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国演义》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三国演义》观后感10篇

2018-03-09 20:0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国演义》观后感10篇

  《三国演义》是一部由王扶林 / 张绍林 / 蔡晓晴 / 孙光明 / 张中一 / 沈好执导,唐国强 / 孙彦军 / 鲍国安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国演义》观后感(一):浪沙淘尽英雄

  就像他的主题歌那样,在三国时代,确实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暂且这样称呼,因为我们不是学历史的)。我比较喜欢看三国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刘备时代的人物,后半部分太沉重了,但历史就是历史。我觉得三国还是一部经典的战争故事片!其中的谋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三国中,我比较喜欢刘备,在我看来,刘备的命运比较曲折,一是没有家底,只凭一个“刘皇叔”的称号起家。二是没有势力,在多年的征战中,都是依靠在别人的势力下,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但他的命运又是幸运的,首先他平添的有两个死心塌地的武将跟着他,为他打天下。这是其他三国人物所不能比的,至少在这三人中不需要勾心斗角!其次在那个年代,有不少人还是在拥护汉室的,所以就有不少文臣武将愿意加入到刘备这个集团的。再到后来赵云的加入,诸葛亮的谋略等等,三国中蜀的势力范围也就形成了。

  《三国演义》观后感(二):回顾《三国演义》

  国庆期间,闲来无事,重新回顾《三国演义》,颇有感触

  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是在1995年,彼时和家中长辈一起观看,在长辈的边看边解读之下,极其崇拜关羽和诸葛亮,不喜欢曹操这个大奸贼,不过,后来年岁渐长,竟越来越喜爱曹操此一角色(此处专指鲍国安老师演绎的曹操)。

  之后,有许多三国题材的影视剧出品,包括近几年影响较大的《赤壁》《关云长》《新三国》等,还有最近上映中的《铜雀台》,由于心中的刘关张、诸葛亮、曹操、周瑜等形象已因当年的《三国演义》固化多年,对这些轮番出品的三国题材影视作品不屑一顾

  不过,前些日子兴趣回转至三国群英的故事,有一窥另类解读的心思,故而接连观看了《赤壁》《关云长》《新三国》等作品,被滚滚天雷相继轰过之后,回过头来,深感非得回顾一下《三国演义》,方慰吾心。

  截止今日,已回顾至第35集——草船借箭。

  下面,一一探讨喜爱的角色观感。

  诸葛亮

  唐老师演绎的诸葛亮依然如当年初看时那般拥有羽扇安天下的仙仪;高卧隆中时的恬淡高雅,今番年长后看来,更是令吾神往无比;三顾茅庐时的神龙见首不见尾,更添高趣;纵论三分天下时的大才初现,看得鄙人再次热血沸腾,不觉为玄德公欣喜——得此大贤,终于可以一展胸襟、鸿雁高飞了。

  此番回顾之后,深感有唐老师版本诸葛珠玉在前,后来者还是洗洗睡吧,在鄙人心中,诸葛亮就是这个样子的。

  曹操

  鲍老师演绎的曹操英明神武、机变无方;既有酾酒临江的恢弘浪漫,又有气吞山河的雄图大略。

  和陈宫、云长、郭嘉、典韦、许攸之间的戏份,尤为本人喜爱。

  其间,曹公或在怪罪故人远离自己而去之后却暗藏款款深情、或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所推崇之人才的至爱之情、或因自己深为倚重的属下的天人两隔而悲怆不能自已、观沧海而咏歌、或在故交面前机带双敲互斗心眼,无一不令鄙人大呼孟德真乃至真至伟大丈夫也!对喜爱之人才的那份情真意切,似乎抵挡住了诡诈狠辣带来的负面印象,惟其如此,方能爱得深沉

  值此,遑论正史中的曹操的外在形象是否如鲍老师这般英明神武,心中的曹操至真至伟至可爱的奸雄形象再次被鲍国安老师的演绎定格。后来者们,再次洗洗睡吧。曹公的可爱、真情霸气魅力四射等等,再难完美诠释。陈建斌、张丰毅、姜文等虽说也有可取之处,但是,在鄙人心目中,还是远不如鲍老师的演绎。

  刘备

  不得不说,孙彦军老师饰演的刘备把仁德的形象演绎得恰到好处温柔端方而不失威严,重情重义而不忘大志,对兄弟、对部属给予极大信任与爱护,无怪乎惹得曹公羡慕嫉妒恨如云长这般神人何以对之死心塌地了。

