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各有少年时》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各有少年时》影评10篇

2018-05-09 21: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各有少年时》影评10篇

  《各有少年时》是一部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威尔·布里顿 / 佐伊·达奇 / 瑞安·古兹曼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各有少年时》影评(一):有些事,只属于年少轻狂

  刚刚看完的,酣畅淋漓的一部电影,没有高谈的梦想,没有虐心的情节,有的是不羁,和“一言不合就fuck”。

  《各有少年时》,讲的是刚开学的大学新生杰克和他的棒球队友大学生活,他们说:终于可以告别高中女生,迎来一大波的大学美女。比看他们棒球练习精彩的是:看他们如何搭讪如何泡妞。

  影片矫情,不做作,“赤裸裸”的表现美国80年代青年自由态度,看片的时候,你可能会禁不自襟地被这种扑面而来气息感染,也想加入其中放肆一把。

  还有一个多月,就有很多人彻底告别高中生活开始大学新生活。对于新生来说,终于“彻底解放了”,可以暂时松口气,做些以前压抑着不敢做的事。

  中国大学一年级男生,谈论最多的肯定也不是学习,而是身边的美女,要不就是各种兴趣爱好,比如:打球、玩游戏

  我不知道,现在中国大学生具体的周末生活,电影里展现的美国大学生的周末生活,不只是放荡不羁,而是超屌:狂欢、泡吧、追女生、打棒球、黄段子、裸露……,我们也经历过一群男生讲黄段子、搭讪、谈球、裸露……的大学生活,但放浪得还没有这么彻底。

  影片里面的很多情节,对于咱们中国普通的大学生来说,比较夸张,但或许在美国应该是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那些年轻人才有的表达方式,被导演林克莱特一本正经的瞎扯淡。

  《各有少年时》,除了有点疯闹,杰克和表演学院女生的恋爱过程,也是非常的浪漫,从一见钟情鲜花传情、戏剧派对、月光下荡漾,到上课前的“深情一吻”,都让人羡慕嫉妒恨

  又到周末,紧张忙碌上班族,可以毫无任何压力感受一下这部电影,看看这群年轻人是如何放纵这样大把的美好时光的。

  也许你会叹息一声:嗨,年轻真好。

  -

  作者@禾木兄▲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

  《各有少年时》影评(二):开学前三天

  1.Fuck,He does not like losing,at all.他太输不起了.

  2.History:Frontiers are where you find them.未知等你开拓.

  3.Jake:The point of the whole thing is that the Gods intend for Sisyphus to suffer.众神想让柯林斯王吃苦头.

  Well,my point was that they'd actually blessed him with something to focus on,something that he could potentially find meaning in.能够专注某件事,做一件他有朝一日能够发现意义事情.

  averly girl

  《各有少年时》影评(三):20知天命

  人的大脑就跟一个滤网似的,专挑自己喜欢的事留下,越久远的记忆就愈发不靠谱。这也可能是个自我保护机制,谁干了那么多傻逼事还能有颜面现世继续吹牛逼呢?就跟《阳光灿烂日子》里的马小军和他的伙伴一样,那应该是挑战人生观的第一部电影。原来我们开玩笑或者在论坛对暗号,都用姚二嘎在电影里饰演的傻子台词:古伦木!欧巴!

  有一个导演也特别回忆原来的事,而且用的不是滤镜模式,或者是更加变态的滤镜模式。我特别喜欢他,因为他细致入微不留情面,还因为他絮絮叨叨废话连篇,还有他外表戏谑内心纯情。这个真的特别对我的路子,多少年钟情的好像都是这一类,包括人。你有没有发现,榜样对一个人的意义巨大,你会朝着他的方向去活。这世界于是就像是错综复杂迷宫,各种线路清晰明确。当然有些迷途的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所以有了那些小径分叉和不靠谱的交集

  《各有少年时 everybody wants some!!》2016 讲的就是这么个故事,80年代一帮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棒球队,是怎么在人生最有精力最蛋的时候,度过开学前的那个周末的。和导演之前最有名的“爱在午夜”系列作品一样,应该也是奔着三部曲走的意思,续的是1993年的《年少轻狂 dazed and confused》,第三部还没出来。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真真忠于自己的风格,做到了让时间证明,以生命叙述。另一部他的作品《少年时代 Boyhood 》(2014),跟着一个男孩子从6岁拍到18岁。午夜系列,跟着男女主角跨越三个年代。这就有了某种从银幕插到现实生活里的力量效果惊人

