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太监》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太监》经典影评10篇

2018-06-17 21:2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太监》经典影评10篇

  《大太监》是一部由罗永贤执导,黎耀祥 / 米雪 / 胡定欣 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太监》影评(一):向TVB的“三情”学习精神文明建设

  TVB的剧集,制作非常成熟,很工业化。

  工业化,经常被内地文人不齿,因为他们一直刻板地声称艺术和工业化是水火关系——虽然他发表这种毫无新意观点类似“工业化”的重复,但他们的观点却卖不出去,当然也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

  内地文人吹捧粗滥之作时,经常会说“观众只是图个乐”——显然,他们置事实于不顾:让观众乐非常难。

  内地文艺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傻愚为中心,争取笑点和哭点。赵本山,自己卖完傻后,就让更傻的范伟、小沈阳卖傻;郭德纲,让搭档傻乎乎地被他玩弄,还加上了搭档的爹妈。《万箭穿心》,集中了一大堆悲惨准备让观众万箭穿心,观众的感觉却是其中人物个个脑残。

  以傻愚为核心,不仅表明内地文人艺人无能,更不利精神文明建设——傻愚的人物角色,和“中国梦”背道而驰

  TVB剧集中的“三情”,很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爱情亲情友情,是TVB剧集的精髓追求“三情”、维护“三情”、实现“三情”,是TVB创作的基本规则——决不违背。TVB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三情”的创作根本,不仅征服了香港观众,也征服了内地和东南亚的观众——因为这符合人类的基本伦理,尤其符合亚洲文化事实上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TVB的经典情节模型

  1)友情——“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句台词在TVB剧集中的重复频率非常高,不分时代,不分地位主角经常会有铁哥们。而且,兄弟间的情义矛盾,经常是推进情节的主要办法。《大太监》如此,最早的《上海滩》《霍东阁》,较晚一些的《大时代》《巨人》《创世纪》,都是以兄弟情义作为主要矛盾冲突。而《醉打金枝》《金装四大才子》,兄弟情义是主要构成。兄弟间的关系,必然出现一些波澜,有人背叛了兄弟,或者与坏人结交,做了坏事;兄弟们对他却并不放弃,争取感化;经常的,犯了错的兄弟迷途知返,偶尔也会一错到底。

  2)亲情——“老妈为你做了甜汤”。这个桥段出现了无数次,观众百看不厌,是因为希望生活中频繁地、永远发生

  3)爱情——“折了一晚上的纸鹤”。TVB经常用信物传递爱情,纸鹤最常见,也经常只是生活普通物品。信物出现的三个关键节点:初次见面,表达爱意经过曲折重归于好

  正象牛顿的三大定律一样,爱情、亲情、友情,既是艺术的定律,也是人生的定律。违背“三情”,即违背文化与艺术的基本规律,不可能被大众与真正的专业人士接受。在内地,还有一大批自命不凡的圈内之人,在进行简单与粗劣地“反三情”试验,除了敝帚自珍外,也符合内地文艺圈的粗劣标准:只要一“反”,就能得奖。

  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强烈建议电视台黄金时段留给TVB剧集。

  《大太监》影评(二):很喜欢此片

  如今,随着科技发展,随着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民众也渐渐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往年中国是怎样让人欺压的!此片,虽然有些同志说不符合历史,但我想说,此片片子开播每集都有说明,此片纯属虚构!而且最重要,此片还没有大结局,指不定中间有什么转折是你们猜不到呢?我很喜欢此片,只因为它能让我看到以前古代的背景,让我看到以前历史上的大人物,看到很多中国传承下来的文化,从而也看到中国今天的社会发展,更能看到,以前中国人是怎么面对外国压力的!那些只爱看美剧看客,我们没有能力要求你们别看美剧,确实,要想社会发展,就要不断吸取外人长处。这片,也正好提到了,慈禧就算再不喜欢洋人的玩艺,但最后她还是使用并且去学习了,在她让李连英教她骑自行车那段就让人忍不住举起拇指,不为别的,只因为慈禧是满清时的古代女人,正正好,她让我们看到,中国在她这个人物的一言一行转变,中国从那时起,开始有了自行车,火车,炮弹。我个人觉得,看片不能如此肤浅地只看演员外表演技什么的,最重要,是要看到整个故事,它是想告诉观众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是什么。只要这些演员把该片的中心全表达出来了,他们就是好演员,无可挑剔成功演员

