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地惊雷》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地惊雷》观后感10篇

2022-05-25 02:07: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地惊雷》观后感10篇

  《大地惊雷》是一部由乔尔·科恩 / 伊桑·科恩执导,杰夫·布里吉斯 / 海莉·斯坦菲尔德 / 马特·达蒙主演的一部剧情 / 西部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地惊雷》观后感(一):如何区分佳作和杰作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又身处神奇的国度,能够一边骂娘一边无成本的欣赏各国的文化娱乐产品。各国电影牛人此起彼伏,但我们的时间时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欣赏一部好的电影,我认为还是有点捷径可走的,简单地说,区分佳作和平庸之作的就是看前20分钟,如果还无法被代入,我认为可以原地放弃了,20分钟还无法把观众代入,不是低智商就是装13。

  但区分杰作和佳作却并不容易,我的分类方法是,佳作让人感觉精彩,杰作却是超越“精彩”,将人的情绪调动起来久久无法自拔。

  西部片其实并非是我很喜欢的题材,但科恩兄弟牛逼就牛逼在这里,所谓化腐朽为神奇,指得就是这层含义吧。

  整段电影亮点不断剧情,节奏,情绪,表演和摄影都非常精彩,很多影评都说过了,我也不再说了。举一些小案例吧

  片头,三个上绞架的罪犯,前两个人是白人,临死均发表了长篇感言,或涕泪纵横,或假装豪气干云,第三个应该是印第安人,刚说了半句“我想说的话是”,侩子手直接过来布袋套头,往生以前都不允许发话。

  表演,我头一次看到马特戴蒙扮演的角色让人根本不知道这是马特戴蒙扮演的,公平的说,这其中因马特自身努力的原因低于50%。

  大公鸡带玛蒂于马背月夜送医的一段,空旷的广角镜与近景特写交织,马死、林影、落日、星空、雪夜,是可以写入教科书的一段镜头。

  最后的结尾,让我想起了老无所依,惆怅,忧伤,科恩兄弟不是简单的重复自己,而是又一次超越了自己,好比WEB2.0超越1.0

  《大地惊雷》观后感(二):《大地惊雷》

  科恩兄弟在自己作者电影中一向用幽默展现不可预期和不可控制两者交织的戏剧冲突,实则表达人之伟大和人之潜在价值都是有局限的。

  而在小说改编作品中找寻适合自我表达的内涵,一种英雄、正义、道德……缺失、模糊的状态。理性至上和追求客观是西方经验的两个特征,而他们的此类作品从来都是这方面的“反证”。法律作为西方社会基石,在科恩作品中从来都是一个被讥嘲的幌子。就如同女孩Mattie Ross一路上都用“认识一个好律师”为借口搪塞着各路货色,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从一开始她就不相信真正法制,而是自我寻求解决方法。

  西部片特别是后来自成一体的意大利面西部片其实很多方面和科恩兄弟作品有相似之处,一种非政府主义状态下人性多样性的探索。这次他们的初次尝试达到不错的效果也可以预见。

  《大地惊雷》观后感(三):Go go gilrs

  确实是很不错的西部片,但放到大环境里来讲就只能算还好了。看开头还以为是《阿黛拉的冒险》这样的片子,那俩女孩有得一拼,到后来渐入佳境。

  其他各方面都是稳扎稳打的功夫,没有硬伤。

  Jeff Bridges值得提名。Matt Damon小姑娘也很不错。就是Matt Damon太糟糕了,不清不白的。

  还有那虚无缥缈的爱情,倒是意味深长。

  《大地惊雷》观后感(四):先贴个片尾曲

  青春勇敢的小姑娘变成一个严肃的独臂神尼,走在西部小镇的街道上,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宗教歌曲。难怪宗教的力量巨大,无依的人,总要有个支撑,哪怕是空中楼阁。

  看这两张剧照。王菲唱的,只有我知道时光是如果爬过我的皮肤。

  年轻时越美好越灿烂,衰老时越发凄凉。那苹果肌和宝石一般烁烁的眸子,场面略一转换,就成了这个严肃瘦削的老姑婆,这几十年,她是怎么过来的?时光,是怎么雕刻出另一张脸的?那个小小姑娘哪里去了?那风雪中倔强又美丽的小小姑娘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歌手:iris dement 专辑:lifeline

  What a fellowship, what a joy divine,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What a blessedness, what a peace is mine,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Leaning, leaning,

  afe and secure from all alarms;

  Leaning, leaning,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Oh, how sweet to walk in this pilgrim way,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Oh, how bright the path grows from day to day,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Leaning, leaning,

  afe and secure from all alarms;

