敢做、敢为、敢当的军人精神,加上不留一点退路的执着,这也是为何法西斯纳粹曾在这个国家萌芽崛起并迅速意图扫荡全球的原因。只是,如《浪潮》中表现的那样,初衷和现实总有差距。另外德意志民族自纠伤疤,反思历史,唾骂自身“一个充满警察的国度”和“一个充满学生暴动的年代”恐怕是能使很多国家政府汗颜而又学不来的地方,而这正是德意志民族与众不同的地方,以前看其他的德国法西斯的片子其实都可以发现这点,法西斯虽然过于残暴与不仁道但也有很多令人佩服的军士精神,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很好的片子,不仅有助德语的学习,而且也学了一段历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RAF对中国红军作战理论和操作的崇拜,相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战做法,还把毛主席曾经说过的一段话背那么牢,真的让我很汗很汗啊!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五):两句话

  1: Wirft man einen Stein, so ist das eine Strafbare Handlung; werden Tausend Steine geworfen, ist das eine politische Aktion. Zündet man ein Auto an, ist das eine Strafbare Handlung werden Hunderte von Autos angezündet, ist das eine politische Aktion. Protest ist, wenn ich sage :"Das und das passt wir nicht". Widerstand ist, wenn ich dafür sorge, dass das was mir nicht passt, nicht mehr langer geschieht.

  2: "Wenn wir von Feind bekämpft werden, dann ist das gut. Denn es ist ein Beweis, das wir zwichen uns denn Feind eine klare Trennungslinie gezogen entgegentritt und uns in den schwärzesten Farben malt, dann ist das noch besser. Denn es zeugt davon, das wir nicht nur eine klare Trennungslinie gezogen haben, sordern dass unsere Arbeit auch glänyende Erfolge gezeitigt hat."--Mao Tse-tung...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六):《巴德尔和迈因霍夫》:一场注定失败的抗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柏林墙耸立,西式民主概念丛生,反帝国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种族歧视主义和各种反叛运动肆虐,酝酿许久的激励矛盾待以一触即发之势。一次无关痛痒的伊朗国王访问事件,造成一名反对人士被维持秩序的警察击中头部当场身亡。从此,一发不可收,各种声势浩大的恐怖活动漫步街头,以巴德尔和迈因霍夫为首的学生运动瞬间铺天盖地。以反对越南战争为宗旨,制造各种恐怖活动,在百货公司纵火,抢劫银行巨款,暗杀政治人物,一时风头不两并且成立名噪一时的“红军旅RAF”与政府进行各种公开对抗。尽管历经28年的玩命抗争,制造无数绑架和爆炸,还有劫持飞机事件,但终因无组织无纪律的胡闹方式悲剧收尾,主力干将狱中自杀,后继人员乏力,一场令人热血沸腾又彻底冰冷的运动就此不了了之。

  影片根据德国新闻周刊《明镜》主编斯特凡·奥斯特80年代的畅销书改编,把德国著名的恐怖组织“红军旅”的来龙去脉和人物事件活生生的重新呈现在观众面前。汇集的众多德国实力派明星难以尽数,《罗拉快跑》里的莫里兹·布雷多,《窃听风暴》中的马蒂娜·戈黛特,《女教皇》中的乔娜·沃卡莱克,《朗读者》中的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那。在擅长史诗片导演乌利·艾德的加工之下,穿插各种国际上的纪实事件和画面闪现,使得整个影片动感十足紧张肃穆,极具张力的吸引着观众们的专心致志。

  尽管这是继《窃听风暴》之后,又一部具有实力角逐奥斯卡奖的外语德国片,终因里面大段无遮拦的批判反人类的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而得不到美国评委们的赞许,使得毫无争议性话题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博得头筹。但这还是不失为一次震撼人心的运动事件,只可惜,当这群极端的年轻人一开始在巴勒斯坦接受正规训练时,高傲的不服管教,赤身裸体的聚集在屋顶晒太阳时,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悲惨结局。连切格瓦拉那样勤奋的神级人物都难逃命运的追捕,更何况这些个不懂世间残酷的毛孩子们,能掀起何样惊天骇浪,本是可想而知的后果。从正义凌然的政治抗争,演变到后来为所欲为的恐怖袭击,从激情燃起到花火尽灭,正如英国《泰晤士报》评论的那样,“他们的伪装下,其实是另一个赤裸裸的希特勒”。不论贪心过大,还是没有章法的抗议,都免不了终将走向毁灭的命运。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七):还原社会的真实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看到这么标题,你一定被吓坏了吧,这么一个牛逼轰轰的名字,难道我真能扯出什么道道来?那就真让大家失望了,我还是真想不出来起什么名字好,所以就随手打出了个标题,千万别以为我被塑造成了什么社会资深评论家,或者有关部门的专家。我还是我,还是那个文笔长脚气,并且爱到处显摆的二流偏下型,非专业电影胡扯打字员。