  《各有少年时》里的小年轻们每天荷尔蒙过剩,到处找乐子。一股80年代气息扑面而来,迪斯科,派对,姑娘啤酒,大麻,茬架,黑胶唱片。时间大把,可以尽情花在所有无用的事情上。自由自在无所事事。现在看来竟然是人生理想!!原来远在20岁的时候已然达成。。。人生特么就是一场后知后觉。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个30多岁还混在大学里的神秘少年,他简直就像是昨天晚上看片子的我自己。跟小伙伴们嗨翻,吐露眼圈和人生心得,走后只留下平克.佛洛依德的唱片还有一卷大骂。卧槽太酷了,偶像!只是,他为什么要在大学里串来串去呢?他是在十年后顿悟,乘着穿梭机飞回去的吗?还是,他压根儿拒绝长大,因为他对以后的事心知肚明

  那些认认真真犯傻逼的岁月,跟朋友们开的恶俗玩笑,上课打盹或者干脆翘课,看过的vcd,dvd《独立时代》《巴黎野玫瑰》《宝拉x》《爱情万岁》《情人》《永恒一日》。。。。。好多后来再也不会回头去看的电影,不再听的音乐。因为知道就算回去看了,也不是一个意思了。还有遗留在模糊记忆里的爱人,你还是那时候的样子吗?吵架的时候无厘头,好起来又不知道怎么对你好

  电影看的哈哈大笑,看完又略苦。过去的和将要到来的,有谁真的认的清。能确定的有什么?只有现在的这一分钟。这话其实张国荣早就说过啊,你还记得是在哪部电影里吗?

  但是在多少年后的长安街上,人到中年的时候,大家再次见到年少时的傻子伙伴,兴奋的对他喊:古伦木!得到的却是:傻逼!

  (本文原载于作者微信号 叨叨小宇宙

  《各有少年时》影评(四):五天四晚的大学生活打开方式——北美新片《各有少年时》漫谈

  爱在三部曲和《少年时代》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今年的这部新片《Everybody Wants Some》,同他以往的作品一样,一定不会令你失望。以前看爱在,是倒序看的,还是最喜欢最后一部《爱在午夜降临前》,可能跟我自己的年龄和生活阶段有关。爱在三部曲里,分别杂糅了太多的社会话题情感细节,令人忍不住逢人就推荐这三部有关爱情的电影,希望身边的朋友都不要错过

  一直以为,这么文艺又话痨的作品,备受观众喜爱同时可惜没什么机会登上大舞台结果理查德·林克莱特在2014年,拿出一部拍摄了12年的作品《少年时代》,以一种看似极不公平的,但是又力排众议的势头,在当年的颁奖季,成为了大赢家。而这部继《少年时代》后,理查德·林克莱特再一次自编自导的影片《各有少年时》,力图让观众在117分钟里,享受一场来自80年代的青春盛宴,整部电影被导演形容为一场超长的狂欢派对,希望每个“参与其中”的观众,都能乐在其中。

  《各有少年时》影评(五):放肆并思考

  喜欢理查德克林特莱的电影,从《爱在》三部曲到《男孩时代》再到现在的《各有少年时》,无论人生的那个阶段,无论跨度长短,导演自己当编剧好处实在太多,将自己的思考完完全全地融入到作品中去。最佩服理查德克林特莱的就是能够将自己的感悟长篇大论地加载在角色的台词中,开创了所谓的“对话体”电影,却丝毫不会让人觉得说教满篇,无心再看。不论是在法国街头偶遇的年轻男女还是人过中年的繁琐夫妻,不论是懵懂成长小男孩还是初入大学的青春男女,平凡邂逅寻常的争吵,陈旧的年少叛逆俗套的大学青春,任何题材在理查德的电影下都具有一番独特哲学意味,既平淡深远

  影片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几个男生在屋内吸烟,成长于两条小河边的男生在谈论什么是音乐,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人生。他所理解的,他所思考的。还有一个是男女主在湖中交流来到这所大学的契机男主写了什么论文,男女主对人生的见解“督促你,去做一件事,无论那件事情是什么”,是棒球也好,是表演也好,是每时每刻的撞钟也好,你需要全心全意的做一件事。

  意料之中的佳作,仍未让人失望,典型的理查德式调调,我很喜欢期待导演的下一部佳作。

  《各有少年时》影评(六):他们的少年时

  《各有少年时》,理查德·林克莱特是位特别有耐心的导演,他用12年拍出《少年时代》,用7年一部的速度拍出了爱情片的经典before三部曲(个人最爱影片前十名),93年他拍摄了自己的高中时光《年少轻狂》,而今年他又把自己的大学生活拍给我们看。这部最新的作品依然带有导演自己强烈的风格,所有的事情发生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剧情发展冲突与转折主要靠角色的对话完成,也就是所谓的话痨电影,看起来这就是一部热热闹闹的大学新生入校片段集锦,但导演真实的向我们展示了新生们应有的样子。影片的结尾很精彩,喧嚣之后突然转静,一场爱情开始萌芽,最后一幕,男主在第一堂课上带着微笑安然入睡…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激情,他们有可以勇敢追求的梦想。