  Leaning, leaning,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What have I to dread, what have I to fear,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I have blessed peace with my Lord so near,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Leaning, leaning,

  afe and secure from all alarms;

  Leaning, leaning,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大地惊雷》观后感(五):留在记忆里的那些人

  我们这一辈子会遇见许多人,总有那么几个会深深烙印在心中,纵使光阴飞逝,他们的音容仍清晰可辨,如在眼前。

  或许是爱情,年轻懵懂时的那份甜蜜和苦涩,乃至痛心疾首,那个人的存在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刺在心的深处,但流出的不是血,是甘醇的酒,醉而忘返。

  或许是友情,那些轻狂的时光,是谁在你得意的时候和你一起疯狂,是谁嘴上虽然不说但是总在艰时敲开你的门,陪你坐到天亮。这些老朋友或许有一天会走散,但是当你沉浸在回忆中时,勾起你淡淡苦笑总是他们。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复仇,比主题更大的,便是这种超然于爱情友情之上的情谊。

  小姑娘麦蒂为报父仇,找到了嫉恶如仇,公正勇敢的法警,“大公鸡”考伯恩,一同踏上了追寻杀父仇人切尼的征程。在黄沙漫漫,乱石荒野的大西部,他们俩同德州骑警勒波义夫一道,与犯罪组织展开斗争。是的,作为一部典型的西部风格电影,他的故事结构单调老套,无非是聚众,追踪,开枪,再追踪,再开枪,主角倒下再爬起来,最后敌人倒下,再也没爬起来。

  就是这么老套的剧情,也让我看得不那么兴趣索然。

  法警考伯恩有着一个典型的西部硬汉的形象,在他坚韧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柔软的心。对敌人毫不留情,枪枪致命,对同伴虽然嘴上欠了点,但一直默默关心,紧急时刻会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有那么几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一、考伯恩和勒波义夫在荒原上斗嘴,因为不服,醉醺醺的考伯恩下马,拿出面包往天上扔,同时开枪将面包击落,勒波义夫后来频频插手,破坏他这幼稚的举动(勒波义夫此举也幼稚得很)。看到这里我乐了,这帮硬汉原来也有风趣的一面。

  二、山脚下,“狗屎运”内德一行四人被考伯恩一人截住去路,在互相喊了一些狠话后,考伯恩掏出双枪,拍马冲锋,并在枪战中击毙敌方三人。最后“狗屎运”内德被勒波义夫的400码(这该有多远。。。)定点射击撂倒。而考伯恩像雄狮一般无所畏惧的冲锋让人震撼,他不愧于西部英雄的光环。

  三、麦蒂在洞里被毒蛇咬伤,在做了紧急处理后,考伯恩抱上麦蒂拍马往有医生的地方飞驰。路途遥远,冰天雪地,马儿“小黑”最终体力不支而倒下,考伯恩没有犹豫,果断地了断了“小黑”的痛苦,并抱起麦蒂,用双腿奔驰在夜的荒野。这段镜头充分展示了考伯恩的果敢和决心,他的信念之强大,也恰恰好匹配了他的正面形象。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的亮点其实不少,主打的英雄考伯恩,与年龄不符的作风成熟的麦蒂,还有大多数时间打酱油的勒波义夫(他总是演着开枪,中枪的把戏),不知道原著里他们的模样是不是这样。最后的结局是年近40的麦蒂收殓了考伯恩的遗骨,葬在了家的附近。她的缅怀,来自他们曾经的难忘经历,那是一种类似于战友,更似于父女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在西部茫茫的荒野上,穿越时光,穿越银屏,子弹一般射中我们的心。

  《大地惊雷》观后感(六):《西部版,爱丽丝漫游》

  《西部版,爱丽丝漫游》

  这是一部西部片,因为丑陋的歹徒、正义的执法官、善良的骑警、热闹的枪战,基本元素都具备了!

  故事是女报复仇,雇人执法,惊险刺激,终得偿愿!

  不过,这次美国著名的电影导演科恩(Coen)兄弟,当今声名最为卓著的独立制片旗手,不再摆弄什么诡异的故事,揭示边缘人物的生活状态,或者表达一种卓尔不群的思想。

  他们演绎一出“西部版,爱丽丝漫游”只是把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的狮子,换成了骑警、独眼警探和黑马一匹等。

  这样一部老式的传统西部片,出自科恩兄弟之手,有点令人大跌眼镜。而且还是翻拍自1969年约翰·韦恩版的《大地惊雷》。难道真的是“非主流”高人回归?

