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艺术的力量》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艺术的力量》影评10篇

2018-08-16 02:5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艺术的力量》影评10篇

  《艺术力量》是一部由Carl Hindmarch执导,Simon Schama / 安德鲁·加菲尔德 / 安迪·瑟金斯主演的一部历史 / 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的力量》影评(一):毕加索的谴责-格尔尼卡

  从伤口飞出的小马没有了,只留一朵小小的雏菊,躲在角落里,瑟缩无助士兵颓然地倒在地上,没有英雄,手上的伤痕,殉道的象征?可是在一个牛马嘶鸣、母亲悲吼的世界里,救世主究竟隐在什么地方?神女擎着火炬对抗着那只邪恶眼睛战斗机的探照灯,亦或是牢房中蒙着黑油的钨丝,这烛光能否驱散黑暗,为大战血泊中的人民带去光明

  毕加索决意撕开伤疤,让人们看到战争残酷,看到人类轻易发动暴行的习惯联合大厦中,落下的帷幕遮盖住格尔尼卡,但遮盖不了伊拉克战争中即将重演的一切。

  你是老大,想打谁就打谁,何必同一幅画过不去呢?这就是对格尔尼卡的最好礼赞,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提醒人们战争的邪恶,进而维护当前的和平

  曾经最不具政治性的毕加索最终无法逃开风云激荡的世界局势。这个完全推翻了艺术传统叛逆天才挺身而出保护着普拉多美术馆先辈们的杰作

  西班牙,这个唯一将死亡公开展览国度,深陷在民族仇恨峡谷中,硝烟四起。愤怒狂奔的公牛,满布血腥,难道真的只是属于古老世界的暴力,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看似前进的文明,实则进入了另一个蛮荒,古老的神话梦魇深植心底,不曾远离。不然,你该如何解释西班牙所面对的一切。弗朗哥、希特勒、墨索里尼,纷纷镇压异己,侵略他国,对一个毫无反抗之力的小镇狂轰滥炸,究竟意味着什么?世界已处在崩溃的边缘,碎裂了,再无法修补!

  面对这样的世界,你如何依据古典原则去构建画布女神完美无瑕的胴体,被锐利线条划破,对称不复存在,眼前,只有随着时间不停变动物体赤裸裸的瘦弱男孩牵着白马,立于荒原,这是完全现代化的讲述,没有皇权,没有宰制,我就是我,不为任何权贵歌功颂德,摇尾乞怜!

  然而,毕加索也不得不受困于自己女性渴求激情妻子奥尔加终于无法容忍丈夫的再三背叛笔下螳螂足似的锯齿替代了情人柔美曲线,那是毕加索深深痛斥的枷锁,正如战争对世界的撕裂,啃噬内心挣扎呐喊!

  没有人可以逃脱他所处的时代,格尔尼卡之所以永垂不朽,正在于其凌厉线条和碎裂图形中所表达道德批判。这是结合时代,痛斥战争的立体主义激烈地,饱含着反抗、斥责与悲悯。

  是的,我无力阻止野心家的暴政,更无力改变世界,维护和平,但是,请看一看这无声的控诉,不要让世界再次堕入深渊

  《艺术的力量》影评(二):Power of Art(看片笔记。。。留着以后温习)

  最近记性太差。。。记点笔记方便以后温习。。。

  第一集:卡拉瓦乔

  也许正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让他的才华无法得到认可 才使得他不得不在生活中用其他的方式来发泄他无处宣泄的才华吧。神坛的艺术固然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更高层次的自我 但是卡拉瓦乔的画却可以让我们普通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也许这就是他的画最伟大之处。

  第二集:贝尼尼

  贝尼尼的伟大之处在于对人性和神性之间的平衡,在于他抓住了每一个我们熟悉人物故事当中最美、最为惊心动魄的瞬间:譬如达芙妮正在逐渐化为树枝手臂,譬如圣特雷莎修女正腾空升起的脚裸。

  诚然,年轻时的他犯过错,也有许多致命性格弱点,但人谁无过,何况晚年的他已成功完成蜕变,也许这就是神性的力量,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第三集:伦勃朗

  古今中外,搞艺术的大师多半都是个悲剧,但是伦勃朗的医生简直就是悲剧中的悲剧:能够像康斯泰伯尔一般如倒吃甘蔗般越过越甜美人生固然是遥不可及,或干脆如梵高一终身怀才不遇也便罢了。可伦勃朗却偏偏少年得志,晚年潦倒。看到最后晚年的伦勃朗不得不将心爱的作品一片一片割开希望有人可以买走一片半片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想哭出来的感觉

  最后稍微谈一下他的艺术作品,老实说要给伦勃朗的作品风格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真的蛮困难的,但值得一提的还是他发明的“明暗法”,通过底部的光线将人物的立体层次通过阴影体现出来,“用黑暗绘就光明”,可以说是对他绘画成就高度概括

