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南宋》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南宋》影评10篇

2018-04-12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南宋》影评10篇

  《南宋》是一部由夏燕平执导,历史 / 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宋》影评(一):深情骄傲遗憾与夙愿

  前面看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想要找一个中国历史上与之类似,在文艺科技方面空前发展繁荣时期,便想到宋朝。现在看纪录片《南宋》,只觉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早了几百年。那个精致繁华优雅时代,不仅在诗词,戏曲,绘画发明手工,航海等方面有着无法复制的辉煌,还有着往日可柬的感动

  年度最好的纪录片《南宋》。

  一部有诚意,有新意的纪录片。细致真切,且不说教的把南宋的,诗词,绘画,戏曲,发明,以及临安的梦华展示给你,让你在观看中获得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感受。以至于在看到绘画那期时让人感动不已。其新意之处在于,以叙述代替评论,以展示代替总结,历史视角独特,给了人一个深情而骄傲的南宋。

  往者待可柬,来日与以追。南宋,那个历史上最优雅灿烂的时代。以不可淹没的文艺之姿,繁华气蕴,和创造发明的文明,再次惊艳历史,感动当下。

  《南宋》的文字稿写的真好,既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又有扎实的史实,还有对历史与文明的深情。不像以往的纪录片,在华美的文辞和饱满的深情里洋溢着一种高大意义的虚浮。而对史实的搜据之细之深也能看出制作者的深情,在第五集介绍熟知的诗词绘画之外的,有着戏曲之祖的南戏时,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史料。

  而看完《南宋》的第六集发明时代,再次被震撼到。在点出了对历史和世界影响巨大的宋朝三大发明,罗盘,火药,印刷术后,更多的介绍了许多不太被熟知的,数学,天文,生物,医药以及诸多科学应用。更是用3D详晰了许多细节原理。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真是让人惊叹掉膝盖。还有秦九昭的大衍求一术。

  真是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南宋。好深情的一部纪录片。先感动了自己,即使感动不了别人也依然感动了自己。比起某种自己不感动,只想感动别人的纪录片有力的凸显了自身的价值。看此片真如上了一堂集历史,艺术,百科,和人文一体的大课堂啊。

  除却诗词,绘画,戏曲,发明,在文化,艺术,科技方面的繁荣,还有宋朝理学,茶文化,瓷文化,宗教文化,和体现山水园林构建中的禅宗文化这些精神内在,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南宋,真是一个灿烂而神奇的时代,它的辉煌与衰微,是历史的一个转折,也是一个开端。愿这瑰丽文明如片尾所言,必复振之。

  七集都看完了。看此片是令人感动的,这感动是对那璀璨文明的震憾和对宝贵遗产的流失的组合。这种流失不仅是在历史时间里的,也是在轮换空间里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有些精神文明在日韩得以保全,许多书画流落在世界各地。看完后,除了获得对那个朝代的深情和骄傲外,便是遗憾和夙愿了。

  用工之致,用心之致的作品大抵会是精品吧。纪录片南宋,基于一种情感,一种角度,用一种严肃认真态度精雕细刻的匠心,让历史人文纪录片有了一种新的层次。七个主题结构严密,首篇的遥望应对尾篇的回望,且在首尾分别引用了简短的历史学家的最恰当的概括。五个专注述说文化艺术思想科技的篇章,考据之细,之广,所取之精,之遗,皆恰到好处。在结构和篇章上简洁精缩,在内容丰富入里。且制作高端精良,加入了电脑特效的直观释析,可谓是一个纪录片的善本。她使的历史上的南宋以新的面目,新的姿态来到人们的面前,不仅对今日的临安城带来影响,或许也对时下的现实有影响。

  历史上有许多的朝代,南宋自是有它的特殊之处,然而以同样的制作对哪一个朝代倾以深情和关注,想她都将如南宋一样会重新耀目。如此,或许这就是优秀作品的意义吧。引领一种创作方向

  《南宋》影评(二):伪孝

  看了吴钩对此纪录片的好评,遂决定找来欣赏一下。衣冠、饮食建筑,虽略有瑕疵,但并无什么大的硬伤。但第一集“遥望中原”的叙述方式实在让人恼火。浙江电视台是否代表现在浙人的观点,我不敢说,至少终南宋一朝,杭州军民无不痛恨议和,从未在这个立场上退步:中原失地,不可不复;靖康之耻,不可不雪。就算一朝一代复不了、雪不尽,也绝不会自欺欺人,将议和之事涂脂抹粉、极力美化。

