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精选10篇
《暮光之城4:破晓(下)》是一部由比尔·康顿执导,罗伯特·帕丁森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泰勒·洛特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惊悚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一):这是一个好结局
今天终于把暮4下看完了,想起当年不远千里去即将关业的西湖电影院看(其他电影院都下线了),没有赶上四点半的那场,硬是带着一个逗逼室友两个人,在西湖边压了四个小时的马路等到九点。
进了影院坐下后,又木木的看了五分钟有声无色电影:
第二分钟贝拉开始说话了,忧郁的气氛,觉得导演果然是个天才啊!
第五分钟,画面回来了,一辆车驶过,明白是这家影院的工作失误,工作人员之后笑着赔了不是,说这家影院年底就要关掉了。
不管怎么说,上部确实看着有点不太尽兴,因为今天我已经把它的剧情忘得差不多了,看暮4下的时候才猛然想起来,贝拉在生蕾妮斯梅的时候有多痛苦。总之看完的时候我很严肃的跟昏昏欲睡的室友说~这部电影拍的还是挺好的。
之后一直忍着没去看4的下,想着广电总局总该有头有尾吧,上部延了足足一年多,到底还是上映了,下部等等就等等吧。结果就这么两年多过去了,某次在刷某个总是贴些很过时的电影海报在主面的电影下载网站上,看到了三个似曾相识的身影,看着觉得不对啊,他们怎么能跑在一起的,还跑得这么挫。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前三部越拍越歪,第四部好不容易掰正了,最后一部不会断掉了吧。最后觉得,不管怎么样,看还是总得看的,期末考试周,断断续续看完了,唏嘘感慨涌上心头。
也许导演的阅读水平跟我差不多,看完的感受跟当年读完书的时候一样。就是最后的场面血腥了一点,沃尔图里家族在前几部的渲染不足导致这部剧中把那三个老不死吸血鬼搞的有点轻浮。最后的那场战争也把我给骗进去了,在书里从贝拉的视角是看不到的,看着卡莱尔,加斯帕,还有狼被杀的时候觉得有点郁闷,这种打斗不是我想要的啊。最后还好,原来是阿罗从爱丽丝那看到的预言。
觉得4的两部节奏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 暮光之城 讲的是吸血鬼,但是作者梅尔很少涉及到战争和打斗,个人觉得特殊能力和永远才是它的主题,在各种假设下思考,运筹帷幄,才是它的精髓所在。
感慨可能到此为止了。。。中学语文没学好真是不适合写作哦呵呵。。。A Thousand Years 单曲循环,到此为止。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二):谁来点亮暮城最后一道光芒
比起一集疲软过一集的“人鬼恋”,吸血鬼和狼人结成联盟对抗来自意大利的Volturi家族可能才是暮城之光终结篇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首先,我不是一个Twihard*,所以我不得不佩服自己能够有如此坚韧不拔的毅力看全五部Twilight系列电影,所以我怀疑是我血液中中华民族凡事“有始有终”的因子发挥了作用,所以我不得不对Twihards敬佩有加,因为他们真的是怀揣着一腔子沸腾的热血去电影院洒向他们钟爱的无体温吸血鬼们。首映那天,电影院门口站了一堆粉嫩水灵的Twihards,看片的时候,我前面几排满满登登坐的全是大冬天还穿着超短裙的可爱mm。我仔细数过了, 整个电影院里只坐了两位男性观众(跟他们女友来的),我猜,他们可能真的挺爱自己女友的。
投资拍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类似于一种高风险博弈,Summit Entertainment当初决定把宝押在Stephenie Meyer的同名畅销小说上无疑是押准了,因为这世界上几乎再也找不到另一套能够像Twilight系列这样质量如何根本无关紧要的电影了。不管是不是Twihard,不管还记不记得Twilight: Breaking Dawn Part 1 剧情,但凡看过它的人至少都会因为影片结尾处Bella (Kristen Stewart) 那双美丽如血的眼睛跑进电影院看Part 2。其实故事情节如何已经不重要了,所有的东西早就被Stephenie Meyer详尽地写在小说里了,但大家更关心的是导演怎么驱遣众多年轻貌美的偶像明星们将这个故事演绎在大银幕上,就如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说过的如何有效制造悬念:悬念就是在影片一开始就告诉观众有一个定时炸弹,观众就会用接下来的50分钟等着看这枚炸弹怎么炸。
