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爱》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最爱》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6-25 21:0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爱》经典观后感10篇

  《最爱》是一部由顾长卫执导,章子怡 / 郭富城 / 濮存昕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最爱》观后感(一):有些悲伤

  最近的影片中,本人推荐最爱这部电影。下午把这部电影看完了,看过后有股淡淡的忧伤,郭富城和章子怡在这部讲述艾滋病题材的电影里表演的都很出色。艾滋病人是受人歧视的,可是在我国有很多艾滋病人都是因穷而无辜染病的。就像章子怡饰演的商琴琴就是为了买一瓶城里人用的洗发水而去卖血,染上了艾滋病。

  在本剧中或许有些人对郭富城和章子怡的偷情有些不齿,可是谁说偷情的就没有真爱,这部片子就会颠覆一些人的看法。爱本身就不等于道德

  郭富城和章子怡饰演的两个角色,在深爱的过程中互相的称呼也很有意思。郭富城饰演的赵得意喊章子怡饰演的商琴琴,娘。而商琴琴喊赵得意,爹。看似变态的称呼,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两人内心孤独无助渴望暖和亲情呵护。其中一个情节,章子怡绝望的想上吊,郭富城说了一句,“娘”死了,孩子没奶吃呀。无厘头话语,引出了对幸福的渴望和留恋。最后因为郭富城发病高烧,快要死去的时候,章子怡饰演的商琴琴用自己身体浸泡在冷水中,一次次的重复着跑去搂着郭富城降温。。。。当天亮,郭富城醒来时,喊着娘,可是章子怡已经死去了。。。郭富城最后用刀砍烂自己的腿上的血管自杀了。最后的情节将本剧推向了高潮诠释了最爱的真谛,也说明或许只有短暂美好才能更让人刻骨铭心

  一部好的电影就是要让人在看完电影之后把一些经典的剧情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不管是快乐的,悲伤地,兴奋地,厌恶的,人们就是为了从电影中获取到平淡生活中以外的一些东西。如果一部电影,看完没感觉,那这部电影一定是失败的。

  希望没看过该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算是近期不错的一部国产电影了。

  《最爱》观后感(二):不依赖味精的厨子不会害怕片子被剪之后失去风味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我想说,这个电影太不农村了,像是一帮城里人下乡体验生活来了。

  濮存昕我们知道是很早就投身预防艾滋病的公益事业了,因此我推测配角里那么多明星可能也是跟他们对预防艾滋病的公益事业的支持有关。然而这样一来,红花绿叶分不开,电影的主线确实是被冲淡了。像蒋雯丽和王宝强的戏完全可以删掉,然后相应地增加得意那个大家庭的戏会,也许主题性会好一些。

  抛开不够逼真的农村背景,作为一个架空背景下戏,本片对艾滋病的关注也是不够的。艾滋病在这里只是一个将主人公凑在一起的编剧工具(这种东西好像有专门的术语,我不太清楚。。)对艾滋病本身的挖掘只有郭富城的“我哥不让我卖”和章子怡的“我想买洗发水”两句,让人不得不认为艾滋病并不是这部电影的目的,而只是手段

  那么这个由艾滋病这只手促成的这段爱情,其份量是否能担当得起本片主题的角色呢?我并不看好。郭富城与原来家庭关系片中有一些交代,章子怡的则一点都没有。虽然他们各自被各自的家庭抛弃在先,他们做的偷情的事情也还是在对自己婚姻背叛范围内的,因此如果没有铺垫,这种背叛就只能是轻浮激情而不是沉重的爱情。

  不做铺垫只想表达绝境中的人们的激情,这也不是一个不可行道路。而我猜测导演意图就是要走从激情到爱情的人物心境转变套路。这样,郭富城抱怨妻子不跟他睡就讲得通了:这里要塑造的是一个原来婚姻中的吊儿郎当的得意,他可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相反,他是一个自私饥渴的人。可惜的是不知道是因为郭富城外形正派还是编剧笔墨不够,吊儿郎当的得意我们只能靠猜测看到一个大致的编剧意图。

  章子怡方面一个爱美爱做梦的俊俏农村小媳妇形象是有的,缺少的是在原来家庭的苦情成分。98年的张绍林导演的《水浒传》在拍潘金莲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些,对潘金莲日常生活中的贤惠和跟武大郎的不般配都用了笔墨。也就是说在观众了解到女主角生活中的压抑苦闷之后,常言道“蓄势而发”,她的枯木又逢春的爱情,或者说激情,才有迸发的力道。观众也更能理解她这种形式上的不道德行为

