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争制造者们》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战争制造者们》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27 02: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争制造者们》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战争制造者们》是一部由Loretta Alper / Jeremy Earp执导,西恩·潘 / Norman Solomon / George W. Bush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制造者们》观后感(一):从生到死的忽悠

  大众总是健忘的。

  《1984》里可以被随意篡改的历史显得那么不可思议,而我们现实中的历史事实上也在被随意篡改着,而我们丝毫不觉。

  20岁以前总对希特勒能将一整个国家的人变成疯狂纳粹世界为敌感到不可思议——怎么能让那么多人都变成坏人呢?20岁后才逐渐明白,其实历史就在身边重演。

  看到了一张照片,毛与朱德在商讨问题;另一张几乎相同的照片里,朱德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章却不见了。《1984》的真理部的神威。

  数年前的反日浪潮,抵制日货、打砸抢日资店铺饭馆、砸烧日车、同时端出南京大屠杀的血泪史……记忆犹新吧。我们的爱国愤青在爱国的名义下做出的一切,很合情合理,不是么?

  影片中,在越战前政府制造“越南人民生活在极权的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我们去搭救”的舆论,激起了“达则兼济天下”的美国人民的深刻同情心,在爱、自由民主的名义下,开始了战争、化学武器、屠杀。正好前段时间看过《孟山都公司眼中的世界》,知道孟山都为美军制造的橙剂(化学武器,用飞机喷洒过森林后,叶子落光寸草不生,可使敌军无处藏身)使得越南的下一代产生了大量的畸形儿(你小时候可看过路边摊一样的流产畸形儿尸体展?)。更不用说美军自己的“越战综合症”了。噢,一切在爱、自由、民主的名义下,很合情合理发生了。

  越战的导火线之一,是当时总统说“我们被越南人的鱼雷打了所以必须反击”。鱼雷事件(北部湾事件)在战争后才知道是个骗局。而乔治布什又说,萨达姆铁定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是生化武器就是核弹头,我知道他去买了大量的铀来着。直到搞翻伊拉克、干掉萨达姆,也没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另一个骗局。

  然而大众总是健忘的。

  于是战争还在继续。

  不止战争,以各种“崇高理由进行破坏敌对伤害、杀戮、和灭绝人性行为曾经就有过,现在正发生,未来还会有。

  希特勒和纳粹:为了国家和民族……

  东条英机和二战时的日本:为了天皇的荣誉……

  美国政府和越战:为了美国人民不受伤害和越南人民的民主自由……

  美国政府和伊拉克战争:为了伊拉克人民的民主自由和世界人民不受伤害……

  ………………等等等等………………

  中国人民和反日/反美/反法(谁知道还会反神马)游行(打砸抢):为了民族的尊严爱国主义……(等一下,提出这个伟大目标的那个人团体,是谁呢?)

  最后再啰嗦一句其他影评都指出的问题:至少美国佬还能拍出这样的纪录片给他的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看……

  《战争制造者们》观后感(二):杀人越来越轻松

  影片的一组数据

  一战中,伤亡人数中的10%是平民

  二战,达到50%

  越战,到了70%

  伊拉克战争,成了90%

  美国大兵的阵亡率是大幅下降,得益于日趋精良的现代化装备

  武器的先进还有个显著特征,你完全可以不接触敌人,甚至连敌人也没看到就可以消灭他了,武器完全是区域杀害型的。

  如果说用冷兵器战斗时,人们还会倍受人性残忍洗礼,那么现代

  武器真的就好似玩游戏,所不同的只是人死了不能复活,不能存档。

  如果某天,突然有人告诉我,我所玩的网游其实是在操控无人驾驶飞

  机空袭日本,而且是真实发生了,我也丝毫不惊讶。现代战争难道不是这

  样吗?一个个比特的数据出去,和你一样活蹦乱跳家伙灰飞烟灭了,

  你也不用看着敌人死去的痛苦状,或者你甚至不会发现有敌人死去,所不

  同的只是一片区域炸没了,跟我们的电脑游戏没什么区别把。

  现代战争啊!敌人全虚拟化了,都是数字,都是目标,人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再想想,突然发现本来敌人就是虚拟出来,很可笑

  《战争制造者们》观后感(三):民主不是暴力,更不是战争

  之前对于民主自己的思考是,民主一定是非暴力的。

  现在更加肯定任何战争都是与民主精神相违背的。

  而这个电影,更让我们看到,美国的民主只是国内的民主。但是对于美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在外交国际政策方面,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军国主义和暴力。

  从2战后,美国参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格林纳达战争,古巴战争,空袭利比亚,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

  而美国的军事开支和军事科技也一直是世界领先的。

  我们千万不要把美国的国内民主和国际政策混淆,如果混淆就会出现,要不讽刺美国是假民主,要不就是盲目把美国当成民主的榜样,而无视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专制,独裁和暴力。