  这片子说实话,之前我真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不管是导演,演员还是什么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啊什么的,我通通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做为一个普通影迷,首先是影迷,而不是噱头迷,(最烦那些听说片子得了什么奖,或者商业广告弄的很离谱,然后一堆人挤公交似的去看的片子)。影迷,主要就是喜欢电影,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和电影无关,扯他干嘛。话说我第一次知道这片是因为前天中午在单位休息的时候无聊的打开了迅雷看看,看到上面有在线播放,边上的标签是这样的:经典黑帮电影。靠,作为一个喜欢看黑帮电影的人来说,这样的标题配在一个你没看过的电影旁边,那简直是耻辱,当下就开始看了。无奈单位里看电影毕竟不是那么方便,于是看了20分钟左右就没有继续,今天恰好休息,就起个大早把这片子给看了。

  说实话,其实在单位看的那20分钟给我的第一感觉相当不好,这是黑帮片么?丫不是在反映德国政治么,政治片,战争片向来我都是很反感的。所以本来想不看的,但我有个毛病,就是看了一段的电影你要叫我不看完就结束,那简直比杀了我还让我难受,所以今天早上一咬牙一跺脚就点了这片子继续看了。

  果然不出所料,电影看完,我首先一个感触就是:你被耍了!这根本就不是黑帮片,虽然他们也有枪,也偷汽车,抢银行,劫飞机,炸大楼,甚至像文雀一样扒了老太太的钱包,但它确实不是黑帮片,它确实只是政治片,所以我被迅雷耍了,迅雷尚且如此的不真实,利用标题来骗点击率,更何况现实社会呢,大商场里摆在外面的全场1折起,进去一看,不但看不到1折的东西,反而更多的是:本专柜不参与此次商场打折活动,好吧,商场逛累了,找个地方吃饭吧,贵的地方咱吃不起,找个快餐店吧,门口写着3元吃饱5元吃好,进去点了2个青菜,油末星子都不带一点的青菜哦,一算账,6块,一个青菜2元,另一个3元,再加一碗饭,回头再看看那个3元吃饱,5元吃好的牌子,猩红色的油漆越发显得刺眼了,敢情一叠青菜一碗饭就能吃好,真是让我恍然回到解放前!也深刻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民间尚且如此,更何况官方,什么东西稍微有点擦边,就被和谐,别的不说就说咱们豆瓣吧,我只要一个月不看电影,就会发现我看过的电影少去了,本来800多的,现在成700多了,原因?那自然是有些电影被和谐掉了,这只是一个电影标签而已啊,至于这么过不去吗?其他的一些,比如牵涉到国家历史事件的,牵涉到色情的,通通绿坝了,大家都看不见摸不着,祖国江山一片好,这是进步吗?片甲不得下海的封建政府被洋枪大炮轰的屁滚尿流才几年啊,这么快又要回到固步自封的老路子上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可悲的不在于我们买不起车,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我们最大的可悲是,觉得这些都是最正常不过了,我们理所当然的接受这个决定,看着那些叫人民的公仆的人,肚子比他们的主人还要大,住的是比他们主人还要好的私家别墅,抬脚就是奥迪,张手就是中华,到了主人的饭店里大吃大喝一顿后,扔下一张白条以后,接着去抱主人的女儿!这样的公仆,必须被玉娇龙一刀而后快!

