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冬日之光》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冬日之光》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14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冬日之光》经典观后感10篇

  《冬日之光》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 马克斯·冯·叙多夫 / 英里德·图林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冬日之光》观后感(一):冬之光

  《犹在镜中》通过严谨音乐结构所达到的人物关系的对立和变奏,从而达到对上帝沉默的一种解说。从某种角度来讲,这部电影是三部曲的基础,如果上帝根本存在,那么信仰问题(《冬之光》主要探讨)就根本不会提出。《冬之光》这部电影的风格相比另外两部,更加趋向于一种文学性,电影主体是通过大量的对白所构建,因此主题把握深深地隐藏在角色大量、冗长而晦涩的独白或对话之中。

  电影截取了一个牧师在早晚两次布道这段时间发生的几件事情。这部电影不像《犹在镜中》那样所有人物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主题是通过人物关系的转变而被推动,《冬之光》中的牧师成为了绝对主角,他总是试图向别人表达一种上帝沉默的思想,包括求助于他的渔夫,他的情人和一个教堂管理人员。他不仅怀疑自己信仰的力量,而且将这种思想作为自己自私虚伪借口。下面我要引用电影中一段对白:

  “现在我读到耶稣受难那部分了,那部分使我停了下来,所以我想和您讨论一下,艾里克森牧师,我觉得,对于耶稣的受难,他的痛苦,您说过于强调是不是全错了?这个对于肉体痛苦的强调,其实有些专横,或者并没有那么坏。以我的愚见,我受到的肉体痛苦也有耶稣这么多,而他的痛苦非常短,我想那大约持续了四个小时。我觉得他在另一方面受到的苦要深地多。也许是我想错了,但想一下蒙难地,牧师,耶稣的门徒都睡着了,他们不明白最后的晚餐意义。当执法者出现时,他们都跑了,还有人否定自己是耶稣的门徒,而耶稣却被人出卖了。耶稣已经认识他的门徒三年了,他们一天到晚住在一起,却不知道耶稣说的做的什么意思,门徒们抛弃了他,全部都这样。他被抛下一个人了,意识到没有人明白他,当他需要依靠时却被抛弃了。那一定是无比的痛苦,但最糟糕的还没来。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吊在那里受苦时,他叫到:“神,神啊,你为什么抛弃我?”他有多大声叫多大声。他以为他神圣父亲抛弃了他,他觉得自己鼓吹的都是谎言,在他临死前他都怀疑。这不是他最大的痛苦么?上帝的沉默!”

  假使我们相信上帝的存在,然而在任何事件发生过程中(就好像耶稣的受难),他都是沉默的,他不为信仰他的人指明道路,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通过神迹来补偿,那么信仰就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因为在信仰的过程中,并不知道信仰是否有效。在电影中的牧师,已经丧失了信仰的能力,他却试图通过祈祷(祈祷应该建立在信仰之上),重新获得信仰的能力,或者可以说,试图通过祈祷可以从上帝那里寻求祈祷的理由

  《冬日之光》观后感(二):冬日之光

  “主从不说话是因为他不存在,就那么简单”。

  这几乎就是一部教堂电影,从开场到结束绝大多数场景都在教堂里,人物也就是牧师和几个教徒。一个不美的女子,爱着牧师却得不到他的爱甚至只是善意的对待,他声称只爱已逝的妻子。一个瘦高个儿的男子,只因为从报上读到中国制造原子弹消息,就惶恐不安,他曾听从妻子的劝说,想去牧师那儿求得一些安慰,没想到却看到牧师语无伦次的比自己还要困惑,彻底绝望下他抛下一妻四子自杀了。牧师哭泣着说出“主为何抛弃了我”的时候终于感到解脱了。还有人说基督死前也是困惑的,喊着“主为何抛弃我”,还有人怀疑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心里的痛苦要多于身体的痛苦,确实心里的苦痛才是最难承受的。

