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野猪林》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野猪林》经典观后感集

2018-09-06 01:3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野猪林》经典观后感集

  《野猪林》是一部由崔嵬 / 陈怀皑执导,李少春 / 袁世海 / 杜近芳主演的一部戏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野猪林》观后感(一):慷慨悲凉的林冲

  最喜欢听李少春唱得那段“大雪飘”!

  首先,唱词写得好!“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 往事涌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 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血刃未锄奸,叹英雄生死离别危难。。。。。。”

  其次,李少春表演得好!整段唱充满了悲愤,听起来慷慨悲凉。

  《野猪林》观后感(二):苦到底,笑开花

  李少春的林冲、袁世海的鲁智深,都是好戏

  要说电影手法个人认为拍戏曲最简单定拍,最多加特写,就跟现场坐第一排观看一样。用太多复杂技术,反而罗嗦。

  最不喜欢杜近芳的林娘子,和心中定型的林娘子的端庄稳重完全相悖,开头东岳庙烧香一节,哪是林冲带着娘子,整个一潘金莲拉扯武二郎。媚眼抛得满场飞,春风得意用不着如此显摆。这样的娘子不招流氓天理难容。相比之下,李少春的林冲在开篇则显得过于苦大仇深,按说开场时事家庭双丰收,应该露个笑脸,却始终面带苦闷,遭陷害后的苦相确实逼真,也许就是真的。看过去名家的戏确实棒,但那个时期留下的电影却只是红。如果《锁麟囊》也能拍下来就好了。

  《野猪林》观后感(三):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图解野猪林)

  今天看的电影是一部京剧电影《野猪林》,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我这个年纪的人喜欢嘻哈,街潮,数码开心麻花。像我这样喜欢京剧的人实在寥寥。但是我永远坚信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一种是还没来得及喜欢京剧的。

  京剧的魅力我觉得不在于也不能只在于他的唱腔,作为一种舞台艺术灯光,舞美,服化道也是京剧魅力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现在的快消品社会里,连弘扬京剧艺术也变得短而快,多少人甚至没有看过十分钟的带妆带舞美服化道的京剧,却听了很多“票友大家唱”类型的节目,身着西装,端着做派,显得不伦不类。这种节目把京剧和现代最格格不入,最可能不为现在年轻人接受的慢节奏一遍遍的放大,而把我觉得最能吸引人的整体喜剧感,故事性,舞台效果全都置之不顾。

  所以,现在还不喜欢京剧的人只是因为他还没看过一场完整的舞台上的京剧。

  其次,是文化。我们生于中国大地土生土长耳濡目染,有些东西已经进入骨髓。当有人问我什么是人物性格悲剧时候我会告诉他关羽义释曹操是性格悲剧,林教头雪夜仇敌是性格悲剧,简单直给,清晰明了。而不是给他讲一个俄狄浦斯王的故事。这就是浸入我们骨髓的文化。

  就这部电影而言,可以说是结合了京剧和电影的优点。多了很多电影式的人物特写。也拓展背景环境,不用再局限在三丈舞台上了,白虎节堂的环境,野猪林的环境,都是可以摆脱舞台的桎梏达到更高的作为的 。还有这部京剧电影很有电影感的一个镜头就是八十大板打林冲的镜头,快速剪辑差役的表情,和环境里的肃静回避牌。这就是很优秀的电影侧面表现的镜头。

  《野猪林》观后感(四):问天

  本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一部既具有中国古典戏曲风格又溶进了苏联电影学派技巧,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电影。

  说它具有时代特点,一是由于逼上梁山这个主题在中国文化甚至历史具有经典永恒性质

  一个逼字,道出了中国人欲作奴隶而不得的苦楚,也是历次改朝换代理由。它的含义只有中国人才理解,林冲的故事之所以具有文化上的永恒性,就在于家破人亡,已至绝境,举大义是死,亡亦死不得不反的境地,中国人也只有到了此时此刻忍无可忍

  一个雪夜,突出了中国文化擅长以景寄情的手法。

  雪夜奔梁山,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特有的反抗精神和文化表达

  在表现手法上,影片保留了戏曲舞台的基本框架演员的表演与布景和舞台大致无异,三为著名的演员奉献了其艺术生涯顶峰的经典。

  而将本片与以往的中国戏曲电影区别开来的,是导演将苏联电影学派,特别是从爱森斯炭那里学来的电影技巧溶入其中,在面部特写与正反人物的对比上受到的影响显而易见的。

  影片的精彩场景无疑是白虎堂一场戏。

  导演刻意的营造了一种地狱般的阴森恐怖气氛,让影片的主人公犹如置身地府,周围尽是妖魔鬼怪,欲逃无路。

  这种氛围的营造,一方面具有加强故事戏剧性的效果,而最重要的,是将深层的思想意义激烈方式呈现出来,使观众以电影特有的近距离真实感受体会主人公的悲剧,比起舞台效果来更显得可信强烈