  关羽

  怎么说呢,陆老师就是为扮关羽而生的,赤面长髯、卧蚕眉、丹凤眼、身长九尺,当从书中读到关公之天神般相貌时,无论想象多少次,最终的形象都会收敛到陆老师扮演的关公形象上,活关公之一说,真非妄言也。忠义之化身,武圣关公,无需多言了。

  《新三国》中的于荣光大叔,虽然说比之于甄“关羽”、赤壁中的大叔“关羽”,已经强了不少,但是和陆大叔作比较,还是洗洗睡吧,形神的切合度差得太远。

  张飞

  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并且能让绝世名将吕布犯怵的大将,放眼三国群英,只此一号;环眼贼一出,谁与争锋;当阳桥一吼,震烁千古

  在欣赏其勇猛霸道之余,鄙人最感动的还是刘关张的兄弟情,古城相会一集,看到翼德不许手下说出二哥名号时,不觉垂泪。

  李靖飞老师饰演的张飞,堪称经典;有新三国中的那位披头散发、满嘴大白话胡言乱语的糟粕在后,此版张飞更存心中了。

  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是这些典故,徐庶已经成为一段传奇;外加绝世高才,元直先生无愧天下奇才;牛刀小试,便令捷报频传,从而使玄德公产生久旱逢甘霖之感,以至于徐庶纵马离去时,素来温厚的玄德公竟要伐尽遮住徐庶去影的树林;后来的回马荐诸葛更是点睛之笔,高人必与高人会;只可叹,元直先生一入曹营,恪守誓言,再不拟一谋、设一计,想来很是凄惶。

  翟万臣把这么一个玄德公穷途末路时所遇之世外奇人演绎得极好,本人十分喜欢

  周瑜

  “曲有误、周郎顾”“与公瑾交、如饮醇酒,不觉自醉”般的美周郎堪称三国第一完美男人——神仙伉俪、雄才大略、深识玄歌雅意,外有知己之交之主公、内有聪慧的绝世美女小乔,上天眷顾周郎何其多也,上天又何其残忍也,令周郎英年早逝,如周郎健在,神州天下不知姓甚矣。

  这样一个完美男人,洪宇宙演绎的很好,周郎的嫉妒之心,想来是罗老先生的错,为更好地突出卧龙先生,故而稍稍委屈了下周郎的完美形象,不过,饶是如此,周郎依然不失巨大魅力

  后来《新三国》中的黄维德同学,其实蛮帅的,但是既然要演美周郎,干嘛留个小胡子呢,大煞风景实在不解;还有《赤壁》中的梁同学,虽然够大牌,眼神也勾魂摄魄、电力十足,但是总感觉怪怪的,完美周郎不是这样的。

  比较之下,洪宇宙算是最接近周郎形象的了。

  当然,在这几位堪称完美演绎的珠玉之下,该剧也有一些在鄙人看来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同一角频繁演员,像赵云这么一位堪称三国另一完美男人竟然由三个人来演,虽然第二位饰演者尚可,不过本人觉得似乎赤壁中胡军版赵子龙更够味些,仪表不俗的威猛枪神、白马将军;不过试想一下,当年该剧拍摄数年之久,想来更换演员,也可理解了。

  《三国演义》观后感(三):41--力夺四郡

  2011-05-07 13:41:20   来自: 伽蘭

  以巧于瑜手夺南郡,鲁肃来讨说法,诸葛以公子刘琦为盾挡东吴之讨。此欲和于吴而不便反目,转移商讨之题目所在。然此事处理终只停留在暧昧之中,是故有后日荆州之争矣。

  零陵不战而降,乃思下夺。是有翼德子龙相争,各欲身先破城立功,观来煞是好看。子龙翼德抓阄捻点取桂阳,而孔明则在一旁耍诈配合,乐于盛极矣。

  子龙挺进桂阳,以当阳武威使赵范不战而降。只是赵范以五百年论宗实委搞笑,只是这时拜了天地而成兄弟,片刻便以一妇人之姻不就而反目。此兄弟何不能稍稍宽以待?强求以情而顺,只是迫利而谋就兄弟而已矣。只是这妇人,略嫌老矣,莫说是过婚之人,便是未婚,怕也难能看上。而其竟语三事之词,赵范之欲姻媒乎?妇人自视居高乎?若是居高,贞良岂不更高?可见只是一媚妇人而已。