  第四集:大卫

  作为艺术来说,个人觉得是不应该有高低贵贱或是政治觉悟上的对错之分的,也因为如此,对于把大卫黑成煤炭这种做法个人不大认同

  大卫就像是一个不谙世事孩子,除了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以外,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他并不比其他人更懂得什么样的体制才能真正给他的国家带来光明的未来,因此他只是随波逐流,先是路易十八,再是马拉,再是拿破仑。大卫只是千千万万个在法国大革命浪潮迷失过自我的民众的一员,而历史也已经让他为自己在政治上的幼稚付出惨痛代价,他的传世名作至今被数十位守卫看守着而不能公之于众,这也许就是对他最惨痛的惩罚吧。

  顺带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好多作品后来成为了历史书插图而为我们所熟知,比如马拉之死,比如拿破仑加冕。更搞笑的是,拉瓦锡夫妇恩爱画像竟然被很多译本小说用来做封面,可见对于法国艺术的印象,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绘画艺术,无人可以企及大卫的高度。

  第五集:透纳

  14岁的他意气风发,少年时就得到了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的认可和成就。他的画,优雅神秘却又狂发炙烈,仿佛随时随地都要把旁观者吸入其中。

  然而晚年的他却因为画作超前的、超现实主义幻想象征性而不被人们所接受,甚至沦为笑柄。在这样的落差打击下,多少人就此和世俗妥协,多少人就此对自己的艺术开始动摇。可透纳没有,他没有因为自己年轻时的成功而无法接受自己失败,尽管就此开始潦倒,尽管因此他失去了曾经得到过的所有,但却让他因此而不朽。

  第六集:梵高

  “人人心中可能都有熊熊烈火,但无人自己就此取暖路人也不过看见几缕青烟,低头继续赶路。”

  可能因为对梵高这位画家实在太过熟悉,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略有浮躁,然而渐渐却被一封封和弟弟提奥信件独白以及演员略显浮夸的演技带入其中。很多人因为梵高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元素而认为梵高被列入印象派画家之列略显勉强,然而也许这些在我们看来非现实的、夸大的漩涡、线条和色彩正是梵高眼中世界的真实展现

  第七集:毕加索

  政治色彩略浓的一集,但谁叫毕加索最有名的传世名作就是政治题材的呢,也就姑且忍了吧。也正是看了这一集之后,我才真正理解片名“艺术的力量”,《格尔尼卡》,一副以大屠杀、以殉教、以正义与邪恶的光明之战为题材的作品,我不敢说有多少人真正是因为看到这幅画而受到感召奋起为自己的国家去战斗的,但至少,我相信屠杀者在看到这幅画时,会回避,会不安,会忍不住去审视自己黑暗的内心,作为艺术品来说,这,就足够了。

  然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毕加索为怀念自己的挚友精神导师戈雅而作的杰作,内心深处,我更爱的是那个年轻的、不被政治漩涡所束缚,只创作自己想要的作品,完全为内心感受而创作的毕加索。他为自己情人而作的画像令人浮想联翩,为自己妻子而作的母螳螂形象令人震惊。虽然有一些他的个人情生活我不能认同,但他的这种夸张的、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确实是瑰宝

  在补充两句,片尾的一个小插曲有意思的,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联合国表决会议后,合影留念之处正是《格尔尼卡》仿作悬挂之处,一副艺术杰作竟让当权者不安到要用毯子去盖掉这幅画作,想必毕加索如果在天有灵也会调皮哈哈大笑。也许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第八集:马克罗斯科

  老实说,对于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一直处于欣赏无能状态。然而马克罗斯科,这位神人,他竟用简单的色块和看似随意散漫的线条,把我带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当中,坚毅柔软,黑暗而光明。

  艺术是什么?艺术究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很多所谓的艺术家甚至是艺术大师终其一生都不曾、不愿去思考,或是思考了而没有结果,或是有了结果却不知该如何表现,或是知道如何表现却不愿去实现。可马克罗斯科做到了,他的艺术不是为金钱而作,不是为哗众取宠而作。

  他为唤醒在这个浮躁的尘世中庸庸碌碌、迷茫彷徨着的世人而作。他最害怕的是别人用“美丽”来形容他的画作,因为那意味着他的画作已沦为有钱人挂在家中借以炫耀的资本而非荡涤世人心灵的良药。所以当他在四季饭店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来来往往的食客们所忽视、甚至嘲笑时,他会难过得落下泪来,会压抑得从此与烟酒为伍。

  然后真正的艺术终究会得到它应有的待遇,终究会回归到真正需要它的人们的身边。看着他的作品,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来自那些看似散乱的色块和漫不经心的线条的召唤,仿佛从画框外缓缓步入画框当中的另一个世界,在迷茫浮躁的生活中思索未来,感受到一丝脚踏实地的、简单的幸福