如何满足Twihards们?第一,Bella和Edward (Robert Pattinson) 一定要有梦幻般的亲热戏,但,这个场面不可以拍得太肉欲,要以若有似无的浪漫为主,而且一定要在片首就出现,不可以让年轻的观众们等得太心焦。第二,不管是否有必要,也不管在谁面前脱,阳光小伙Jacob (Taylor Lautner) 至少要脱一次上衣清楚地露出他坚实的六块腹肌和C-cup胸大肌。第三,吸血鬼们的瞬移和大力一定要重点突出,因为这是他们不同于人类的重大区别。第四,不管之前发生了什么一波三折的变故,出现过什么七零八落的场面,最终还是要回归浪漫温馨的大主题,尤其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个唯美的画面把Bella和Edward框在正中间,画面要完美到仿佛能立马打印成风景明信片盖个戳给寄出去。
带着这个“Twihard观片指南”再去看这部Twilight大结局,你就会轻而易举地领悟影片中某些让人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明了它们的存在都是必需的,而且看到最后,也会认为,well done,这部关于吸血鬼和人类(或吸血鬼和吸血鬼?)爱情故事的终结篇很尽职尽责地把全世界Twihards牙长四尺引颈期盼的所有重要元素都呈现在了银幕上。
至于任务如何完成的,切勿深究!不然你就会看到那些让Twihards疯狂也让Non-Twihards“疯狂”的东西,比如,Twilight终结篇延续了Twilight系列惯用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对白风格。时隔一年我还能清楚地记得Breaking Dawn Part 1里Edward用类似星巴克盛Frappuccino 的杯子装上一杯人血,然后插了根吸管递给怀孕的Bella,Jacob问“你确定你要让她喝那个么?”,Edward 语重心长地回答道“这是验证这一理论最快的方法。来,这样喝起来容易些。”(?!)他以为他是在麦当劳?Part 2同样没让我失望,听到宝宝名字的时候,Bella神一样地来了一句“Nessie?你拿尼斯湖水怪 (Loch Ness Monster) 给我的宝宝起的名么?”好有霸气的母亲,就因为女儿的名字叫Renesmee她就敢口无遮拦地把宝宝跟尼斯湖水怪扯上关系,估计宝宝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尼斯湖水怪,否则听到早“嗷”地一声哭起来了。当然,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对话是原著里就有的,当时看着没觉得很麻人,但搬到了大银幕上从两位本色偶像演员嘴里溜出来,听上去就是另一番滋味了。
影片前半段就是在这样“精心设计”的对白中慢慢吞吞磨蹭过去。直到后半段,随着来自意大利的Volturi家族在一块天造地设、完美无暇大雪地上的终极登场,观众的精神才又得到了振奋(不包括Twihards,相信他们的精神一直是振奋的,只要银幕上有Bella或Edward的脸),因为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再盯着Edward如同打了肉毒素一样毫无表情的大白脸和Bella不管看谁都从下往上翻着看的双眼。
也许是前四集里Cullen一家出现的太多造成了视觉上的疲劳,Volturi家族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感觉银幕瞬间鲜活了起来:有着瓷娃娃般外表的金发美女Jane (Dakota Fanning) 把大眼睛随便眨几下就能杀人于无形;黑发帅哥Alec (Cameron Bright) 双手可以收放自如地操控夺人感官的黑色烟雾。当然最出彩的还是Michael Sheen 扮演的大boss Aro,他每次发挥“触觉心电感应”的时候总让人觉得他是吸血僵尸版的摸骨神算子,贼兮兮地摸完对方的手以后总会把眼睛睁得大到让人担心他红色的隐形眼镜会随时夺眶而出——这才是实力派的好演员,谁还能联想到他是在The Queen里扮演首相布莱尔的那位仁兄呢?
