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里格尔》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阿里格尔》的影评10篇

2018-04-10 20: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里格尔》的影评10篇

  《阿里格尔》是一部由汉萨·梅塔执导,马诺杰·巴杰帕伊 / 拉吉·库玛 / 苏米特·古拉蒂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里格尔》影评(一):我的孤独有多深,告别代表我的心。

  一部同性为主要题材的剧情片,不过话说回来同性为主题的往往也涉及社会爱情人性这类题材的较多,这部多少涉及司法的看的倒是少。 电影的沉浸感超级强,我感觉是通过角色细腻刻画,电影色调以及镜头完成的,角色刻画不多提,马诺杰那份愁苦表情久久难忘,电影里有不少人物的独角戏,镜头始终保持一份熟悉距离感,这是最好的观察距离了吧。色调大多昏暗,即使明亮的白天也似乎灰蒙蒙的寂静聚会那场,酒酣时众人教授而坐。在众人鼓舞下,教授唱起了此前他一直独自哼唱的歌,当时情绪已经渲染开来,但通过教授的表情来看,他获得了此前从未得见的愉快感,镜头也让人仿佛身在其中,配合着当时的昏暗场景,听着他的歌声,莫名有一种幸福感袭来。 教授最后说是自杀,我理解是既非法理公正的降临的心愿已了,也非世俗大众强烈谴责,而是两者同时成立时的无比孤独。我是一个存在着的人,却不能存在于别人的眼中,即使处在那场看似同类的聚会上,他们的快乐感受不到更多,我的痛苦他们不会去触碰,因此哪怕在同类中她也找不到什么真正的心灵慰籍。 记者作用,算是剧情的推动者,也是精神上的某种传承? 电影不轰烈,更像是一滴落在宣纸上的墨,慢慢延展开,更多是要观众去了解我所谓的社会道德边缘者的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孤独。 电影最后字幕很沉重,反复看了两三次才算相信了这个意思,也足够加分的了。

  《阿里格尔》影评(二):当你不普通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ID:huangfilm

  夹叙夹议,特别介意被剧透的,建议看过全片再来读。

  没有歌舞叙事,没回避热吻镜头,没搞3小时的片长,《阿里格尔》并不像一部典型的印度电影。

  更何况,它还触及了敏感题材。

  这部根据印度真人真事改编的片,讲述了2010年,有同性性行为名校教授被停职后,上诉并胜诉的故事

  听起来像是什么追求真理热血故事,它却是部彻彻底底的文艺片,类似贾樟柯,或娄烨。

  印度的电影工业发达,大家都知道“宝莱坞”。之前传到中国的印度片也都是商业片,这次总算是流行了一次印度的文艺片。

  电影的主人公是希拉斯博士,阿里格尔穆斯林大学马拉地语教授。

  全印度大约有12种文字作为主要文字同时被使用。印地语是官方语言,马拉地语可以说是小语种。

  虽然学校在全印度排名前三,但由于位于小城市,教的又是小语种,希拉斯博士的学生并不多,一年也就能招上来两三个。尽管如此,博士并不想迁去别的地方。他知道在别的城邦可以有上千个马拉地语教师,而这里,只有他一个,他可以得到最大的尊重

  研究冷门学术,再加上年老却仍单身生活状态,希拉斯博士可以说是“多重少数派”了。他在这个伊斯兰教圣地的城市变成格格不入者。

  在上任语言学院的系主任后,“另类”的博士引起同事嫉妒威胁事儿,并终于在博士临退休3个月时,找到他私生活上的“瑕疵”,联合八卦记者、买通他的同性情人,拍了床照。

  纳米特是正在报社实习年轻记者,他认为这件事不能以这样“性丑闻”的形式飘飘过去,他向上级申请深度报道

  尊严被践踏、工作权利(还有马上到手的养老金)被剥夺,并且即将被轰出学校宿舍的博士,正处于极度不安全感中,听到是媒体来访,生气地把记者纳米特赶出了门,觉得大家都是来看笑话的。学校里的另一位老师也劝纳米特:你可别再扩大影响了,别弄的博士最后连躲都没地方躲。

  在学校一位哲学教授的帮助下,记者获得了博士的信任采访见报后,有同志平权组织找到博士,说愿免费帮他打官司。博士开始并不愿意,后来在组织的劝说下,抱着对同志族群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心态同意了。

  虽说是愿意帮同志族群这个忙,博士却并不认为自己是gay。他不理解这个词,也不会用这个词,甚至不知道该说“He’s a gay”还是“He’s gay”。博士也不了解印度的同志圈儿,当被带进首都德里的同志派对,他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博士不喜欢给人贴标签的行为。就像他教授的马拉地语有阳性、阴性和中性的文法性,他不认为事物是非黑即白的。因为同性性行为惹出轩然大波的博士有过20年的异性婚姻前妻因为他的疏远而离开,并不是因为他是同性恋。希拉斯也讨厌别人称他的“同性情人”为lover,他说人人关注这个词儿,兴奋于它的“脏”,却不懂什么是love。

  人们不理解博士的诗意,就像读不懂他出的马拉地语诗集,他人翻译的英文译本也不能传达出他的本意。—— lost in translation,像个隐喻。

  博士因这次事件参与媒体直播时,与他互动的观众并不关心他在想什么,一个个都义愤填膺地宣泄着自己的观点。博士念叨“根本没人问我问题啊”,干脆离开了镜头。电视台帮他设置了回放画面,造成一种他还在的假象循环播放的假画面里他的嘴一张一合的,却什么也没说。(影片导演用这个小桥段进一步暗示了博士“失语”的窘境。)

  在法庭上,博士也像置身事外律师激烈的唇枪舌战仿佛说的是与他无关的事儿。他或翻译自己的诗集,或仰头打盹儿。

  因为报道得力,再加上顺从了女上司潜规则(?),记者纳米特被转为报社正式员工

  博士希拉斯的官司也打赢了,博士可以回学校教课了,但就在判决下来后,他在出租屋里被人毒死。官方报告说死因是自杀。

  记者纳米特正在外地采访事件,他杵着麦克风对一个因儿子死去而痛哭的妇女不耐烦地喊,“你能不能冷静点儿?!”