  好吧,说回电影,为了对的起这个影评我还是必须说说这电影的,这电影主要向我们表现的哪几个方面呢?具体如下:

  1.德国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和我们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一样,都有一群为了自己的目标,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先不用关心他们的理想是对是错,至少,他们为他们的理想付出一切。

  2.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国外的影响力真的很巨大,这一点虽然毋庸置疑,但我还是被电影里的台词吓了一跳,那时候我们的领袖就更解放前我们看待大胡子老马一样神圣

  3.国外男女第一次见面就可以在同一个浴缸里面洗澡,甚至当着她男朋友的面,而现在的我,给我一个女性朋友打一电话,回头就能收到她男朋友的恐吓短信。

  4.国家禁止枪支是多么的必要,至少法官们在胡乱的判了别人型之后不用担心被一枪毙命了,只要担心下在郊外的汽车里和女秘书运动的时候不要把窗户关死,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5完了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八):没有白衣可以胜雪的年代

  至少十年以来,我没有看过如此纪实风格的,恐怖主义题材的电影。虽然为了追求纪实风格,影片基本放弃了对人物的刻画和叙事的流畅性,很像拼凑起来的新闻纪录片大杂烩。

  对那个年代的欧洲恐怖组织我知之甚少,除了80年代后期看过刘亚洲的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里面有关于意大利红色旅绑架并杀害前总理莫罗的内容。而且至今我也说不清楚切格瓦拉、马列主义等等诸如此类对那时的欧洲青年们意味着什么,在我以往的历史学习中,基本是空白一片。

  影片很简洁,红色支队的成员们除了正在搞暗杀,就是正在筹备搞暗杀,暗杀场面差不多每一个都让我印象无比深刻。如同纪录片一样,不动声色,简单、冷酷、血腥,刺客们向来是从容不迫,尤其是女刺客们,端着自动步枪连续射击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换子弹的动作也极其训练有素,向每一个被害者身上倾注无数颗子弹,似乎必须要把带出来的子弹都打光,让人坐在电视机前身上一阵阵泛起寒栗。

  控诉屠杀的同时,导演仿佛又在抒发对那个年代的缅怀,毕竟是暗杀者也是一群青春洋溢的青年,他们都有满腔的豪情,只可惜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他们希望拯救世界、改变所谓的压迫和专制,为此宁愿牺牲年轻的生命,但以暴制暴也只能让他们沦为恐怖分子和罪犯,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九):狂放,反叛,恣肆的青春

  德国的《赤军》是名闻遐迩的恐怖组织,看了这部电影,才真正洞悉这个组织的缘起。同样,源起1969年,一个动荡,而恣肆的年代,当时国内正在文革,而欧洲和美国一样,左派运动风气云涌。

  如果准确点说,赤军同样源起那些烈火青春无法自控的青年,理想的恣肆还最终无法控制。

  69年是让人回味的年代,理想在闪着光,流于青年人血液中的,是对于强权天生的抗争,是对于纳粹时代无人抗争现象的警醒。社会从来就在动荡中前行,甚至于对抗,和流血。

  青春,值得回味,即使是狂放,反叛,恣肆。这又是一部耐人品味的电影,我看过导演的前一部《窃听者》,角度迥异,但意味同样深长。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影评(十):黯然

  《赤色風暴》說的是六七十年代橫行德國的恐怖組織「赤軍」,是今年奧斯卡五套提名最佳外語片之一。美國人看此片大概會心裡不是味兒,個人認為它得到提名已是難得。因為影片映出的,是批判資本主義及美國霸權,出拳力度很強。

  電影逼力十足,從頭至尾都叫觀眾喘不過氣。由警方打壓示威的場面,到第一代「赤軍」的行動展開,再到他們被捕及第二代「赤軍」變本加厲,實感特強,叫觀眾看得觸目驚心。影片並非充滿狂暴,但一場場不避諱的襲擊及暗殺呈現眼前是令觀眾難受的。

  更叫人黯然的,是影片中年青人的心理及命運。他們心裡這股激情,極具感召力(影片其中一個主要成員就是受感染的傳媒人),正是一個有希望的國家要具備的。「赤軍」的出發點沒錯,西方霸權主義蔓延全球,帶來的是不公及暴力,甚至以一種強加的意識形態逼使人們就範。

  「赤軍」堅信革命可以改變悶局,抗爭可以帶來勝利。所以,他們打劫銀行、到處放炸彈,愈玩愈大。但是,「革命」的本質漸漸改變,抗爭蛻變成恐怖主義行動,就如毀滅性的文革一樣。這份熱情變了質,轉為偏執的暴力發洩,最要命是感召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哪會管誰是精神領袖,身為「赤軍」就有「權利」使用暴力,一切行動為先,發展至無可挽回的局面。去到了如此地步,「革命」為了的究竟是甚麼?

  不過,縱然「赤軍」是走火入魔,但至少心裡有一份熱情,即使及後變成盲目而偏執,再沒有真正的意義。香港的學生,心裡還有熱情存在嗎?

  一套震撼人心的佳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