  翼德取武陵只是片刻而语,尾便随关羽之欲功。可见关羽于《三国》中戏份何其重矣。孔明与云长对语你来我往,心思脾性只在言语形态间表露介绍,何其好看。只看孔明以带兵多少而商于云长,又何其多周章。云长自是武艺超群,然其傲性被孔明几番杀折亦不曾折的半分,可见性情何难改矣。

  韩玄小性,这番那番全无将者姿态。真无愧残暴无道之评。然亦是此,造就阿谀作态何其可厌,更有魏延受鄙看奈不住,观来亦煞有可趣。

  及至黄忠落马,韩玄以射为言命拿关羽,兵心不归矣。文长有勇有谋,是有自己算,不算一味忠,亦不算一味反。反与不反,只在情势而择矣。若生今日,依其志性,亦必功高于众人之上。何?敢做敢为,无所纠结矣。然,此可赞乎?想是反古时忠君爱国之训。不敢不笑。

  魏延反目杀韩玄,此是功。然孔明却以怒色待之,何?惧其顺己之性致不为用,此震虎之钳口耳。

  《三国演义》观后感(四):三国

  还记得两个月前,在宿舍躺着,几个舍友在看电视剧军师联盟。不知道谁问了一句曹操的大儿子是谁,于是大家就真理问题产生了分歧与辩论。

  回想一下,从小时候电视上看到黄磊的天涯蝶舞以后,对吕布的喜爱让我渴望了解更多。了解吕布的经历,想要和吕布一样,拥有肆意而为的力量,杀尽骨子里透着贱的贱人和那些傻蠢胆小被人当枪使的可怜人。身边有美人作伴,纵横驰骋在中原大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用武力去赢得每个人互相友好交往

  后来小学四五年级时候恬不知耻的把一毛本《三国演义》从姑姑家“借”到了家里。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水平,怎么也不可能看的明明白白一毛本。但是到底发生了个什么事,谁和谁怎么了,结局是个啥总还是能看的明白。从那个时候,我记住了刘备,记住了关羽,记住了张飞,赵云。知道了诸葛亮。那个时候三国演义在我的心中就变成了一本充满了正能量的书,兄弟的情谊以及碾压他人的智慧,都让我明白原来所渴望的力量不只是吕布那样的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可那时候,一遍三国演义看完,脑子里剩下的只有过关斩将后的畅快,只有火烧新野后成功喜悦根本记不得过关斩将是为何的无奈,火烧新野却是弃城而去。

  三国演义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皇叔集团悲惨的结局,一个个在心中立起来的英雄倒了下去。或为刀下鬼,或为榻上魂,总觉得意犹未尽。彷佛英雄皆为小人所害的结果让我恨死了曹操,鄙视孙权,恨不能枭贼之首悬于东门,生啖贼肉以酬英魂。后来的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宝贝,一个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故事结局的东西——游戏

  那个时候《三国群英传》才刚刚出到第五部。开局就选择吕布,带着一群从来没听说过的文臣武将攻城略地,俘虏将领谋士,再招降将领谋士。痛恨的小人杀之后快,仰慕的英雄劝说招降。快感也是需要变化的,单调重复一种快感最后会觉得无聊至极。再后来,不再选择什么英勇刚强的吕布做君主。喜欢选择仁义的刘备,想要我就是皇叔,让手下亲近信任的将领们去南征北战,把皇叔放在成都高坐,享受一名皇帝该有的待遇。还是渴望杀掉那些我认为傻逼的历史人物,但不再亲自动手,而是让所谓的关张赵云去卖命。对于三国的认识,只是渴望身份的改变,却没有更多的感悟,依然有正邪的对立想法,依然以为英雄就是英雄,就是一个人也可以撼天动地。依然以为个人魅力就是一切。

  大学上马哲的政治课程。老师说,如果你连马克思主义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你就没有资本讨厌他。也许,你以为自己对某些东西的讨厌,其实只不过是你对于自己恐惧感情的一种逃避。连最简单的去了解明白都害怕反感到不愿去做到,那所谓的讨厌其实就是逃避的借口罢了。而当真正的了解一个人,一个事物以后,也许就会拥有一种力量。控制他,利用他,或者是毁灭他的力量。再议论喜爱与讨厌,无可厚非