  当看到博士死去的消息,纳米特受到触动,终于与受访者达成共情,他抱着那位妇女,安慰她,也像是在安慰自己。

  导演使用的视听语言技巧让影片的故事线索并不那么好懂,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比如很多人都因为忽略了镜头间的暗示,没看出博士的情人背叛了他(根据:博士房间的三道门锁、记者的问话,和情人当晚突然想开灯做爱的细节);还有,博士最后是被毒死的(根据:博士在出租屋里听到异常声响)。

  另一方面,记者纳米特到底是因为想在报社上位,才假装出对博士的同情,还是他与博士间暗涌着暧昧情感……这些都在灰色地带,并没有权威结论

  不把复杂人性简单概念化,正是文艺片的特点。同时,复杂性,也是诗意的体现。正如博士说的,“诗意不在于词语,而在字里行间中,那些停顿和欲言又止中。” 顺便提一句,如果你仔细听的话,会发现,每当博士讲起诗的时候,片中会有风铃的声音

  在博士希拉斯角色原型的真实生活里,他曾于1996年被指控性骚扰一位女士,但在博士提出异议前,这个案子就被撤回了。可见,博士早就被眼红的人盯上,想弄他。

  所以,这是一场办公室内斗引发的惨案吗?

  印度,被旅游者们称为“Incredible India”。这个“不可思议”兼具褒义和贬义。

  影片里,博士希拉斯去医院看病挂了号坐那儿等、医生却自顾自下班了,或交了房租却因为是单身入住而被房东赶出。在印度,处处都能遇到这种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我在当地旅行时深有体会。若你抱怨,印度人就会摇晃着脑袋,摆上一张泰然自若的脸,仿佛此时愤怒的你是最可笑的。关键是,你真的也拿他们没辙!

  影片里,博士的住所被强制停电,“我要报警!” “你去吧。”“那……你说几点不停来着?”。 (摊手)

  记者纳米特的经历也很幽默,他租的是房东套房里的一间。

  有天下班早,他进门儿发现自己的房间被房东女儿(也有可能儿媳妇)占用了给孩子们家教小孩儿坐在他的床上,还乱翻他的日记

  他去找房东理论老太太慢悠悠地说,“我们不知道你回来这么早啊。反正你也不用,我们就用了。” 他说,“这让我去哪儿换衣服?” 老太太说,“反正你也不爱干净。” 这连着的“反正”,气得他只得去办公室过夜。

  找到新房子后,记者收拾好他的行李,跟房东说我搬了,并递过去钥匙。房东女儿说“这怎么行,你要提前通知的!” 老太太依旧是慢悠悠地说“好”,接过钥匙。

  这也让我想起印度人那些理直气壮地不讲理,这样的体验机场就开始了。排队过海关时,突然有大批的印度女人队伍走来,随机插入,有一位就选了我前面的位置。我把她轰走了。其他外国人也轰走了插在他们前面的人。关键是,印度人,好像真的就不那么在意。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老一辈的(或受教育程度低的)印度人自己不守规矩,也不在意别人这样做,这样的行为可能基于宗教传统邻里观念,他们不把你当外人;再年轻一点儿的,比较流氓,他们的行为是双重标准的,就像影片里房东的女儿,我可以占你的房间,但你不可以不打招呼就退租;另外,就是文明的印度人了。

  说到文明的印度人。我在印度旅行一周,只遇到过一位绅士。那是在昏暗、拥挤的泰姬陵厅堂里,一个带儿子来旅游的男人给我让出了路,并说,“Lady first。”

(我的旅行照片

  可以看出影片的导演是非常向往英美国家民主和文明的。首先,博士希拉斯在学校里唯一的好友——那位哲学教授是从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回来的,他也是学校里唯一帮助希拉斯的人;其次,博士在出事后,一心想着退休后去美国生活,他觉得在美国可以活得有尊严。

  作为一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国家,宗教影响渗入了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片里,博士和记者同桌吃饭,记者想分菜给博士,博士拒绝。说,你舀过肉了,我是婆罗门,我不吃肉。

  印度是一面崛起现代化,一面被中世纪落后思想拖着后腿。

  虽说一直以来以“最大的民主国家”自居,还以宪法的形式宣称了一个世俗的共和国,但作为多宗教国家,宗教势力及其矛盾依然是印度社会的重要问题。

  许多法律改革议案因宗教团体反对而搁浅。政府方面也因为想借教派主义大旗捞取政治资本,而在该做的事情消极怠工破坏了政教分离,也威胁了文化多元主义和保护少数族群权利等民主精神。

  大家应该都记得近年来印度那一桩桩强奸案。

  我去印度过新年时,新闻里也在讨论女人上街庆祝跨年被性骚扰,跑向警察,而警察置之不理情况

  新闻里的官员是这样说的:“都怪她们穿得太西化。”