  《大太监》影评(三):越看越精彩,是部好剧,特别是最后两集

  33集,我认真看完了开头和结尾。结尾处真的太精彩了,虽然这部剧与史实相差甚远,但它不是一部历史纪录片。相比较甄嬛传那种剧要精彩很多。就像李莲英说,他为何不支持皇后而支持慈禧,因为皇后是为一己之私,而慈禧是为了大清江山。相比较大太监故事所含的意义来说,甄嬛传就太过小了,不过就是宫斗。虽然从制作上、礼仪上等等都不及甄嬛传,但是戏里人物几乎各个都是好演员、老戏骨。

  大太监的剧里,有中国人传统的东西在里面。我母亲每看到这部分就会说,这个这个老一辈里都知道的,以前也这样的,之类的话。

  就冲着和尚和李莲英说的那段话,就比内地大部分的剧都要好上一百倍了。

  从小就开始电视,那么多年来,连续剧看的越来越少,为什么?因为好看的太少了,不能说大太监每集都多么多么的精彩,但是教育人的意义,TVB还保持着,还在继续做着。戏如人生,看戏看小说就是在学做人。现在喜洋洋灰太狼这种动画片远远及不上以前的骄傲将军、三个和尚等动画,也在于此。

  新白娘子传奇、西游记、康熙微服私访之类是经典,虽然大太监不及,但是至少也触到了边。

  《大太监》影评(四):看剧就看剧,咱不扯历史————莲英哥~~~~

  我觉得挺好看的,结果豆瓣上的评价不太好。

  我觉得这个是TVB下半年很不错的片子了,雷霆扫毒才是虎头蛇尾的那种。而上半年的护花危情也很不好看,都是逻辑上很不能衔接的片子。而大太监虽然和大家心中认为的李莲英很不一样,但这就是个剧嘛,看剧情而懒得联想历史。我甚至觉得黎耀祥会再得视帝呢,真的是演的很好,一扫他当年演猪八戒的那种感觉。我看《法证先锋》的时候都没有摆脱他在我心中猪八戒的形象

  我喜欢一个演员演的角色,除了他无人能演的感觉。比如大太监的角色,TVB谁还阔以?陈豪?还是不要了,看了一下《金枝欲孽2》的预告,陈豪的太监样就有点别扭。郑嘉颖?也不行吧。从八王沦落成李莲英,这是八王穿越到清朝末年给自己报仇嘛。

  而胡定欣我也非常欣赏,觉得他们很搭。胡定欣形象这么好,为毛TVB不在几年前培养她?跑去培养钟嘉欣,钟嘉欣有啥特点实在没看出来。

  米雪演的也很不错,但又让我想起邓萃雯,相信邓萃雯的钮祜禄如月大家都记得很清楚,所以邓萃雯演这个角色真的蛮适合的。彪悍的有决断的女人。

  第一次看陈茵薇的古装戏,很不习惯,她还是比较像现代人公主喜欢上太监,我昏死去。不过这公主够自由的,大概皇帝驾崩的早,二位太后嫂嫂也没空管她。黄浩然在里面究竟有多么喜欢公主,我还是心存保留。而且私下就不喜欢黄浩然这个演员,不论是《真相》还是《拳王》还是《公主嫁到》都没感觉。

  邵美琪我真的蛮佩服,东太后只能算配角,她也愿意演,她一会演主角(心战、天与地)一会又来配角,我真的很佩服她能屈能伸

  这声莲英哥,大家回忆下胡定欣的吸毒老公声音哈~

  他第一次出镜,我心里就在为胡定欣悲催的结局哭泣。。。。。

  总之很喜欢大太监。希望黎耀祥能拿视帝。虽然林峰的呼声最高,而他确实也该拿视帝了,可是凭借《雷霆扫毒》哎,实在是可惜

  《大太监》影评(五):一览众生相。

  一剧终了。一剧始。先占个坑,慢慢更。现在喜欢TVB这种群像剧,因为好像这两年TVB的故事出不了彩了,只写男主女主加两个配往往容易陷入狗血不能自拔,容易写烂,反而大人物小角色配搭起来,容易绽放人性火花

  看卡司。有黎耀祥自不用说,师奶这一块收视率稳稳拿下了。邵美琪虽然老了一头,但是心战里面的出彩那也是绝对的。米雪也是老戏骨了。胡定欣这一年尝试了各种角色,经过这番锻炼的她,不能不说是未来大梁的不二人选。梁烈唯在飞虎里面算是赚足了人气,终于有了出头日。李诗韵陈茵媺两个人,演技上虽然一直没有大突破,也主要是角色始终都是不温不火。李诗韵我个人反而还比较喜欢她当年在发证里面的短短表现