  我并没有记得太清楚,我的感觉上是用房产换取章子怡的人身自由,是从激情到爱情的转变点,挨家送喜糖是甜蜜期的最甜点,最后的中二上吊戏是爱情的甜与苦的“二相共存”混合点。

  对于这段中二上吊戏我是完全不满意。除了琼瑶剧,恐怕再难有把这样的桥段加进去而能不显违和感的片子了吧。因此我擅自改了一个结尾(也不怕本人嘲笑。。)改这个结尾还有这样一个理由:按照原著小说《丁庄梦》,这里应该是1994年左右的华中农村。在那个时代的农村,村民承认一个婚姻看的不是结婚证,而是婚宴,也就是让全村人都能知晓这里开始了一段事实婚姻的“新闻发布会”。

  《最爱》观后感(三):爱,就是能彼此做个伴

  有些东西,即便是处于绝境当中,也丝毫不会减弱它的力道,反而,只会让它绽放得更加绚烂,情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

  今天跟室友们一起在电影院看了这部影片----《最爱》,看完之后久久没能说出一句话来,室友们也一样,避开谈论这一话题,也许是比较认真地看完这电影的,所以想写的自己的感受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贫穷落后自然不用说的,而故事的选址恰是在北方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当时的这个村庄虽然表面平静,但是实际却是一个被一种叫做热病的传染病(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HIV)的黑暗阴影所笼罩的悲村。其中详细的剧情发展自己去看影片吧。而对于整个影片当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劣根性,各种虚荣贪婪世俗小心眼,我在这里也不想多说,面对那些,我们只能叹息。只能说有些时候环境能够改变个人,而更多的那其实都是内心所潜伏的各种骚动----根深蒂固

  实话说,这部片子还是有感动我的地方的。现在我来简单说说吧。一是感动于老柱柱年复一年的守着村里的那座小学,那座曾经有很多孩子们欢声笑语笼罩的小学,那座在村里人因得传染病而被歧视却在这里找到归宿的小学,那座得意与琴琴的感情开始的小学。老柱柱的那份执着,那份看似愚忠的执着,是让人有点无法理解的。他是从哪里来的信念,让他相信孩子们还会来上课的;他又是从哪里来的勇气,让他没有在现实的面前崩溃。大儿子所做的各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二儿子的传染病,一切的一切,老柱柱都选择逆来顺受着。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着呢?不过,仔细想来,他又有什么错呢?不过就是活着么?那些自己无法去控制的事情,只能让它发生。除了扼腕痛心,还能怎样?即使自己只是老命一条,但毕竟也是一条命啊。在那些得了传染病早晚都得死的人面前,他又有什么需要去多想的呢?机械地活着吧!虽然接触这个社会还不深,但相信这样的人在现在也是不少的。我也不知道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他们,只能对自己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认为它偏离了你的常规思维它就一定是不幸。即便是不幸,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接受程度的。所以,与其担心同情别人,倒不如好好顾好自己。