(我的旅行照片)

  印度教是印度的主体宗教,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全国总人数的 82%。可以说“印度教所代表的文化,就是印度民族精神普适性的依托。”

  印度教认为男人天生比妇女优越。印度教经典《摩奴法典》更是以法律的形式奠定了古代印度男尊女卑基础。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印度教徒是歧视女性的。已经宗教化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很难被轻易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导致了选择性堕胎和杀婴现象,2011年印度 0 ~ 6岁儿童男女比例是1: 914。(说句玩笑话:不gay都gay了)

  另外,印度教提倡生育,认为多生多福。再加上教派间冲突激烈,哪个教派都不想限制自身的人口数量以免处于劣势,所以其他宗教也鼓励生育。那么,不具生殖功能的同性恋自然就成了教派的敌人

  刚才说了,政府也不想得罪宗教势力。

  所以啊,这么复杂混乱状况,就像是古代中世纪的宗教化、近现代的圣雄化(甘地)和当代的法制化熬了一锅粥,东择西择都分不清。

  按说单从影片里的案件出发,从法律角度看,很简单。

  不管是依照印度的法律,还是历史案例的判决,博士希拉斯都没违法,该处罚的是那6个擅自闯入他家、侵犯他个人隐私的人。

  正因为简单,这个案子他胜诉了。

  但如果真的可以这么单纯,就不会有后来博士的死,也不会有影片结尾的字幕:4年后,印度高等法院判决维持刑法第377条,同性恋再次入罪。要知道,这样的刑罚一经定罪,最多能判10年!

  印度刑法第377条将同性性行为定罪;2009年7月2日,同性恋脱罪;2013年12月12日,同性恋再次入罪……一夜之间,天翻地覆,跟办公室争斗无关,跟道德无关,甚至跟法律无关,只关乎国家利益。像片中的哲学教授说的,以前的分歧靠辩论解决,现在则一切政治化。这些冲突表面上是不同文化间的,本质上是不同群体在争夺社会地位

  可喜的是,随着近代印度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印度人开始接触西方的思想和制度,西方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原则自由平等博爱思想逐渐在印度社会,特别是精英群体中得到传播认可

  2016年,印度发布了首个以女同志为主题的广告(下文有链接)。

  2017年,爱尔兰选出了一个印度移民后裔、年仅38岁并公开“出柜”的同性恋总理。

  还有一个让我觉得特别魔幻的是:有位商人正在印度进行着一个类似“乌托邦”的房地产项目,已经建了十几年了。

  这是一座叫 Lavasa 的城(坐落在印度的西高止山附近,距离孟买西南210公里)。它是印度首个完全由公司建立的完整城市。如果全部建造完成,Lavasa的占地将达到100平方公里,7座山丘上的5座城镇加起来,能够容纳的总人口数将高达30万人。全城将享有可靠的自来水和电力供应,每家每户直接接入光纤,并引入先进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回收技术。

  据该项目的宣传材料所说,这里的生活“应当是激情而沉静、充满抱负又可堪担负、科技先进却也质朴无华,城市化却又贴近自然的”。另外一份宣传手册则这样形容: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一家颠覆我们对城市认知的企业”……

  建城的商人说:“我们做不到像新加坡那样,但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如果有一天,妓女站在街边,大道上出现了同性恋游行或者一些奇怪的民间组织在这里举行年会,一个有生气的新城市实验才算真正开始了。”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彩蛋:

  印度首个以女同志为主题的广告: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011496/

  参考资料:

  程秀波:道德法律化的根据与界限

  李洪声:印度有一座“私人城市”

  Matt Kennard Claire Provost :他花了300亿美元,在印度建了一座自己的城市

  胡瑾:印度Anouk勇敢爱首播女同性恋广告

  吴兆礼:“印度特色”的人口失衡

  Aligarh Movie: 5 Things To Know About Real Life ‘Shrinivas Ramchandra Siras’

  高静: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张毅;曹海军:超大型发展中国家治理悖论——基于印度民主的反思

  宋丽萍;张淑兰:印度伦理的历史性变迁与结构特征

  黄宗智:道德与法律: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李兰芬:国家认同视域下的公民道德建设

  李邀跃:印度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

  点击下面链接 看更多人性

  东德男色间谍

  细节解密《使女的故事》

  性工作者组队斗技,燃!!

  原创:黄老师

  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

  您的转发和关注,将给我更多动力继续下去。

长按识别关注

  《阿里格尔》影评(三):不止是“同性恋”,而是所有人

  “我们触碰,像影子一样,汇成午夜的太阳。”

  影片开头,是印度北方邦冬天常见的夜晚——弥漫着雾气,除了驶过的火车,只能听见虫鸣和狗吠。

  街上空无一人。电影的主人公缩在一辆人力三轮车上,回到他的住处。他们在一栋老旧的三层楼房外面停下来,主人公先走了上去,三轮车夫随后。镜头停在远处,只能看见二楼一间屋里有一盏灯,开,关,开,关,开,关……这个镜头很长,它没有去探索那屋里发生的事,而是摇向另一边,两个男人正一边拿女人的性欲开玩笑一边走进了相同的一栋楼。很难猜出这两个人的身份,他们带着长棍,但又没有穿制服,不知道是警察还是民兵,或者其他人?很快,二楼那间屋的灯再次打开,我们听见打斗和喊闹。