  电影的尾声牧师坚持面对着空无一人的教堂布道。弹奏风琴的人是片中难得的搞笑部分。

  《冬日之光》观后感(三):Nattvardsgästerna

  非正常观影笔记记录当时情绪流中与以往不同之处,以供遗忘回顾时参考。 和修一起看了伯格曼的《冬日之光》,回家路上讨论本片的出彩之处。修认为导演在塑造主人公性格时多用反衬和烘托,在他的观影记忆比较少见。对此我持异议,在影片中,导演通过男主人矛盾言行很直接地展现了他的性格,并非通过侧面描写。 说回到正题,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一元世界观成长起来,真是件危险的事情。主人公生活在基督教氛围浓厚环境中,因为父母期望,成为了一名神父。如果在和平年代,他可能到死都不会对信仰产生动摇。很可惜,他遇上了残酷战争。一旦开始怀疑主的存在,产生信仰危机身份焦虑,他便没有任何退路。一元世界观使他无法跳脱出宗教,只能走向“主放弃了他”的死胡同。 然而,在多元世界观中,成长也不见得快乐幸福。回想起自己初中时,大概每半年三观都要打碎重塑一次。到了高中,因为电脑的普及和好奇心的驱使,接触到大量无法消化的信息。从那时起,我的世界观就一直处于碎片状粘连的状态。我从对世界有着强烈“个人观点”和“表达欲”,变成了模棱两可的“墙头草”。每当大脑中生出一个想法时,与之相反的观点也会同步出现。不选就不会错,为了让自己站在智慧的制高点上,我变得害怕表达。直到近两年,在逻辑方面有了进步,逐步重建了世界观。 一元世界观的成长环境单纯却易折,多元世界观的成长环境包容却惑心智。但如果让我选择肯定还是后者。(贪心地想,如果家庭经历那么痛苦就更好了,吐舌。) ※※※※※※ 电影前半段,我很困惑,为什么神父对于从小灌输的基督教教义从未怀疑,大人教什么就信什么,仿佛没有自我。因为我是另一种极端小时候大人教什么就抵触什么,一定要试过,才会相信。 对主的怀疑,让神父压抑的“自我”浮出水面。随着情节的推进,我看到了神父那微弱时隐时现的“自我”与被教育出来的“我”——神父“身份”之间的矛盾。神父的“身份”要求工作中应该不掺杂个人感情,作为主的使者信徒提供心灵上的安抚和慰藉,而内在的“自我”却向信徒倾诉信仰危机;神父的“身份”要求他只能爱逝去的妻子,而内在的“自我”贪恋女教师带来的温情(在这里因为两者的冲突,他选择将责任推到女教师身上,通过羞辱言语伤害她来转移内心的自责);神父的“身份”要求他给予自杀者妻子适当的抚慰,内在的“自我”无法承担他人生命之重,渴望女教师的陪伴。 不过,看到电影最后一幕,我想还是“身份”赢了。神父并没有逃出宗教的庇护,开始作为独立个体思考。忘了是不是电影里的台词,这样说道:人无法在自己无法解释的世界中活下去。我想,有些人确实不能,比如电影中的自杀者,但有些人却可以,比如片尾的神父。 ※※※※※※ 有人谈这部电影时,说起它有深刻哲学立意和思考,便一副“哲学岂是尔等俗物懂得”的姿态,让我槽点满满。是否深刻暂且不论,但哲学离我们真的有那么遥远么。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大部分人在青春期的时候,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信仰危机或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而疑惑“为什么世界和大人教我的不一样”,“为什么世界和我想的不一样”,“为什么这么痛苦还要活着”等等问题,也应该非常普遍的。哲学不是讳莫如深的玄学,它是过去的人们在与生活的贴身肉搏中努力思考后的结晶。思考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我的关系,是大多数人都有的能力。我着实无法理解,那些在谈起哲学时,露出一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高深表情行为。我认为,正是这种小圈子内自嗨的行为,给大众和哲学之间制造了迷雾。(那些能说出精妙的比喻,深入浅出地点重点智者多么可贵。很多人不明白,不是哲学不可言说,只是他们表达能力太差。) ※※※※※※ 关于片名《冬日之光》 我和修对于片名为何为冬日之光,并没无太大兴趣。吃夜宵时闲谈起,补记于此。 修认为冬日之光指的是主,主根本不在意人类,只是我们恰巧被光芒照耀。 单就这个意象,我联想到两点。 冬日之光,看起来光芒万丈,却冷冷的并不温暖,和全片的影像风格很契合。 冬日之光亘古长存。这天地尚未有主,已有冬日之光。这世间上帝已死,而冬日之光仍在。比起主,冬日之光——宇宙更像“主”。 修打趣我道,这是自然科学和神学之争。 ※※※※※※ 对修酱吐槽完后,我又产生了另一丝困惑——为什么我会觉得男主人公的行为非常愚蠢幼稚。我想到了自己过去惯常的行为模式,在低谷时期努力粉饰太平,不让别人(主要是母亲)察觉到,等事情过去之后,假装随意地提起,并以一种自嘲的方式回顾当时的困境。之所以自嘲,既是因为害怕那些黑暗负面的想法会让朋友觉得沉重场面尴尬,也是因为我内心认为软弱可耻,自我厌弃。再细想,这种认为“敏感小心眼,细腻是想太多,脆弱就是可耻的”的想法,既来自社会,也来自家庭。 以此为戒,今后看待人事物时,要避开这个隐蔽的心理误区。 精神困境并无高下之分。 P.s.: 有触动的影评和台词摘录: 神若不在,一切皆无 https://www.douban.com/review/8301759/ 牧师汤玛斯:“有没有上帝,真的会有差别吗?生命会变得易懂,多好的解脱啊。那样的话生命中将不会有死亡。灵肉分离,残忍孤独恐惧,所有的这些都会变得直接透明,受苦会成为不可理喻的事,所以它不需要解释。没有造物主,没有挣扎求生者,没有图谋。” https://www.douban.com/review/4892257/