  感动之二便是得意与琴琴之间曲折的爱情之路,而这条路恐怕也是他们彼此的惺惺相惜走出来的吧。如果不是患者同样一种病,如果不是同样被人歧视,被亲人冷眼相待,也就不会有他们之间爱的绝唱吧。既然是夫妻了,那么我有病了,你为什么要如此冷漠?那几年的夫妻感情又算得了什么呢?在一个传染病面前,患者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你又何必那么着急地摆脱掉这个烫手芋?难道即便是陪在身边也是一种妄想?你一方面要嫌弃我,一方面又要管制我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夫妻之实早在你赶我出门时就已经殆灭。小海的自私我们是可以看到的。琴琴的悲哀我们又何尝不能体会到。反正是将死之人,为何连最后的生活也要你来插手。所以,琴琴与得意到一起是给彼此一次新的生命。他愿意陪我到死,他愿意死后葬在一起,这是你作为丈夫不能给的,于是,得意才是我真正的丈夫。说来琴琴与得意走到一起还是很艰辛的,毕竟他们之间还是有违伦理的,所以他们的关系必定会受到彼此妻子,丈夫,父母亲及村里人的鄙夷。但是跟生命比起来,伦理又有几斤几两重呢?何况是被逼上梁山才为之的。因此,得意会对琴琴说:“趁我们都还活着,我们结婚吧。”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冲破重重阻碍,最终领到了结婚证,而心酸是事情也就此拉开序幕。看着那红本本,琴琴换上新娘衣服,手里提着大把的喜糖,拉着得意,挨家挨户的发喜糖。虽然大多数人不敢接受这来自病人的糖,但琴琴和得意早就已经料到这一情况,但是即便如此,又能怎样?我高兴!我非常高兴,你不接受我不在乎,我就是要让你们都知道,我有病但是我很开心很幸福,那是我的自由,我的权利,你们谁都管不着。琴琴拿着结婚证,激动地一遍一遍地对着得意念着:赵得意与商琴琴自愿结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其实那红本子不只是一张纸而已,那是我们感情的证明书,那是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在一起的有力证据,那是我们合法关系的发言人,我们要彼此陪伴监督者。不要不在乎这一个小红本本所起到的作用不然我怎么会你热病严重时不断地给你换着水,在你烧得不清醒时一直守在你的身边,给你不停地用湿布擦洗着你,在你身体溃烂严重,温度像是火烧无计可施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泡在冰凉的水中,即便是瑟瑟发抖,也一定要走到你身边,用自己冰冷的身体降低你的体温,这样一遍又一遍。终于,我累了,你也不再痛苦得叫娘了。早上你清醒过来了,但是无论你怎样叫唤我,我都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应答你了。我先去那边世界等你了,我知道你也会来的。因为我们是夫妻,我们领了结婚证的。我们说好了,要陪伴对方。死了还要葬在一起的。你的血是那样的红,但是你知道的,我最喜欢红色了。说好了死后我要穿着红红的裙子~你说到了那边的世界,是不是就没有人再来说我们的闲话了,是不是我们永远都看不到那些丑恶的事情与烦人的嘴脸了?不过,无论怎样,有你陪着我,有你给我做伴,一切就都足够了。

  很多时候,婚姻只是一张纸;很多时候,婚姻远远超出了一张纸。

  其实在现实面前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只看你肯不肯做,敢不敢做。不要老是以各种借口来搪塞,再困难处境也会有个底,看你能忍受得住多少,我们的爱就该有多深。感情应该是随着岁月增长而更加炽热的,不然为什么到最后琴琴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得意的命呢?但在现实看来,往往都是背道而驰了吧•••这也是无数感情的悲哀之处呀。爱到了最后,却不能一起做个伴•••

  :不知长卫导演取片名为最爱有没有更深层次含义呢?

  《最爱》观后感(四):深刻的《魔术时代》变成了文艺的《最爱》

  看完今天的首映,感觉有些支离破碎,果然,顾长卫导演在后来的观众见面会上承认这是删节版。不管出自什么原因,或许导演原先想表达的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中国存在魔幻荒诞,现在变成了一出感人的爱情小品原本,这段凄美的爱情是为表达电影中深刻的社会主题而服务经过删节后,爱情成了主角,社会问题被隐藏到了背后。

  不过,好象不删节也是通不过电审的。现在的主角——商琴琴和赵得意是多么正面高大。“我们”不是因为道德败坏,放纵欲望而染上热病的,“我们”是因为穷,因为愚昧无知,因为卖血而得病的,在道德上“我们”没有致命弱点。虽然是绝症,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就没了,“我们”还是要好好地活着,要堂堂正正做人,要相爱、要结婚、要领证、更要让全村人都知道,还要给他们发喜糖,就算人家祝福“我们”,“我们”也要祝福“我们”自己,哪怕下一秒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多么积极向上人生观!所以,即使该片里有些不和谐的、灰色的揭露人性恶的一面的东西,譬如人性中的懦弱、自私、冷漠、残酷~~~但最终还是邪不压正,瑕不掩瑜。这么一改,“蹭、蹭、蹭”立马把该片的思想觉悟拔高了好几个层次,多贴合政府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理念。该片最终能顺利上映,估计就在于它有着个干净漂亮的主题思想。虽然也算是悲剧,但多少有光明尾巴。就算主角们都死光了,他们也是有爱后才死的,活得不憋屈。怪不得有人调侃说,现在这个版本的电影更象是部农村励志爱情片。如果是按顾导的原意,未阉割版或许要“乌漆抹黑”得多。

