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经典影评10篇
《十字架》是一部由Fabrice Du Welz执导,Laurent Lucas / Jackie Berroyer / Philippe Nahon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字架》影评(一):被忽略的..
看了很多此片的评论 好象没人注意到影片最后字幕出完了 有一声痛苦的吼叫 象隐藏音轨一般 这预示着什么 马克 绝对离不开那个地狱
这部片子和十字架的联系不大 人在闭塞的空间 欲望被压抑 扭曲了性情 最后也没有人来救赎 歌颂了人的兽性可以怎样爆发
《十字架》影评(二):一部狠电影,真tmd狠。
导演拍摄手法不错,看花絮发现这人太不善表达自己了,说话絮絮叨叨绝对是没事找抽型;
但是我确实从这个片子里看到了恐怖。一个陷入绝境的男人的恐怖遭遇,无助,软弱,真实。
描述女性在遭受暴力和侮辱的镜头多数给观众带来无法容忍的难堪,但是我发现男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更让我不能接受。
一部狠电影,真tmd狠。
《十字架》影评(三):十字架,一部缓解心理压力的电影,一位虚拟的心理理疗师。
此片的力量,只有那些某种压力,某种情绪的人们看了会感觉到舒缓。
在公司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下,看此片得到的精神放松,远远大于其他一些什么美国日韩的恐怖片,它是如此恰如其分的通过短暂扭曲心灵的魔力修补了我内心的伤痕,看完后,感觉沁人心肺,如置身于一草原旷野,蓝天白云,外界压力下,不堪重负日渐扭曲的心,渐渐恢复了如婴儿般没有一丝皱褶,这也许就是心理学上的逆向缓解吧。
虽然如买房,结婚,升迁,父母治病的压力依旧存在,但至少这一刻我放松了,很舒服,真的很舒服。
十字架,一部缓解心理压力的电影,一位虚拟的心理理疗师。
我就如那歌手一般,纵使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却不得不继续走下去,走就还有希望,不走就什么都没有了,即便最后还是没有走到理想的地方,但持续的走就是成功,路边的十字架为我留下了晦涩的泪水,我知道那是上帝在为我指引方向......
----------------------
1.片子开头,那个老奶奶把歌手的手慢慢拖到了自己的私处。
还有那个少妇与歌手告别,一手搂着,另一手手却伸向了歌手底下......
种种行为都说明了一个人的性生活对一个人的精神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它可以导致人的行为变异,让外人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而村民和喜剧演员的行为更是让人对性压抑所导致的后果,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2.片子中段,歌手散步去村口,看见一伙人在强暴一头小母牛,其间小母牛的阵阵呻吟,震撼人心。
3.歌手被喜剧演员剃头,看的让人对扭曲的人性,渐渐的有了点同情的唏嘘。
4.一切都会结束的,不论是好还是坏,痛苦总会结束的。看到歌手伤痕累累的逃脱了魔爪,无疑他是解脱了,逃离了这黑暗的村庄,迎接他是代表了光明的十字架,一切都结束了,而喜剧演员的被杀和猎杀者被沼泽活活的给吞没,也无疑不是他们这痛苦被生理所折磨的解脱,说明过程再痛苦,也总有解脱的一天,告诫人们不要怕苦,要一直走下去
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帅气的年轻歌手,他在生活中时常收到异性的勾引,甚至上了年纪的老太婆也为他疯狂。年轻歌手这辈子也许就做错了一件事----不该让车子在旅途中坏掉。他遇见一个老男人,他们相谈甚欢,甚至还为他唱歌,老男人告诫他不要在村庄里走动,可他还是看见了一伙人在轮奸一头母牛----这个没落的村庄是没有女人的,所有的男人都将兽性发泄在动物和自己身上。
年轻歌手和老板起了争执,他被打晕了,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换上女人的衣服,老板告诉他这是他妻子的衣服,他觉得他们很像。年轻歌手被蹂躏后发现了另一伙人,当他以为自己即将得救时,这伙人杀了老板,将他丢进一个更加黑暗的地狱,最可悲的是,这伙人的头目,依然将他视为死去的老板的妻子。
如果老板的妻子真的存在过,你甚至无法想象她死去前的生活。这是兽性的彻底爆发,也许其中也有一种爱的起点,直到爱人消亡,这种爱情精神上的愉悦点戛然而止----每个老男人都有她的替代品:母牛、猪、自己的双手甚至另一个老男人。这种替代符号使整个村庄变的龌龊而诡异,年轻歌手的到来,反而为它带来一线生机。
