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精选10篇

2018-04-25 21:05: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精选10篇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部由李安执导,乔·阿尔文 / 加内特·赫德兰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一):成长勇气与担待

  一开始对这部影片兴趣出于三点:李安导的、用了电影拍摄最高规格120帧&3D&4k、男主Joe Alwyn 。可是,要找一家能看到上述画质的电影院却不容易,在中国也只有两家影院上映了120帧的版本,很可惜,我不在帝都,也不在魔都。于是在电影上映两周后,我终于抽出时间去看了一个60帧的版本,果然不负期望,我指的是画面效果方面,正如很多人所评价的那样,这种60帧的动作效果已经足够的活灵活现了。

  研究表明,一般帧率达到25fps,人眼就不会感到闪烁,所看到的图像也已经连贯流畅了,但很多游戏的画面设置都在60-120高帧率的画面动作流畅度会更好。 而事实上,因为人眼的视觉残留特性,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会保留一段时间现象,其影像是1/24秒左右的图像,这也是动画、电影等制作的根据,一般电影的帧率为24fps,也就是我们最常看到的电影。

  技术只是手段,我对技术也了解得不多,就不多说了,还是说说剧情吧!

  影片故事是根据原著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改编的,这是一个关于勇气与忠诚的故事。李安的改编挺特别的,全片都围绕着主人公比利林恩的内心活动。他用闪回去阐述比利和战友在伊拉克所经历的一切,表述他回到德州的两周时间里所听闻的一切,表达比利对不同人不同看法感受

  在伊拉克战争时期,B班19岁技术兵比利林恩在一次规模不大却异常激烈战斗中,为了营救被当地武装分子挟持和伏击的班长蘑菇,不惜铤而走险冲锋陷阵,最后还是痛失战友,但他本人以及整个B班却以为一段偶然拍摄到这个过程视频公开而成为了全美的英雄

  片中的时间点以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为准,B班战士酒店集中出发为始,离开球场为终,在这期间,每一个能够触发回忆场景都闪回到伊拉克,我个人觉得这里除了要讲述剧情之外,也是借此来说明在摄影机和媒体人面前的士兵们不属于这里,而是属于战场的,这为最后比利选择会伊拉克做了铺垫

  整部戏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穿着沙漠迷彩服上台后下来的那一幕,突然喷出干冰的舞台效果那一刹那,他们都习惯性地哎身蹲下,互相掩护。看到这里时我就想起了时间再早一点点他们在餐桌吃饭时,班长说过的那句:不错,能够时刻保持警惕。

  此外,球员在更衣室里问比利的问题也相当的有意思,但这恰恰不知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片中不止一处提到战争后遗症,他们的神经会比一般人紧绷和敏感,内心矛盾,正如那句:"这感觉其实挺奇怪的,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

  由此联想到比利的姐姐,她了解当初比利选择当兵的原因,并对此深感愧疚,在这个短暂的假期里,她注意到了弟弟精神状态,并希望弟弟能借此机缘回归普通生活,可惜最后比利还是选择了回到战场,她目送着弟弟离开时眼里装着的是骄傲感动,这是对比认同的一笔。

  除了这些,片中还借用经纪人、球迷、大老板、普通民众对战争的各种看法和观点表现不同却又想当然理解

  记得一起观影的朋友在看完后问我,你看出了安叔想表达什么没有?

  我的答案是,我也没看出来,我只看到了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的过程,他的每一滴眼泪都是一个内化和接纳自己的过程。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二):反思

  4K120帧真的嗨爆了

  有很多旋转镜头感觉自己坐上了5D座椅 枪声和爆炸声就在耳边回响 小K脸上的雀斑依稀可见 比利林恩的眼角微蹙毫无保留的暴露自己的内心

  这应该就是李安希望表现的 让技术服务人物内心和情绪细节本身

  也许是这周林奕华和孙文已用光了我的感性思维 可以让我第一次以审视者的角度看李安的首映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格局 战争后的一晚中场演出 不论是亲人爱人还是投资者安保工作人员陌生人 他们对士兵的不同看法投射出社会阶层对战争的不同意见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事情

  同时战争也完全改变了比利林恩的人生信条 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他并不是热衷杀戮和嗜血中找快感 我想他在烽火的最前沿尤其是在各种人性面前找到了本心 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感触:蘑菇直到亲眼看见比利林恩在与敌人的肉搏中得到安全后才合上了双眼 这种直接生命情感甚至灵魂上的交流并不是所有人所有场合都能

  而他从中得到的 就是信仰本身

  给到他的

  他的家庭有右派如父亲 左派如姐姐 有力暴力解决事端的也有维护和平重视心灵健康的 谁说在一桌子吃团圆饭的家庭不是战争?