  除了这个电影,加上《谁与民主为敌》,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认识美国政治在国内与国外的区别。

  这个片子更应该是让美国人看:让美国人清楚,他们在国际政治上和国内他们享受的是不一样的。美国政府对内对外是2张脸,如果希望避免这样的杀戮,战争出现,如同电影里越战中唯一反对越战的议员说的,美国的外交必须由美国人民来做决策

  当然,前提是美国新闻独立性,因为在外交事物上,美国媒体是美国外交政策是帮手。如果不实现外交新闻独立,美国人民决定美国外交政策的话只是纸上谈兵

  我写这个不是为了批评美国,来表扬中国怎么好,我只是呈述事实

  《战争制造者们》观后感(四):摘录一段结尾的字幕(马丁·路德金) :人们不会简单地把反对自己政府的政策作为自己的任务

  (马丁·路德金)

  当时刻来到寂静被打破

  而这一时刻已经为我们降临

  即使是来自你内心深处要求

  人们不会简单地把反对自己

  政府的政策作为自己的任务

  特别是在战争时期

  我知道我再也不能呐喊

  对抗灾犹太区被压迫的暴力

  没有能和如今世界上最伟大的

  暴力传承者

  我自己的政府说清楚

  当我们用自己最新的武器

  在他们身上试验时 他们在想什么

  正如德国纳粹在欧洲的集中营

  测试新型药物和新刑罚

  现在几乎没有可以寄以希望

  拯救痛苦了

  我们相识已久

  但却可以理解不信任

  为他们说话就是用西方语言

  无力的解释

  尤其是现在他们

  不信任美国人的意图

  现在世界所要求美国的成熟

  是我们所达不到的

  这样调停方式不只是让

  一个国家年复一年的投入

  更多的金钱在军事防御

  更是在社会道德提升

  到达灵性死亡

  不知如何这样的疯狂必须停止

  我们必须现在就停止

  我以一个热爱美国的人

  对我们国家的领袖如是说

  这场战争最初的发动是我们

  最早结束它的必须是我们

  《战争制造者们》观后感(五):我们一直冷眼旁观

  当枪声想起,希特勒已和他的战友们从酒馆中冲出,满世界都是我们应该如何反抗外民族的侵略,我们该如何奋起自卫,而我们自卫的方式则是以暴制暴。于是就衍生于这样的心理——当“侵略者们”臣服在我们的脚下,就是我们自己战争取得胜利时候。因此,我们身在别人的土地之上;因此,我们脚下冰冷的尸体满山遍野;因此,我们成为了嗜血的恶魔;因此,你们都来声讨我们。

  战争的接连不断不是人类行进中的插曲,自始至终都不曾作为一种偶然存在,它是历史行进的必然形式

  当我们的欲望被无限扩大,我们的防御低限一再被被触碰,那么,战争只是作为一种行为上的突破口,只要发生任何一点儿“意外”,就会瞬间爆发。当然,任何事都有可能以“意外”的形式进行,任何事都有可能成为这个“意外”,哪怕是被一次性筷子的木屑扎了手,只要知道是对方生产的,就有可能以“被暗算”为名进行讨伐。

  “越南的人民需要我们。”“伊拉克的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不知道今天议会的内容,但报纸广播电视之中全是他国人民的痛苦。就在那段日子里电视中的总统和大臣们的脸突然变得和蔼可亲起来。走在大街上望着那一块块写满对我们民主的称赞之词的广告牌,心中开始觉得有些残忍,为什么那些人就只能在独裁者的压榨下生活呢?这太不公平了。

  在某个时间,突然媒体发布了一个重要消息——经过仔细研究,我们的总统终于决定要帮助那些苦难的人民进行解放,虽然这对我们毫无利益可言,但是为了民主的光辉,为了世界的和平,让独裁者们都去见鬼吧!

  得知消息的我们甚是兴奋,这是一种怎样的令人感动啊!人们大街小巷奔走相告,为即将到来的圣战而倍感荣耀

  在这个十分热血时候,突然打断大家,我感到很抱歉,先让我们休息一下,考虑下下面的这个问题。

  “这个世界需要我们!”“为了我们的人民不再哭泣,为了伟大的日耳曼民族!”从小酒馆冲出来的那个家伙也是这么说的。敝人认为这两句话是在希特勒的站前演讲中是最有分量的,也是最有煽动性的说辞——第一,别人有难;第二,我们有难,于是这个公式得出的结果就是,我们要通过反抗手段解救自己,拯救他人,进而获得全世界的解放!多么美好无知愿望啊!我并不是想要说明法西斯战时人民的思想是有多么愚蠢,只是想说历史是有多么的相似

  对于战前演说,我们并不陌生,这套路已然轻车熟路。如果说在很早前就有人提出异议,说着说从根本上就进行了否定,那么也不会使战争如此顺利地进行。而事实上,所有人都应该明白,无论正义性与否,战争都意味着一场杀戮。倘若把战争发起者这一罪名扣在媒体的头上,好像会有些言之过重,而他们也会大声喊着不服“我们只是将客观事实呈现给受众啊,战争的兴起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啊!”