  曹操,是个贼,偷走了我的心。感谢新三国,同时感谢旧三国。经典翻拍,得有自己的新想法,让人眼前一亮,引人入胜,然后大家津津乐道各抒己见。 于是,新三国电视剧褒贬的反转让我又成长了。

  曹操和司马懿的笑,笑的我心里舒服极了。也许就是长大了,不再渴望什么拿着方天戟,骑着赤兔马左突右杀的了。更喜欢像一个和蔼的老人一样,笑呵呵的说谁谁谁就是个傻子,你看他被我玩了吧。谁谁谁还不错,咱们利用一下吧。

  喜好改变了,想渴望成为的人,也就改变了。从前总以为,将领和谋士们你侬我侬。将领感冒了,谋士正好闲的没干的也可以带着兵去前面拔个炮楼啥的。现在明白,不在其位,不是不要去谋其政。是你根本就干不了。

  一个将军,管的一群小将军,一个小将军管的一堆大头兵。大头兵是傻货,是夯货。小将军说咱们一起上,将军说,你们几队几队一起上。皇上说,云长辛苦了,翼德辛苦了。皇上的觉悟是很高的,也是很无奈的。皇上只能控制好将军们,而军队大头兵哪里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许造完反了,还以为自己护驾有功。

  只会说哪个部队到哪里的,那是谋士。和春秋时候的门客不同,那时候大家一起出主意,然后家主自己选,选对了主意,荣华富贵,谋士跟着吃香喝辣。选错了主意,砍头分尸,谋士换一家继续出主意。大家有话就说,不需要太在意。这是临时工。而三国时期,谋士是有编制的,正式工不仅工资福利高,风险也高。有时候脑残了,嘴秃噜皮了可能就不会幸免,比如偶尔有个出使谈判的任务,谈成了功不可没,谈不成客死他乡,还是鼠窜而回。但总的算下来,风险在三国职业里算是最小的。

  而不仅要想到哪个部队去哪里,还要想到带什么设备,是跑的去还是走着去,能不能去了那个地方,这是军师。军师这个职业不好当,和谋士不一样,他们需要了解具体更细节的一些东西,去想到底可不可能实现,他们还要做决断,承担责任,直面风险。但他们的计策却对比于好的谋士们便不需要太高的要求。在三国里,诸葛亮在刚开始做的便是军师,因为他也没得选,只有刘备从陶谦手里得来的一点丹阳兵。而后来对阵的司马懿曾说过,诸葛多谋而少决。诸葛亮虽是一帅才,也多谋略。却在马谡死后谋略粗鄙于从前,可见其谋多出于马谡,而并非其一人独揽其功。马谡正也是不识自己谋士之才,才硬要做统兵之事,所以兵败街亭。

  而将军,是不需要考虑在哪里打仗的,他要做的是带兵去砍人,诸葛亮不会砍人,他所以当不了将军。将军需要智慧,有脑子的将军才能带着人冲出去打仗,而没脑子的不会做到将军的,只能做保镖。

  将军是要会练兵的,没有哪个光杆将军能砍死一个军队的。三国演义的赵云不是赵云,他是赵云与陈到的合体。据可靠史书的记载,陈到的白耳兵是蜀国东大门的保障。王平的无当飞军是蜀汉战力主要的军队。高顺的陷阵营,曹真曹休的虎豹骑等等。都是驰骋疆场,纵横三国的真正的主人公。而之所以的不出名是因为出名在三国演义中的将军们都是个人魅力极高的典范。但是若靠个人魅力是根本无法逐鹿中原,无法使三足鼎立的。

  大将军不是将军,将军兵丁多了有可能当大将军,大将军也不一定能当个真正的将军去提刀砍人。比如,关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二爷的人格魅力是无与伦比,脍炙人口,华夏敬仰的。而其人格魅力的无限次放大却还是归根于本职的尽责,做到了一个大将军该做的事情。水淹七军,攻克樊城。樊城的距离与位置优势是令曹操胆寒的所在。刘曹中原大战后刘备的胜利势头再一次被樊城的攻克而巩固,让曹操被这位武神一度吓到要迁都。这就是大将军的魅力,能够做到不仅有谋划,能断策,军中大小巨细心中深有尺度,真正独当一面,迎来胜利,便叫做帅才。正也是其大将军本职的成功带来了人格魅力的更加理所应当的完善。诸葛是大将军,曹操是大将军,司马懿当之无愧大将军。