影片结尾处使用了一种华丽的方式为Twilight谢幕:用油画般的完美特效将整套Twilight系列影片里出现过的人物一一呈现,这里自然也包括第一集里刚刚相遇的Bella和Edward。银幕上稚嫩的面容让人不禁回想起二人青涩的爱情。可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不知怎么,随着Bella一集重过一集的眼影和Edward一集白过一集的皮肤,二人的爱情反倒越来越淡,淡到到了这最后一集我恍惚间会觉得Bella 和Edward是一对貌合神离、纯粹被二人共同的孩子维系着的夫妻。但转念一想,毕竟Stephenie Meyer写的就是一个有关吸血鬼的“青少年之爱”,所以 Twilight系列本来就应该是以淋着鲜血般浓缩覆盆子果汁蛋筒冰淇淋那样的形式化丽丽地出场供它的广大受众们享用,望一眼心动不已,舔一下甜蜜爽滑,吃一口冻彻心扉,末了还发现原来那个球下面的一大截子蛋筒竟然是空的,脆彭彭的磨半天牙,可就是不管饱。
*Twihard=Twilight + Die-Hard,usually young females——引自Urban Dictionary。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三):暮光系列
一开始看这个系列纯属无聊吧,室友推荐用来打发时光,毕竟帅哥美女这个亮点还是很吸引人的。
好的题材,好的故事,夺人眼球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卖座电影的基本框架。而前几部良好口碑和票房的电影也为之后烂尾的结局做了充分的铺垫。
其实就是想知道结局所以才看了破晓(下),前面接近1个小时的拖沓冗杂更让我对之后的“大战“拭目以待。Renesmme的迅速成长,雅各布对之感情转变之快,贝拉父亲的痛苦到接受的转变,贝拉掌握控制能力的学习。。。感觉导演想表达清所有的事,但是却没有通过一种更好的方式,他将这些叙事性内容充填进去,但是却让整个故事更加空洞。
之后的吸血鬼大战倒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它的出乎意料,不过这种规模的战争和指环王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过这部电影的重点是人与吸血鬼的爱情,所以也无关紧要了。
最后,男女主角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连男2都有了happy ending。
总之是一部适合无聊时拿来消遣,或受伤后用来疗伤的电影吧。
有机会倒是很想看看原著。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四):杀一杀
他是比哈利波特的小白还要小白的故事。首先,他停止生长,只在最美年华;其次,他们都有爱人相伴,永生永生,木有伴的都给成全哦死亡(算是幸运了吧);最后,其实那从激烈征战的开始就都是大反派(相较而言的反派)的臆想,他看到了他的头将被扭下、火烧,然后他胆怯哦,,他连这点盛了天的勇气都木有,还当个屁的大反派啊(回到现实的那一幕有了点气球漏气那什么的赶脚)。所以,上下集加起来,冠上情色片、搞笑片、室内情景喜剧的标签,还是对头的。是啊,裹那么长不如去拍连续剧啊,,幸亏我是等出完哦才看的。习惯性,杀了时间的都五星。
值得一提的是,配角有几只帅到可爱的,白白的脸(对,为什么都只是脸白)、红红的玻璃眼,操纵元素什么的,就只剩那场打裂地面的戏能看了。
另,自从看了她那怀孕临产闪了腰直接给反向折断的的,,我就脊柱疼,看着那些芭下腰的都止不住捏一把冷汗呐,人家吸血鬼会膨胀复活,我们渺小的人类可是没这本事的。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五):虽然分成两部拍,原著还是被删了很多啊~~~
好吧··· ···故事总体来说还是原来的故事。但是跟原著的故事给人的感觉差了好多~明明都拆成两部来拍了!
但是bella一家的从小baby被发现而且被认为是immortal的禁忌生物开始的那种黑夜般的绝望,到努力挣扎要抓住一星一点的希望,到曙光之前的黑暗,到朝阳突然升起,脑子里面的弦从绷得快断掉一下子放松过下来的那种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感觉表现的非常不够。
尤其是bella领悟到alice给她的暗示是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的时候的那种绝望和无助的心情,我觉得电影里面完全没有表达出来。bella苦练把shield撑开的那段确实不太好表现,但是这个跟bella的心理变化有很大关系啊~这段删掉了,bella的感情戏超级木有感染力的啊~