  当然,电影还是有亮点的,特别是商琴琴与赵得意领证结婚后,大喜之后是大悲,俩人面临病痛折磨,互相扶助,最后还是逃不过死亡的结局,非常感人。不知道,章子怡这次用裸替了没有,如果没有,真是牺牲大了。郭富城演活了绝症患者濒临死亡的状态,发现他最近的演技真是精进不少,看来,四大天王的称号不是用来随便唬人的。

  此外,电影里农村人的性爱观一点儿都不象城里人想的那么老土和保守,有些方面还很超前,藏着原始的激情和冲动,少了城里人许多思前顾后的矫情。

  最后,奉劝各位千万不要在道德上“犯错”,不要因为贪图一时享乐而承受随之而来的痛苦。毕竟“热病”(电影中的名字)——学名“艾滋病”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更何况不是因为卖血而得这种病,心灵上经受的折磨恐怕不亚于肉体上遭受的痛苦。大家都懂的,所以更要洁身自好。

  《最爱》观后感(五):有温度有深度有人性

  很遗憾,时隔这么多年才让我遇上她。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活命与生存,选择了极为危险的方式去赚钱,这就是农村人的,生活,为了一家人条件改善唯一的选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最“正确的”选择;当卖血者中艾滋病的瘟疫逐渐漫延,人性对死亡的恐惧,无知的人对于艾滋病的敬而远之是在写社会现实,最本真的条件反射;当死亡的阴霾不断逼近,张郭选择了最接近人性的方式,不顾别人的冷眼,享受自己最后的幸福,我想这也许是人最本初的欲望,只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迷失了;剧中每一个角色都体现了小人物人性丑与美的一面,不作作,濮存昕,王宝强等这些人物都演到骨子里。感谢这些人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艾滋病阴霾下的村落,看到了人性的美与丑,看到了选择。

  《最爱》观后感(六):《最爱》 我的最爱

  最爱《最爱》中的两场戏:

  一是琴琴在被婆婆赶出来和得意相遇的那场戏,眼神的变化—从对得意的不解到接受,肢体上轻微的移动—双手从拒绝得意的拥抱到主动轻微地拥抱得意,眼泪从悲情向感动的自然转变,虽然没有台词,而也正是因为没有台词,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二是最后子怡的重头戏,脱得差不多的子怡更显瘦弱,瘦弱的她一次次用力压水,一次次进入冰冷的水缸里,随着她瘦弱的身子在屋里屋外穿梭,眼泪也止不住地在我的眼眶里穿梭。这不是看《唐山大地震》时那种声嘶力竭的发泄式的痛哭,而是酸酸楚楚的,心里揪揪的,眼眶一直湿润,却又平淡得无法拾起喷涌而出,就是很难受的感觉。第二天发现琴琴死去时,心里咯噔一下,眼泪刷的一下冲出来。得意用刀子砍自己时,那几次响声,就像有石头在扔向我的心一样,那个难受啊。最后从房间中流出鲜红色的血液,总感觉和海报上“最爱”两个字的颜色一模一样。这可能是我的猜想,看完那一滩鲜红的血液后,就一直觉得片头和海报上的“最爱”两字就是这鲜红的血迹,一想到这里,心里超不是滋味。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很佩服导演的创意,难受之中有着强烈的震撼感,看完后压抑了好久。

  郭天王不愧是两届金马影帝,不仅不别扭,而且还自然流畅,从头到尾,不着痕迹!

  蒋雯丽偷米那段真是绝了,畏惧、无奈而又倔强的眼神,双手一直在紧握着米袋,最后从地上捡起来的米再吹掉掺杂着的土,很生活,很平淡,越是生活,越是平淡就越能折射出角色的立体感以及演员的真诚!

  王宝强笑着说“我也快没电了!”头皮一阵凉意,鼻子酸了一下……就好像身边一直存在着的不起眼的人或物一样,只有哪一天,他或它突然间消失了,那种不习惯,那种伤感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珍惜眼前人,珍惜身旁的美丽风景。

  濮存昕很明显的被删掉了许多,前期一闪而过的齐全卖血的镜头让我很震撼,要是完全版就会更好,无比期待导演剪辑版!