  《冬日之光》观后感(四):冬之光与神的沉默

  伯格曼的《冬之光》,在这个时候正触动了我心中迷惑的角落。影片主人公一个乡间的牧师,在会堂里宣讲神的道,为其他人祝福,但内心却充满对神的疑惑不信与冷漠,当一位会友对信仰怀疑对人生绝望,来寻求牧师的解答时,却激起他内心深处同样的不安与迷惑,他也同样‘深怕自己所信的到最后不过是一场梦一个谎言’。上帝在哪里呢?可是‘若没有上帝,我们活着又有何意义呢?为何要延续这个生命?’会友迷茫失望离开,在河边结束自己的生命。电影中的时代,是无神论的中国崛起的时代,用影片里的话说,那里的人在仇恨中长大。欧洲大陆,人们对信仰产生怀疑,只有老太太虔诚地来到教堂,因为人生迈向终点的时候,最佳的选择恐怕就是持续自己所信的,并且相信这里面的盼望。而其他人呢?教堂内零零落落的几个人,还包括一位狂恋着牧师的无神论女教师,一个在司琴当中不停的看表盼着程序快点结束的管风琴手。牧师阴沉的脸,履行公务般的宣告,面无表情的发圣餐,在得知会友自杀的消息之后,赶去处理的过程中一种可怕的沉默,会友的妻子超乎寻常平静,这一切在这个冬日的礼拜显得如此的冷,上帝在哪里呢?

  可是,影片的最后,伯格曼似乎给人看到一丝光。下午的崇拜聚会开始之前,敲钟人点燃教堂的蜡烛,似乎用了很久的时间,他与牧师谈到自己近来读圣经的感受。他说近来身体的不适让他感到,基督最后受死的痛苦并非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当他被钉十字架,跟随他三年之久的门徒四散,曾经衷心发誓的彼得也否认主,但最让他痛苦的,是在十架上感觉不到神,“我的神,我的神,为何离弃我?”神这时刻完全的沉默,是基督所受的最大痛苦吧。当这位朴实的敲钟人,眼中充满真诚一字一句的述说他所感受到的基督之苦时,牧师似乎一震……

  崇拜的时间到了,牧师还是决定照常开始,尽管下面只有女教师一个人。光照在牧师的脸上,不知他是否真的感到或者重新拾回信心,他开始宣告‘神的荣耀布满全地……’

  《冬日之光》观后感(五):我们信仰信仰

  我喜欢午后,这样的时候。

  窗外面有一棵不辨四季的玉兰树,随风摇碎筛落的光影全部在我们的地板上。

  阳光异常明亮,但可以直视。

  就像伯格曼给我的感觉

  肃穆、坚忍,但可以亲近。

  常常在心里寒冷的时候念给自己听,冬日之光。

  也许会是我为独自度过这个冬季唯一的装备。

  那是与他相伴的女人吧,我猜。

  她直视镜头,像直视你或者自己。

  她说,我们只是缺少爱。

  我想,彼时,她是否也有淡淡哀怨,对某段感情。

  某个人。

  弹琴领唱圣诗的牧师偷偷看了看怀表。

  又一场关于信仰的盛大仪式结束了。

  何其怪的是,不管最后主人公如何叛离信仰、救赎与宗教,

  他们仍身处那团激烈的宗教情感迷雾中。

  他努力的揉搓手指,为自己的怀疑胆战心惊

  起风了,

  树叶和风的拍打发出富有质感的声音

  我忽然想,在寒冷的天气里,落泪应该会损失热量的吧。

  等待一束光芒,直到让人有身首异处的错觉

  我已经开始想念这个尚未到达的冬天了。

  《冬日之光》观后感(六):爱赋予自身以意义

  《冬日之光》被伯格曼称为是自己最得意电影作品之一,这和他的另外两部作品《犹在镜中》和《沉默》并称为“信仰三部曲”。伯格曼从片中人物细致微妙的关系出发,探讨信仰,爱等问题,为后世西方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经典之作。