  他的舞台 有把战争当成金钱利益投资方 有侮辱士兵诽谤性取向的观众 谁说社会不是战争?

  如同孙文毕生在追求天下大同一样

  比利林恩也在寻求内心的真正自由解放

  感恩信仰 感谢李安 希望二刷可以获得不同的财富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三):从19岁说起

  电影讲述一个19岁少年因为姐姐出气砸车伤人被迫入伍结果在伊拉克与圣徒交战立功和其他七名战友受邀参加感恩节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亮相的故事,而在此期间的一连串遭遇则使他逐步意识到关于战争的实质国家真相

  一个19岁的少年要面对些什么?这样的一个19岁少年要面对些什么?

  面对家庭。两个姐姐,唯一的男孩,父亲瘫痪,一个姐姐因车祸身上受了伤疤,一个姐姐嫁了出去带了小孩。这样的情况在美帝不知道是这样的,但是出现在身边的话,这个19岁的男孩差不多该担起家里的重任了。

  面对爱情。在橄榄球比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邂逅性感的啦啦队员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桥段,甚至在幕布后面... ...饥渴的19岁男孩啊!在记者提问中的铺垫也是蛮有意思的,记者问你们在训练之余一般会做什么,林恩的内心戏十足。

  面对战争。被迫入伍什么都不懂,犯事被老兵罚训。面对正真的战场,面对生离死别恐惧害怕但很勇敢,只身冲上前去救受伤的老兵,看到这里真的很燃。

  面对死亡。影片中林恩面临两次死亡,一次面对老兵的死,伤心难过,可以算是在军队亲密的人,与自己聊天谈心的人就在身边死去了。也为自己没有救到他感到愧疚。第二次是手刃敌人,人生中第一次杀人,面对尸体的脸,狰狞表情,瞪得快要鼓出来的眼睛。此刻林恩的内心... ...我写不出。

  面对国家。林恩一定是国家的英雄,但是国民并不是很喜欢他们,在看台和球迷的斗嘴,亮相结束和工作人员的拉扯打斗。让我觉得美帝的人民真的对此不太上心啊!但是林恩在最后,在家庭爱情和国家面前抉择让我觉得他是真英雄。

  这部电影运用的技术很有噱头,120帧+3D+4K,其实我不太懂,在这里引用李安说的一段话吧

  “电影好久没变了,其实我对我来讲都是一个再创作,我捕捉然后再创作,然后用这个媒体交给观众。我希望观众有某种程度接受,然后其他的电影工作者能够跟我一起来参与,能够看到有这个可能性。然后再创作,抛砖引玉吧,我希望。”

  电影里面说了句哈利路亚。科恩老爷子R.I.P

  最后最后最后,

  我今年也他妈的19岁。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四):我和林恩都是19岁。

  上周已经看了电影,由于忙着复读高考就没有来得及写,这次补上我早已想好的影评。

  时隔多少年来着?李安的带新作回归,这回不是惊艳的少年派的风格,也不是色戒的节奏。《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带来了120帧的新技术。在北美首映,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而在国内很受欢迎两地两极化的评分让人疑问。不管导演是谁。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很好,在最近国内影片比烂的时间里还是一支兴奋剂。总之,李安回来了。

  技术方面,120帧3D确实是一个新突破,甚至可以近距离观察演员们的脸。但是只有几家影院可以做到120帧,有机会一定要去享受。但是,这只是突破,不能说是革命。技术只是个圈钱利器,内容,影片内容才是关键

  影片开头采用三段故事情节并驱,再加上主角林恩的幻想,让故事更紧凑,有一点交响乐的感觉。影片主人公林恩是一个19岁的美国大兵在伊拉克和B班的战友们一同战斗。故事讲述在一次战斗中,林恩解救班长蘑菇的一段视频被放到网上传播,一夜之间,他就成为了美国英雄。回国后,林恩和B班受邀参加橄榄球比赛的中场表演才是故事的开始。