  陶泽如父亲的角色我觉得很难,他演的也算上乘了,但总觉得还不够,对两个儿子的不同感情,对琴琴感情的变化,对小海一家所采取的态度,对全体村民的抱歉,对感染“热病”的村民的照顾,我觉得这些都是有很大发挥空间,都很出彩的戏份,总感觉父亲的角色没爆发出来,要是爆发出来,饱满了,相信父亲这个角色会更加出彩。

  那两位威胁父亲的感染“热病”的村民,为了死后华丽的棺木出卖自己的良心,当他们躺在华丽的棺材里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足显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活着的万般无奈。对这两个村民也恨不起来,更多的是无奈和悲凉。

  还有那位偷了琴琴红袄袄的村民,是为了在临死前履行对发妻“穿上红袄袄”的承诺,卑卑微微地过了一辈子,就想在临死前达成老伴的心愿,看着她穿上漂漂亮亮的红袄袄,在那场戏中,身材较为臃肿的妻子勉勉强强地穿进那件红袄袄,应憋着眼泪对着老公笑,老公在笑中死去,如此“滑稽”的场面没有一丝的滑稽,只有无限的感动,期望,无奈与悲凉。

  生活就是如此,感动无时不在,感动无处不在。多少“理性”的人批评所谓的“感动”就是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掉进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情感陷阱里,我也赞同,但是我也很喜欢这种“欺骗”,我心甘情愿地跳下去,因为我享受感动,享受身边的每一份感动,因为它教会了我去分享身边的感动,去好好欣赏身边每一片的美丽风景,去珍惜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有了感动,有了欣赏,有了珍惜,才有了生活。

  《最爱》观后感(七):《最爱》:管他体面不体面

  剧中关键的那首被得意和许多人传唱的左小的歌

  叫《吹牛》

  其实是唱给死后的自己听的吧

  我把它理解为影片的一条暗线

  吹牛谁都会啊

  可是又是多么的无奈

  国内剧场版整体剪辑的还是挺紧凑的

  至少能够打动人心

  空镜头说不出的惆怅

  配乐很tmd煽情

  角色的设定和演员的表演还是相当不错的

  那些黄金配角不细说了

  就说郭天王的几场调侃和欲哭无泪的戏

  那是有大大的进步啊

  痕迹当然有点过但是符合人物性格

  章子怡其实演的不错了

  换张静初或高圆圆我想也就到这份吧

  虽比不上顾大媳妇赶猪那么实诚

  可也挺真实的

  而且都晚到这份上了

  也不会有什么枪不枪的嫌疑了吧

  两个主角卖血的单纯动机

  真的很震撼

  气氛开始的有些诡异

  节奏控制到后来渐入佳境

  喜忧参半的现实感挺有代入感的

  我不得不承认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各种打酱油的都是大腕

  那个开火车的怎么就没骂几句娘啊

  这段绝对是个好的对比啊

  最近看过的最成熟的国产电影

  虽然是被广店阉割的

  个人评价:8.2分

  社会边缘的一段缩影

  能够被勇敢的很技术的放大到银幕

  这就是很好的一次见证

  《最爱》观后感(八):多么伟大的爱

  是不是烈火就必须再次遇到烈火,才能燃出激情的火花?

  不晓得。

  总之我就是哭得头很痛。我能够体会那种我当你的娘,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的心甘情愿,甘之若饴。就是把他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来照顾,不愿意他受什么委屈。是真心的,不是装的。其实,我们表面都盖了太多东西,给了自己很多伪装,不愿意展现出最真实的自我。

  得意为什么砍自己的脚不砍自己的头呢?我刚开始以为,因为太虚弱,想给自己一点疼痛,好处理好琴琴的身后事,没想到,血就一直漫出了屋外,所以说,身体的疼痛,远远比不过内心的绝望和痛。就这样死了,至少还能好好地感受和回味2人的爱,至少还能很清醒地回想一下琴琴整晚把自己泡在水里冻,去缓解他的热。

  大多数人,都是该咋过就咋过,只有内心那么纯粹的人,才能演绎出这样的人生。都是一样要死的,可是有的人的爱,值得人去纪念。

  怎样的活法,都没啥不好的。活着,至少你有珍惜的机会。

  放纵大胆地去爱,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像花的一季,田野里的花也都能自信地绽放一回。

  《最爱》观后感(九):人心猛于HIV

  电影看完,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影片最后孙子的画外音:我们在这边依旧种田吃饭过日子 他们最初也过得是这样的日子,这样平静而无波澜的日子 日子久了人们总会觉得乏倦 一旦一丝丝的诱惑就会将他们连人带魂儿的勾了去 小孙子在往常上学的路上捡到一颗色泽诱人的西红柿,没经得住诱惑,吃了,被毒死了 琴琴在平静的日子中看到了城里人用的洗发水,没经住诱惑,卖血买,感染了HIV 得意也在过着自己的日子,但身边的人都卖血大哥却唯独制止他,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卖了血,感染了HIV 失了以前平静的日子他们才知道珍惜 人不都这样