  然后观众被带到了德里,跟随《印度邮报》的实习记者迪勃的调查,开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开始渐渐了解电影主人公的故事。

  电影主人公希拉斯是阿里格尔大学一位语言学教授,婆罗门种姓。他六十四岁,单身(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用马拉地语写诗,研究地方小语种民歌,常常喝酒,性向流动(这只是猜测,因为电影并未刻意强调他的性向)。在他所授课的阿里格尔大学(Aligarh Muslim University),他的课实在冷门——马拉地语,每年只有两三个新生。

  那个晚上,他正与三轮车夫伊尔凡在自己家中亲热,两个自称记者的男人冲进他的家,一边给给床上的两人拍视频和照片,一边挥舞棍子殴打他们。第二天这件事出现在当地各大媒体的头条上,并在一天之内扩展到了印度各地。希拉斯躲在家中,不敢去大学,那里有许多人正在激昂地责骂他的行为。大学给他做了停职处理,并很快就将他从大学安排的寓所中赶了出去。他不得不开始四处搬家,寄人篱下。

  印度电影我看得不算多,就目前我所看过的(不包括纪录片,因为看过一些印度的独立纪录片,与我要说的这个情况不符),大多会从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引申到一个庞大的社会议题。

  希拉斯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那时刚好印度宪法短暂地将同性恋行为视为合法,也确实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因此,这部电影也难免,庞大社会议题是它的主角之一。但同时,它也有许多难得的细节。一方面因为电影的基调像一首诗,另一方面,毕竟,这是一部讲尊重个人的电影。在印度当代社会背景下,需要被尊重的不只是一位教授,也不只是一位“同性恋”受害者,这部电影想讲的是所有人。

  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希拉斯教授的经历,一条是记者迪勃的经历。

  迪勃作为记者,似乎是整个事件以及教授这段人生的旁观者。这个年轻人接受过现代教育,听着最流行的美国HipHop,在印度最“西化”的场所之一工作,他看起来很自由。

  但实际上他也不得不面临自己的隐私被房东侵犯,更糟糕的是,他们的侵犯是无意识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种被侵犯和希拉斯教授的被侵犯形成了一种对照。

  迪勃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骨子里的反叛。影片中他的同事常常说他小气,比如去北方邦做调查的时候,他会为了省一笔钱选择骑自己的电动车。很快我们就明白了个中缘由,他要还给父亲一笔钱。这是因为读大学时他违背父亲的意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印度大部分人有着强烈的大家庭观念,即使在海外,这种观念也常常是一种潜在的行为导向。人们太习惯互相干涉了,家庭内外都是如此。因此,在印度一个年轻人为自己的人生作抉择依然是很难的事情,但迪勃做到了。

  第二次两人的生活形成对照,是迪勃与女上司在天台喝酒亲热,同时镜头切到了希拉斯教授和伊尔凡亲热的场景。同性之爱和异性之爱,是一样的。

  此外我想再说说希拉斯教授的扮演者,Manoj Bajpai。演这部影片的时候他才四十多岁,却要演一个六十四岁的老人,而且还是一个生病的人。他在影片中常常缩着身子,仿佛很冷,很畏惧,也总是行动迟缓,回应他人的责问时,一脸的虚弱,同时还有愤怒。可以说Manoj Bajpai通过这些肢体和申请的细节,让角色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和现实中的印度一样,影片中的印度并不是绝对的保守。被大学停职之后,希拉斯教授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以至于他最后赢了官司——虽然他并不太在意这件事了。当希拉斯教授从北方邦来到新德里时,他发现原来新德里有这么多人和自己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同时还热爱着他的诗歌。这种事情在阿里格尔是从未发生过的。

  按照我对印度比较初步的认知,其宗教保守势力或极端右翼大多都是在北印(新德里比较多元化,算是北印的异数),南印则更开放。我想,可能是因为南印多低种姓者,他们早先的一些民主活动为南印的开放奠定了一些基础,此外,是南印的海外贸易,使它与外界的交流更多,人们也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当然,保守势力带来的一些社会冲击,其实在南北都有。另外,这些保守势力并不意味着传统价值,影片中的希拉斯教授实际上是一个维护传统文化(诗歌、地方语言)的人,但他也正好成了这些保守势力攻击的对象。

  最后想讲一下影片中涉及的关于新闻媒体的一些情节。

  当希拉斯出事的时候,那些媒体圈的老油条们不用去调查,就先给事件定了一个性,贴了个标签。这是做新闻报道常常出现的问题,也不能怪媒体人,因为他们必须高效率地完成报道,因此,对所发生的事件有一个预先的标签可以很省事。但提高效率也不止这一种办法。如果要报道一件事,最好先不要去贴标签,先想清楚这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问题。否则,制造舆论的人,也被舆论拖着走。

  影片结尾处,迪勃正在采访一起事故,那个女人的亲人应该是在事故中去世了,但他并不能理解这个女人为什么如此伤心。紧接着,传来一位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人去世的消息,他才对这个女人产生共情,明白她失去了什么。于是试着安慰她,也安慰自己。

  《阿里格尔》影评(四):一幕被包装过了的事实

  临离开身毒约Panjim的inox,相中了《Aligarh》,之前在网上看评论说印度难得拍出来如此严肃的社会题材片子,当然,同性恋也是卖点。

  在电影院门口求了半天,各种表达多么多么艰辛只为来inox看这部片子,十几分钟后应该是大堂经理跑出来,和安检把格林从里到外翻了个遍,好歹允许背着大包进去看电影。

  男主的情感蕴含丰富,厚积薄发,深深的无助与长久的隐忍逃避以及最终的爆发,都像极了一只待宰的羔羊。其中法庭的几幕冲突很明显,他有时在睡觉,有时在给那位年轻记者翻译自己的著作,甚至身处发言时,也在唇枪舌剑中成为了旁观者,漫长的鏖战似乎早已与他本身毫不相干。