  对于伊拉克战争,每位美国人都有不同的态度,显然包括林恩的姐姐,极力反对他再次回到战场。一场战争,带给的不仅仅是国家的伤害,还有战士们的心灵创伤。最触动我的一个情节就是在后台里战士们被突然燃放的舞台烟火吓到。他们还没有从伊拉克战争里面走出来。战争的残酷和班长蘑菇的牺牲让林恩和战友们始终无法释怀,一场战争最大的灾害就是战士们的心理受到摧残,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战后心里辅导的工作,社会需要关注这群从战争回来的士兵们。这或许是李安想要讲的吧。拿着纳税人的钱的士兵们也是需要去接受战后心里安慰

  最重要的还是林恩的心理,他从自我怀疑,纠结,头疼,到鄙视,再到最后的坚定。整场比赛完结的同时,林恩也完成了自我救赎。这些美国士兵回到国内,受到虚情假意赞美,周围人的挑衅,再到林恩和投资人的对峙,让林恩深深鄙视这些人。鄙视美国人对美国英雄快餐消费行为。林恩说给啦啦队女孩一句话:‘’我最糟糕的一天,却被人们赞扬。‘’19岁的他只是个没有成熟的美国士兵。在中场表演的同时他也回忆着伊拉克的日子,他所经历的不只是伊拉克战争,还有他的心里战争。他的犹豫不决,让自己内心在经历一场战争,他用一场橄榄球比赛,完成了成长的洗礼,他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的确长大了。

  题目叫我也19岁,林恩的中场,林恩的自我成长对于我来说是极大收获,我走在复读的路上,让我对复读的更加坚定,对喜欢的人的坚定。人有时候犹豫不决的时候,或许需要一个中场表演休息。

  影片末节,林恩接过头疼药后暗示他已经从心里战争里走出来,他不再因纠结难以抉择而头疼。他自己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决定,影片精神就是林恩从经历的两场战争,(伊拉克战争带来的伤害,和心里战争的自我成长洗礼)让他长大并认清了美国的现实,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李安的确做到了,用林恩一天的琐事完成了一场精彩的中场表演,也就是这场电影。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五):这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年代

  冲着120桢的战争画面去电影院的观众注定要失望,《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热血场景并不多。以为李安的镜头会在美国本土和伊拉克战场之间来回切换,用工整的对仗来完成一场冰冷现实与残酷记忆的交汇。实际上,李安想表达的并不是这些。

  关于反恐战争题材的影片很多,美国本土艺术家们已经站在各种角度,或展现或反思,或因程序正义和生命尊严的对立而困惑其中。所有类型片中,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以讴歌英雄和战争反思为主的,如《拆弹部队》;在程序正义与生命尊严中取舍的,如《战略特勤组》,《天空之眼》;描绘战后创伤的,如《美国狙击手》等等。相比而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不沉重,观众几乎在一群嘻嘻哈哈的美国青年士兵身上看不到任何战争和创伤的痕迹。在影片中,十九岁的青年士兵Billy从战场回到故土,他的笑容依旧温暖纯真,只是多了几分沉稳。由于完成的一场遭遇战被记录,他所在的B班成为了国民英雄,受到美国民众的关注和媒体的追棒。与此同时,B班也付出惨烈代价:战友牺牲了,他们在与敌人的血战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和伤痕

  家人为Billy的平安归来欣喜若狂,却不敢过度询问他在异国的一切,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个从战场归来的青年,生怕触碰到他的痛苦记忆。在车祸中劫后余生的姐姐将弟弟上战场归结于自己的责任,寻找各种办法试图让他留下。故事围绕着Billy所在的B班参加橄榄球比赛的过程来进行。国民英难B班和德州橄榄球比赛之间,很难说清楚谁是主场,谁是客串。这些穿着军装的英雄们被安排坐在最显眼的位置,在不同时段进行走秀和表演,仿佛他们只是一群经过训练的演员。他们的事迹被一遍又一遍地诉说,台下反响热烈,好像所有人都尊重和爱戴他们。然而现实是,每个人对战争的看法不同,对英雄的看法也不同。男人们怀着猎奇的心态询问Billy,用于作战的武器型号,问他是否杀过人和杀人的感受。这些男孩只有在电影和游戏里接触过杀伤性武器,有过虚拟作战的经验,心中怀着不切实际的理想。啦啦队的漂亮女孩们感兴趣的是英雄本身,那意味着帅气的军装和远方战场的冲锋画面,以及在现实中所触及不到的伤痛所带来的青春幻想。媒体们关注士兵们的异国生活和趣闻超过战事本身。大老板只想凭借他们的影响力来消费和赚钱。至于工作人员,他们认为这些“客人”影响了工作进程和赛场秩序而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总的来说,根本没有人真正在乎他们。大老板说,在好莱坞,一个热点在两周的时间相当于两年,人们会很快忘了你们。在消费经济时代,Billy和战友们只是被消费的对象,他们所做的一切对人们来说并不重要。