  这就是马克罗斯科想要带给我们的,艺术的力量。

  《艺术的力量》影评(三):历史学家讲艺术史

  纪录片的叙事语言还是挺讲究的,比如妹集在开头设置了一个的悬念(如透纳的“黑奴船”),随着讲解渐渐释疑。

  主讲人旁白文本围绕画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展开,而画作的价值意义涉猎不全。后来知道主讲人Simon是历史学家恍然大悟。该系列纪录片更类似画家小传,对单个作品的细致解读不多,想详细看画还是需要买画册

  演员部分穿插在旁白里,致力于还原画家的生活环境和创作状态。音效和妆化都很用心

  大量的风景片段还原了画家的取景地,对理解创作渊源很有帮助。

  1、英国海边的阴霾风浪→透纳

  2、法国的黄金麦田镜头和后期处理下真的闪闪发光,广阔草原的团状的绿植纠缠、绵延→梵高

  3、vincent's vision of the universe as a revelation that the boundry between water land and sky dissolves.模糊土地水面天空界限星空太阳一样摧残似要爆开。

  《艺术的力量》影评(四):看画是主观的事

  我对大卫、梵高和罗斯科三者有比较强烈的感觉。

  那雕塑的线条真的真的好丝滑,让人想触摸试试手感。比真人还要漂亮

  梵高这个艺术家很是争议。之前他的星空和向日葵是在让人着迷。但是搭配着他精神疯狂这件事,足足让我对这个艺术家很是好奇崇拜。但在片子里看过他的其他画作之后,好像有什么东西变得不一样了。

  他的作画色彩明亮艳丽跳动对比强烈。他的画里充满活泼、希望、以及挥散不去的热情。很热烈明动的感觉。梵高明艳的色彩也许热烈但强烈的色彩对比却给人一种痛苦的感觉,无法平静冲击感。他用这样的手法绘画是要去吸引他人的关注

  罗斯科呢,第一次看他的画。他的画作简单得由几块色块凭借而成,一眼瞟过觉得没意思,但只要停下来稍微认真看一眼便能觉得他的画,或压抑宁静,或孤寂遥远。他的画好像并不太出彩能吸引人。但是驻足过会觉得朦胧中有一种力量将人吸附进去。让人想要赶走飘渺烟雾之后的那抹真实。那是一种平静、安定和专注的感觉。忘却时间,忘却四周的喧嚣,之感受那份仿佛静止了的时光。2014-11-14 23:21:48

  《艺术的力量》影评(五):天才与恶棍

  牧羊人大卫提着歌利亚的头颅,这是一幅自画像。但为什么卡拉瓦乔不把大卫描绘成自己的样子,为什么把自己画成恶魔

  也许他希望通过在画中表达出这种负罪的祈求来获得救赎。也许通过在画中交出自己的首级,他就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拯救

  我们可能认为天才即英雄,优秀赢家

  但卡拉瓦乔,这个天才是个恶棍。

  我只画眼前看到的东西。如果罪人也能被感召,被拯救,岂非是对基督福音教义的最好宣扬?毕竟,感召好人要比罪人容易的多。

  然而事业越成功,卡拉瓦乔的行为就越怪异。无法遏制的侵略性质几乎将他推到毁灭的边缘。基督抓着托马斯的手腕直往肉里插,如此真实震撼,还有谁能拒绝相信?

  卡拉瓦乔试图用冲击性的图像驯服内心的暴力,画下来,似乎是唯一有效的宣泄途径

  圣母的死并非某种精神上的象征。溺毙妓女肉体是如此真实,青黑肤色展示着真正的死亡。艺术在卡拉瓦乔笔下并不是虚幻美梦,神也是凡人

  戏剧性聚光,打破界限的大胆构图,一切都在邀请观众进入画中的世界。

  《艺术的力量》影评(六):艺术的力量可大可小

  不论是生活在17世纪的意大利的贝尼尼,还是生活中18世纪的法国的大卫,无论是生活在19世纪的荷兰的梵高,还是生活在20世纪的西班牙的毕加索,他们都属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尽管时代不一样,社会环境也有着巨大变迁,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都深受这他们那个时代的影响,而他们又总是能够用自己的创作对艺术史进行改写,从而迸发出一种划时代的力量,反过来深深地影响这个时代。

  时代赋予他们的是机遇,或是苦难;是成功的阶梯,或是失败的深渊。然而无论是什么,在我看来,那些真正的艺术家们都走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他们紧扼住时代的脉搏,勇于去面对时代的浪潮,即使是腥风血雨,他们也用努力寻找一种最贴近自我的、最强有力的表达方式去呈现出他们想呈现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看,时代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个时代的艺术的性质即艺术创作的目的,尤其是在政治领域。艺术常常沦为表达个人欲望、政治诉求和社会期许的手段。