  最后说来,现在最喜欢的人终归还是曹操,一个没有神化的人物。曹操并不是计谋深沉,奸猾到一路设计,一路上位。其和所有人一样,是迷茫中走向命运为其所安排的位置。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撰述,自己本来想当一名清廉的郡守,然而其在维稳的国家大势中却特立独行的搞反腐,惹到了黑社会与贪腐的家族官宦势力,只好称病而还。后来又做了一名典军校尉,是皇帝的直接统辖御林军部队。这次以为要跟着老板荣光发达了,没成想董卓领着民风彪悍的西凉军控制了皇上。漫漫升职路因为老板的完蛋而完蛋,曹操不得不自己开始艰难的创业。反董卓拉起了自己的军队,也是多亲族子弟来投奔,而曹真,曹休等远没有三国演义那样的无能,皆是能堪大任的将者,帅才,遗憾只是没有太多的人格魅力展现机会罢了。就这样,一路打拼,直到三十万的青州黄巾兵携家带口愿意投诚。共计百来万的人口让乱世之中的曹操有了一只不可小觑的力量。青州兵是青州徐州两州黄巾军的总和力量,大体都在现在山东的位置。山东历来不乏壮汉,历来也不乏水浒传中的好汉,民风从不曾听闻有一点孱弱之息。编成三万的精锐士卒,几十万农民生产劳作,且随时可以放下锄头拿起刀来成为战士,世代更替,此时的曹操才有了平天下的壮志豪情。

  纠其一生统一了九州的北方,中国北方向来主杀伐之气。自北而南,无数朝代以此势统一全国。往往每个朝代丢了北方,当政权转移到南方后,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连年的征伐,尔虞我诈也成为了家常便饭。人性的质朴憨厚在乱世显得异常宝贵。三国演义着重的写曹操的奸,关羽的忠,但是奸诈与忠义却根本不是一对儿反义词,我们知道二爷也定不是良善之辈,不然也早应该兼爱非攻,只是其被突出的忠义让我们喜爱,喜爱到不自觉要维护其完美的人物形象。杀人合法就是杀的应该,但其实那时候谁又一定该死?二爷是立在心中成为的一尊神,我是不愿,不敢去想二爷一点点不好的地方,否则信仰崩塌,精神崩溃。其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相信那样的年代憨厚的人靠自己是混不下去的,而成功的人都不会是良善愚笨之辈。曹操不屑于伪装,又善于伪装。真正的伪装起来,没人能看破。但不屑于伪装的透露又让所有心里明白的人反而敬佩,而由此产生足够的安全感,以致于忠心不二。

  装逼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太烂。人性与有心无心也是无关。

  《三国演义》观后感(五):三国演义

  电视剧《三国演义》着重讲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

  三国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本剧也形象生动地塑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见仁见智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的张飞、胸怀大志的孙权、有勇有谋的周瑜、文韬武略的曹操等等。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演让一个个人物深入人心,鲍国安老师的曹操、唐国强老师的诸葛亮,陆树铭老师的关羽,至今无人超越吧!再有,电视剧的音乐制作也是一大成功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气的诗词配上杨洪基老师的浑厚声音,百听不厌的经典主题曲!

  时间越久,经典越禁得起沉淀,《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不朽之作吧!

  《三国演义》观后感(六):吕布的初恋

  重读三国,温故而知新。

  话说那吕布,自小孤苦伶仃,没有父母的疼爱,更无法感知世间的温暖。还好有个好身体,练了一身好武艺,得到了汉室国务大臣丁原的器重,收为义子。从此吕布才算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在丁府紧张的军旅生活,使得其感情生活甚为贫乏。若干年后吕布终于在同乡李肃的策动下杀丁原投董卓,成为了威震朝野的一员虎将。但此时已到而立之年,本能的青春悸动却被一身盔甲所压抑着。那日狩猎“巧遇”貂蝉,实为其优雅烂漫所动,后在王允府上又遇貂蝉,更是让吕布这个钢铁般的男人春心荡漾,从此,吕布便开始了他的初恋。恋貂蝉。

  当王允说要将貂蝉许配给他时,分明的,他笑了,微笑,不好意思的笑,腼腆的笑,幸福的笑,那表情,那眼神无疑在说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此刻,他忘记了自己以前生活的苦难,忘记了自己寄人篱下的无奈,仿佛那一刻,是他这一辈子最开心,最幸福的一刻。他真的爱上了貂蝉。