  这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年代,因为没有人觉得自己需要被拯救。曾几何时,美利坚这个盛产“英雄”的民族,如今却没有人再相信英雄,人们再也不渴望和崇拜英雄。在美国文化里,冒险主义和英雄主义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类似的情结。然而远离了拓荒和战争年代,这些情结已经被冻结,或者说可以在复杂的虚拟世界中得已实现,譬如漫威或暴雪便可以满足人们的渴望。在和平年代,战争变得不再有意义。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不是独立战争或二战时期,亦不是越南战争,甚至不是海湾战争年代。与古往今来的战争不同,现代战争的意义再也不是保家卫国和除暴安良这么简单,它的性质和界限变得模糊,背负了更多的价值观和社会舆论。就算恐怖主义如何肆虐地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多数人并感受不到直接的利益侵占和人身伤害。美国曾以全球性的英雄形象作战,却越来越遭受非议。Billy的姐姐说,你宁原去践踏别人的国家也不愿意留下来。她是反战民众中的一员。就算在911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亦在质疑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正当性。由于对战争正当性的争议,现代战争中的英雄本身也充满了争议性。在现代文明和价值观的思考范畴下,人们在程序正义与生命尊严之间衡量,越来越反对暴力,珍惜生命。当Billy等人肃穆的脸出现在大屏幕,他们在国民心中究竟是英难还是刽子手,每个人的想法必不相同。在影片中,当美国士军以正义之名冲进“疑犯”的家中搜查,孩子们露出惊恐和战栗的眼神,老妇发出绝望的嚎叫,很难说清楚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暴徒”?而当恐怖分子冲过来,与Billy打斗在一起。观众紧张地目堵“暴徒”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熄灭,鲜红的血液流入尘土,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亡。没有人能发出胜利的欢呼,连手刃敌人的Billy也不能。他和观众一样,只能感到一种异样的惊恐和由衷的悲哀,这是现代人类的共性,是在文明教育和环境下所产生的跨文化的共鸣。

  这便是李安和影片要表达的。一方面,我们能理解反恐战争的必要性,了解战争的残酷,因此我们能从影片中体会到军人的处境,感叹英雄的落寞,不被世人认同和理解的悲凉。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消费经济下的社会悲哀,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利益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经济的资本链条捆绑着一切,包括人们的思维和习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正在流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漠的社会关系,一种彼此消费的恶习。而另一方面,这是现代文明的必然产物,人们不再热衷战争或英雄。比起曾经“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变成媒体口中的“你们改变了他们什么?” 整个社会都在反思战争的意义,死守着法律和人性的底线:不轻视生命,不违背正义,不走向极权。因此,我们并不能从战争的烟火和杀戮中体会到愉悦,却能从碧昂丝的美丽后臀和激烈的赛场中体会到。很难说清楚社会文明和现代价值所带来的意义,也很难说清社会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illy最终决定回归战场,但这并不是他在现实社会中碰壁后的一次逃避,而是他在战争中成长,在目睹战友牺牲,与队友们并肩作战之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究竟战争是为了拯救世界,还是为了石油;究竟人们爱戴他,还是视他为“凶徒”,他已不再纠结。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只能恪守自己的责任。而B班的士兵们也重振其鼓,带着坚定的信念重返战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并没有认定自己是英难,因而就该获得全社会的仰望和尊重,也没有因为人们的漠视便心灰意冷。他们恪守军人的天职,维护自己的尊严,在坚定的信念和友谊中寻回了自身价值。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友谊,个人和集体的荣誉,以及牺牲精神,这是对消费主义、冷漠的社会机制和冰冷的人际关系最有力的回击,这也是导演对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的一次致敬。

  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没有带来一场令人震撼的战争场景或一次深刻的反思,而是平静地叙述了一个事件。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价值倾向或悲天悯人,只是客观地叙述了一个事实,一个人类走到今天所面临的共同困惑。或者说,导演只是站在跨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现代社会和人类价值。至于在一个没有或者说不需要英雄的年代,是好是坏,谁说得清。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六):辉煌和荒唐有时候很难区分