饱受摧残的年轻歌手逃了出来,在一片沼泽前,最精彩的一幕出现了----所有人都开始犹豫、退缩,唯有那个老男人依然穷追不舍。导演在这里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正是对原始兽性和人的爱情做出区别。老男人选择了“爱情”,他义无反顾的踏进沼泽,甚至在被埋没前,还在乞求年轻歌手能对他说出我爱你;其他人在沼泽另一端停下了脚步,他们放弃了对年轻歌手的追捕,也等同于放弃了“爱情”,故事也许到此为止,他们却仍将陷入兽性的折磨,永无天日。
于是作为对老男人选择“爱情”的嘉奖,年轻歌手在老男人即将被埋没前,他对着那个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充满怜悯的吐出那三个字:我爱你。
《十字架》影评(五):因为失去,所以一村的神经病——《Calvaire》
Marc是一个婚礼歌手,那天表演完就驾上自己的车,进入一个迷雾袅绕的森林。迷失中,车却抛锚了,Marc在车厢内茫然失措。
突然,一个死死的脸孔靠到车窗,吓得Marc惊叫了一声。是个精神有点过度紧张的男人,他在找他不见了的狗,这个男人的眼神在神秘中有一种慌张,他像是怕惊醒到什么似的。但Marc还是靠着这个神经病找到了刚才经过的旅馆。
第 二天,旅馆老板拖了Marc的车来修理,Marc无聊地想要在周围闲逛,但旅馆老板一再叫Marc不要到村里面。面对这个有点脸部肌肉抽搐的男人, Marc也只好答应不到村里面。Marc离开后,旅馆的老板撬开车后门,在车里搜索了一番,将Marc的手提和他情人的相片收了起来。与之同时,Marc 在一个农舍里发现一群人在围着一只猪,他们似乎在欢呼着什么,又像是找到了些什么似的。走近一看,心也为之一怔,这群男人围着一只猪,而当中的一个男人抱 着猪,呻吟着,他们在干什么啊?惊讶与疑惑的Marc逃回到旅馆。
夜里,旅馆老板以自己说了一个笑话为由要求Marc也唱一首歌给他听,歌声美妙,就像老板的妻子唱得那般动听。但Marc却唱得很是勉强,本来已经是担心着车辆的他,被这个挑剔的人烦扰着。
第 二天,老板没有履行承诺叫Marc起床。Marc下了楼,发现车里面的零件都给抽了出来,疑惑的Marc在老板的房间里发现自己的东西,愈加的迷惑,到底 是怎么回事了?这时老板走来了,他竟然说这些东西是昨晚Marc忘记了的,他怎么会说出这么荒谬的谎言啊!Marc想离开这里,可是老板竟向汽车泼汽油, 还准备划着手中的火柴。一直看在一旁的Marc将他手中的火柴打飞,此时的老板终于崩溃了。他嘶吼着妻子的名字,原来他已经将Marc看作了自己的妻子, 他将Marc砸昏,一把火将车烧掉了。
老板将Marc换了他妻子的衣服,但是他怕妻子太美而让别人抢走,就将Marc绑了起来,将他的头发剃了一半。Marc失声的哀求老板放了他,但老板已经完全将Marc当作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私有财产。夜晚,他整理好胡子,脱下睡袍,爬上床,抚摸着失而复得的“妻子”。
Marc 趁旅馆老板砍树悄悄地逃到树林里,但由于双手被反绑,迷失在黑暗的森林里,还中了陷阱。入夜,本以为那个人影可以将自己解救出恶梦,但那个人是那个找狗的 男人。他抱着Marc的头,什么时候变成了他走失了的狗啊?Marc反抗地咬了那男人,将男人吓跑。第二天,那男人带着旅馆老板来了。男人将Marc拖上 车,老板安慰男人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找到那只走失了的狗的,男人失望的走了。
回到旅馆,老板将Marc钉在十字架上,警告“妻子”不要再企图逃走,这是,他也感觉到门外有人在偷看,是村里面的人。老板拿起枪,到了村里的酒吧,警告村里面的男人不要企图破坏他的幸福。
一个男人走到钢琴旁边,随着琴声奏起,酒吧的男人一个个的站了起来,颤动着身体,左右摇摆,两个两个人地对峙着。整个酒吧里的男人都在进行着这种“仪式”。
旅 馆里,那个走失狗的男人终于找到他的狗——拖了一头牛犊进来,老板也为他欢呼,在这个圣诞夜,两人都找到了自己失去了的东西,坐在一旁的Marc默默的吃 着盘里的食物。两个人欢呼,但Marc绝望地哭喊着,镜头就在这三个人之间闪回。忽然,从窗外射来了一枪,打到了男人。老板警觉地拿起枪,但人单力寡,五 个男人冲了进来将老板打倒,Marc以为自己得救了,但带头的那个男人竟然叫他唱歌,之后问他为什么回来。原来眼前这个男人也将自己看作是老板的妻子,而 他过去也曾爱过她。愤怒的众人将Marc压在桌子上,想要轮奸他。但是老板站了起来威胁他们不可以碰他的妻子,Marc也乘机逃走了。那个白发的男人将老 板杀了之后就带上其余死人追Marc,来到沼泽地,其余人都不敢再走。但那男人誓要抓回Marc,就追了上去。Marc眼看就要被追上了,男人掉到了泥淖 里。Marc回头,蹲在男人旁边,看着他慢慢地被泥淖掩埋。
镜头就在昏黑的树林和白雪覆盖的树林之间闪回,红色底色的字幕,一声惨烈的尖叫……
终 于都将故事大概的说了一遍,实在不能够用文字表达到影片中的那种绝望。之前就听天天提及这片子,也就在网上找到了一下其他人的看法,普遍都说接受不了。昨 晚终于有机会一看究竟,但还是发生那种与预期的不同。并没有说什么接受不了的,毕竟从他们这群精神极度偏离的人群来说,谈及到人性总觉得不适。说他们没有 人性又不是,起码他们作为一个人活着;但说他们是人也说不过,能想象人与猪做爱吗?