  结局出现与开头呼应的游行,在庆祝同性恋情的胜利,但男主早已失去了一切,是集体的胜利还是个体的悲哀,生活已经无法回到过去。男主的性格便是隐忍积郁,无论对他的爱人也好,对自己心爱的著作也好, 只有遇到熟识的或感兴趣的才会展现出内心的自我。此时男主和记者的内心越走越远,他的世界终究还是他存在的,于是,他选择了永远存在。

  遗憾的是因为无字生肉,很多代表印度社会传统看法的台词无法理解,希望有时间可以再看。

  《阿里格尔》影评(五):诗人总是先于人类而死去:印度版的《王尔德》

  《阿里格尔》:印度版的王尔德

  电影中有一段对话让我记忆尤深。浓眉深眸的记者小伙迪勃天真地问希拉斯教授:你是同性恋吗。教授沉吟片刻:我……不理解这个词。停了停,他道,这三个字怎么足够表达我(对此)的感受呢?……那就像首诗,深埋在心底,一股遏制不住的炽热的欲望,一阵无法抑制的冲动。……你读诗吗。

  诗歌?……迪勃有些疑惑,“我读过某某著名诗人,但是,我读不懂那些词汇。”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

  据你说来,诗歌是在词语中产生的?不对,诗意其实是在字里行间之外,在那些停顿和欲言又止中。——希拉斯教授仿佛有些神游,似乎把这个坐在他对面的大男孩当成了他的学生。

  希拉斯教授的这段话可看作是整部电影隐藏的主题。——表面上,它是一部所谓印度版本的《费城故事》,它似乎是在讲一个同性恋的教授如何捍卫作为一个印度公民自身不可剥夺的权益与尊严。实际上,在这条明线下面隐伏着电影另一条叙事的暗线:一个教授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为一个素昧平生的实习男记者写下一首长篇的情诗。这首诗从未明确教授爱慕的对象是谁,然而正如希拉斯教授所言,它所有的激情都潜伏在字里行间之外,只待有心人在未来的时间里静静地回想和体味。

  在我看来,希拉斯教授与青年记者迪勃之间有些类似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与小燕子。王子为其目睹的人世苦难流下了眼泪,一只小燕子因为好奇来到他的身边,在为王子排忧的那段日子里,小燕子给深陷在脆弱无依中的王子带来了温暖的慰藉,让王子体会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后来,小燕子再也不愿离开王子了,他放弃了飞往温暖的南方,死在了王子的脚上。

  一百多年前《快乐王子》的作者王尔德因同性恋触犯英国刑律,法庭上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个世间有一种说不出口的爱情,男人爱男人的感情。于我,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感情。

  英国影片《王尔德》以细腻的镜头描摹了一百多年前的那一场震动世人的不齿恋情。尾声部分,裘德洛扮演的道格拉斯依旧带着灿烂的笑走向王尔德,依旧是一个风华正茂的翩翩美少年。两人仿佛依旧沐浴在爱情的恩泽中,那个众叛亲离、被现实折磨得形销骨毁的王尔德被导演刻意隐藏。

  与王尔德一样,我们的主人公同样因之遭受了世间种种最难堪的折磨。他被学校当局停职,被断电,被勒令搬出学校宿舍;新居的房东老板拒绝给单身未婚的人租房,向身边友人求助,朋友却不屑地说,这样丢人现眼的事情,谁让你打官司了?

  法庭上,女律师带着嘲讽的口吻质问他在床上扮演的角色,理直气壮地指出“这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你会允许你的孩子在有这种老师的地方学习吗?”

  波伏瓦在《模糊的道德》中对“道德”有一段发人深思的论述,波伏瓦认为,道德就跟任何存在一样,是受社会环境塑造的。不要期待一种绝对的道德观,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我们的道德困境。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者在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同样环境下受不同思想影响的人,都可以持有不同的道德观。法律其实是已经完成的道德,比如杀人放火等伤害到他人的行为,普遍无可争议地认为应该被禁止。而有些道德问题,比如人类的性行为性关系,却可能永远无法完成,只能成为永远的道德困境。这时我们只能依靠深切的同情和体谅,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就希拉斯教授的案件而言,或许我们应该追问的是,希拉斯教授私人的性行为有影响到大众了吗?为什么人们指责的不是侵犯他人隐私的偷拍者,却是被侵犯被践踏的受害者希拉斯呢。

  希拉斯非但从未伤及别人,也如王尔德般对人性怀抱着爱与美的理想憧憬,在庭审进程中,只为了迪勃的一句话,他坐在律师的身后依旧停不下笔;他也不能理解社会对“(同性)性”与“爱”的污名,他向迪勃感慨道,人们为何要用那样污秽的字眼来形容我们的爱呢。

  他有时也显得如王尔德般天真,当希拉斯为情人车夫的去向不明感到忧心之际,迪勃好心提醒他,既然偷拍的记者不是破门而入,显然,有人(指教授的情人车夫)可能在里面给对方留了门。教授却神情茫然,可能是我自己忘记了锁吧。