  有人说恋爱中的人都是傻的,吕布也不例外,自从恋上貂蝉后智商果然变低了。他中了王允的计了,十分准确的中了王允的计了,得知董卓将貂蝉纳为妾后,他愤怒!后来又上演了恋爱中人最难得的一幕:他思念貂蝉了,一颗不见如隔三秋。这种思念让他抓耳挠腮,让他垂首顿足,他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思念了,于是置生死于不顾,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偷跑回董府后宫去见他心爱的貂蝉。但被董卓撞见。

  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后来吕布在对貂蝉的爱的感召下,和王允及李肃的策动下杀死了董卓。成全了天下人的愿望!但是却离自己的爱情越来越远。他和貂蝉这幕戏也到了谢幕的时候了。就此,吕布的初恋也画上了句号。

  一千多年过去了,现在又有多少痴情男在现实中扮演吕布,依恋着“貂蝉”,而又有多少女子不是像貂蝉一样身在“演(爱情)戏”,而心却又在别处呢?我仿佛也在吕布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痴情以待,但,等到的却只是一场空!

  《三国演义》观后感(七):文化需要传扬

  学生时代最爱看的一部历史剧了,上学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把历史书和政治书都拍成电视剧的话,我们是不是都能学好政治历史啊。 事实不然,现在很多的翻拍都有串改历史的嫌疑,很多电视剧或电影都不符合历史,或者选取的题材都偏向写野史。串改历史容易误导。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可以写的也很多,不明白现在为什么总是喜欢把史诗剧拍成宫斗剧,唐宋元文化鼎盛,不去拍那时的文化和历史地位,总喜欢写杨贵妃。明清时代开始没落被欺压,不去描述历史和社会现象,总喜欢拍后宫争斗。抗日战争片也是情节不尊重事实,乱拍一些不符合科学的现象,比如手撕鬼子

  《三国演义》观后感(八):遥远的古典情怀

  看BBC的《美丽中国》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冷不防窜出几行汉字:谨以此片先给我们多灾多难但依然美丽的祖国。我的眼眶不禁湿润,被深深地感动了。在看央视拍的《三国演义》时我也时常有这样的感动,不仅仅是为剧情为那些遥远的古典情谊而感动,更为拍这部电视剧的所有人,为依然有人能理解能敬重我们不断被伤害的传统文化而感动。那一刻,忽然对所有认为传统文化在大陆已经断层,只有在港台土壤中才能找到的言论产生鄙夷。

  礼失求诸野,然而这依然是一片生机勃勃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土壤,而我们文明的根依然紧紧扎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我认为央视版三国好在这几个方面:演员选择恰当,音乐精彩动人,最重要的是自然地表达出了男人之间的古典情谊。

  其实我很不满意吕布那个演员因为总觉得吕布应该是个大帅哥才对,而那个演员并不太符合帅哥的形象,不过没办法也将就了,看到后来不得不钦佩他确实演的很好,也就不计较不是帅哥了。至于另一帅哥周瑜第一眼也不满意,可是越看越喜欢,觉得他是很有公瑾儒雅俊朗的气质,当然最令人赞叹的是鲍国安演的曹操,开始还没什么感觉可是看到某一集我忽然觉得我就要爱上这个曹操了,并且原意飞蛾扑火般地爱上他,他的豪情,狠辣,狡猾,天真,多情(言情后遗症)。。。看到这个曹操忽然就明白为什么匈奴使者会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真英雄也”。不喜欢唐国强的诸葛孔明,第一眼看到他我就异常失望,这个面容略黑眼睛狭长的诸葛先生面相有点刻薄,不是我心中的诸葛先生。其他关羽张飞演员的好不说了。