  伯格曼的电影带有很明显的北欧室内剧风格,《冬日之光》的地点仅限于一个小镇内,人物的活动围绕着镇上的教堂,主要的情节冲突发生于教堂后狭小的休息室内,这种空间上明显的压缩就从外部给观者以压迫感,使得目光更容易深入剧中人物微妙的关系网中。另外,伯格曼善于通过对于人物对话的精到把握和面孔的细致描绘,达到直指内心的效果。例如在《冬日之光》50至60分钟男女主人公的长对话中,托马斯细数对于玛塔的厌恶,玛塔作为一个沉默的听者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在面部的细微变化中,使观众惊叹于大师对于这样一种爱恨交织,怜悯和失望并存的情绪的完美呈现。而这些电影手法的运用,为导演传达自己对于爱与被爱,信仰的沦丧和坚持的理念作了很好的铺垫。

  首先,不可否认,影片是关于上帝之爱的,上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眼睁睁看着世间人经受的苦难而不予以回应。片中帕森因为中国拥有原子弹而思维陷入困境,终而走向自杀,这种纯知识分子为思想而殉道的方式在我们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在二战后普遍陷入信仰危机的西方人中却并不少见。托马斯作为牧师本有责任让上帝之爱重新充满帕森的内心,而事实却是,他连自己也说服不了,上帝带走了他最心爱的妻子,他所经受的一切苦难都无从解释,北欧的冬天,无论外在环境还是人物内心都是冰冷昏暗的,如果“上帝不存在了”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但同时,一切的意义也失去了,活着也变成了一种近乎荒诞的自我折磨,因而帕森选择的是早早收场。

  但是,仅仅停留在对于上帝的探讨,显然不是柏格森电影具有如此大的普世价值的原因。《冬日之光》归根结底,还是写形而下的人世,写微妙的人际关系。女主人公玛塔在给托马斯的长信最后写道:“我爱你,我为你而活,占有我享用我吧。在我虚假的自尊和独立背后,其实只有一个愿望:能被允许为某个人而活着。”爱情赋予玛塔以生存的意义,这意义是美好的,可感的,尽管托马斯仍旧冷酷得说自己是如何厌恶玛塔为他所做的一切,这让她近乎伤痛欲绝,但是在电影的最后,玛塔还是心甘情愿得做托马斯布道的唯一一个听众,尽管她是不信神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托马斯就是玛塔的上帝,一个不予回应的被爱者。

  可是,拥有信仰的托马斯和玛塔都是拒绝沦落的,这让他们得以坚守,得以让爱充满人心,电影取名“冬日之光”的原因就在于此,冬日的光是若有若无,难以把握的,但同时又是温暖的,充满希望的。电影提到耶稣的受难之源是怨恨上帝的抛弃,可见爱而不可得的苦痛由来已久,这并不能构成我们放弃信仰爱的理由,因为爱的意义不在于获得被爱,而在于使自身获得救赎,坚守希望。

  艺术从来就是给人以美感和希望的,伯格曼的电影亦是如此,上帝隐没了,爱归还于人间。身在不同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下的我们,似乎很难体会到他电影所传达出的理念,那么就从想通的人心和人性出发,获得属于自身关于爱与被爱的体会,一部好电影的价值,就在于此。

  《冬日之光》观后感(七):却有人因心事太重而走不动

  嗯,虽说异教徒、无经者中国人爆了原子弹,但俺们已经向全世界郑重承诺了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打击,约拿先生或许死得有点儿⋯摆渡者自己迷航,领路者自己迷路。可是,又能怎样?牧师最终还是在空旷的教堂继续弥撒。他的迷惑解决了没有?天知道。伯格曼的老爸是路德教牧师,路德宗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偏偏他的这个儿子因为紧张的父子关系,“迁疑”于神。他可真是矢志不移的基督教一生黑。其实任何信仰的核心都是“信”,或者用不信者的话来讲,是“迷之相信”,迷信。所以有人说,一个不识字的老妪可能比高僧大德更虔敬。人不足够强大,所以创造了神并皈依祂。尽管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可有人却却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冬日之光》观后感(八):《冬日之光》之初印象