只能说他们是可怜的人,都是对失去有种极度偏执的人, 正如他们谓之的“坚持”,他们都相信坚持就可以找到他们失去的。可以发现里面的人都是将Marc看作自己失去了的东西,妻子,母狗,情人,但往往找回来的 又是其他的东西。他们是渴望到变态,失去理智,近乎兽性的状态,他们在酒吧里的表现就如野兽准备般的不为人所理解。Marc的结局已经无需考虑,也不会成 为导演的目的,他也不过是牺牲品之一,森林里的那些陷阱不会只有Marc会中的,或许下次会是一只猪踩到了,那就又成了其他人的私有财产。人在这村里也不 外是会有两只脚走路的叫“人”的野兽而已。
但如果按照这样想的话,片子的意味何在?或许按照别人说的,从宗教来想,片子也就会显得好理解些,Marc只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而已。
《十字架》影评(六):错爱
《十字架》是Fabrice Du Welz的第一部作品。在一次访谈中他提到创作的初衷:只是打算拍关于两个男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把另一个误认为是自己失去的妻子。但在拍摄过程中,Welz遇到诸多操作困难,而且题材又过于拘谨,最后和制片人商量着,做成了所谓恐怖类型的影片。恐怖,在影片中,与其说是一个表现主题——比如像一般恐怖片一样以致命般的惊悚取胜,毋宁说是一个连贯影片的线索。也正因为此,使得影片并没有单纯停留在恐怖、惊悚、变态的范畴里;而是如Welz自己所说,影片讲述的更像是一个寓言。
先是影片开始Marc唱的那首歌:“我的生命就是要生存。钱在飞,我们生活在多么奇怪的时代啊,一切都分崩离析。自从爱成为我们唯一的希望,统一是一股强有力的力量,让我们走到一起,在梦的巡航中。”这段歌词,或许是影片里唯一一处具有揭示意涵的台词。当生活分崩离析,我们也只有从对爱的渴求与欲望里,重新抓住生命。如此,存在着两种状态:一边是仅仅剩余了生存,“钱在飞”,生活“分崩离析”的状态;一边是“在梦的巡航中”,“让我们走到一起”,“就像思维和身体”,“为了生活我们将平分为二”的状态。在影片中,我们既看不到导演对前者的纪录片式描写,也看不到对后者的梦幻式刻画,出场的角色,只是一群挣扎在爱欲里的破落者。没落的村庄、衰败的房子、邋遢的村民、龌龊的言行……Marc在一个雨夜误入了这个寓言和隐喻的世界,而他的误入,恰恰是一个导引。
影片花了大量时间耐心地交代Marc与店主Bartel的交谈。通过Bartel的讲述,Marc知道Bartel曾经是个喜剧表演者,而且还在一次喜剧节上获了奖。随后Bartel向Marc展示自己的幽默天分,他讲了一个自己比较拿手的,关于桌上足球运动员(table-footballer)的笑话。这个笑话我没听懂,但并不妨碍,只是要知道Bartel提到了11个穿白颜色队服的小矮人和11个穿红颜色队服的小矮人,因为在后面的镜头里,其中的11个穿红颜色队服的小矮人,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一片雪地上。导演对此解释说,Bartel纠缠在自己的幽默里,因为幽默曾经给他带来很高的声誉,而且他把当时在场的人都给逗乐了,在那个电影片段里,Bartel一再地对Marc说,热情是很重要的,它让我们的生活出彩。怎么才能让我们生活出彩,而不是沉闷无趣呢?Bartel说是艺术,“你唱歌,我说笑话”(“you sing and I tell the jokes”),我们都是艺术家。当Bartel喝醉的时候,挎着枪去村子的小酒馆的路上,一片雪地的衬托下,11个穿红颜色的小矮人出现在镜头里,仿佛一个童话。导演说,他不想把影片拍的过于封闭,而是要给观众留一些想象的空间,所以他让小矮人出现,作为一个过渡:从旅店到村庄小酒馆的过渡,从单纯的错爱(Bartel错爱了Marc)到疯癫的错爱(村民错爱了Marc)的过渡,从现在(Bartel失去了妻子)到过去(“妻子”回来了)的过渡。小酒馆那场戏是疯癫错爱的集体出场,唯一缺席的是那个寻狗的人和Marc。在Bartel走后,酒馆里的村民在怪异的钢琴乐里,大跳“企鹅舞”,让人不寒而栗。