  四大名著拍成的电视剧音乐都很好,特别是红楼梦,我一直觉得87版红楼唯一无法被超越的就是音乐。三国的音乐除了耳熟能详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外,其他的也一样好。我最喜欢的是三顾茅庐时的《卧龙吟》,从最初的惊艳到百听不厌,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时乱势危久沉吟;”这词填的太好了,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一个被文人化,寄托了作者的人格理想的人物形象,如果对传统文人的理想追求没有深刻的认知,怎能写出这样的词,配乐是古代士大夫最喜爱的古琴,低回感人,因为这一首歌,我忽然对那首人人称好的《沧海一声笑》产生了质疑,不错这首歌确实好听,乍听起来似乎真的让人豪情满天似的,不过很抱歉这不是曲洋与刘正风的《笑傲江湖》,他们连莫大的胡琴过于悲苦都感到鄙视,认为好诗好词应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好曲也如此,怎么会用毕生的精力创造出一首20世纪西方风格的流行歌曲来。还有很多人赞叹日本《三国的黎明》作的好,感叹为什么中国没有这样的音乐人才,而我觉得这个音乐虽然很好但是如果没有这个题目真是放诸四海而皆准,任何一部蹩脚的电视剧都可以用它来做背景音乐,没有人能将它与三国产生联系。其他的桃园结义、子龙颂都非常应情应景,大气质朴。

  古典情谊我不知道怎么说了,反正小女子被感动了。赤壁部分很精彩,虽然战争场面很粗糙,不过我们的文艺传统本来就不重视对暴力场面的渲染,这是西方热衷的,我们更加推崇的是“运筹帷幕之中,决策千里之外”式的智谋的较量,赤壁的精彩在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于“群英会”上的斗智斗勇,在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从容,在于华容道上狭路相逢关羽的退让与念旧。。。吴宇森的赤壁上半部分我还没看出什么东西,下半部分不知有何惊喜,有这样的赞叹与感动吗?

  总之很喜欢央视的三国,央视的历史正剧都拍的很不错。

  《三国演义》观后感(九):补三国

  小说不是正史,即便正史,也难说是“真史”。以下几点皆以《三国演义》为基础。不求真,但求诚。

  一、骄兵必败

  例一:关羽被东吴杀死之后,刘备率70万大军进军东吴,结果因藐视后起之秀陆逊而大败,不久就命丧黄泉。

  例二:北伐魏时,某次交战中,赵云轻视夏侯楙,而孤军深入,结果中了埋伏,若非关张二子来救,赵云也难脱身。

  二、小不忍则乱大谋

  例一:关羽被东吴所杀,刘备要为弟报复而讨伐东吴,然而诸葛亮和赵云都认为刘备刚刚称帝,应当先伐魏后伐吴,伐魏是国家大义,而伐吴是个人小义。然后刘备执意伐吴,结果一败再败。典型的意气用事。

  例二:刘备死后,诸葛亮、姜维为完成先帝遗愿,多次讨伐魏国,二人与司马懿交战多年,司马懿的主要战略是避而不战,以逸代劳,任凭诸葛亮、姜维百般辱骂就是不出战迎敌。

  三、小心驶得万年船

  例一:曹操立下霸业,后人无能,被司马家族夺取。曹操和司马懿共同特点是小心。但小心的缺点就是疑心太重,张飞张飞怒喝吓曹,诸葛亮空城退兵,都是利用了曹操和司马懿的疑心太重的缺点。

  例二: 刘备归天后,诸葛亮欲出师北伐,魏主曹睿不足惧,唯恐司马懿统领三军,因此利用反奸计令司马懿被贬为庶民。少了司马懿的曹军被诸葛亮打的一败再败,正当曹魏无计可施之时,司马懿复出。救魏于危旦之间。回头想来,如果当司马懿被贬为庶民之时,诸葛亮派人秘杀之,以绝后患,那么……。

  四、火攻必胜

  一旦条件具备,借火之力者必胜。

  例一:吴蜀联盟火烧赤壁,曹操大败

  例二:东吴陆逊火烧连营,蜀军大败

  《三国演义》观后感(十):90年代的三国演义

  好多年看过的名著了。电视的主题曲和结尾曲都非常喜欢。尤其主题曲响起时,就有种肃然起劲之感!仿佛感受到那份历史的雄浑与厚重!

  那时的拍摄技术和资源有限,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印象中最不喜欢的是杂乱的战争场面,沙土飞扬,但是,比现在很多电脑制作的特技假景要真实多了!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这些典故以前只存在于书中,看了94版的三国演义后,它们都变得具像,生动而具体。

  还有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曹操、孙权等等,这些历史人物,在我脑海中他们就长这样。即使后来有翻拍,也越不过!

  不得不感慨,那个年代,还是有不少人是在认真拍戏、认真做事的!哪怕物质文明发展再飞速,我们的认真的态度不能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