  这部影片通过大量的对白来表达牧师对于信仰的困惑,对于不大能理解基督教义的人来说,观看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幸亏JS的翻译还算不错,看起来才没有那么晦涩难懂。

  爱立克森牧师对于自己的信仰产生了很大的困惑感,就象耶稣死前最后一句话所说的:“神啊,你为什么要抛弃我?”,片中的气氛比较压抑,悲观的思想贯穿全片,如果说《犹在镜中》是对上帝存在的质疑,那么本片就是对信仰的否定了,片中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包括由于妻子的死而基本丧失仰的牧师、精神受压抑而自杀的渔夫、纯粹为了生计而信仰的牧师的助手、甚至片中的一个残疾人,其对于耶稣受难的理解真是很有哲理性,摘录如下: “耶稣的死亡,他的受难,你不觉得、把注意力放在他的他的受难上是错误的吗?这是对肉体痛苦的强调,但其实不可能那么糟,我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武断,但以我的愚见,我肉体所受的痛苦应该不在耶稣之下,而且他遭受折磨的时间较短,我想总共只持续了大约四个小时吧?我感觉他在另一层面上受到的折磨要重得多,或许是我搞错了,但想想蒙难地吧,牧师,耶稣的门徒都睡着了,他们一直不明白最后晚餐或是任何事的意义。当警察出现时,他们逃跑了,彼得否定了他,耶稣已认识他的那些门徒三年了,他们天天住在一起,但他们从没领会他的意思,他们全都抛弃了他,留下他孤身一人。那种情况一定很痛苦,知音难求,当你需要人依靠时却遭到抛弃,那肯定是巨大的痛苦,但最糟糕的事还在后头。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遭受折磨时他大喊:‘主,我的主,你为何要抛弃我?’,他用尽力气大喊着,他以为他的神父抛弃了他,他相信他曾宣扬过的一切只是个谎言,耶稣临死了充满了怀疑,那才是他最大的痛苦吧?主的沉默!”

  《冬日之光》观后感(九):造神

  相比前一部,好懂很多

  人物:

  牧师

  牧师女友

  渔夫

  渔夫妻子

  助手

  管风琴师

  剧情:

  1. 牧师进行礼拜,礼拜结束后,渔夫妻子和渔夫来找他,诉说神的困惑

  2. 牧师和渔夫进行交流,展示自己对神的看法,结果渔夫精神崩溃,自杀

  3. 牧师和女友进行交流,说明了自己对那个物质女友的鄙视

  4. 牧师和助手进行交流,讨论基督死前绝望的一刻,被所有人背弃,最后被神所背弃,神的沉默让人绝望

  5. 管风琴师和牧师女友进行交流,展示他对牧师的了解,鄙视了牧师对“爱即神”的看法

  感悟:(胡扯,如有正确,纯属巧合)

  1. 牧师女友代表的是无神论者,她抱有的是一种证实的态度,只要神不向她显现,她就认为神不存在。结果,她就只能沉溺于物质生活中,沉溺于生活琐事中。

  2. 渔夫代表的是坚信者,他没有办法他相信神存在,他抱得是一种证伪的态度,只要没有办法证伪,他就相信神的存在,而且一直想办法证明神的存在。最后没有办法证明,反而找到了反例,内心体系崩溃,最后自杀。

  3. 牧师代表的是造神论者,他对神的信仰与其是相信神,不如说是相信自己的力量。

  4. 管风琴师代表的是神的忽视者,与其相信神,不如让世俗将自己麻痹,用酒来解决自己的生活

  问题:

  1. 为什么助手的形象如此的差?而为什么牧师前面拒绝他?→通过丑来反衬美?助手外表的丑陋和内心的虔诚与牧师外表阳光内心猥琐成对比?

  2. 为什么渔夫妻子要怀孕?她对神的态度是什么?→对神的冷漠和忽视,神在她生命中是不占任何地位的

  3. 渔夫的绝望到底是为什么?