  片中最为让人难以忍受说辞,就是不断引述儒家经典为宋高宗赵构的投降行为进行辩解。其手段有二:第一,拈出《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的训诫,意指南宋议和是平息战火仁义之举,北伐势必劳民伤财,不如输送年贡以求和平(居然用慕尼黑大学的汉学教授采访来佐证观点,浙大无人吗?可悲)。第二,拿出《孝经》来给洗刷赵构的阴暗心理所投下的污秽,以赵构之母被囚禁北方来解释反对北伐、屈膝求和的行为实际上是大孝。

  用孟子的一句话送该制片方:无耻之耻,无耻矣。

  以上两条,在儒家义理之内,根本站不住脚。《小戴礼记》中指出:礼者,天地之序也。既然以礼为本,殊不知君臣父子,为五伦之首,众礼之先,孔子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明确划定了儒家礼教的底线,即绝不能认同僭位篡乱,华夷变态。宋高宗以接受金人将两国关系定为“父子之国”的侮辱性条款,已经完全丧失了儒家思想所认同的政权合法性。至于《孝经》,我直接引述原文吧: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君主的爱亲必须推己及人,因为你既享有天下所奉养的安乐美好,就必须肩负起天下的责任。你为了自己的母亲甘愿割让中原、杀害岳飞,试想普天之下,谁无父母?那些在金人铁蹄下悲惨度日的中原遗老,就不是人之父母吗?亲手“尽忠报国”四个字刻在岳飞背上的岳母就不是人之父母吗?好,再来一句: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赵构啊赵构,以儒家伦理来讲,父母孰为先,你说?为了当年压制自己的怨恨,生生把宋徽宗扔在北方冰天雪地,虽然他也不是什么好人,可赵构也配提孝道

  在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里,清晰刻画了赵构对宋代士人政治破坏,杀上书要求抗金的欧阳澈、陈东,至少宋朝两百年祖训彻底失效;任用秦桧,专行权术,使君臣共治的政治传统荡然无存。最为严重者,杀害岳飞,导致儒家忠孝节义的价值观沦为自嘲的黑色幽默,此后不断陷入精神分裂般的理论失败之中。这些坑儒的铁证,纪录片制片方的秀才们真看不到?

  以上所引,有些思想,并不是完全都好,只是为了说明,拿儒家思想给赵构洗白,根本是笑话。岳飞死后四十余年,南宋的一名年轻官吏率先带人捣毁了秦桧的祠堂,把秦桧塑像投入烈火焚烧。这个人,正是青年朱熹。

  南宋的悲剧提醒我们,只有貌似强大繁荣的经济,而无坚强坚持正义社会思想,一切浮华都将流向虚无与腐败。其结局,并不是某教授说的保住了华夏的半壁江山延续其文明,而是崖山血海,跌入差点就起不来的深渊黑暗

  就写这些。其他几集还是可以的。

  《南宋》影评(三):南宋对现世的意义

  看了网评,很多网友对南宋的认识只局限于赵宋政府软弱外交上,看不见人民富足市场开放学术自由,司法的健全,社会的包容,科技的发达女性地位等等等等……然道在你们心里国家只是一小撮统治者的?社会上其他人的光芒无论多么刺眼,你都能视而不见?国祚三百多年在这片土地上有过几回?历朝历代能做到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恐怕也只有赵宋了……回到主题,对宋的深度发掘是国外学者先兴起的,这首先能改变国外普通民众对中国人印象停留在清代末期那种野蛮 贫穷 落后 狭隘上,重新认识东方世界的璀璨明珠。再者可以驳诉西方一些政客认为中国自古就没有做过世界的老大,没有管理经验的谬论(南宋领导和推动世界经济一百多年)。更者可以让国人知道先人曾经高度,给国人追求幸福指引方向和信心……

  《南宋》影评(四):绝非佳品

  错误很多的一部片子真心推荐。噱头过多,客观和学术性极差。篇幅有限,只好简单举例:1,立意不对。历史上南宋并不是一个单独意义上的朝代,赵构(恢复)建立的依然是宋朝(赵宋),我们后人为了区分历史时代而采用北南宋的叫法。2,过度褒南贬北。我理解浙江人为了衬托杭州作为南宋都城的地位这样褒扬南宋,但是不可以过度美化南宋,说什么北宋大多数物资来源南方,太偏激。第一,其实正是因为北方长期作为战争缓冲带,经济自然而然破坏,才保全了南方的发展和繁荣。对于统一国家来说,地域发展不平衡战略平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第二,历史上的南朝一般认为都是偏安一隅,没有真正意义上取得过完全的统一,稳定和繁荣,南宋也一样,抗金抗元战事一直不断,所以恰恰是在北宋时期,江南腹地才得以一直安逸,南宋时期,同理,因为长江天险战事紧张,才得以让岭南两广两湖得以迅速发展,完全意义上的南北地域割裂都是相对的。3,逻辑顺序谬误。比如,杨门女将中国历史上真实并不存在,引用文学京剧不是一个好的讲历史的方法,另外就算杨业,杨延昭杨家将的角色需要烘托,他们也是抗辽而不是抗金,片中前一句说的是抗女真族,逻辑混乱着实显示其编辑审稿不力。此片绝非佳品。