然后编剧居然把最后面冲突alice给aro看的那段有可能的未来的打斗场面放了那么重的笔墨······难道制片方的现场调研结果现实男性观众对这部片子的兴趣更大一些么?!我觉得他们应该不怎么看得懂啊··· ···
还有一些我觉得很好玩的一些小桥段被删掉了···比如bella醒过来第一次见jacob说他闻起来确实像狗之类的。而且bella知道jacob imprinted on 她女儿的那里的冲突感觉缓和化了好多啊······而且Edward的态度也不对!老丈人怎么可能对未来女婿那么无所谓啊!!!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六):对暮光迷恋的自我解析
关于影评,我很想让大家以另一种观点来解读这部吸血鬼的魔幻电影。
起初我在微博上一直看大家都闹哄哄的说暮光之城很好看,都连载到4了,可这么文绉绉的名字,能讲什么事情呢?都不愿当跟屁虫,于是一直在错过。
前几天,实在无聊得不行,一点播下去哪知居然一发不可收拾,一种魔力让我的思绪从晚上绕到白天,一直在顶头盘旋,无力抗拒。
为了让这样的思绪落定清新,我想我该分析下原因:
1, 爱情的forever和独一无二
好久没有看到某一种情况的爱情是可以长久的了,而暮光却让这样的可能得以实现,
相比之下人鬼爱情是艰辛的,人妖爱情的逆天,常常很是凄楚凄惨的,都不可能长久,可是暮光,男主角就那样自在的生活在世上,敏捷的速度,强大的力量,和长生。而能通过初拥之后的女主角不可置疑的也可以长生,所以影片在跨越了3部到破晓才将女主角变成吸血鬼,吊足观众的口味。
从影片的主线上看,岁月的无限,让伴侣变得如此珍贵,影片的开始,库伦家族的其他2对的形影不离让孤零零的爱德华显得格外特别又傲气,而后维多利亚的复仇,以及另一失去伴侣告吸血鬼的悲痛下忍不住高密牵引着影片的继续。
我会疑问,起初的爱德华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为什么就一个人呢? 对这样的一个拥有了读心术的吸血鬼。
再看一次,才理解第一堂生物课上,他忘记打招呼,而奇怪的盯住贝拉拼命的想去探索她的思维的眼神是多么的努力,而后变为无奈的愤怒;才明白,他对贝拉的魂牵梦绕,他说 他没有力气再离开她,她是他专有的海洛因,她的出现让他等了很久。
我们会惋叹爱情就是这样,当你发现她的独一无二让你的天赋无处可施,让一个俗透烦腻无聊了的世界,突然又重新充满新鲜和探奇感,这就是贝拉的魅力,一种绝无仅有,一种天造地设,一种非你不可,任何人都无可取代的珍贵。
能看透别人心思的吸血鬼能跟怎样的人在一起才能永久呢的谜底终于解开。
2, 拥有的天赋
喜欢魔幻的人都喜欢那些想象力丰富的战斗技能,无论是能隐身,喷水,喷火,变大,变小,无坚不摧,千里眼,顺风耳,还有万能葫芦,或者万能锦囊的葫芦娃系列,小的时候让我爱不释手得把书都翻烂了;还是拥有任意门,神奇口袋的叮当猫系列;还是天空战记,那些不同动物盔甲就不同战斗技能,都让我如此的着迷。这样的想象力也在他们身上,爱德华的读心术,爱丽丝的预知客观未来,雅克布的控制情绪,阿罗的握手就能知晓你所有的想法,等等,让你无法想象剧情的发展,猎奇就是一种人的本性,抗住不了这样的吸引。
也就像如今还一直在追的大剑,各种觉醒者形态,各种技能,一个月更新一集,让我感觉到对一种热爱的可延续。
再回味在破晓下的最后一幕,爱丽丝能预知小吸血鬼的未来的微笑,和爱德华读取爱丽丝预知之后的微笑,以及贝拉打开自己的防卫盾让爱德华获悉她的爱,,,
3, 吻的温馨
在看到他们欲将接吻的时候,大抵,大家都会很害怕爱德华所谓的失控会不会发生,也大概是这种小心翼翼的触碰下,接吻变得特别温馨,情至浓而意未尽。婚礼上的那段尤其美好。
后来他们的新婚之夜的各种可能也让人充满好奇又被感动
4, 很多情节的故意紧张设置
a, 棒球赛的那段音乐很精彩,而他们的技能展示也很有趣,看这个暮光我才终于知道棒球的规则是怎么样的,因为他们的速度把过程浓缩了,不妨回顾下,是不是很多时候看棒球比赛的时候,就看到一个人在挥棒,因为很难打中,要不然就在那奔跑,,,
回归正题,正在比赛精彩处,3个吃荤的吸血鬼出现了,他们突然一下都恐慌到想逃跑,以至后面的种种,让你是不是也心里一悬?而其实,爱德华跟那个表情特别猥琐的詹姆斯打斗,实力有很大差距吗?
, 贝拉的怀孕,我觉得就是吸血鬼小baby而已,却被大家夸张为怀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个真是恐慌啊!