  《各有少年时》影评(七):难忘少年时

  各有少年时,中美各不同。比起美国学声色犬马的青春,我们的青春显的有些奔波,是掺杂了迷茫(无方向无目标忧虑)、不适应(惧怕)、暴发户似的浪等各种情绪的青春,是有些辛苦的青春。上学时父母虔诚的不会说谎的教父一样让你“不要早恋!”“不要找对象,好好学习!”,“学会保护自己!”,我们一脸懵呆地走过了学生时代,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是打游戏、吃饭逛街,翘课做兼职还助学贷款。等毕业了被贴标签为“剩女”、“剩男”了,他们又以一副悔不当初表情反问我们,“怎么读书那会儿就没谈一个呢?!”so?已凌乱, Let it go吧!

  所以你应该能理解用100多分钟看剧中棒球队员带着一副好皮囊进出各种风格的酒吧狂欢泡妞时却最终还是不厌倦地看完的心情张爱玲说生活是一袭华丽的,这部影片就是一袭白衣,上面缀着让人炫目心动的珠玉、扇贝、宝石之属。他没有一般好莱坞剧本套路,却能静水流深,少了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但却充满乐趣

  言归正传,一个非专业影评人来写影评了。

  这是一部不容易剧透的影片,因为我不知道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无始无终的样子像是纪录片记录了准大学生在入学前的五天四晚的逍遥生活,如果非要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的话,我只能告诉你他是关于青春、友情爱情的故事。以上(看到我耸肩摆手的样子了么?!)

  电影的色调温暖、阳光,一如青年人肉体,一派欢乐祥和气氛,配上上世纪80年代极具复古韵味的音乐、汽车服装,让人爱上了那个年代,爱上了那时的青春年华。就像一面镜子,看到了我们曾经的恣意挥霍、无忧无虑的青春,那段活在当下、有时间看世界的日子,可以试错、对世界有好奇,充满可塑性的日子。当你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青春已离场,美好成为一种念想向往,你也开始成熟

  青春的一个关键词也许就是“玩乐”,意气相投的一帮人乐呵呵,玩一场,坦率真诚,不问理由、不想结果,连规则都是现编,没什么严肃问题(严肃的问题是用来搭讪、把妹的),也没什么仇什么怨,当时输到怒发冲冠,要摔棍子砸拍子,用不了几天还能一起喝酒谈笑。

  还记得电影里两个室友在路上讨论大学计划,有模有样,其中一个说:“我们可是打棒球的,真的搞不懂,其他人都是干嘛的!”当时被他们那种又天真好笑的严肃样子给逗笑了,在我们眼中,以及在他们周围同学的眼中他们是一根筋的人,是浑浑噩噩不务正业的人,而他们却认为自己有理想、目标明确。这种反差或说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小自负,我们当年谁没有过呢?当年认真地高谈阔论以为能仗剑天涯所向披靡,也许在象牙塔外的父母及老板们看来你是不切实际或说虚度青春。可当时的我们就真的信了,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其实是倔脾气)。青春就是一场梦幻。

  所以,那个抽大麻的男人,才会混来混去,混到三十岁还在大学里,是一种只愿长醉校园不复醒的心情吧?!

  如此想来,那些拍校园剧、青春片的导演们,是不是也是自负、执拗的老男孩、老女孩?!耽溺在青春的梦里流连忘返

  《各有少年时》影评(八):十年后的奥斯卡影帝,也许就出在这部电影里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小钢炮」又开炮了。

  一场上海电影节论坛,冯小刚、徐峥、陆川、宁浩四位导演齐聚。

  会谈的内容尺度相当大——

  「演艺圈乱象」

  《各有少年时》影评(九):永远到不了高潮的理查德·林克莱特

  理查德·林克莱特自编自导的电影,都不激烈,但也绝不平淡。

  他喜欢将故事往冲突激烈的方向引,但会在失控前打住。作为观众,你不知道你担心的,会不会发生;你揪着心,以为冲突双方会撕起来,他就偏不。我姑且将之称为“有惊无险”式故事套路。