  大问题:

  1. 到底导演对神的态度是什么啊?→初步猜测,应为牧师是主角,导演的态度应该和牧师一致,即神是存在的,但是是人内心的想象→那就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牧师还要很痛苦呢?如果导演是偏爱他的,那么他应该很幸福的啊

  《冬日之光》观后感(十):苍白且无法穿透的冬日之光

  因为这是继布列松《乡村牧师日记》之后的一部影片,虽然两部影片做比较不太好,说实话也没有具体的可比性,但客观的联想还是会产生的。对于牧师这个相同的职业都表达了一种无法施救于人的无奈性。前者是年轻的乡村牧师,后者是已过不惑的中年牧师,就故事而言,如果前者是体现了初入职场的遇事无奈,那后者无疑是遇上了职业道路中的天窗,看得见日光,却隔着冰凉的玻璃,冲不破它,感受不到阳光的温度,只剩四周的寒冷。曾经教堂的熙熙攘攘,换得如今的门庭冷清,一种是随着时代变迁人们不再需要教堂,一种是他自身觉得无能为力,他甚至会害怕一个普通的工人不再来聆听他的劝导,并对如何劝导诚惶诚恐,最终“他”来了,他倾其所有,但“他”还是踏上了不归之路,连他自己都觉得对这个荒谬之人说这些甚为荒谬,牧师尤其客观理性的精神存在。而且我不觉得牧师丧失了爱的能力,否则他不会如此依旧渴望去救赎他人的灵魂,他可以随便把理由归咎于世界,事实或他者,而不是为自己的爱莫能助深深自责。《乡村牧师日记》里无论如何小牧师用的纯真感化了伯爵夫人抑或包括其更为顽固无理的女儿,而在《冬日之光》里,老牧师历经了失败,这是伯格曼所要表达的伤感之处。他不去爱不是因为他冷酷无情,而是在他周围没有他值得去爱的人(那个女人对上帝的虔诚完全不是出自对信仰的热爱,而是仅仅出自于对牧师的爱欲),这点牧师一直都很清楚,所以即便如果他出于怜悯接受她,都会在今后被她的琐碎折磨死,而且就牧师的秉性,他也许更宁可教堂空无一人只留他自己的一份虔诚。而人们则把他能力的减弱错误地归咎于他走不出过去。他不是走不出过去,而是时代变了他没有变。想想那个年代,战乱纷飞刚刚平息,各种政权更迭,信仰错失,确实没有人会去教堂,所有人被战争弄得只看得见当下,更为急功近利,更为明哲保身。谁还会去在乎上帝或是相信上帝可以挽救他们,上帝可以使他们免予战乱,威胁。上帝自身被质疑被严刑拷打。老牧师比小牧师生活在一个人们更不需要上帝的时代,而牧师更是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牺牲品,而他就是那个停留在过去的人。

  玛塔那个角色一出来我几乎就厌恶了,一种莫名的厌恶,在这个人物身上找不到一丝的同情,那封信一开始就说什么皮疹的事,而她居然觉得牧师很难沟通,明明是和她这种人沟通本身就是一种对耐心和耐力的折磨。后面那段,出于不想太伤玛塔的感情,牧师邀请她和他一起去处理出事工人的事,但她连出个门都足够啰啰嗦嗦,我要是牧师就直接走人了,生活中最讨厌的就是一边有要事要处理,一边却有人只知道关门关灯关窗。这两人的思想差异太大,我觉得这不是牧师的冷酷无情。如果伯格曼是想通过这段表达牧师的冷漠的话那完全是败笔,恰恰他对亡妻的爱表达了他情感上的炙热。因为牧师是如此一个内敛冷静理智的人,而越是这样的人,所表达出的执着的爱更远超他的性格远超那些看似光鲜的爱。无论他之前的妻子是个怎样的人,也许她夺去了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牧师对他教区教民的爱,甚至在她死后是他所有的爱,但那份爱对他这样性格的人来说却弥足珍贵。有时你很难想象在那些看似孱弱的身躯中藏有如此深的爱。

  还是回到和布列松的比较,台词和剧情的把握说实话布列松的好,可能是原著改编的关系,《乡村牧师日记》的那些念白和对话太引人深思,而《冬日之光》在这方面没得比,唯一让人有意味的就是快临近结尾他那个助手的关于上帝的那段想法,但其实对影片本身有点出题,如果那个助手想用上帝隐喻牧师的话,是不太妥贴的,因为牧师所遭受的远不及上帝,他们是相近的孤魂。但这确实激励了牧师。这部片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信仰上都不能算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因为主人公最终在他执着的世界中学会了孤独。《冬日之光》比《乡村牧师日记》好在演员,尤其是主角,当他在《犹在镜中》饰演那位父亲,默默地背着子女悲哀地哭泣时,就情不自禁地让人爱上了这个角色。如果《冬日之光》是其一种孤独角色意义上的延续的话,那这个延续很好。而且他最终得到的是救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