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胎》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魔胎》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8-15 03:4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胎》经典观后感10篇

  《魔胎》是一部由刘鸿泉执导,吕秀菱 / 艾迪 / 欧阳莎菲主演的一部恐怖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魔胎》观后感(一):童年阴影

  小学年级看的这部电影,当时住在农村老家,看的是那种带天线的黑白电视,可以收到隔壁放的vcd,有时很清晰有时很模糊不巧的是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特别清晰。

  那段时间隔壁好像特别喜欢看恐怖片,英叔的驱魔警察也是那时候看的。

  扯回正题,魔胎这部电影真是我的童年阴影,蛆虫,剥皮,人被活活挤成肉酱,我特么当时才12岁啊,你让我看这个,好吧,是我自己看的……恐怖片就是觉得吓人但又心里痒痒的想看。

  反正看完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只要父母不在家我也绝对会出门,必须看到别人才能觉得安心

  晚上睡觉更痛苦眼睛一直睁着看门外,门是带窗户的那种,贼怕突然钻出来一个黑影,那段时间简直要了亲命。

  《魔胎》观后感(二):小时候的魔胎

  今天突然想看这个鬼片,然后就靠着仅有的一些印象来搜,二叔从脸上四下皮然后有虫子场景一直都在印象中,跟楼主一样,上小学的时候中午吃饭有时候就会有台播出,那时候电影频道就那些电影轮回着播,零零碎碎的看,真是我鬼片的启蒙片。那时候真是怕的不行不行的,至今还是耿耿于怀剧情开始发展,想把记忆中这些零碎的片段完整穿起来,今天中午终于搜到了,试着看了一边,有种看到小时玩具的那种心中失落感,心中五味陈杂。

  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还想回到小学的时候,中午端着饭碗眼睛盯着电视手里扒着饭,迟迟不肯走站在小小的电视前面磨磨蹭蹭,走在路上还在回味着电影的情节

  之前物质匮乏,父母也没有现在的父母这么多想法,小时候的玩具啊,写字本什么的会留下来给孩子礼物。所以我现在看到什么东西保留到现在都觉得弥足珍贵,我好想看看我小学写的日记,写的作文,小学时候心中的想法,可惜,长大了,小时候什么都没有留下。

  《魔胎》观后感(三):流水线下的香港恐怖片

  都在说童年阴影,童年没看过,从另一部香港老恐怖片《再世追魂》过来的,想看看以前的恐怖片是怎么样的,现在的国产或港产的恐怖片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这部片子可以及格。

  从情节上看,逻辑漏洞还是不少,但是恶心和吓人程度还是够的,我只想说编剧就不能给淫魔一个稍微干净点的形象吗,浑身黑色不明液体,太恶心了,没被吓到但是恶心到了。不知道是不是被美国恐怖片带的。

  电影套路是80年代香港恐怖片的套路,主角作死惹上脏东西,请法师降魔,法师最后必炮灰,主角与怪物一番搏斗,艰难脱险。和其他片子一样,妖魔鬼怪来源可能都是志怪小说,西藏淫魔没有什么根据,形象设计下水道里的老鼠变化出的一样,全靠编剧融会贯通,只想说那时的编剧们也是敢想,大概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吧。说实在没什么深度,看完没有任何感想优点大概就是配乐和气氛营造还算流畅。可能还是没鬼的惊悚片更让人看完后会有细思极恐的感觉

  《魔胎》观后感(四):闲扯一下童年回忆时代制作

  时隔十四年,终于找到这部我的鬼片启蒙片,那时我还是个二年级的小萝莉...在忘了哪户人家里一大桌子人吃饭时候看的(现在想想奇葩。。吃饭时候一家人看鬼片。。不是应该看看春晚什么的么。。。)

  硬着头皮边吃边看这部片,结果老大房间夹死的一瞬间我还是深深埋下脑袋狠狠地扒了几口饭...之所以我后来这么热衷寻找这部电影,也是源于好奇..当时老大被夹成什么样了...(好变态好奇心啊..)

  说说这个片子本身的质量

  现在的鬼片绝大多数都是依靠音效,这一点私以为在国产鬼片和泰国片中尤甚,其次是拍摄角度光影等等,比如主角躲鬼躲了半天以为没事了,一回头就是一张鬼脸,这类表现手法观众们已经早早的做好心准备,所以能不能吓到观众,真是两说。。而在这部魔胎中,恐怖元素则充满了20世纪港片的风格,那时候的港片中,告诉观众有鬼来啦,都是些红红绿绿的光,打在背景上,人物上,记忆尤甚的是一部港剧,名字早已不记得,里面有一个情节是,几个主角围坐茶几,面前摆着一个大罗盘,想要招死者回来问凶手。。然后在主角们的背后,一个被从下方打上来的绿光照的像绿巨人一样的“人”板着脸很快的飘过(后来好像挺流行留下评论的时候写上“飘过”二字,我总能联想到阿飘在飘~~)

  这部片子的特效放到今天看还是有几分搞笑成分在的,我在看到死掉的狗狗身上飞出来的光圈一溜儿的进了无辜的二弟身上,此时我想起小时候校门口卖的红黄绿渐变的细细一圈圈可拉长可贴紧的塑料手环——不知道是不是手环,反正那会儿小姑娘们喜欢左手套一个右手套一个,顶着羊角辫的姑娘们活像缺了风火轮的小哪吒

  拿现在的标准来看这部83年的电影。还是很值得怀念的,至少其中的魔鬼很符合幼年时候孩子们鬼怪幻想——青面獠牙吃生肉害怕大慈大悲的菩萨。。。而且,这片子也不会到最后告诉你,这一切都只是催眠啦心理暗示啦人为复仇啦balabala。。。。

  记得以前看见鬼2的时候还是有几分害怕的,但是到了内地就被阉割了..根本没看下去的欲望。。。总觉得这样下去会让人失去对香港电影的期望呢。。

  不过想一下八十年代初,还真是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无论是港澳还是内地

  《魔胎》观后感(五):伦理自生万种缘

  欲望的极端化而成魔。其实不仅仅是色,财色名食睡都能成魔。

  这是一股极其邪恶力量入侵一个极其温馨和睦家庭故事。其实魔不在外。

  最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结局的确令人唏嘘。这其实算不上一部鬼片,只不过是将某一种欲望无限放大,由外入内,最后全都成了陪葬品。

  一般来说性的魔力还大不到这种地步,但是仇恨就不一定了。我们一般看冤鬼复仇,其实也是情绪的剥离化和极端化。因为不可能有一种力量只有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势力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上的夸张。

  当然了,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忽然间成魔了,这就是失控了。可是上来就搞一个失控的怪物,然后把人世间的那点苟且阳光下暴晒,借尸还魂,还是挺有教育意义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