  这种套路,他过一会就重复一次,过一会重复一次。于是,他的电影就有了一种比较古怪,但非常独特的,重复与变化交迭进行的节奏,不断地刺激观众,得到反应。

  个人觉得,这种节奏,在《少年时代》控制得非常好,基本上达到了张弛有度的高度。

  比如那个酗酒并有暴力倾向的继父,阻止妈妈带走萨曼达和梅森那段。按照一般的编剧方法,应该是一场激烈+暴力的冲突戏,但是并没有。

  《各有少年时》影评(十):平生少年时

  平生少年时

  继《少年时代》后,理查德·林克莱特又推出了新片——《Everybody Wants Some!!》,

  中译还叫《各有少年时》(倒也无不妥,旧时弱冠少年指的正是现在的成年时代)。这部电影几乎就是《少年时代》的延续,在《少》的结尾,男主开车离开自己所在的小镇去读大学,而《各》的一开场,正是男主一边听着歌一边开车去位于德州的大学报到的镜头,让人很难不认为这是导演刻意的安排。似乎林克莱特着迷于描述、跟踪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其在漫漫一生中的际遇、遭逢,才一个阶段一个截面的,分别剖取了,拿给我们看:《少年时代》里的童年岁月,《年少轻狂》里的高中时代,《各有少年时》的大学辰光,“爱在”三部曲的恋爱以及随后步入中年的婚姻生活——至此,有如完成一道生命的轮转,《爱在午夜降临前》里的伊桑·霍克也正是饰演《少年时代》中父亲一角的演员,父辈们“锚泊于家庭”(W.H.奥登),陷入日常俗务的泥淖,迟滞不前,而子辈堪堪走上他们的旅程,开启他们的维廉·麦斯特的漫游和学习时代。

  林克莱特的电影接续了教育小说的传统,记录着一个人成而为人的过程,其中,往往因为一个偶然,一个歧路,你的未来便悄然发生着改变。毕竟,像卡尔维诺说的:“生命差点不能成其为生命,我们差点做不成我们自己”;又像鲍勃·迪伦唱的:“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

  我想,林克莱特不惮观众之烦地一再拍青春片,另一个原因也是出于对过去的好时光的怀念,那些吉光片羽正因为不可追而更见珍贵,这是普鲁斯特意义上的电影写作行为:“致力于其后、事后通过非自觉的记忆行为‘找回’的(失去的)时间”(罗兰·巴特)。这是林克莱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和《说吧,记忆》。在这些旧日时光里,大学时代因为它充满的自由、开明、活力和梦想,而成为真正的黄金时代。至少,这正是《各有少年时》打动从大学滚蛋没两年的我的主要原因:它将导演本人美好得不真实的八十年代大学生涯还原得那么真实,充满梦幻般的狂欢色彩。让人很难不起能重返大学校园的念想,别忘了,导演在电影里特意安排了这么一个怪咖,他不断转学,为的就是能一直留在大学,吸大麻、打棒球(后来终于被棒球队教练发现他已经30岁,开除出队),简直就是导演的夫子自道。

  不同于前作《少年时代》,如纪录片《人生七年》一般跟踪记录了男主12年的成长变化,这部新片所讲述的事只发生距离开学的3天零15小时之内。这几天几夜,是光华流丽的序章,是口角流涎的试吃,向这帮大一菜鸟承诺着其后整整四年的大学时光果然诚品无欺、美妙无匹。

  故事从男主杰克(有着导演本人的影子,林克莱特当年在大学也是棒球队的)来到自己的宿舍——学校为棒球队单独安排在校外居民区的两栋房子,遇见自己的室友开始。这群室友来自天南海北,各色各异,影片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格外分明,让人不至于因为脸盲(他们大都是那个年代的打扮,牛仔裤、花衬衫,蓄长发、留八字胡)而分不出,争强好胜的老大,格格不入的怪咖,饱受欺凌的软脚虾,独来独往的地头蛇……而在几天的相处中,他们渐渐熟络,滋生友谊,成为一个默契的团队。开学前的这几天,他们夜夜笙歌,不断出入于各个派对:迪斯科派对,牛仔舞派对,朋克派对,戏剧系迎新晚会……有如一席永不休止的狂欢,歌舞酒色,目眩神迷。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杰克在这短短几日内即收获了友谊和爱情——通过送花、抄写惠特曼的诗,结识了戏剧系的女生——以及理想和激情。片中每个人物都很有趣,饱满真实,那种彼此挖苦打趣、恶作剧的状态很逼真。是一部很好玩的电影。

  作为著名的话唠导演之一,林克莱特的这部影片也有不少漂亮的台词。比如,那个不断转学企图留在校园的瘾君子这样劝说杰克:

  我们是怪咖,我们与众不同。技巧就是。你不能反抗,只能接受。张开双臂,拥抱你内心深处的小怪兽吧,做自己的怪咖。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就是你自己,而不是他们想要的你的样子,而这,我的朋友,正是有趣的地方。

  他们行走在居民区街道的时候,毒舌好友这样讥嘲路边的居民:

  我们来这里是有目的的,我们是来打棒球的,这些家伙都有什么打算?这些人,就只能在这庸碌一生。平平凡凡,按部就班地工作,过一辈子,像所有其他人一样。

  戏剧系迎新派对后,杰克和新交的女友躺在在林中池塘里的泳圈上,在晨曦中畅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