以后想到再补充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七):暮光之城是一部只有傻逼才会吐槽和看不懂的电影
都给老子闭嘴!你们不喜欢暮光之城的都给老子滚,如果不是那些演员和导演,你们根本就看不到这部电影。告诉你们,你们谁都没有资格去骂暮光之城,不管是暮光之城还是别的电影都没资格,如果说这部影片烂,你就去拍一部比它更牛B的电影啊,或者去导演和演员面前吐槽啊!在背后说人家坏话你算个毛!人家五方嫩牛脸怎么了,门牙大怎么了,也不见得你长的有多好看啊!剧情就算再烂至少人家比你出名,也不见得你文笔有多好啊!给暮光迷百科一下,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销量就已经超过5000万册,全球销量则突破了8500万册。 2008年秋季,当大多数观众刚刚为《007大破量子危机》贡献了一笔银子之后,业内预计紧接着的一周有可能迎来票房真空。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一部由两个当时还不够有名的青年演员混搭的吸血鬼电影《暮光之城:暮色》,却把25岁以下的小女生骗得七荤八素(当年75%都是女性观众捧场,55%都小于25岁)。影片首映周周五的首映收入高达700万美元,而正在热头上的《007大破量子危机》却只有260万,《欲望都市》只有250万;周五一天过后,《暮光之城》的票房急速飙升到3570万美元——峰会影业的老板开始捂嘴偷笑,要知道,这部电影的投资只有3700万美元(连男主角背着女主角爬树的镜头都捉襟见肘),收回成本已经板上钉钉。到双休日过去之后,《暮色》的周末票房已达到7060万美元,成为整个好莱坞电影史非暑期档首映周票房最高的电影第二名(仅次于《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笑得最欢,因为这部戏让她成了1998年咪咪-莱德尔的《天地大冲撞》之后(4120万美元)首映票房最高的女性导演。即便电影日后被批得满地找牙,但作为一部被影迷施以“特殊保护”的电影,《暮色》日后成为了一个被时代恩宠的票房奇迹。
《暮色》影史票房排名:
★2008年全年北美票房排名第8位
★2008年首映周末票房排名第4位
★2008年PG-13级电影票房排名第5位
★影史周五首映票房占周末总票房份额最大的电影第2位
★影史11月首映周票房最高的电影第6位
★影史假期首映周票房最高的电影第9位
《暮光之城:新月》The Twilight Saga:New Moon
《暮光之城2》海报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20日 上映规模:3419家影院
下映时间:2010年4月1日(上映时间133天)
本土票房:$296,623,634+海外票房:$413,087,374=总票房:$709,711,008
成本:5000万美元 最大上映规模:4124家影院 首映周单厅票房:$35,497
2009年同期,《暮光之城2:新月》在全美4024家影院引爆,全面超越第一部,获得了空前绝后的票房——1.4亿美元,当即成为紧随《黑暗骑士》(1.58亿美元)和《蜘蛛侠3》(1.51亿美元)之后,影史上首映票房最高的电影第三名。这一成绩令所有业内人士极度错愕,这部吸血鬼题材的续集爱情电影,周末票房不仅是第一部的两倍,同时也成为秋季档有史以来,午夜引爆场收入最高的电影——周五零点起映场含盖了3514家影院,结果圈回2630万美元。《新月》能取得如此猛烈的票房态势,实际上从预售票房就可看出:在提前五天的预售环节中,该片出票率刷新好莱坞近十年的最高纪录,在Fandango预售网站上以86%的出票率压倒了《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黑暗骑士》和《暮光之城》第一部。周五当天,影院门口排起了长队,在一天时间内,影片就已吸收7270万美元,一举打破《黑暗骑士》2008年创造的6720万美元的历史纪录。更可怕的是,《黑暗骑士》当时的开映规模是4366家影院,比《新月》多出了300多家影院,可见《新月》的单厅票房何等之高。《新月》的首映当日成绩也不可思议地超越了第一部,涨幅高达一倍。据当时的官方机构统计,《新月》的受众面极广,与第一部大相径庭——男女分布均匀,加上各大粉丝网站的煽风点火,该片借助三大主角的魅力优势,足够缔造票房神话。
《新月》影史票房排名:
★2009年首映周末票房排名第1位
★影史11月首映周票房最高的电影第1位
★影史周五单日票房最高的电影第1位
★影史单日票房最高的电影第1位
★影史首映单日票房最高的电影第1位
★影史假期首映周票房最高的电影第1位
★2009年全年北美票房排名第4位