关于“错爱”,导演Welz提到自己的一段经历,他去一个护理院看望自己的外婆,却被一个妇人误以为是她的丈夫;当然了,这只是一件小事。可在影片里,Welz把这种偶然的错爱扩大开来,于是我们发现,其实从影片一开始,错爱的“潘多拉之盒”就已开启。Marc对着一个老妇人唱歌,他注视着她;在后台化妆室里,那个老妇人向Marc倾诉,他唤回了她丢失的热情。还有在Marc离开时,那个女人让他拥抱她。接着是那个找狗的人,疯癫地寻找自己的爱狗,最后终于找到了,却是一头小牛犊。然后就是Bartel,他听说Marc会唱歌,就设法让Marc唱歌给他听,在听歌的过程中,Bartel错把Marc当作自己丢失的妻子。再接着是那些村民,他们带的一只“猎犬”居然是一头猪。最后是那个老者,追Marc时候陷入沼泽,即便在死亡那一刻,他还是把Marc看作那个曾经的女人,要求Marc说爱他。一个错爱交叠另一个错爱,甚至包括Marc本人。他本来要去另一个村庄,赶在圣诞节演出,却误入一个疯癫世界。人的微弱之力,已几乎无法反抗,所能做的单单是把错爱继续下去,并认真而顽固地继续下去。
于是,就可能有人要质疑了,导演这么安排的电影,究竟是个什么意思?难道就是为了展示那些病态的场面和行为吗?或者只是为了拍摄一个恐怖电影,满足观众的某种狭隘心理吗?而最让人猜不透的是影片的名字:十字架,又跟影片本身有什么联系呢?影片里,十字架好像出现两次:一次是在Bartel把Marc捆绑在一个十字架上,并且试图钉住他;第二次是Marc在逃跑路途中,路过一个墓地,见到一个硕大的十字架。为此,有人把影片读解成对“耶稣受难记”的现代版演绎。比如在Marc这个角色上,他到各地村庄,给那里的人带去新年的歌声和祝福,而那些村民就是误解耶稣,并把耶稣钉上十字架的人。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但显得过于牵强了。我觉得,“十字架”的含义,还是跟错爱联络起来。比如神学家路德在阐释“十字架”的内涵时就说过:“一个人成为神学家,是因为他曾经历死、生与受诅咒,而非靠其理解能力、阅读与思辨。”在路德的时代,他提出了跟当时神学不同的观点(相信基督的直接到场和直接降临),就是人类只能在受难中发现上帝,如他所说的,“人类在十字架上所见到的软弱、羞辱中,发现了上帝……就在上帝看来似乎缺席之处,上帝却全然启示。”比如在爱欲里,人们并不能实现与“真爱”(所欲求)的直接见面,却总是纠缠在错误和病态里,最终只剩下了“爱欲”,却始终没有“爱”。通过理解能力和思辨,是得不到真爱的,Welz瓦解了那个女人,Bartel的妻子,即那个村民都在追求却始终没有出现的真实对象,出现的只能是替代对象。(其实导演瓦解了所有的“真实到场”,老妇人的热情、女人的爱欲、狗、“猎犬”、妻子、恋人等等,所有到场的都是替代的身份。)更重要的,在爱欲里,信仰并不能直接得救。你不得不去经历、去感受。而在这层意思上,影片表现的力度明显是不够的。它无奈地以一个接一个的空镜头结尾,而空镜头的内容依然是贫瘠、匮乏、破落和衰败。假如在森林中曾经闪过的一束光芒,即是影片的一个解答的话,那么,也是灵光乍现,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