  可是,你的门有三道门闩,你全都忘记锁了?迪勃不敢置信地注视着老人,此时的教授看上去就像一个需要保护的小男孩。

  如王尔德一般,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个艺术家,一个对人性有着深刻理解与悲悯的诗人,一个敢于挣脱道德束缚,从最高的美的角度爱慕同性的诗人,却唯独不是一个能与兽性斡旋的斗士。电影以种种富含隐喻的细节描摹了一个非传统生活方式者(传统婚姻或异性恋之外)在印度社会必然发生的种种碰撞与挫折。

  充满朝气与英气的迪勃也概莫能外。面对女上司的求爱,他表现得显然有些错愕与三分抵触;然而女上司调侃的一句:你是不是从未和女人有过……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立即被迪勃领会,他不再犹豫,将女上司拥入了激吻。接下来是一段平行剪辑,教授对情人满怀珍惜的吻,似水柔情般的爱抚,与前面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令人心碎的剪辑背后,究竟隐藏着导演怎样的用意,就留给观众各自体会了。

  萨拉沃特斯感慨说,人类爱野蛮,胜过爱美。我们的主人公所坚持的美,终于在世俗面前一败涂地了。

  深夜临别之际,迪勃给了教授一个深深的拥抱。那一瞬间的教授停顿了几秒,身体似乎微微颤动。到家后的他有一段犹如舞台风格的对白,一明一暗的灯光按灭中,我们知道这是主人公写下的最后一首诗,我们也听到了教授因这个拥抱而不能自制的心:

  把灯关上吧,我感觉热。

  这句诗出口的瞬间,迪勃真实的性向究竟是异性还是同性,他是不是一个潜伏的双性恋等等都不重要了。人类总是喜欢给所有事物贴上标签,却不知有些人有些事是永远无法定义的。

  迪勃的拥抱也是留给教授最后一段生命里对世间唯一的眷恋。在献给迪勃的诗集里,诗人写道:

  亲爱的月亮啊,别怕将我们拆散的黎明。

  世界沉睡之时,我们会再次相遇。

  在白昼的光中,我消失不见。

  在你的照耀下,我心灵复苏。

  我们起舞,就像影子一样。

  和着夜莺的歌声。

  我们触碰,像影子一样。

  汇成午夜的太阳。

  《阿里格尔》影评(六):这部印度电影对民主和自由的思考,让中国人觉得惭愧!

  影片《阿里格尔》改编自一件真实事件。

  一位名叫希拉斯的大学教授,因为其同性性行为被曝光而被阿里格尔大学停职,随着媒体对事件的大肆渲染,很快他便处在几近全民声讨的舆论漩涡中,而在此之前,希拉斯因其出色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教师,并在这所大学供职多年,即将面临退休。

  不难想象,在印度这么一个保守的国度,一个有着崇高社会地位的人,却做了一件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事情,后果是多么严重,愤怒的人群走上街头,高呼着“打倒基佬希拉斯”,而可怜的教授只得躲在家中,哪怕是向窗外张望,都必须万分谨慎,即便如此,公众的怒火也没有被熄灭,很快教授家里都被人断电了。

  接下来是不是该探讨诸如社会应该接纳同性恋,同性恋并不是罪恶、也不是变态等等之类的陈腔滥调?影片的另一个主角记者迪勃,也是这么想的。当主编想以性丑闻来定性此事时,他表示了反对,并主动请缨采访希拉斯,迪勃想为同性恋群体发声。

  然而与希拉斯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迪勃发现事情并非他所想的那样,希拉斯教授对同性恋的概念,非常模糊,也不愿用这个词来标示自我,之前他甚至有过一段感情深厚的异性婚史。

  因此,希拉斯能否被归为同性恋都得打个问号,整个事件很可能是个圈套。

  希拉斯表示,尽管在阿里格尔大学任职多年,但他一直都被当作外人,因为这里是一座说乌尔都语(印度语言的一种)的城市,而他教的却是非常小众的马拉地语(印度语言的一种),与此同时,大家都已经结婚,他却一把年纪了还单身。

  显然,少数派才是希拉斯教授真正的身份标签,而非同性恋。

  迪勃随后分析了事件发生当晚的来龙去脉,判定这是一次有预谋、有计划的行为,策划者不言而喻,是那些想要排挤希拉斯的多数派同事,而当晚与希拉斯发生性行为的男人,很可能也是同谋者。

  回到住处,迪勃对着录音机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件事和他是不是同性恋,没有一点关系。”

  这件事的真正本质,是多数派对少数派的一种暴力,同性恋只是用来强化其暴力的工具,利用大众对同性恋的普遍反感,让尽可能多的人来参与这场针对希拉斯的排挤阴谋,以达到击垮他的目的,最终演变成一场更大规模的多数派对少数派的暴力。

  这样的做法还隐藏了最初的意图,毕竟印度也有自己的一套政治正确性标准,以乌尔都语去排挤马拉地语,以已婚去排挤未婚,都是无法在印度社会获得支持的。

  迪勃的推测无法作为法律依据,唯一可以进行争取的就是向法庭上诉:为什么这群电视记者,能擅闯民宅,未经他人允许进行拍摄?为什么希拉斯的同事,未经本人授权,就能在各种媒介上传播视频?这种侵犯隐私的行为是犯罪!

希拉斯被拍摄的视频

  2009年7月2日,德里高等法院已经宣判同性恋无罪,希拉斯即便是同性恋,那也属于道德范畴,而给他下套的这帮人,可是千真万确的违法!为什么公众只追究希拉斯的道德问题,却不追究这帮人的犯罪行为?