  再看几个常年的配。曹永廉那张不老脸,TVB的真是黄金配。萧正楠本来以为会被TVB捧起来的,可是一路来的配让人觉得在重蹈老曹的覆辙,不得不的说俩人还有点像的味道。不过唐诗咏MM是一直被看好的,前几个配戏,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拳王前几集,颇抢了几分李诗韵的风头。铁马寻桥还有真相里面,不论是颜还是戏,都多了很多看头。

  虽然说台庆大戏叫大太监,总觉得有点讽刺TVB最近好多剧都洒狗血匆匆收场烂尾的趋势。不过看卡司觉得还能看看。要论这众生相,慢慢更吧。

  会再更...

  《大太监》影评(六):写写对每个人的感受

  忘记在哪里看到的港剧推荐说大太监和公公出宫不错,不怎么看港剧,最近有些剧荒,就看了,整体看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值得推荐。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洗白慈禧和李莲英,李莲英过于圣母以至于都有点向刘三好靠拢了。优点话剧情还是可以的,全剧演员演技全体在线,小配角也是。剧中人物不少,大部分都挺饱满的。也算是瑕不掩瑜吧。说说对每个人的感受吧,排名不分先后,想到哪写到哪。

  李莲英:相比来说我觉得这个主角刻画不是很成功,不是说演员演得不好,是本身这个人物就像前面说的一样过于圣母,主角光环太大。看到后期李莲英这个人物是让我觉得有些乏味的,毕竟这样滥好人的角色也是太多。但是演员的演技完全问题,印象尤其深的是第一集神武门探视家人,李莲英的娘说要把大哥儿子过继给他时,李莲英说不要客气了。那个表情真的是又开心心酸的。总之探视那一段李莲英表情都很精彩。

  慈禧:也是有点洗白过度,虽然不像李莲英那么圣母,但也是时时刻刻以大清江山为重。要说慈禧还是《苍穹之昂》里的更好一些。演员不用说,米雪老师演技有保证

  慈安:终究是心魔难除。正宫无出永远是慈安心里的一根刺吧。后期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不甘心让她变得更加狠辣疯狂,到底也是看似风光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过。

  三顺:三顺可是这部剧的大惊喜,说真的一开始我以为三顺是那种活不了几集就要死的小炮灰。从一开始三顺就是一个作威作福反面角色,各种招人恨啊。谁能想到三顺后来会那么可爱,而且到了最后也是三顺一直在努力。其实三顺是有点小坏,但不是大奸大恶。三顺演戏也是自成一派,可爱的不行“哎呀”“好好的不行”“ 我是刀劈剑砍,雷劈火烧都打不死的火凤凰.”简直不能更萌,这部剧三顺绝对是一个大看点

  安德海:好吧是我这部剧最喜欢的角色。我就是对李莲英那样完全正面的角色无感啊,安德海这种有野心想要权利的角色不要太迷人。可惜没办法,结局已经注定了,安德海死后真的是看剧心情都不一样了。回归这个角色本身,他当然不是一个好人,但是讲义气,而且竟然还有一段感情。可惜小钗不是倩蓉,本来安德海就很在意自己是太监的事实,偏偏小钗不安于室,安德海后期虽然大权在握但终究是不开心的吧。最后一死以报慈禧之恩,也算一种解脱

  倩蓉:前面提到了倩蓉就直接说吧,总觉得倩蓉存在感不高,她和伯伦也很是唏嘘,最初的爱情还是抵不过生活的磋磨。后期倩蓉和李莲英在一起也算是水到渠成了。可怜都熬到头了倩蓉却被杀,说到底还是被李莲英乱做好人害的。

  和硕公主:绝对是我见过最可爱的公主。前期的时候公主活泼可爱,虽然公主有时候笑起来傻傻的,但是公主一笑真的是春光明媚。而且难得的是一开始虽然公主喜欢双喜,但是也知道身份悬殊,并没有非分之想,后来是被慈安要杀双喜刺激的才坚持要和双喜双宿双飞。可惜到底是妄想了。后期公主回宫后相比前期明显成熟很多,演员演得也是很好。不论公主到底有没有喜欢上德徽,我都觉得公主没有错,可怜最后被东太后的阴谋连累惨死。不过大清本来也难有公主能得善终。我永远都记得前期的公主,开心活泼。