  比利林恩拍的真好啊。技术没看到,只说电影本身。

  拍场景和体验的、意识流的、印象派的,其实已经很多了,比如<大都会>连乔伊斯都敢拍。但安一堆形容词是唬人的,所谓实验性,就是还没走到完整成熟的那一步。探索精神是一回事,作品品质是另一回事。艺术有时候就是装神弄鬼的幌子。

  李安是"懂的人",另外,他对人和人性比对所谓艺术感兴趣的多。

  "懂"算怎么个狗屁标准呢?就像电影里,每一个人都可以觉的自己很懂,懂战争,懂正义,懂爱国,懂信仰。他们两眼放光,问你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大多并不真关心你的感受。他两眼放光的时候,只是在释放他的感受。

  男主是个别"不太懂"的人,用电影里的话来说,就是不停的asking why。

  身负正义、荣誉,为保卫家园、女人和孩子,端着枪冲进别人家的时候,真的不会怀疑,身后究竟有没有正义吗?

  很早以前有个同事聊起他父亲,他说他很怕父亲,不是通常儿子怕父亲的那种怕。父亲杀过人,可能还不少。他父亲是越南自卫反击战的志愿兵,那一场战争是人类在早已结束冷兵器时代后还少有的短兵相接的肉搏战。战斗的惨烈,无法想象。中越边境布满地雷、地道和山洞(其实都是和我党游击队学的)。坦克飞机大炮没有用武之地,战线拉不开,基本都是打白刃战。他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描述就是:你知道,杀死一个人,并不是想得那么容易。不了解身体构造和医学知识,打的不是致命部位,要打多久,打成怎么样,才能杀死一个人?

  我想,在一个旷日持久的血肉淋漓的过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时候,人和野兽没区别。但时间足够长的时候,人还是会晃神"我应该不是野兽";人还是会晃神——冰冷的锋刃扎进肉里、热血涌出来、瞳孔散开——这血淋淋的过程中,真的有正义,有荣誉吗?

  他们两眼放光,问你感受的时候,从来不真的关心你的感受、你的经历。他们两眼放光的时候,只是在释放他们的欲望。

  当国歌响起,英雄的眼泪夺眶而出,所有人热血沸腾,感动而骄傲。没人会知道也没有人关心,那其实是孤独、委屈、懊恼和愤怒。 你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成了一场盛大的庆典。

  李安很能的地方在于,永远"不俗气"。那几个大兵在停车场被装卸工堵住,双方动手之后,明显是处于被动挨打的下风的。他们在自己的战场上是惊慌失措;离开自己的战场,一样是笨拙生涩。就是这样一群"傻子"被推上台,承载无数人英雄梦,还有金钱和虚情假意。所有的细节都在,但不着痕迹。这是那些装神弄鬼拍意识流、文艺片的办不到的。

  我记得几个月前看过的影评大概是说,最终的底色还是悲观的,对人性的绝望什么的。底色很复杂,就是认识到所谓命运就是一个巨大的荒谬,挣脱不了是悲观的。但又并不真的想挣脱,好像是一种对荒谬保有的忠诚。在绝望中滋生的热情。大概要有这样一种反差。就好像,最终让生命有意义的不是什么"真善美",让生命有意义的其实是"死亡"。我觉得他讲的大概是这些。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七):走出别人的期待——《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今年的电影市场平淡的让人乏味,上半年至少还有星爷和皮克斯撑着,下半年的电影院则无聊到连海报都不想多看一眼。随着十一月,这个全年最爱的电影月份的到来,市场终于有了点声色。

  应该说,整个华语电影圈都在等待着安爷的这部新作。这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甫一上映,各路明星路人就争相转发安利的热闹中可得一窥。在这个大师渐隐的年代,安爷是华语电影迷心里的最后一处温暖。

  全城只有一家影院在上映60帧的《林恩》,但碍于时间和场次的不合适,最后只好去万达看的24帧版。所以关于新技术所带来的震撼,无从谈起,只能专注于剧情和故事本身。电影结束后,随着漫长的片尾字幕,我似乎有点意犹未尽,大概是对安爷的期待值太高了,总觉的这部电影好则好已,但缺乏力度。