  《南宋》影评(五):决定开启无限吐槽模式

  第一集看完

  刚刚看完浙江卫视《南宋》纪录片第一集,怎么差评都不为过!除了开头的创意和配乐还不错,还能不能更浅薄点儿?难怪花了这么多钱拍出这么滥的片子,原因就是太崇洋媚外了,浮夸至极!你拍一南宋片子,国内宋史专家群体那么大,你尽找些德国、日本、美国的汉学家来讲些大白话和废话

  另外,导演看来很难懂南渡士人“北望中原”的真实心态了,竟然被描摩成地域攻击概念常见的南方/北方优劣模式?这片子没一点儿深度,基本没有学术含量,劳命伤财浪费银子,拍杭州碑林时,说宋高宗手书的这么多儒家经典,核心思想是主和的中庸之道,故高宗主求和,唉,劝主创人员多读书莫瞎说!

  (待续)

  --------------------------------------------------------------------------------------------------------

  第二集看完

  嗯嗯,我是为了把这个叶槽系列写下去,才忍住恶心接着写下去的。

  播音员啊,“蕃商”你都不认识?还读成bo。。。笑掉大牙。

  快结束时引明代王鳌的《震泽长语》,还念成zhang yu。。。。我晕,不读诗吗?长语是个很常用的文体词汇好么?

  说《东京梦华录》及《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书描述一个城市的往日胜景,是汴梁与临安独享的殊荣,晕,你把被模仿对象《洛阳伽蓝记》往哪儿放?

  第二集主要讲南宋尤其是临安城的商业繁荣,内容空洞要命,完全是浪费时间。

  这个纪录片的主要问题,就是它不知道对于南宋哪些是真正重要大事儿,完全以现在一个俗人的眼去揣想南宋。尽是些过去上不了台面的gossip, 一句“临安人对美食讲究,后人自愧不如”,我晕,你应该自愧不如的是你没文化,没历史感。那些记述临安所谓繁华,或者富户家景的,作者往往寓批评之意,因为南宋国家财政一直很窘迫,而且民众赋税相对其他朝代一直很重,贫民下户也过得凄惨,这纪录片通通不提,种种拿来炫耀南宋之富,唉!不过看这纪录片,倒叫我长了一个见识,杭州竟然还有个“杭帮菜博物馆”!!

  另外,描述取山茶水泡茶,说取水、泡茶什么的都要轻轻的,否则水会受伤,茶味会变差。真是开脑洞!一本正经的瞎说!不过两宋时首都讲究的士大夫家喝茶,都是从外地有名泉(比如无锡天下第二泉)的地方运来,诗词中多有描述,纪录片倒又没讲。

  那个南加州大学的外国女学者说南宋的妇女拥有比唐朝妇女更多的权利,比如有很多离婚时涉嫌分财产的诉讼可以证明,这是什么鬼逻辑?另外,我对这套学术话语/研究模式很反感。你想说什么?宋代妇女女权主义已经充分发展了?都是些外缘得不能更外缘的假的学术命题

  片尾用了辛翁的《青玉案 元夕》词,我记得辛翁仕途一直很坎坷,几乎没在临安做过什么京官(虽然他早就是京朝官了),不知道这首词真的是写临安的么?我没有考证,但值得存疑。

  原来只写庶民史,是如此无聊。我坚定了我仍然只研究精英人物尤其是大人物的信心。

  ------------------------------------------------------------------------------------------------------------------------

  《南宋》影评(六):南宋有悟

  #南宋#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国家羸弱,缺少气概。文官的儒雅风度,文人的诗词歌赋,文字书法的优美,文学艺术史的巅峰,都是那个时代的印记。靖康之役,使得赵宋皇室被迫流离北方,汴京城的繁华一夜之间化为灰烬,留下千古的悲凉。未被俘的皇九子赵构组织人员建立南宋,一路南逃,最终定都杭州城,此后名伶,戏子,艺术大成者纷纷南迁,都城的所在,为南方文化的底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宋虽然始终遥望中原,无以收复山河,但是在科学探索和经济文化领域留下了丰富的篇章。如《数书九章》、《梦溪笔谈》等等,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了火炮之类的先进武器,在航海领域也是世界之前列,工程中的冶金术等等。但是在崖山海战,南宋战败,一个艺术巅峰的时代消亡了。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实乃点睛之笔: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南宋》影评(七):穷凶极恶的装逼