  而重点就在在所谓的“事实”上。

  从战事开始密谋时,新闻已经失去了自由的权利。我们面前的那些“事实”都是经过扭曲的,或者说分割下来的内容,这样的“事实”是片面的,甚至已经成为了谬误。抛开二战的前车之鉴单纯以伊战为例,在战前媒体是有权利和义务让受众得知当前的状况,但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却极度依赖政府的消息源,不曾有人怀疑过它的真实性。于是我们所听到的满是总统和大臣们充满激情的“世界拯救说”,看到的都是主持人们一张张慷慨激昂的脸。

  要说没有人站出来说过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每个站出来的人的结局都令人感到惊讶。在费尔唐纳修刚从节目中开口质问“为了解救别人的苦难难道就要我们把自己的儿子推向战场么?”在这个问题还没有被回答的时候,第二周我们就得知节目被停掉的消息。不是问题本身太过肤浅,也不是问题毫无意义,只是这个世界已是一色,容不得半点儿“杂质”。

  但事实上媒体的社会责任即使让大众得知既有的事实。而我们的媒体既不盲目也不糊涂,只是在战前就已经沦为了政治的手段。

  让我们拿出些有力证据证明他们是如何心甘情愿地成为宣战工具

  首先支撑他们的大资本家需要通过战争谋取暴利,批准他们发售的政客们需要通过战争来提高自身地位,他们所流通的这个国家需要用战争掌握霸权,于是他们只能冷眼旁观。

  如果说战前媒体的位置还处于十分尴尬的状况,那么随着战争的进行,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必然会得以改善,至少我们可以通过死亡数据来说明战争是有多么残酷。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当战争的枪声打响,民众情绪也随之高涨,而这种亢奋是无法在短期内就能抑制下去的。随着亢奋的程度加深,只是的关注点则会在这段日子里永远地停留在那些“战绩”之上,沉醉于我们的科技是有多么的发达。加上每日的报道更新炮火记者们的渲染,此刻的民众将会无比坚定地认为政府是正确的,国家是正确的,开战是正确的。没有人敢冒头出来否定,因为此刻无论他们说了些什么对于已经打了鸡血的民族来说都是谬误且无理,甚至会被认为叛国。

  但是这种即期战争的有着强烈的疲软性,会在一道两年内迅速将将上述的这种亢奋磨灭。

  随着战事的进行,前线回来的官兵进行补给交替,我们通过这些从战场中回来人们的口中开始德中零零碎碎的消息——那些残酷的,令人发指真相

  当真相被揭露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表现得难以接受。可是那些回来的人所表现出的异常的精神状况和报纸上频繁的“退役军兵杀(伤)人”事件却让他们不得不将关注点再次转向人的身上。逐渐开始反思先前的对错,再深一步就是探究战争的正义性。于是这个时候街上开始出现了举着拍子反战的人们,一个,两个,三个······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在州政府的门口举行示威游行,这次不仅仅是为了那些“苦难的人民”,更多是为了我们自己。当场面发展到终于让政客们不可不忽视的地步时,我们的媒体出现了。

  我媒体的出场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他们开始揭露那些我们已知的,但是并未全面了解到的真相,同时有人相继指出战前演说的谬误,甚至有人会爆料自己的媒体在战前受到了政府的恐吓,至于后者的真实性与否,我们并不知晓,但我们清楚的是这个时候一切的解释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无论怎样也无法挽回那些因战争所失去的生命,无论再怎么粉饰也无法遮掩战争的残酷。可是,因为我们的冷眼旁观,成为了整个战争的始作俑者。

  现实总是要和历史的齿轮相咬合,当我们的同情心被失去亲友的伤痛所替代时,才能意识到之前的行为是有多么的愚蠢。相信下次,下下次,战争都会不可避免地进行,而我们的媒体依旧冷眼旁观。

  《战争制造者们》观后感(六):那个老议员说得真对,佩服!