  随后的法庭戏上,双方律师就道德和犯罪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当被告律师咄咄逼人的揪住希拉斯同性行为如何如何不符合道德时,希拉斯的辩护律师掷地有声的指出,同性恋在法律范畴内是无罪的,希拉斯没有任何值得被法律审判的地方,与此同时,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每个人的道德标准都不一样,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生活,但没有人有权利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实施犯罪。

  这段辩论,深刻的阐释了,什么叫做民主与自由!

  民主不仅仅代表着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管理国家,更代表着要维护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比如一个以异性恋为主的社会中,同性恋群体的隐私权。所谓自由,则是在法律框架下,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需要接受任何人强加给他的道德标准。

  最终希拉斯教授赢得了这场官司。

  由于中国人对同性恋的接纳度比较高,即便不能接纳,也不至于像印度人那样仇视这个群体,因而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个电影反映出了印度的落后。

  事实并非如此。在一个受宗教文化影响如此深的国度,在一个普遍都未能接受同性恋的社会,希拉斯的官司能获胜,体现了印度对民主与自由的尊重,起码在司法与制度层面,它不是落后的。

  可是,一个国家的民主和自由,不仅需要落实在制度和司法上,还需要整个社会大众以一种契约精神去配合它:只要不违法,就必须得包容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甚至容忍让自己反感的人与你共存。

  影片中印度社会对少数群体的仇恨、排挤,是有违民主社会所奉行的包容价值观。从这个层面来讲,印度确实是落后的。

  希拉斯教授在官司胜利后,曾表示想要去美国,因为只有在那里,他才能活下去,最后他没有去成美国,选择了自杀,因为在印度,他活不下去。

  影片并不旨在说服观众去接纳同性恋,而是告诉你,你可以不接纳,但应该包容它的存在,即便不能包容,也必须容忍它的存在。因为,这才符合民主精神,也是对自由的捍卫。正如圣雄甘地所说:“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

  这部同性恋题材作品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它维护的不是同性恋群体的利益,而是民主社会的价值观。

  在民主和自由理念的指导下,印度拥有先进的制度与司法,但社会层面,却非常落后,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印度人没有明白,民主和自由不仅是用来指导政府的,也是用来规范民众的,他们不能容忍被自己划为异类的人群,所以虽然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了性别歧视、种姓制度、宗教敌对等等一系列有违民主和自由精神的传统,却并没有真正改变印度社会,因为民众的配合度太低了。

  大多人认为黑公交轮奸案只是印度女人地位低的表现,其实深层来看,这体现的是印度人依旧习惯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别人,甚至为此犯罪也觉得理所当然,黑公交轮奸案的主谋认为受害者的行为破坏了(他的)道德,对她施暴只是惩罚其道德堕落的正当手段。

黑公轮奸案主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公众只追究希拉斯的道德问题,却忽略那些侵犯他隐私的人,所需要承担的罪责。

  2014年,身为印度教徒的莫迪出任印度总理后,其很多缺乏包容性的理念和言论,更加剧了印度社会的撕裂,发生了多起印度教徒针对穆斯林的暴行,一名16岁穆斯林男孩因为吃牛肉遭到20余名印度教徒殴打,最终不治身亡,就因为印度教有圣牛文化,吃牛肉触犯了印度教徒的道德观......

印度穆斯林抗议

  本片的主旨可谓直击印度社会现状,来的正是时候!

  讲真,中国人在这方面没资格批评印度,看看网络里的那些言论,有时都很想笑,似乎人人都开口闭口的谈民主与自由,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尊重它的?对于异见者,大多数网民并未能包容,经常会对其进行谩骂,甚至发动一群人搞网络暴力,从思想层面上来说,大多数中国网民都是独裁者,企图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规范所有中国人。

  还是举一个关于女性的例子。

  身为女性,我不认同处女情结,但是如果一个男人想要找个处女结婚,我不会抨击他,毕竟这是他的自由和权利,但如果他因为自己的处女情结,去抨击所有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的中国女性,那我绝对反对,因为那只是他个人的道德标准,他无权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在所有中国女性身上,他再怎么鄙视非处,也得忍着!

  最后影片用字幕显示,在2013年12月12日,印度高等法院又将同性恋重新入刑。

  这可真是令人猝不及防!在法律的框架下,包容不同道德标准的人,看起来很容易,但问题是,区分法律和道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别觉得印度在同性恋问题上,显得大惊小怪,那只是因为这个议题在中国接受度比较高罢了,想想看,作为民主灯塔的美国,截止2014年底,仍有21个州将通奸视为刑事犯罪......每个国家,在法律与道德的界定上,都有自己过不去的坎儿!

  然后,你再想想,你能接受大麻合法化吗?你能接受人兽交合法化吗?当以民主和自由的名义,一再放松法律的约束时,你真的会觉得纠结!