  《艺术的力量》影评(七):贝尼尼

  orn in Naples, Bernini was an exceptional talent from an early age and went on to dominate the art world of 17th century Rome. His work epitomised the Baroque style and his sculpture, church interiors and exteriors and town planning could be seen everywhere. He was also a painter, playwright, costume and theatre designer.

  ernini worked under successive Popes; Pope Gregory XV made him a knight and Pope Urban VIII took him as his best friend. He was revered in his time until a jealous rage caused him to have the face of his mistress slashed after discovering her romance with his brother. His reputation fell further after his bell towers for the Cathedral of St Peter's started cracking in 1641. He redeemed himself and kick started his career again with arguably his most famous work, The Ecstasy of St Theresa, in 1652.

  quot;A century after the creation of The Ecstacy of St Theresa, a French art lover doing the Tour of Rome entered the Church of S. Maria della Vittoria in Rome, peered at the spectacle and said: "Well, if that's divine love, I know all about it".

  What Bernini's managed to make tangible is something that we all, if we're honest, know we hunger for, but before which we're properly tongue-tied. Something that has produced more bad writing, more excruciating moments of bad cinema, more appalling poems than anything else. No wonder when art historians look at this sculpture they tie themselves in knots to avoid saying the obvious, that is, that we're looking at the most intense convulsive drama of the body that any of us experience."

  因为他具体呈现了我们心中共同的渴望,我们对这股渴望虽然避而不谈。但却为它创作了许多拙略的文学作品,和充满苦恼的情诗。难怪艺术史学家看到它时,为了如何委婉的描述它绞尽脑汁。说穿了,这是世界上最强烈的、最狂暴的肉体剧码。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看到的是情色化学作用到达巅峰时的痉挛。正因为它不只是如此,而是结合了肉体渴望和灵性或情感上的超脱。贝尼尼的圣母特蕾莎的狂喜,让我们看得越久越入迷。因为他用艺术的力量做到了世上很艰难,却最被渴望的事,那就是呈现最纯粹的喜乐。

  《艺术的力量》影评(八):《THE POWER OF ART 》:艺术即力量

  本文用于影视纪录赏析课程期中作业 by cfy

  Knowledge is Power,即“知识就是力量”。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这句话,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在人类的实践中更显得是一个无可置疑的经典论断。而Simon Schama西蒙·沙玛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Art is also Power .

  ——2008年BBC出品八集纪录片,《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中文译名:艺术的力量。

  印象中BBC向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所产出的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历史题材的纪录片都有其独到之处,或精巧细致色彩瑰丽,或磅礴大气对比分明,或舒缓优雅情调盎然,或紧张刺激扣人心弦,一脸正经的严谨客观之中可能会穿插着一两句独特的英式冷幽默,而就在整部令人大跌眼镜的无厘头耍赖中,又会有那么几个小细节发人深思。

  艺术、情感、人生的话题是影视创作永远取之不竭的宝库,故事人人都会讲,但如何将枯燥琐碎的历史素材点化成扣人心弦的一个好故事,却是出奇制胜的一个关键点。

  在我看来,《艺术的力量》可视为其中的出类拔萃者,蒙太奇的完美拼接展现了戏剧化的历史场景、精心挑选的主角重现了大师的风采,还有壮观的摄影技术,搭配天衣无缝的美妙配乐,以及至关重要的,西门·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

  这个温和儒雅,一口纯正英伦腔的学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见解,置身于波澜壮阔无限壮丽的历史宏大背景,以艺术家们的自成一派,风格鲜明的画作为实在引线,从容道来艺术大师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他们在创作中所追溯出的灵感来源,再现Caravaggio(卡拉瓦乔)、Bernini(贝尼尼)、Rembrandt(林布兰特)、David(大卫)、Turner(泰纳)、Van Gogh(梵高)、Picasso(毕加索)、以及Rothko(罗斯科)非同凡响的人生艺术历程————他们肆意狂飙的灵感,曲折的人生经历正是艺术的伟大力量来源,而艺术的力量又再塑了他们的生活,改造乃至拯救了他们的灵魂。

  譬如对林布兰特,即我们所熟悉的伦勃朗,艺术是坚持的力量。

  伦勃朗出身贫微,是九个孩子大家庭中最小也是最为聪颖的一个。对绘画的痴迷使得他14岁就辍学,立志成为画家。

  从学徒开始,伦勃朗就深深爱上了油画颜料的魔术。原本轻快柔和的音乐陡然变得急促,研磨、调和、飞速挥动的笔刷,手掌投下的阴影,画面交错间,无数色彩纷呈至眼前,棕褐,鹅黄,鎏金,瑰红,特写镜头下,颜料闪耀着瑰丽至极的光泽,予人以极具视觉冲击的美感,也隐含着对伦勃朗作为色彩操控妙手的美誉。