  这他妈什么玩意儿?梁山的好汉们正是看准了这一条从南到北的财富之路。。。这他妈是纪录片还是玄幻片?何忠礼浙江大学教授。。莫砾锋南京大学教授。。。把北南宋被灭归结为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太强我操。。宋朝干了多少荒唐事?联金灭辽联蒙灭金。。不在自身找原因打不过就是对手太强?你妈其他朝代怎么打的?汉唐是怎么灭北方的?比你宋朝更冷兵器居然还说蒙古打了45年才灭南宋对手太强了能抗横扫亚欧的蒙古45年好厉害啊

  给偏安一隅中国东南方给金超朝称臣纳贡的国家洗白第一集极傻逼

  第二集 甚至前方的厮杀也不能阻止后方对财富的追求南宋终于成为富贵奢华的一朝。。。你妈逼此国不亡天理不容

  须轻轻的舀起轻轻的放入 轻轻的担回再轻轻的煮沸 否则水就会受伤 而受伤的水沏的茶 味道是有伤痕的!!我操你妈!!!穷凶极恶的装逼!!

  《南宋》影评(八):一梦经年

  已经很久都么有写文了,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年岁的增长,很多事情都习惯了不溢于言表,放在心里细细地品味,慢慢地淡然。久而久之,竟发觉,没有年少时那种冲动的情怀,要写一些什么来铭记某一时刻内心的汹涌澎湃,然而这次看了纪录片《南宋》,却是抑制不住地要抒发些什么,一直以来掩埋在内心深处无从说起的感想。

  说起南宋,就不得不说江南。小说四年级和妈妈去了一趟苏州杭州的旅行,便为江南那独一无二的气韵深深迷住。园林的奇巧俊秀,西湖的烟波飘渺,和着那吴侬暖语,好像把尘世间的我带到了天堂。不知怎的,就有一种奇妙的联系。旅行结束以后,我常常梦到自己又乘着乌篷船在无锡的小河上荡漾,在苏州的豫园里斜倚芭蕉听雨落。背诵古诗词,最能触动我的也往往是描写江南的,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 “大珠小珠落玉盘”。每次朗诵这些诗词的时候,那短暂几天旅行的画面就会从我脑海里蹦出来,更有甚者,我能在脑海里勾画出千年前那更为繁华的景象,就仿佛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去体验了一遭。

  在初中的时候,穿越小说盛行其道。所以,当时十分小女生心态的我,也幻想着能够穿越到古代邂逅一个风度翩翩又对自己情有独钟的美男子。在和女同学们讨论想要穿越到哪个朝代的时候,有说大汉的,有说盛唐的,有说、迷恋于清宫剧而向往清朝的,而只有我,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宋朝作为自己的假想目的地。当时的我,对宋朝的了解还仅限于初中历史课本上的只言片语,我还不理解北望中原的愁怨,商贾文化的繁盛,只是注意到四大发明里有三项都是在宋朝发展技术成熟的。

  这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历史朝代吧,我痴痴地想,傻傻地笑。

  但在那之后,对宋朝就没有继续深入的研究。因为受《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爱上了明朝的历史,花了好多时间在明史上。在那儿之后又对元、西夏这些非汉族政权涉猎一番。大一就是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了。似乎宋朝是心里最爱的那个小情人,虽然见不到面但是念念不忘。

  宋朝是汉文化的骄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非得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来评价,那我会说“宋代可以和大汉和盛唐相提并论。”北宋从五代十国的硝烟中成长壮大,直至金人得铁蹄带来了靖康之难;南宋偏安一隅,带来了一个世纪的繁荣发展,最终被蒙古游牧民族所取代。 在外族强压之下顽强生存的宋朝,是汉文化的承载、延续、与发扬。军事上的懦弱并不影响文化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冷兵器的投影,无法掩盖,指南针的璀璨华光。

  历史学家公认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是在明朝。但似乎在宋朝就可见小资的斑影了。宋朝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与世界上三十几个国家有贸易关系;大城市的市民阶层形成,普通民众也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财力和物力。着实令人羡慕。这样想来,如果穿越到宋朝,如果不受战火波及而颠沛流离的话,还是可以活出一番滋味的。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与宋朝的历史紧密相关的,是李清照早年安稳幸福,晚年颠沛流离的人生。她的人生,恰是南北宋时期,许多平民百姓国破山河在的悲戚写照。曾经读遍李清照的诗词,取其中许多吟诵描摹,爱不释手。有文人评价,“宋词大多淫词滥调”,我觉得不可尽然。谁人可知“小轩窗,正梳妆”的女子心中,没有遥望中原,复我河山的壮志?谁人可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将军心中,没有对烽火连天的倦怠?“西湖歌舞几时休”或许只是对临安城一片繁华的写照?