  双喜:双喜本来也不是一个很阳光的人,整个人呆呆的,超级正直。和公主有缘无分也是难过。前期虽然有和公主的感情线,但是觉得公主死后双喜戏份才真正重起来。为了救公主害死安德海已经要了双喜半条命,公主最后也撒手人寰,双喜就完全抛弃了自己以前所坚持的正义慈悲。公主死后双喜心里就只剩下报仇了,可怕也正真可怜。虽然双喜最后活下来了,可我觉得还不如让李莲英杀了他,大仇得报,好兄弟被自己害死,最喜欢的人死在自己怀里,双喜余生还有什么活下去的动力呢,恐怕终生都是郁郁了吧。

  添寿:萧正楠前几年《怪侠一枝梅》里的大反派应无求就挺出彩的。添寿这个人从一开始就是立身不正的,但那个时候没有机会,所以添寿的贪婪也只是嘴上说说,可是后来师父受到器重,自己也有机会跟随安德海身边,添寿的贪婪也越来越大了。再到后来投靠陈福,害死安德海;投靠东太后,踢下去陈福。添寿是完全没有底线的。其实从添寿想改拜安德海为师时,安德海、李莲英就应该警惕,而不是让他跟随安德海。添寿下场不用说,手脚残废,成了乞丐。添寿这么惨怎么可能悔改。所以倩蓉虽然是添寿杀得,但也是李莲英害的。

  同治、宝音:他俩放一起说吧。从刚开始的琴瑟和弦到最后宝音厌弃同治,只能说造化弄人。同治自己没出息,宝音我不觉得有什么大错,可怜年纪轻轻就孤寡宫中,看最后大概也是命不久矣了,当初若是不入宫为后,宝音会幸运的多吧。

  婉太嫔:出场太早,领盒饭也太早了。具体人物也没啥好说的了,深宫怨妇,红杏出墙,最后孤单一人,凄惨的宫妃形象。但是李诗韵是真的真的美啊。

  主要的人物差不多就这些了,恭亲王形象不太饱满没什么可说的就不说了。总体来说我觉得大太监算是悲剧,没办法安德海死了之后我就觉得整个剧的基调都是凄凄凉凉的。最后光绪登基时慈禧扶着李莲英,我总是想慈禧还记不记得以前身边的安德海。总之剧值得一看,虽有缺点,瑕不掩瑜。

  《大太监》影评(七):挺好看

  挺好看的,演员演得都挺出彩,但是篡改历史严重啊,这会影响无知少年对历史的认识的~~

  所有的演员演得都很好,尤其是米雪,一下子让慈禧变成一个明道理、爱儿子的好女人,演技真不是盖的。大眼睛会说话一样,忧思、疼爱、愤怒....眼神都表现出来了。

  但是除了邵美琪,让人崩溃啊,编剧只是把东太后写的坏,邵美琪除了演出坏以外,还演出一股浓浓的猥琐气息~~尤其是她说话的时候,摇头晃脑的,试问一个太后,怎么能这么不庄重,这么没有气质,这么浮夸,这么猥琐呢?难怪咸丰帝不宠信她了!

  胡定欣真是漂亮,演技也好。可惜最后倩蓉死了,要不然结局多完美啊。

  最爱陈茵媺,活泼可爱,长得好甜美。可惜在剧里的结局也不得善终啊~~

  《大太监》影评(八):变了味的大太监

  本来对此剧很报希望的,从巡礼片来看,李莲英的角色应该是左右逢源,有奴性也有心计,巡礼片中反复提到的主题 “奴才不懂政事,奴才皆奴才”完美的诠释了这个人物,伴君如伴虎,在强权身边怎么曲意逢迎却不失风采本来是很好的发展方向的,结果正剧中,李莲英太监变身成大侠,李大侠不仅左右时局,还一心心系大清江山,正直不阿。我始终认为人性本来就有多面的,挖掘李莲英的正气并不可,但这完全转性的演绎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在足智多谋,敢直面劝谏的黎耀祥旁边,慈禧反而显得有怒气没有霸气了,仿佛她的权利只能靠几个太监才能巩固,这是可悲的塑造。

  最后关于时代选择,巡礼片中原是安排在光绪,戊戌变法,八国联军时代,这段时期内外交困,更能交织出人物丰满的个性。而光绪比同治更为坎坷,有志难舒用他来表现最好不过了。没想到最后时代变成了同治,在位不过2年,平淡如水的一段时期,硬是拿六王,东太后来制造矛盾 产生剧情,实在让人乏味。

  演技方面 祥哥远没巾帼系列那么大开大合,收放自如,反而感觉很拘谨,对人物内心刻画太肤浅,今年的视帝有些水分,我更看重刘松仁的钟卓万。

  另外吐槽下人气角色三顺,三顺的变好和天寿的变化来的太快,剧情根本没跟上去,特别是前期坏的家的三顺仅仅因为公主的几句话就变好人了?而且好的无可附加 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大太监》影评(九):太监Style

  看<大太监>实在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不过在看之前,听说是TVB的台庆剧,所以,这也是吸引我看的原因之一拉.