  就是影片快结束的部分,有个似乎是60年代的议员,录像是黑白的,忘了名字了。当主持人说制定外交政策是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时,他说权力归于人民,总统只是代为执行。当主持人质疑普通大众的能力时,他毫不犹豫地指出,主持人实际上对民主没有信心。这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

  精英主义在中国一直都很有市场,也实践了很多年,可是结果呢?不用我说了吧。应该大力提倡平民主义,人民不需要精英来代表。代表个屁!都是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家伙。人民的声音应该通过人民养活的独立媒体来传达,并立法规定政府在一定范畴内必须听取!“暴民政治”有那么容易实现么?就算真的发生我相信也比现在要好很多。

  其实美国政府做的事我觉得只要是个政府都会试着去做,问题是有没有其他的力量来和它平衡,把它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并不是说不允许政府希望舆论有利于它的政策,而是你可以希望这样我也可以不希望这样。后者能否发出声音才是问题所在,因此媒体必须不受控制。

  《战争制造者们》观后感(七):大一5毛写的影评、轻拍

  《战争制造者》这一影片主要探究了数十年来,包括从越南到伊拉克,美国政府和媒体是怎样主动卷入一场场无谓的战争,并让人民群众为此买单的。影片由著名演员同时也是政治积极分子的西恩•潘作解说,公布了许多官方的秘密胶片,用翔实而令人震惊的资料,揭露了美国政府如何利用媒体宣扬战争的正面新闻,以蒙蔽大众的眼睛。

  关键词 美国 战争 决策 民主 媒体

  一、由总统与国会分权机制看外交决策

  美国联邦政府的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分属于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个部分,国会参、众、两院分立,联邦与州纵向权力分割。受到这种权力分割和“多中心化”的制约,决策者增加,相互制衡,最终必然导致决策程序的复杂化。

  美国用民主的方式制定出了外交政策,外交决策权主要由总统和国会共同掌握,一般情况下,州处于外交决策的边缘。此外,利益集团、政党、公众舆论、大众传媒也对外交决策制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战争背景下,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需要在对外政策上作出快速的有效反应,此时多权利中心,造成了决策程序的繁琐缓慢,而国家安全却需要对危机及突发事件作出集中,快速的反应,这种需要导致加强了总统及其决策机构的权力,总统成为美国外交决策的首要决策者,国会是美国外交决策的重要决策者。

  正如影片中我们所看到,总统的权力达到顶峰。在“珍珠港”事件和“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总统都获得高支持率发动对外战争。只有在出现战争不顺利时候,对总统的批评声才会兴起,如伊拉克战争最后陷入泥潭,国会才开始对总统的批评和要求撤军。

  由此可见,处于自身政治利益和条件的限制,议员们通常在经过讨价还加后对总统的外交额安全政策大体采取支持态度,虽然国会拥有对外交安全的权力,但当代的美国国会给人的印象是退居幕后,由总统和行政部门居于强势地位。到底是民主成就了总统,还是金钱造就了总统?

  二、当美国媒体遭遇战争

  反观媒体,当美国媒体当遭遇战争,面对总统与政府对外发动的战争,面对国内反战人士的游行示威,面对国际舆论的声声谴责,此时,美国媒体一直以公正、客观自居的形象荡然无存,几乎全部媒体选择了沉默,更有帮助政府包装战争,粉饰正义。影片中最深的就应该是各个时代的美国总统都在用同样的语言欺骗民众了,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代被反复重复着,再加上主流媒体的追捧,似乎想要把民众玩弄于股掌之中。“……为了解除伊拉克武装、解放人民、以及保护世界远离巨大的危险……“我们的士兵在前线,你应该支持他们,不要提出这些问题……”和平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是谁又能想到和平被作为最大的理由来发动战争呢。

  美国媒体的“失语”的原因显而易见,一个是内在压力,即“爱国主义”与“国家利益”的驱使,还有一个是外在压力,即政府的权力与政治公关。

  在战争条件下,民权与自由常常受到战争的全面压制和侵犯,自由,民主的要求与国家安全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主流媒体在这种矛盾中艰难地选择了后者,据民意调查,一直以敢说真话自居的《纽约时报》在几次战争之间的“失语”“失忆”,其公众信任度跌至46%。这对媒体,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三、民主与自由

  美国是一个与民主有着深厚渊源的国家,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民主成就了美国。

  看完这部纪录片。 猜想很多爱国人士和民族主义人士会幸灾乐祸地看到美国政府被揭穿了的虚伪和阴暗,嘲笑美国所谓的民主的悖论。

  然而能拍出这种片子并且能在纽约上映,说明这样的国家很自由,很民主。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敢说自己的制度是完善的了,制度本身就是在不断发展的,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政府没有优劣之分。

  民主是好东西,就想枪一样可以惩罚罪恶。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民主的价值不在于杜绝错误,而在于保留纠正错误的可能。政府或许可以做到暂时蒙蔽国民,更关键的在于,能否同时达成不容批评并且扼杀批评的坚固。批评一日尚存,错误得以纠正的希望就一日尚存。

  我希望生活在这样的民主中,但不是建立在由美国的文化侵蚀自己的文化的基础上。处在时代不可逆转潮流下,经济全球化,国家应该听听广大人民的声音,所谓国家利益,并不是代表小部分人或者个别团体,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