  在演员的表演方面,此片也开创了先河

  通常意义上的传统戏曲表演,基本上是程式化,屏弃感情化,着重故事的叙述而不塑造人物的,在京剧传统中,演员是在演自己的特点,而不是塑造人物的个性

  而本片显然是加入了电影表演的一些东西,强调人物的情绪与性格,加强戏剧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将节奏的急促起来,更强调善与恶的斗争。因此,演员们,特别是李少春先生的表情有些夸张,尤其是在眼神运用上,似乎有用力过猛的嫌疑

  实际上,这部影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导演的作品,而原本在舞台上独撑场面的名角在电影镜头前被弱化了。

  所以传统戏曲,我个人的看法还是在舞台上最能体现其角的艺术,当被改变成电影的时候,演员便遗憾的不得不被置于次要的地位

  李少春先生是我最喜爱的京剧演员。

  他的气质潇洒不失沉稳刚毅中带着柔情文武双全身手矫健嗓音浑厚流畅台风英姿挺拔,帅而不浮,雅中有力,潇洒中带着点忧郁既有古典韵味,又具现代感,真叫我--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野猪林》观后感(五):李少春的武生精美又有生机,然无补于环境摧折

  注视第一次看到的京剧演员李少春野猪林和山神庙两折,极感精致,目不转瞬大约反复看了一昼夜。深为声腔之动人、工架之精纯、配器之富丽而心爱。若用比拟,大约如同当年看到日本演员仲代达矢,为看到了表演典范和难以想象高明一丁点而敬服。

  野猪林一折,许多适当急迫声腔还是旧范,只算选用极当,山神庙一折出场抒情部分,颇疑是自制新腔,这个的意义是什么呢?看同场演出鲁智深演员亦为名家,却不大感觉存在:全部是旧程式,看得熟厌,只能交待剧情人物,没有耐心再看表演花式。看到当代演员李胜素和于魁智搭挡两出成熟剧目,李胜素的声音娇丽婉转,不能在音色上更动听了。把旧腔磨得不能再美丽了,然而只感觉“漂亮、嘎嘣脆”,并不到嚯然惊视的地步。这大约是美色无边和艺术精湛(李少春的声带在本剧中已听到破哑微痕,在白毛女中道白几不能顺利发声)的区别。

  深深哀伤李少春在自制剧目中控诉权奸逼害,使林冲小日子过不成家破人亡,从赵家官员到王伦手下受鸟气连落草亦不易得。剧目截至山神庙大杀八方做结,不必写林冲事后愤极失态,为庄丁所缚辱。看着痛快热闹,然而创作者李少春同样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现实环境如此这般来害他,完全无可奈何,俯首就命。可哀的是:权势黑手并非特特地来谋夺他,而是所谓湖南出产的两主XI打架,借题发挥下将下面小民一锅煮沸顺带进了汤锅。想:来害他的未必是发动了无产阶级大GM的上层政客,而是发动了人性中的恶,让暗暗压抑着人性黑暗普通人,去做其他人的残害者、索命鬼。思之可怜的李少春完全无法抵挡。完全使不出来剧目中林冲不要命了就可以反抗的痛快。

  听徐城北说:李少春已制好样板戏新腔,被江青嫌弃声带不好,硬换上浩亮顶掉。叹江青仅因为是NO.1的老婆,就能这样欺负人,让后世可惜李少春艺术极佳而录相极少(虽样板戏艺术水平不怎么样,但之外艺术表演机会似不多,不得时的人不易有主演录相机会?)

  群众观山神庙极有共鸣,如同京剧剧目中打莫稽、刺汤勤,发台下观众之郁愤,是社会共同经历经验,然每一代群众都没有好的办法应对,只能看舞台上抽象艺术象征来缓释一下,至今为止没有办法。

  过去无知不看李少春,大约以为他名字中有个少字,似是小香玉、小白玉霜一样的二代目,靠吃祖宗声名的接班饭。没想到他就是自已立出声名的一代目。和声腔受制于嗓子坏掉的程砚秋一样,创新力好到连正常嗓子的后人也要模仿他的涩腔。

  注视面目美丽的旦角杜近芳,深信她就是梅兰芳和孟小冬被送掉的女儿。她的五官是梅的复制,唯脸拉长些。声音也高亮,却不喜欢,觉得动作讲究,有花旦浮气,唱得也在合范一级,是歌剧身段妖丽的奈瑞贝科一流的花瓶式演员。有这样演员,观感美丽,大有噱头趣味。但技术和艺术最好就不要多做要求。这个可能怪她被胡乱送养,培育得不良。也深叹只有基因有何用,梅氏的艺术,确实在于梅党和观众的打磨,而不在先天赏予的美貌嗓门

  疑李少春的艺术极好。足使剧种站住,然而也想到仲代达矢年未老艺未退时,日本不过兴起了电视机,整个艺术水准已很高的电影业不得不废退到色情和师奶剧等市场导向制作中,这个如何解?京剧那慢慢的吟唱述事,在当下的自立程度有多大?会不会也收缩到一两个大歌剧院中?如果它的艺术水准仍然得到很高质量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