★2008年PG-13级电影票房排名第3位
★影史周五首映票房占周末总票房份额最大的电影第3位
★影史首映单厅票房最高的电影第3位
《暮光之城:月食》The Twilight Saga:Eclipse
《暮光之城3》海报
上映时间:2010年6月30日 上映规模:4468家影院
本土票房:$161,000,000 +海外票房:$100,200,000 =总票房:$261,200,000
成本:6800万美元 最大上映规模:4468家影院 首映周单厅票房:$15,443
《暮光之城3:月食》是该系列历史上首部在暑期档上映的电影,也是三部中评价最高的一部。影片4468家的上映规模超越《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4455家,成为影史第一;该片的周三午夜场的预售票房达到3000万美元,之前的纪录是《暮光之城2:新月》的2630万美元,193家IMAX影院的预售票房达到100万美元,超过了《变形金刚2》保持的959000美元纪录,而193家IMAX影院的上映规模也紧次于《史莱克4》的194家。《暮光之城3:月食》的周三首映票房成绩获得了6853万美元,这一成绩也刷新了影史周三首映的票房纪录,让《变形金刚2:堕落者的复仇》的6201万美元成为历史。影片在周四一天获得了2421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在整个影史的非首映日最高票房中,排名第二位。从上周三到本周日,《月食》的本土累计票房达到1.61亿美元,是史上最快突破1.5亿美元的第8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暮光之城》前三部的人气、票房和口碑基本呈递增趋势演化,因此在前两部连续两年横扫MTV电影大奖后,有望在明年继续蝉联这一奖项——这项殊荣在某一层面了已经代表了美国青年观影群的审美标准,《暮光之城》有望成为本土流行电影文化的新标竿。下一部《破晓》又将回归到秋季上映,影片目前已经被提上拍摄日程。
《月食》影史票房排名:
★影史周三首映单日票房最高的电影第1位
★影史周三单日票房最高的电影第1位
★影史上映规模最高的电影第1位
★影史首映单日票房最高的电影第2位
中新社洛杉矶11月18日电《暮光之城4:破晓(下)》本周上映,以1.41亿美元的惊人成绩登顶,这不仅创造了《暮光之城》系列电影的最好首周末票房成绩,也给北美票房注入了兴奋剂,使整个周末票房增长45%,暴收2.47亿美元。
《暮光之城4:破晓(下)》周五在北美4070家影院上映,首日票房即拿下了7120万美元轻松夺冠,这个成绩仅仅略低于《暮光之城4:破晓(上)》的7160万美元,以及2009年上映的《暮光之城2:新月》的7270万美元,创造了影史第六高的首日票房成绩。这部电影获得了CinemaScore的“A +”评分,主要观众为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年人。而该片在烂番茄网站得到的评级并不理想,只有51%的新鲜度,后市值得关注。
、暮色 3亿5145万美元2、新月 7亿982万美元3、月食 6亿9452万美元4、破晓(上) 6亿4929万美元
每一部电影都是每一位导演和每一位演员的精心力作,是有些片子不怎么样,但是如果你们知道制作一部电影需要的人力和财力还有精力,你们就会明白如果导演或演员还有粉丝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被侮辱时的愤怒,如果你不服可以来找我对骂,但是我绝对不允许你辱骂一句有关暮光之城的坏话!嫌暮光之城差,有本事你自己也取那么好的成绩啊,没有本事的话,那你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话算什么?老子今天就告诉你,跟暮光之城过不去就是跟我过不去,有气你冲我撒,别他妈就懂得骂脏话,我估计在暮光之城的导演或演员面前,你连屁都不敢放,你算什么东西,还骂暮光之城?暮光之城是你高攀不起的你动不动?看不懂中文你就滚回你娘胎里去。你妈没教你怎么做人,老子今天就骂醒你们这些只会在被后吐槽和说坏话的傻逼。如果你们的偶像被这样辱骂,你们不生气吗?如果不生气,那就只能说明你们是懦夫,是窝囊废,别尼玛就知道说别人的短处和缺点,暮光之城的票房,奖项,投资,人气,怎么就不见你们吐槽啊?是被吓傻眼了吧,一个个像乡巴佬进城一样,不好看,你不懂的不看,看完了还评价不是浪费时间么,不是说你们脑子有问题,你们确实很矛盾,一方面后悔自己浪费时间来看这部电影一方面又在这里吐槽,你们有没有良心,有没有道德啊,本来我是不想爆粗口的,但你们确实是过分了!!!不懂欣赏就不要看,就你这种路人甲,炮灰乙,流氓丙,士兵丁还没有资格来评价暮光之城!!!