  但对色彩的轻重厚薄有着细腻独到的感受,还不是他成为艺术大家的主要原因。在同时代的大家们鲁本斯、范戴克等人画着一张张犹如面具的极其枯燥乏味的的人脸,画作中鲜有人物感情的时候,伦勃朗的画笔则攫取到了人心最深处的真性情。

  他的画作《皮草商人尼克劳斯鲁特》,从被细腻描绘得奢华如河流的皮草,在静电中竖立的皮草毛发,到鲁特一丝不苟的胡子,如同貂一般锐利的眼神,精明而不耐烦,绝妙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初期商人们的英雄气概,以及既想标榜自己仍是基督的虔诚信徒同时又想尽可能不留痕迹地炫耀自身巨大财富的心理。此外还有为一个老妇人作的肖像,伦勃朗以大胆的笔触描绘她的眉毛和松垮的眼皮,略带茫然的眼神和令人心悸的脆弱。此刻的伦勃朗正是一个洞悉人性的心理学家。

  1630年的阿姆斯特丹,借着新航路开辟的东风,从世界各地敛聚了大量的财富,许多人一夜之间成为豪富,他们搜罗各种奇珍异宝装饰豪宅,其中,自然缺不了他们自己的肖像。伦勃朗洞悉人性的画作,恰好切中了新贵的心底最急迫的渴求,而他本人的机敏,善于揣摩那些凭借海上商业贸易而一夜致富的暴发户们的心理,知道如何不着痕迹地显露富贵气象,更使得他能够从容游走于上层阶级,讨得大金主们的欢心。一拍即合之下,他的作品受到最热烈的追捧,伦勃朗一时间成为荷兰最为成功的画家和画商。名誉,财富、地位、美女——市长家的千金,滚滚而来,凭借艺术的力量,伦勃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大众的宠儿,功成名就。

  但艺术绝非仅仅是伦勃朗借以谋取世俗利益的手段或工具。20来岁在来登工作室的自画像直白表现了伦勃朗对艺术的崇敬之情。画中的身材矮小的他身着破旧的工作服,脚边散落着作画的工具,龟裂肮脏的地板,泥灰斑驳的角落,凸显出整个环境破落难堪,然而正是画室,一个年轻人的生命与亘古的艺术接轨。画中的伦勃朗并未提笔作画,而是忘情地凝视着一件背对着我们的物体。一个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的画框,一道闪耀夺目的金光正照射其上。

  于是,当艺术,伦勃朗所追求的心中之美,与世俗权贵们的品位发生冲突时,他毅然选择了艺术,选择了无畏的坚持。

  1642年,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布商和兼职民兵请伦勃朗为他们作画。当时画家们对人物群像的处理,不是放大篇幅将所有人容纳进去,就是叫他们分成两排,一个紧挨一个排排站,而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站位安排中把握好人们错综复杂又十分微妙的地位展示。但是对伦勃朗来说,这个以剥除社会假面为乐的大胆妄为者,轻蔑地放弃了这一呆板的一刀过去可以砍掉所有人脑袋的表现形式。他渴望在金钱和商贾中寻找伟大,他想将这群生活在和平之中华而不实的少爷兵们变成英勇非凡的战士。

  于是伦勃朗不管不顾地采取了极富动态的表现形式,使人物前后错落开来。镜头的特写,使得原画仿佛就近在眼前,那群军官和士兵似乎正要突破画框的局束,直冲而来,那根直指我们而来的长矛,比任何死板的平面都有着非凡的震撼力冲击力,乍看之下的混乱,实际上却是自由和秩序的完美结合,挥矛的上尉,指挥的副官,狂吠的犬只,误入其中的小女孩,所有人蓄势待发的那一刻被凝固在画布上成为永恒。这正是伦勃朗心目中的荷兰人,是阿姆斯特丹的荣耀之处。

  这就是伦勃朗最为著名的杰作《夜巡》。也是《夜巡》,它突破传统的大胆创新,过分惊世骇俗,大众的通俗鉴赏力无法接受它,“简直就是一个大杂烩!”人们这样评价它。伦勃朗的画作由此开始受到各种质疑,甚至出现了拒绝交付画款的情况,从前的门庭若市,客似云来变成了寂寥落寞的鸦雀无声,又由于自身挥金如土的习惯,伦勃朗很快陷入了生活的窘境,而深爱的妻子的逝世后竟只能一裹草席仓促安葬给予了他最沉重也是最痛心的打击。