  关于村里其他未染热病的村民,给出关怀是他们莫大的情分,束手旁观是他们的本分,是人都惜命,他们不会例外,他们的无知和愚蠢是这个落后村庄的客观事实,改变不了,就算老柱柱懂得知识可以改变也挡不住愚昧村民拆学校的步子

  老柱柱把得病的村民都聚集在学校共同生活,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各式各样的诱惑又勾得人心涣散,病毒传染和恶化的速度与人心变幻的速度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小海一家送瘟神一样将琴琴扫地出门,昔日的郎才女貌一夜间翻脸无情;得意媳妇儿迫不及待回了娘家会姘头,昔日的夫妻恩爱荡然无存;街坊四邻挤破脑袋将他们的不幸收入眼里以供茶余饭后的谈资,昔日的邻里谈笑瞬间乌有 病毒还只是慢慢蚕食他们的肉体,若是宽容,还会潜伏期不发病再给他们些时日,可身边亲近过的人确实瞬间将他们击得粉碎

  有人说得意和琴琴之间不是爱情,只是一种惺惺相惜。我倒是觉得爱情的样子有很多,可以和我们以为的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每个人表达出爱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得意的爱是孩童那般纯粹天然的,当然还有孩童那般的顽皮和刁钻,琴琴的爱是静默地包容与体谅,爱人的开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得意那时懦弱了没有和琴琴一起上吊,琴琴却为他退钱耗尽了自己仅剩的生命。孩童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学习并且成长,孩童般的得意也是如此,得意醒来后学习到了琴琴爱他的方式,成长为了愿意为琴琴付出生命的爱人。其实他们俩很相配

  我特别喜欢电影的英文名称love for life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拙见,不喜勿喷,见谅)

  《最爱》观后感(十):为何最爱

  5月的一个星期三,我在东高地的一个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我还记得当时看电影的过程都非常的艰难。当时我走进电影院,兑换我的团购28卷。自认为非常的值得,但当我咨询工作人员的时候,他告诉我说,目前只有2个人看这部电影,所以低于3个人是不放这部片子的。如果不行,就去看加勒比海盗吧,国产电影目前的市场就是这样,这样的片子也是没有多少人看的。我当时觉得,2个人看,和3个人看有什么区别吗?这个观众底线让我很头疼。

  眼看就要到放映的时间了,这时候来了一位男士。慷慨的花了一百四买了票。这样,就确保电影放映的那个底线人数。

  实际最后放映的时候,电影院有6个人。

  这部片子我没有带着任何的惊喜去看,其实是一种很放松的态度看的。但是实际我还是觉得这个电影有非常大的意义,我甚至觉得在爱情题材已经在流行音乐和电视剧电影里泛滥成灾的时候,几乎你找不到任何点来表达的到位的时候。这部电影选择了一个突破点,它制造了一个环境,一个残酷的环境,一个非常不现实的环境,但是你能足够信任它,信任这个环境和这些人。 也就是说,在一个不太现实的环境下,一个虚构的场景下,充满了现实的意义。

  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根本***没法回答。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你可以直接谈。没有选择的时候,其实你就会非常清楚你要选择什么了。

  这话很矛盾,没错。

  面对死亡的时候,你绝对会知道,你最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最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最需要什么样的爱情。但是大部分时间,人们不必去考虑,因为大部分人离死亡还很远。或者说,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那么,有些问题,就会离你我非常的遥远。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选择什么,因为选择太他妈多了。生活太丰富多彩了。以至于,迷惑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双眼。

  我记得有人说,在厕所里的歌声是世界上最美的歌声。我似乎相信了。我也相信很多不敢唱歌的人,会在蹲坑的时候唱歌,而且那会的歌声其实比你任何时候唱的都要好听。所以最好的ktv其实是在厕所。那里有种气味,有种声场是最自然放松的。

  我顿时相信环境的力量。你无法躲避环境带来的问题。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现在已经没什么人关心。爱情是一个庸俗功利但是也是永恒的话题。这两者的碰撞,给人以一种宗教的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