  最后,我想说的是,本人完全能够接纳同性恋,并向影片奉上深深的敬意。

  ——————————————————————————————————————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阿里格尔》影评(七):这历史倒车,为何开得如此肆无忌惮

  一个简单平凡的人

  一、宗教的性别,只有一种

  众所周知,印度是多宗教信仰的国家,按照各宗教信徒人数与全国人数占比,印度教占比79.8%,伊斯兰教占比14.2%,基督教占比2.3%,锡克教占比1.7%,佛教占比0.7%,其他宗教1.1%,无宗教人士占比0.2%。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印度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宗教,印度教的教义虽然宽容,但是据民调显示,依然有过半的印度教众对同性恋是持反对态度的。穆斯林对同性恋的反对尤为激烈。

  在这样的宗教背景下,同性恋要想在印度过得舒坦,基本不可能。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注定了同性恋要在屈辱和不齿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宗教的可怕之处,就是不能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宗教信徒从小就生长在宗教家庭,受到宗教教义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各种观念早就根深蒂固,说到改变,谈何容易。

  在某些宗教的很多信徒眼中,同性恋简直就是在亵渎神灵,在侮辱教义,在践踏圣典,统统应该被烧死或者钉死在十字架上。

  多数宗教的性别,从来只有一种,那就是异性。

  媒体的帮助也是徒劳

  二、 宗教和世俗力量的拉锯战

  任何违背人性的行为,总是会有反对的声音,也许这样的声音期初很小,只是存在人们的交头接耳和秘密传话中,可一旦怀疑的种子被中下,定会酝酿成席卷时代的反抗浪潮,越来越多人会因为同样的信念聚集起来,为了理想而战,为了平等而战。

  片中那些为了支持教授而组织起来抗议游行的队伍,那些免费为教授提供诉讼帮助的律师团,在维持治安的警察面前毫无惧色,在法院里为了控诉不公唇枪舌剑。这是世俗的力量与宗教势力的强势对抗,只有在法庭上,只有以宪法为武器,才有可能把与宗教的教义一决高下,才能让人性的光辉得到释放,让平等和自由之光真正照耀在每一个少数族群的身上。

  三、哪里有光,哪里就有暗影

  强行冲入教授家的两名所谓“记者”,不过是教授的四位同僚雇佣来当枪使的地痞流氓罢了。真正险恶用心的,是教授的四位同事,他们把教授和人力车夫小年轻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然后在蓄谋已久的媒体采访中恶语中伤教授,除了因为教授同性恋的身份,更是在觊觎教授语言系主任的位置!

  同性恋不过是他们把教授拉下马的托词罢了,他们真正的目的,从来就只有职场中的升迁。

  为了一个职位,就可以牺牲别人一生的清誉,摧毁别人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事业,何等险恶。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教授在回忆整个案件时心中的震惊,甚至在法庭上指认那四位教授时内心的挣扎和表情的迷惘。他被人心的复杂所震惊,对多年同侪的构陷感到痛心,活到64岁,终于被那四位同事用这样的方式狠狠地上了一课。

  哪里有光,哪里就有暗影

  四、法律的立与废,契约精神何在

  2009年7月2日,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判定刑法第377条违宪,同性恋被脱罪。一旦高等法院的判决下来,就是对宪法的最高解读,代表了宪法的最高权威!这一判例,将会对日后的所有类似案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印度刑法第377条款订立于1860年,规定“凡是任何违反自然定律的性行为”,均得处以最低10年最高终身监禁的处分。

  正是如此,教授的案件才依据这个判例,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结果呢?

  2013年12月12日,印度高等法院判决维持刑法377条,同性恋重新入刑。这是赤裸裸的开历史的倒车,

  最高法院法官辛维宣布了这一判决,而且这是他审理的最后一个案件,案件结束,他也行将退休。相信这一案件的判决,将会是他永生的污点,这一印度同性恋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将会在这位大法官的余生打上永恒的屈辱的烙印。

  新德里高等法院判决下达后,印度最高法院共受理了22总相关判决的上诉,其中多数都是有宗教团体提出。当世俗世界的最高权威:法律,收到了宗教世界的干涉,而且是如此强大势力在背后施压,并且舆论造势。

  这是一场宗教教义和世俗社会基本人性的正面碰撞,可悲的是,契约精神居然如此脆弱不堪,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反同势力强行反扑,将平权人士的努力毁于一旦。这痛心疾首的历史大倒退,让人们看到了人类本性和宗教教义保守势力的水火不容。

  无助,迷茫

  五、站出来,别再视而不见

  教授想要的是什么?

  简单的生活而,一个生性纯良的人,没有太多的抱负和期许,平凡的生活他就满足了,不然也不会喜欢上一个人力车夫小伙子。他与世无争的性格,反倒成了他的致命伤。

  法庭上,他在打瞌睡,律师们在唇枪舌剑时,他在翻译诗集,仿佛法庭上正在发生的,于己无关。

  他只是一面被迫推上风口浪尖的旗帜,被平权组织当做对抗这个世俗世界的一把利刃。

  很多时候,人们被潮流挟裹,随波逐流,身不由己,的确需要一些超脱淡然的态度来稀释过于浓稠的愤怒。

  在教授身上,可怜,其实还有一丝可悲,他的被动,消极,甚至抗拒,都让人有怒其不争的错觉。推动社会发展的,是那一部分愿意站出来的人,若是连我们自己都不为自己发声,谁还会站出来为了他人的利益抗争呢?

  在就庭审结束的酒会上,教授看到了那些支持他的人,那些勇敢地活在朗朗乾坤下的同志情侣,他们一样热情奔放,真诚的做着自己,释放着天性:追求爱和被爱的天性。他的内心其实是在颤抖的,不然也不会借着迷离的灯光,喝了一杯又一杯,几乎喝醉。

  教授最后的结局,让人痛心,平权之路,漫长而曲折,不放弃,就永远都有希望!

  我们没有错,我们只是和大多数人不同,如此而已。

  为了保留这份不同,却让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