  也正是在作出《夜巡》的1642年后,伦勃朗的画风有了不小的改变,从华丽浮夸转而关注焕发自内心的沉静光彩。他画女佣人,斜倚在门槛上,半身探出门外,整个画面交织着纯真与性感,戏剧化的夸张姿态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洁明了的笔触。这一定程度上是生活的改变对他造成的影响。但绝不要认为伦勃朗改变画风是为了迎合群众们的品位和鉴赏力,因为此时人们又在批评他,不是因为他过分前卫而是保守的无以复加,新兴的第二代资本权贵们开始直截了当地热捧艳俗奢靡精致品味,开始争奇斗艳如同孔雀炫屏,而非效仿前一代在虔诚纯朴与奢侈铺张中犹豫徘徊,小心谨慎地流露者富贵之气。

  他们也许会喜欢伦勃朗从前的华丽矫饰,但艺术家本人却已经转向追求艺术的纯粹、澄澈,忠实地去表现简陋的现实。坚持自我对艺术理解价值的伦勃朗,终于被喜新厌旧的人们抛弃,他穷困潦倒,最后连房子都变卖了。

  或许可以下断言,1658年的伦勃朗已经一无所有了,但这并不正确。他还有艺术,还有坚持的力量,任何人都不能将其动摇。

  伦勃朗有一副那时候的自画像,他笔下的自己像天神,像国王,身披华丽的金袍,大刺刺地毫无顾忌地面对着观众,甚至有些挑衅地直视着自以为略懂艺术的小人物们。这幅画狂野又粗糙,再次公然挑战了当时追求明确和曲线的主流审美观。而这还不是最为过火的,此后的伦勃朗本来有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市政府邀请他为新修的市政厅作大幅笔画,他们满以为伦勃朗会乖乖交上一副高雅庄重、政治路线的画作,但叛逆的大师有着自己的想法,拒绝任何虚伪的美化,拒绝逢迎和媚俗。

  于是,丑陋、野蛮、畸形,一群喋喋不休的乡巴佬,嚼着洋葱心怀杀机的乱党,伦勃朗如实地展现了他心目中对荷兰建国领袖的看法,一个脸上有疤痕的独眼龙,配着一把来自地狱的宝剑和一个不知道盛满了酒液还是血液的葡萄杯。这正是西蒙对这一画作的描述。

  从残存的画作一部分看来,笔触狂乱粗野,粗糙的令人心惊,似乎还在创作之中,但伦勃朗的画面似乎又在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高喊,这就是你!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尚在创作过程中的作品。这是我帮你们大家画的肖像,一副忠实反映人性的众生相。伦勃朗犀利地指出,追求时尚与盲目模仿不过是自取灭亡,这才是你们的血肉,粗糙又真实。你们野蛮的祖先,正是他们使你们成为荷兰人。富丽堂皇的市政厅可能明天就会倒塌,阿姆斯特丹可能明天就会被海水吞没,但只要拥有狂野的自由,那么你们就是荷兰人!

  此刻伦勃朗的坚守,不仅仅在于对艺术诚挚追求上,不仅仅是推动伟大艺术,更是在浮华糜烂的环境中对丑陋却真实的真相的一种价值坚持,

  至此,艺术的力量第三集基本结束,留下的是一个有反骨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大师,一个从浮夸中逐步发现真实并坚持下来,坚守到底的伟大的人,与饱受冲击和震撼的我们,陷入无尽的思考。

  “《艺术的力量》并不是沉寂的周日下午在艺术馆里的一次闲逛,或在历史记忆中对美的一次游历。而是对创造性想象力这座活火山的一次侵袭,并深入到那些人类所创造出的、曾风磨世界的最伟大的作品。”

  它告诉我们:艺术的力量是伟大的、无限的和永恒的,对卡拉瓦乔,艺术是救赎的力量。对贝尼尼,艺术是欲望的力量,对大卫,是革命的力量,对罗斯科,是抗争的力量,对梵高,是生命的力量,而对毕加索,则是复生的力量,艺术的篇章将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发展、繁荣,兴亡衰盛,延续下去……

  《艺术的力量》影评(九):人在边缘

  序

  记得钱钟书先生有一本书《写在人生边上》,因此我想到人生是有边的,而且也常常有一种边缘的感觉,就象小时候拿个瓶子去捉蝌蚪,总有那么几个小家伙游走于瓶口处,一不留神就溜掉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它们应该是幸运的,它们会有机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青蛙,当然也可能是癞蛤蟆,但从概率上说会存在出现王子的可能;而瓶中的是我阶段性的宠物,最终夭折,如果也用概率来说,百分之百。

  这样的情形似乎与现代的社会生存守则大相径庭,我们觉得在那个发着亮光的高高的写字楼里聚集着,会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进而自豪感,如果被更小的空间所包围则会激发出成就感,似乎那个大大的玻璃瓶子让我们感到了久违的温暖。