  尤其相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拷问的力量着实弱了不少,情感的冲击力也不及《色戒》。但安爷还是心平气和的讲了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走出别人的期待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全片最打动我的一幕,是林恩在停车场抱着姐姐哭红脸的时候,顿觉爱情浅薄得像是一坨屎。又或者说是浅薄才让爱情看起来像是一坨屎。无论是和啦啦队女成员一见钟情似的爱情还是以子为荣的父母,他们都不愿意接受那个摘掉光环和荣耀的林恩。只有姐姐在乎的是林恩的真正感受,接受那个或许会为人所不齿的真实的林恩。“if you die,i will kill myself”姐姐在劝说林恩无效后,愤怒的说出这句话。或许姐姐的爱里也有自责愧欠的成分,但这却是这份爱更加让人动容的原因。最后林恩决定重回战场时,也是对姐弟间的这份感情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影片始终在强调战争对个体的创害有多大。比如林恩回家吃饭时,母亲的暴怒会让林恩的精神紧张到颤抖,球场上轰鸣的烟火,会让战友们本能的做出战时对抗。没有亲历,就谈不上感同身受。所以我似乎有点理解李安为什么要在这部电影上如此专注于技术的提升。身临其境对这部电影而言确实是非常必须的。据说120帧的画面几乎可以看到演员眼睛里的血丝,贴身搏斗更是带给观众几乎置身其中的震撼感受。只是电影如果失去了想象,而必须去靠真实营造感受,是否还能称之为艺术?我们总不能为了让观众感受到疼痛,就拿刀去划观众的大腿吧。但电影技术的发展,的确让人在感受体验方面得到越来越简单的便宜。我不想在技术革新面前被称作守旧的老古董。即便卓别林在有声片问世时也曾激烈抗拒,认为其会杀了电影。但相比彩色片,我的确更喜欢黑白电影,相比CG动画,我更偏爱手绘动画。爱文字也的确甚过影像。人类感官需要的刺激越来越强烈。多感的刺激让更多即便想象匮乏的人也可以获得的感受,真的会和我们所期望得到的感受一样吗?当然这个论题已经偏离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它牵扯到一个更广泛的技术革新,乃至时代的进步。无意再往下深究。

  回到电影本身,关于感同身受的话题。那么是否我们就无法对不曾感受过的东西发表意见了呢?对于我们无从感受的东西,我们又应该报以怎样的态度呢?我们循从自己的期待去定义他人,那么个体的感受该怎样获得应有的尊重?回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乃至《色戒》里,都曾提出差不多相同的拷问,甚至纵观安爷的所有作品,他几乎都在思考这一主题。作为一个跨界西方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东方导演,安爷在这里还是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寻求东方式的解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标准,这个标准的制定建立在自我的极大自觉之上,不为任何外界所干扰,从而最终实现自我的极大平和。

  所以这部电影,乃至安爷的其他电影,在西方的票房一直都非常一般,其实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最后还想再表达对安爷挖掘演员潜质的深深佩服。每一部戏都可以将角色深深地烙印进演员身上,或者说是在每个合作的演员身上挖掘出角色应有的特质。这种识人塑人的能力,才是导演会被称为拥有“上帝之手”的最佳诠释。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八):love & peace变得可笑

  120帧的影像,除了让视觉上有前所未有过的真实感,电影内容的本身,也让人可以轻易真实地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像对香水的嗅觉,对食物的味觉,一切都是私人的感官.与Destiny's Child同台,对于他,此刻并没有掌声与欢呼,灯光与烟火,是真真切切穿过枪林弹雨,是枪声的恐怖,是杀掠的生疏,是死亡的寂静,那就是他最真的体验.没有大明星,没有大英雄,不为上帝,也不是为国家,其实这个世界就是由无数个小人物而组成,认清自己才是本分.

  突然就觉得“love & peace”这句话很可笑.

  爱,不是崇拜,和平,不是做个手势说说那么简单.