  一直以来TVB制作的后宫剧都还是不错的,不过这说女人说多了,总会让人觉得腻歪...于是它开始说男人了......

  但是这一群又不算是真正的男人,暂且说来也只能算半个---太监李莲英,一个让人并不觉得陌生的名字,而这个剧也可以称为李莲英传了.

  再说说故事的背景是在清朝的末年......而说到这个,自然就得想到慈禧太后了.我一直觉得这是个继武则天之后的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名"女人.虽则历史对此人真是贬大于褒,但是就看此剧而言,米雪演得慈禧,倒让我颠覆了对历史上慈禧的某些看法.

  至于主角李莲英,又或者是一班完全不娘娘腔的太监,这个怎么说呢...三个女人一台戏...换作几个太监嘛...至少也算一出不错的戏了.

  《大太监》影评(十):【从大太监看历史骗局】谈鸦片

  《大太监》里面,李莲英的“疑似情人”倩蓉,其丈夫吸食鸦片自甘堕落,映射出整个清朝被鸦片侵蚀,社会一片彷徨不安。鸦片,是西方列强“侵华”的罪证。但西方人对于鸦片的看法,不知道又有多少个中国人有胸襟去了解?

  事实上在十九世纪,抽鸦片是全世界的一种潮流,是一种社会文化。中国人吸鸦片,英国的皇室也在抽,鸦片是上流社会和中产阶层的一种精神食粮,服用鸦片就像喝酒、抽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不抽鸦片反而是落伍,脱离社会沦为异类。因此鸦片店铺在中国遍地开花,出门左转必有一家。

  其次,英国人在印度种植鸦片,但中国人自己也在种,从陕北一路到云南乃至新疆,大半个中国土地开满了罂粟球,英国人从头到尾没有用枪强迫中国人自己种植鸦片,因为中国人也在销售给自己同胞。不错,英国有东印度公司销售鸦片,广州都有大天二鸦片公司。鸦片是一种市场,英国人干这趟浑水,中国人也在干,而且比英国人更加卖力。

  但为什么中国市场只承认英国鸦片?中国人只会购买英国品牌的鸦片?理由很简单——如同今日中国人喜欢将子女送去英国读书一样,崇洋媚外,是中国人天性。英国鸦片品质上乘,价钱合理,供应稳定,没有假冒伪劣,抽英国佬鸦片是贵族级享受,made in china的鸦片是下三滥的货色,乞丐地痞穷人才会碰的垃圾产品。于是中国鸦片逐渐被市场淘汰,导致中国鸦片商贩对英国人恨之入骨。

  嫉妒之下,中国鸦片商贩跑到清廷那里告御状,指责洋人抢走自己生意,于是林则徐奉命没收鸦片。但英国代表查理义律(Charles Elliot)认为:你们清国要禁止鸦片销售,无问题,但请你将鸦片归还给我们,因为这一笔财产是属于东印度公司,是我们不列颠帝国的财产,我们会转为其他地方销售。结果,清国不顾英方投诉,坚决销毁鸦片——请注意,中国教科书只会告诉你,林则徐销毁了英国人的鸦片,中国的鸦片?还在偷偷销售中呢!

  原来,鸦片战争只是一场由双方贸易诱发的战争,英国人至今依然理解为中英商贸战争(Anglo-Chinese Trade war),中方单方面撕毁东印度公司合约,坚决销毁鸦片,加上当时双方沟通出现困难,语意不清,英国人决定抢回来,这就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通讯工具发达,有互联网和iPhone,加上精通中英两国语言的翻译人才,鸦片战争就能有幸避免,而香港就不会当上英国殖民地,大陆与香港就不会像今日一样势如火水,因为大家都一起当奴才,愤青心态至少能得到平衡。

  说出这个事实,无意美化英国人和鸦片。但历史是一场事实,说真话,分析当时社会背景,而非情绪性失控地一面倒谩骂帝国主义,才是研究历史的最基本态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