  有评论家认为,科恩兄弟是要告诉人们一个现实,即他们不愿意成为欧洲人认为的所谓伪知识分子,如果他们愿意,就可以变得优雅、稳重、讨人喜欢。

  票房已然证明了这一点,《大地惊雷》成为科恩兄弟到目前为止最为卖座的电影。可谓名利双收!

  与老版不同,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以小女孩的内心独白开始,也加入了一些对剧情毫无影响的细枝末节(例如:杰夫·布里吉斯饰演的Cogburn脚踢小盆友、以及后面遇见的吊死者和“熊皮人”),这些细枝末节的增添更忠于原著,并通过电影语言完成了单纯的描述,只是为了描述而描述。当然,影片开端还删去了老版中原有的小女主角的父亲被杀的戏份,只用女主角的独白一笔带过。

  同时还让电影回到故事去,小女主角不许呈现出喜剧或者话剧样式的大喊大叫,被刻画地更加真实,表演也更有层次感。

  这就是科恩兄弟的手段,他们需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也要让观众知道互相存在的意义!

  哪怕现实世界可能真的会像爱丽丝漫游之奇妙,但也一定只是存在于过去的西部游侠世界中!

  《大地惊雷》观后感(七):新版与旧版的一些不同

  1、旧版开头详细交待了父亲离家直到被杀的经过,新版用女孩的画外音一笔带过;

  2、旧版中女孩到达后发现殡仪馆门关着,于是先去刑场看了绞刑然后再去殡仪馆看父亲的遗体;新版中先看完遗体再去刑场,并且增加了行刑前犯人认罪伏法的情节;

  3、旧版中有老警察抓犯人回来的镜头;

  4、旧版中一路上三个人始终在一起,但新版中两次分道扬镳。第一次是在出发后不久,直到小屋埋伏那段才汇合。第二次是在女孩遇到仇人的前一夜,两个警察都失去了信心,小警察决定回得州;

  5、旧版中在小屋埋伏那段,小警察是因为紧张而破坏了老警察计划,新版中他只是凑巧赶到;

  6、新版中半路上发现一具被吊在树上的尸体,被一个陌生人带走了;还碰到一个披熊皮的医生;(完全莫名其妙的剧情)

  7、新版中增加了老警察在一户印第安人家里打听情报的剧情,老警察对两个印第安孩子非常粗暴。旧版中没有。

  8、新版中有雪景和夜景;旧版一路天晴;

  9、新版增加了老警察和小警察比赛枪法的剧情;

  10、新版增加了两个警察失去信心打算放弃的剧情,更反衬出女孩坚毅的性格;

  12、新版结局有很大不同,小警察没死;女孩失去了一只手,长大后变成了老处女,老警官跟着马戏团到处演戏,女孩去看望他时已经死了,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大地惊雷》观后感(八):OMG,我的科恩兄弟那里去了?

  当我被预告片中广袤的西部风景所震撼的时候,我想,是不是科恩兄弟终于放下《阅后焚烧》之类的小聪明,重新回到《老无所依》的萧瑟荒凉中来了。但当我在影院安安静静的渡过了这漫长而无趣的2个小时之后,我知道自己错了,这一部翻拍的《大地惊雷》无疑是科恩兄弟最差的电影,因为它完完全全失去了科恩兄弟的影子。

  人们总是期待着那些杰出的艺术家,具体说,电影导演能够突破自己风格上的瓶颈,而进入更加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但突破自己并不意味着失去应有的艺术水平。曾经林奇的《路直路弯》失败了,而今天的科恩兄弟也失败了。更多的原因在于《大地惊雷》无论从小说原著,还是约翰韦恩版的朱玉在前,从剧本上都不可能给科恩兄弟太多的改编空间,科恩兄弟无可避免的最终落入一个情感温厚的西部英雄电影。我们曾经热爱的科恩兄弟在其庞大的情感基础上,其特有的风格荡然无存。

  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恩兄弟还是在这部影片上打上了自己的标签,如杰夫和小女孩偶遇的熊人,还有杰夫与马特达蒙的射击比赛。那种源于现实而基于荒谬的特色恰恰来源于科恩特有的风格,但这种特色性的瞬间屈指可数,而且整个影片的基调完全构建在于其相反的人性光辉之上,这让科恩兄弟没有空间去肆意发挥。科恩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往往是建立在后现代的基础之上的,那种荒诞的黑色幽默与传统的西部英雄电影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科恩兄弟两次成功的突破自我,一次在与《巴顿芬克》,一次在与《老无所依》。《巴顿芬克》其独特的充满怀旧特色而含糊不清的影片风格,不仅仅是对其《血迷宫》和《米勒的十字路口》最为完整的总结,而且奠定了之后《绿脚趾》一类影片的影片基调。而为科恩兄弟赢得奥斯卡的《老无所依》则是在思想上将科恩兄弟推向了顶峰。或许科恩兄弟在寻找再一次的突破,但《大地惊雷》绝对不是他们应走的方向。