最后祝暮光之城的所有影迷新年快乐!!大爱暮光之城!!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八):搞笑片,总结几个笑点
又把这部片子看了一遍,再一次忍不住笑场。太喜剧了这片子。总结几个笑点
------ 刚开始Bella飞过去用力抱住Edward。Edward弯着腰说 it's your turn to break me now.
------ bella知道了jacob imprint on her daughter, 揍了他。edward看着说“it's amazing. isn't it."
------ Bella 和 Edward温情过后,早晨回来,emit说 "already done?"
------ jacob 对着charli脱裤子的时候
------ Bella练习人类坐着的时候
------ bellla练习防护技能的时候,edward说“Ok, Emit (your turn)"
------ 最后Aro被打败了,发现原来是想象的
------ Aro说 "there is no dangerous here." 全场都笑了
------ 结尾的时候,jacob跟edward说 “should i call you dad?"
还有其他的笑点吗,欢迎添加。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九):不是影评,是吐槽(为毛豆瓣的短评字数那么少,摔桌!)
被男配Lee pace秒杀(长得好高,喜欢!!!)。然后就是坑爹的决战的时候还以为真的挂了许多吸血鬼啊,狼人啊,然后使劲回想ms小说是he啊,之后发现一切都是幻象,摔桌!!!好吧,导演你有手段,确实调动起我的兴趣了,因为我本来舒服的靠在椅子上,看这段时我身体前倾,那叫一个鸡冻啊嗷嗷嗷。于是三星啊。小说借的同学的,因为后面写的实在是拖沓,所以没太注意看,以至于隔了这么长时间,所以就忘了情节了。其实上的结构比较紧凑,这部如果不是后面那十几分钟外加美美的男配,真的是从头到尾都拖沓的节奏,真的会让人昏昏欲睡啊,魂淡!总感觉小女孩的眼睛很像人工进化里那种向上吊着的,长的是美,但真的好奇怪,怕怕的感觉。以为长大的美女有多大戏份呢,就最后给了一个镜头啊。上部里闪瞎了我狗眼的大钻戒频繁的晃来晃去,我完全淡定了。狼人童鞋对着查理爹脱光光的时候我的狼眼放光了,这是多么基情有爱的一幕啊。好了,因为是关于吸血鬼(雾)的言情,所以我竟然把小说和五部电影都看完了?!可喜可贺。话说读过一篇hp的小哈穿越暮光的同人,cp是爱德华和小哈,这个故事写的好啊,如果能按这个拍就好了!!!
《暮光之城4:破晓(下)》影评(十):人類、吸血鬼與狼人之間的三角戀終於結束了
毎年固定一集的暮光之城,陪伴了五個年頭 ~ 終於來到最後一集啦(灑花)。「第一集的主題是萌生的愛情,第二集的主題是失去,第三集的主題是選擇,第四集的主題是婚姻和家庭的挑戰,這次最後一集的主題是保護家人。」
我對於破曉上集完全是記憶猶新,可能因為最後那一段太震撼我的視覺了!還有期待小女孩的後續期待了非常久的關係。
從第一集開始就很受到大家矚目的艾利絲,在最後戰役中扮演的十分重要的角色。最後甚至丟出了一個整握這場戰役結果的梗。小小透露一下 ~ 艾麗絲的出現是勝敗的關鍵,所以她出現後千萬千萬不能離席喔!個人認為這場戲是第一集到現在最棒的一場。
當了五年的粉絲直到去年的破曉上集才真正愛上這部電影,人類、吸血鬼與狼人之間的三角戀終於結束了!最後的一集有親情、友情、愛情、歡笑、淚水、緊張、激鬥,前半段的鋪陳像在看異能秀表演,偶爾夾著輕鬆的歡笑,後半段的戰鬥緊張刺激,狼人與吸血鬼莫名有默契的合作,令人捨不得眨眼,最後的結局透過艾莉絲的眼睛看到很多年後的祥和,十足十的happy end ~
而故事結束後,在最後放上了5年以來所有出現過的角色輪播,好像簡單的回顧了前面4集的故事,有種莫名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