  现实的印象

  深夜看了几幅油画,伦勃朗的,还有梵高。

  当思想扩张的时候,需要主义的规范;当艺术繁荣的时期,又需要派别的分类;因此伦勃朗被称为现实主义,印象派,梵高比他年轻,为后印象派;只是他们活着时候,可能没有意识到关于现实的主义,画画的时候也没有用好手中关于印象的派,不然不太好理解伦勃朗的破产、梵高的自尽。

  另一种解释也许是他们都游走于人生的边缘,放着阿姆斯特丹的奢华、巴黎的繁浮不入,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以至于把自己的轨迹直接甩到了身后的那些世纪。

  现实的画面如同一面镜子,映得出我们眼见的世界,而印象则是我们对现实世界在画面上的反映,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得不接受,后者不得不选择,而选择的效果是有差距的,表现为距离现实的远近,近的叫作品,远的叫伟大的作品。

  行走于现实边缘的伦勃朗和梵高,在近现实的角度,为我们带来了超现实的印象,即为不朽。

  温柔的单纯

  来源于伦勃朗的一幅画,斜倚在门栏上的女佣。较之以往,从风格上来说并无大异,同样的唯美、写实与细腻,但变化已然初露端倪,其选择的视角、关注的主体从权势贵族转向市井平民。不知道为什么,在当时的阿姆斯特丹,在当时的伦勃朗所处于的被推捧的状况下,他所做出的这样的选择。他看到了什么?他发现了什么?

  从奢华富丽的人群中走出,从精美华贵的包裹中剥离,也许他看到了繁腐的侵蚀,雍容端庄、正襟危坐下的贫乏;也许他发现了刻意低调下的跋扈,油光粉饰下的乖张;这些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所知的仅取决于我们的所感,从这幅沉静的作品中所看到的纯真、温柔与丰润。

  虚浮总是弥漫在各个时代的上空,偶然的一丝微风划过,揭去了并不坚实的伪装,从一双独具审美视角的眼中,发掘出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单纯的美丽,一瞬间,跃然纸上的便是这份内在的平实所带来的精致的艳丽,以及那份不再是金色的光芒。

  燃烧的理念

  至此之后的伦勃朗,变了,人们觉得他越走越远了,人们觉得他的技艺在衰退,人们觉得他脱离了本是属于他的辉煌的本应步入巅峰的轨道。于是他开始资不抵债,他破产了,他开始被穷困所滋扰。

  然而,此时他为自己所画的自画像,我们看到了什么?那金色的光芒,四射出的辉煌,伦勃朗俨然如同一位君主,一位画界的帝王。他的画不再精琢,不再纯澈,不再像一面明镜透映出我们理所当然的想象。

  技艺是不会退化的,只有思维的停滞。因此,此时的伦勃朗他看到了我们所看不到的也不愿看到且终会被看到的真实的影像。

  这一点与梵高的情况并不一样,梵高在表现他所看到的景象,我们需要从他的作品中去找寻他的意向;伦勃朗也表现他所看到的影像,他把答案放在作品中揭示着我们的表象,以至于我们难以接受,因为谁都恐惧会在照妖镜下发现自己的真相。

  与之技艺相比,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通过艺术的表现传递出一种信息,他们所摒弃的某些细节,是在诱发着变革,在暗示着某种征兆,当烈火熊熊燃起之时,无须去揣摩火焰跳动的舞蹈,也许该去思考,为何,火在烧。

  时尚与灭亡

  时尚这个词很有煽动力,需要我们focus on,也就是跟着潮流上。结果好像有两种,冲在浪尖或死在沙滩上。没有永久的时尚,但总有超越的时尚。而超越却并非一定激进,回顾也是对于当今的时尚的一种反时空的提升。比如古典之后的新古典,印象之后的新印象,是否会有后古典以及超印象,这仅仅取决于名称的界定了。

  新的时尚往往远离时尚,这便是时尚的悲哀了。一轮又一轮的时尚从兴到衰,从崛起到灭亡,周而复始,它所带来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方向,而仅仅是有个方向。当潮流退却,时代沉积,过后所依在的,已经不再是时尚,这就是所谓的经典了。当我们回顾经典的时候,不得不赞叹这经典的弥足珍贵,亘古绝响与荡气回肠,同时往往又发现它们曾经地那么地跟不上时尚。

  伦勃朗与梵高,一个在病困中逝去,一个在绝望中衰亡,可谁会想到曾被边缘漠化的两个人,他们的作品连同他们自身会成为当今昂贵的时尚,而他们本所代表的曾是拒绝时尚。

  粗糙的真实

  真实到底什么样,这与怎么样才是真实有些不大一样。

  伦勃朗挥刀自毁的那张关于荷兰脱离罗马帝国历史的巨作也许可以探寻出些许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狰狞的叫历史,血腥的也叫历史,不是那顶皇冠就抹去了暴征,也不是那枚勋章就可以洗去了杀戮。回顾历史需要的是陈述而不是描绘,也许这是伦勃朗的所愿,不是赏心悦目的才叫做伟大,而伟大的历史也无须粉墨,其伟大之处就在于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哪怕是粗糙,甚至丑陋的真实。