  那些爱恨交织的情绪太多太浓厚,千年之后的现在,还令人不禁掩卷细思。

  历史是很有趣的。在冬日的午后,品一盏香茗,掩卷沉思,在书卷的油墨香中恍恍惚惚地睡去。

  好久没有这样了吧。当尘世的浮躁洗刷了所有的青涩,只有书里,还藏有梦中的纯真与期许。

  怀揣着当年的行动与感概

  一梦经年。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影评(九):不一样的南宋

  每看一集都有断断续续的感想,就记下来了,拍摄手法其次,重在内容吧……毕竟让我了解了我一直以来认为的南宋并不是实际上的南宋。

  元宵节捡漏真的是一个很萌的梗噢,完全是才子佳人的爱情萌芽夜!你拾到我手帕,你踩到我玉佩……

  南宋是一个很矛盾的社会,国力贫弱,却经济发达。理学出现但没有兴起,女子生活多彩比唐更甚。

  以前一直以为南宋是弱鸡很是看不起,远远不能和汉唐相比。但这个很表面很肤浅的看法现在被狠狠推翻。

  相对于军事,南宋或许不值一提,也并不是不值一提,只是遇到了金辽西夏太过强悍的少数民族,让南宋这个偏安一隅的朝代贬大于褒。

  而如今看来,国虽弱,但民富之啊!而且,女子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没有自由,还有足够的自主权,离婚后也能够为自己的财产诉讼,甚至还能一嫁再嫁!唐婉和李清照也是再嫁无难度的。可想而知在那个时代,离婚妇女并不会遭人唾弃看不起。

  哪怕只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是民生安定富裕奢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手工业发达,体现在衣食住行上。物件精致,吃食细致。

  “南宋是孱弱的一朝”简直是历史误读!

  看完《南宋》,要看的书多了不少,周密的《癸辛杂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

  一位教授说,“过去我们讲南宋的时候,我们是过分的把我们的眼光拘泥在一个朝廷、一个王朝,包括这个王朝的上层。实际上我们现在讲南宋,要把它看成一个时代,”

  即使,南宋留给后人的印象一直是积弱不振,但那的确是一个充满多样性的时代。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陈寅恪

  《南宋》影评(十):历史的遗憾正如片头的发簪

  我为这个片头打五星

  宋代,很多人认为她软弱无力,缺乏“欲拔山兮气盖世”壮志豪气,犹如一个病怏怏的红颜女子,整日沉浸在风花雪月脱离现实的幻梦中。 但是,宋代的文化千古独步。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才是宋应有的模样。 深闺女子,情窦初开,小小的心犹如莲花般开放,年轻貌美的姑娘惊异欣喜地接过象征美丽的发簪,充满渴求的目光饱含这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她在最好的年纪里也许遇上了能相伴终老的男子。不过岁月变迁,安稳的生活突然被打断,可能是靖康战乱的缘故,她不幸在南迁的路上遗落了发簪。 我能知道她最终走向何方吗?她会是像徽宗皇帝一样远离柔情似水的江南,远上苦寒的极北之地吗?她会在疾苦之地蓦然回首她年轻时的过往吗?那时的她衣着精致的汉服,梳妆打扮为悦己者容时会以这个发簪作为一个华丽的结束。她会想起吗? 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也不可能得知。岁月的沧桑如凛冽的北风,卷起时间草原上的离离碧草。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所有的痛苦、欣狂、悲沮都会成为无踪迹可寻的空茫。除了情感,唯一可以剩下的就是不会说话的物体作为历史的见证。 历史的见证不就如这样的发簪吗?一切的恩怨纠葛都离我们远去,当一千年以后我们再从田间地头偶然拾起这个簪子,轻轻拂去表面的尘土,怎会得知千年前的故事?我们只好把它放进博物馆厚厚的防弹玻璃内,让胡须发白的专家用大大的放大镜对着它逼视,然后写出一大篇学术性的报告论文把它放在象牙塔里。然而这儿游客寥寥,对它颇不关注。 我想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南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南宋》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