  当然,不给120帧买单,真的就不配说你热爱电影.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九):比利·林恩的三层孤独

  有人说李安的新作《比例·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个“技术驱动项目”,全球影史上第一部使用每秒120帧速率+4K高清辨析度拍摄的3D剧情片,成为电影宣传的巨大噱头。

  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李安没有为了炫技而炫技。他的镜头温和却又暗流涌动,没有刀光血影,却将人心淋漓尽致地晾晒在你眼前,越清晰,越真实。

  在众多评论里,一部分人觉得故事索然无味,一部分人却哭到抽噎,也许,是需要一点感性,才能感知到电影里缓缓流淌的孤独。

  第一层是大兵们的孤独。这群从生死边缘爬过来的人回到声色犬马的都市,成为人群中的异类。

  他们吃饭狼吞虎咽引人侧目,他们在舞台上呆若木鸡被嘲笑“傻大兵”,他们被礼花绽放的爆炸声吓到四散躲避,看起来像一群神经病。

  离开了伊拉克战场的他们,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像是竖起一道巨大的屏障,他们被隔绝在外。他们的孤独,像沙漠中的一棵树,形单影只。

  第二层是比利·林恩的孤独。班长遇难,他冒着枪林弹雨冲出去,手刃了一个被视作“恐怖分子”的陌生人,他看着两具尸体,都一样死不瞑目地睁着眼睛。那是他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却成为被反复拿来咀嚼的看点,人们带着窥视欲和好奇心,像围观动物一样围观这位英雄。

  人们为他脸上的笑容而喝彩,却选择性地忽视他眼中的泪水。

  人们根本不理解他经历了什么,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最亲近的家人觉得,他舍生赴死的职业使命不过是政府决策的一枚棋子。就连让他觉得产生心灵感应的女啦啦队员也看不见他的茫然。当他说他好想带着她逃跑时,她用诧异的眼光盯着他说:“你是被授予勋章的军人,怎么可以不回战场。”于是比利林恩笑着说:“我只是开玩笑”。

  这位女啦啦队员爱的并不是比利·林恩,而是她心目中的战斗英雄。

  比利·林恩的孤独,是置身人群中,看着所人都在笑,于是,他也笑了。但是,他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笑,别人也看不到他被笑容遮盖的脸。

  第三层是自我的孤独。当自己拿着枪以正义之名闯入别人的家进行搜查时,他们真的可以名正言顺并且心安理得吗?比利·林恩看着小男孩的眼睛时,他在问自己。

  在祖国,商人和挑衅者给了他们轻慢的误解,在伊拉克,那里的人们不但不感激他们的守卫反而激发了更多的反抗分子,他们在战场上的厮杀真的值得吗?比利·林恩在问班长“如果可以选择,你还会回到伊拉克吗”时,他在问自己。

  他在不断地自我怀疑,他的信念在动摇,关于自己、关于战争。

  当自我无法达成和解时,生命便沦为一场彻头彻尾的孤独,无法逃离的宿命般的孤独。

  电影的最后,孤独并没有出口,比利·林恩只是宿命般地选择了回到伊拉克。

  孤独有出口吗?

  有人把孤独看得很宝贵,叔本华有句被传烂了的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强调拥有独立完成精彩生活的能力,但是我们不得承认,没有人喜欢孤独,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却又如此害怕被看穿。

  对孤独的救赎,是我与自我的握手言和。是自我封闭在广袤的孤独中长眠,还是敞开心扉接受伤害与被伤害的蹂躏,选择权在我们自己。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评(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我见

  首先这个片子我是冲着李安去看的,看之前大概了解了一下题材,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发现了久违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范迪塞尔觉得很亲切。在看的过程中反复思考着“中场战事”这四个字,个人认为“中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B班的大兵回到美国之后参加的橄榄球比赛的中场,第二层是两次回到伊拉克中的停歇也相当于两次战争的中场;“战事”也很巧妙,“中场”按照第一层的意思来理解,那么这两个字就表现出了大兵们从真实的战场回到一场橄榄球比赛中的作秀的百般不适,以及主角比利林恩在回到美国后面对着亲人的劝阻、对爱人的不舍、使命的召唤中不停的自我斗争。

  这个看上去是战争题材的电影不是描写战争时的状况,而是把重点放到了战争后,一个士兵可能会因为战争产生应激性障碍,可能对自己是否继续自己的军旅生涯摇摆不定,电影中人物的心路历程很清晰。结尾比利林恩决定继续自己的军旅生涯,告别了姐姐后回到加长悍马上与范迪塞尔饰演的班长的那段对话戳中了我的泪点。

  另外,电影中大兵们在美女中作秀的场面让我想起了美国队长。。。

  很遗没能看到120帧画质

  电影是现实世界里的梦,是一个导演的梦,对于这个梦我想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予任何形式的准确的评价,只是理解与不理解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