  狂野的自由

  当伦勃朗将这幅画送入市政厅的时候,也许期待着认同,而如果认同则代表着他多年徘徊边缘后的回归,而这样的回归必然会带来超现实的深远影响,也许这样的话,印象风格的思维会提前唤醒尚处沉睡中自由的画风,他期待这钦定的自由。然而,拒绝逢迎主流与其期待这钦定的自由一样,是不可期待的。于是他以这样的方式消灭了自己的幻想。梵高,也许他就没想过这类的问题,但结局是他用类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自由,一个久违的概念。有形的枷锁解脱之后,可以舒展了肢体,而无形的束缚何以得此逃离?面对太多实际的困扰,如何可以不畏困苦,不惧险阻,不媚凡俗而去坚持自我也许是最终自我否定的理念,去捍卫这份脱离主体的自由?

  然而正是他们,伦勃朗和梵高式的先驱们,以他们先知般的灵感,疯子般的逻辑,顽固不化的韧性,纯粹缜密的理念,以及在狂放的自由随想中所喷薄而出的惊世骇俗的伟大作品,在推动着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是一股不可磨灭的动能与力量。

  也许每个人都曾走在人生的边缘,只是我们不知那未知的方向。

  谨以此篇回应《Power of Art —— Rembrandt》,望指正。

  《艺术的力量》影评(十):表白

  从未曾被纪录片迷得神魂颠倒成这样过,只是这个实在是美,或许我应当找个时间来好好的写它,上半年补习了许多电影来习惯图像信息模式,下半年应当阅读多一些文字来补足表述里词汇的不足。

  将人迷得愿意花上许多时间去阅读文字而只求得语感与词汇累积去描述的纪录片名为匠心,中文译名另一个直译版本叫艺术的力量。介绍数位艺术家的生平,丝毫不乏味,镜头以及BGM还有讲述的语句都那么优雅从容,每一个镜头和过场都像油画一般完美,中立的立场审视每一位将生命都交付给艺术的灵魂,不过分渲染也不会用尽全力歌颂,只是淡然的将他们所做过的事情浅白而诗意的染进水下的卷轴里那般温柔无比。

  印象最深刻的不知道为什么是特纳那一集里面的一个清晨的镜头。

  仅仅一个镜头就够写完这篇充满仰慕的日志啦。

  那一幕里特纳从巷子里走出来,在清晨巷子明灭的晨雾间遇见一个唱着歌的女人。或许是歌女,或许是妓女,年纪很老头发白而闪耀凌乱,逆光与特纳对视。

  脸上花掉的妆像是被糊进了纸张一样质感强烈;皱纹、妆容、破碎的脸,用这副模样不带忧伤的表情,只是对着特纳唱着不知道是歌剧还是什么地方的选段,鸟一样委婉平和,伴随清晨里其他人窃窃模糊的声音与丁零金属声响,鼻尖都似乎可以嗅到一种凛冽秋天的气味。

  特纳回过头看她,她的眼皮耷拉,逆光勾勒着脸颊,看不清楚具体的模样。声音单薄地在那个清晨带着微微晨露和烟的小巷子里流转。

  真的不能再更美了——特纳回头,然后转身向前走。本来画风景可以画得安逸又舒适的他为何会画苦难的作品,不顾与主流审美逆向——或许因为他是这样的每日都见到最心酸最苦楚的人与事,所以才会不甘于安逸吧。

  或许就是因为那时时刻刻的怅然若失,才多么期待生命力曾经迸发过一种将灵魂也都撕裂的痛楚,提醒自己存在的真实感,哪怕在苦难中的万般锤炼将会毁灭肉体,也总比冷漠淡然的将自己丢弃在肤浅的沙漠里干涸要更叫人开心。

  只是生命这么短,高潮迭起的矛盾通常取决于自己挑战困难的决心。甚至有时候有这种决心,也照样这样淡漠的结束,那是因为从不曾自我抗争,只愿意看到他人眼中的自己的原因。

  于是他选择了站在对立面,虽然不精彩却也一样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决定。

  看着命运划休止符,才终于明白痛苦来自于终于看清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不值得重彩浓墨,那么多的事情去做也未必得到认可,花费心力无人回应,得不到众人的瞩目,叫人丧失追求的兴趣。

  只是倘若不是许多人都这么想,那么艺术也便不会那样难得了。

  做自己想做的,不论他人如何评论,拼凑起来的都是一个真实的自己,不完美而真切,难道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