  《大地惊雷》观后感(九):沙砾上的人情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归宿,为的是完成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小女孩为了报父亲被杀之仇,警官为了逮住罪大恶极的祸首,德州突击队员为了不菲的酬金,不同的目标却让他们汇上了同一条小径,命运让他们在选择的路上被选择。所有的人情不过是顺带捎上的闲言碎语,像说话时嘴里吐出的沫子,不堪一击,消失于无形。

  但这捎上的人情却成就了一个故事,一股点燃世间融化冰雪的温暖。我们本不曾为谁,时间殆尽,人事进退,到了最后,我们会发现原来一切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大树扎根于土地,盘结错综的根系布满每一个可以延伸到的角落,为的是吸进每一滴可以利用的水源供养自己的成长,却不知也滋润了一方大地,绿草丛生,繁花盛开,结满果子的枝丫上挂着的鸟巢,还有那树荫下避热解暑的孩子。谁说树只是为了自己,捎上的人情描绘出了一幅未曾预想的图景,尽管那不是它的目的,但那却是它最好的归宿。

  那个固执的老牛仔,那个自以为是的德州突击队员,那个干练勇敢的小女孩,还有那柔美里混着刚烈的旋律,科恩的黑色幽默再也不盛气凌人般杀人一个措手不及的无可奈何,只不过变成一点能引人打一个喷嚏的胡椒粉洒在了大块的起司上,那诱人的香气柔缓地爬升,透着温婉朦胧以至于无法捕捉的情感,看不太清,闻进鼻里,却引得全身上下只可意会的共鸣膨胀。

  不能说结尾的每个人都达到了自己孤注追寻的目的,但他们却找到了自己不愿触碰却一直在追寻着的答案。小女孩的复仇变成了二十五年后的一次感恩,德州突击队员傲然凌厉的“再见”变成了由心而语的“后会有期”,警官替天行道的斩恶除奸变成了对一面之缘奋不顾身的挽救。

  人情不是什么偶然,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里总要碰到,人情背后也不必然隐藏着一段深邃不可测的用意,那只不过是一段简单到能让人倒背如流的故事,却因为我们用耳倾听用心领会而变得精彩非凡。

  小女孩骑马过河时那股韧劲,唤起了独眼胖老头内心的刚强,他跨在马背上,在杂草丛生的荒原上面朝四个对手仍旧一往直前,马蹄狠狠踏在堆满沙砾的尘土上,一骑绝尘而动人魂魄,手里握着卡宾枪的德州小伙在那一刻仿佛也看到了在四百码外即将发生的奇迹,他闭上一只眼,轻轻扣动了扳机,这一声,响彻云际。

  在这之前,是毫无瓜葛的陌生人,在这之后,却是以心相交的陌生人,来去往复,其实大家互相并不深知相熟,但那种感觉,就像骑马在余辉中奔进,想起就热血腾沸,想起就感人落泪。

  《大地惊雷》观后感(十):淡若惊雷

  这是一部翻拍电影。小女孩(Ross)出场的时候很抢眼,一个乳臭未干,信念却很强,又有一股与超出年龄太多的老辣。

  用一个词来评价这个电影,我会说很平淡,这个评价与褒贬无关,试想一个发生在西部年代的故事,有马匪和警官,有枪战和死亡,为什么不是黄飞鸿之西域雄狮般畅快,却演绎地如此平淡,平淡的不能再平淡。

  于是说回这个Ross,她的第一次出场,让我坚信,这个女孩如果长大,哪怕只长到25岁,她会必斯嘉丽泼辣十倍,而且说不定也很耐看。因为在看着月亮想着王子的岁数里,她已经横穿荒野,纵情生死,与马匪火并,报父仇而归。

  可故事的结局选择了平淡,最后那个比别人老很多的妇人,在独眼警察的弥留之际,赶去见故人最后一面。原来在那之后,他们都没有再见过。

  再说回那之前,他险些命丧马匪枪下,马特达蒙饰演的联邦警探救了他,他一枪在任何电影里都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煽情造势,只是专注的一枪,专注的仿佛这一枪不是开在电影里,而是开在真实的世界。然后他带着她,策马狂奔,赶回去,为她截肢。

  什么曲折都没有,他们追上了敌人,她找到了仇人,就这么简单的线索,她报仇了,他们也都成功了,吵了一架,然后又见面了,然后大家分开,各自回去自己的生活里,然后谁也不再出场。

  唯美么,不算吧,只是有一点儿美而已,淡的,跟真的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