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母与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母与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10-02 02:4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母与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母与子》是一部由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Aleksei Ananishnov / Gudrun Geyer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母与子》观后感(一):短评写不下,只好写在这

  画面的确很美,可是其中的情感我很难理解(这让我很羞愧)。自从长大后,对于母亲的爱,我小半出于责任,大半出于深深愧疚同情。如此缘由,使我会在母亲生病时照顾母亲,可绝不会与母亲融为一体,同喜同悲,甚至做相同的梦。片中的男子怎么会对母亲怀有如此浓烈深厚细腻的爱?这种爱,我现在甚至觉得在恋人中都很少见,只有父母子女,或是小孩子对父母才会有。我呀我,是不是变得麻木冷漠不堪了……

  《母与子》观后感(二):并非影评

  伟大影片,电影的史诗油画般的镜头画面,细腻流畅的故事情节,引人心灵颤动的观影体验……

  苏联的电影灵魂精髓也许并没有延续到现今的俄罗斯时代,但那些一个个伟大的名字,会永远镶嵌在人类影史浩渺璀璨的星空!索可洛夫便是其中一位。相比一下我们伟大(伪大)政党领导下的伟大(萎大)的中国,一片虚假繁荣荒凉之地上长出的不是可以结出果实的种苗,而是一坨坨散发着浓郁先进文化恶臭的屎疙瘩!!!

  《母与子》观后感(三):无话可说

  索科洛夫这部电影的存在,或许是个错误。它象是让你直接爬到了珠峰的顶端,之后你便只能发出诸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般的感慨。这些话说得一点也不夸张,我现在正忍着把电脑上其他电影统统删掉的冲动

  母与子,电影的每一帧都象是用画笔勾出,纯净极致。它所描绘母子死别,是我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最理想化的现实。这一切让我的脑袋变得空白舌头失去言语,久久不能回神。

  难以想象这样的电影拍摄于1997年,它的存在是如此不可思议。现在如果还有什么艺术电影的典范,那便应该是这样,拥有一种可以打倒所有人的力量

  《母与子》观后感(四):用镜头作画

  目前我诗化我生活的唯一方式,就是看诗一般的电影,这在我看来是附庸风雅最高境界,否则,我与王晶或者巴拉斯作品中的人物无异。

  我国著名导演谢晋有语:“导演是用镜头写作作家。” 显然,至少在拍摄《母亲与儿子》时,索科洛夫是用镜头作画的画家。在《父与子》中,他用同样的广角镜头描绘晨曦笼罩下的城市朦胧得就象片中的父子关系,也很美,但不如《母亲与儿子》中的浓墨重彩来得震撼

  影片对色彩光线控制力有惊人效果,每一场景让人觉得美不胜收同时,把寂静渲染到了极至。更妙的是,头顶风云汹涌与树下母子紧紧相抱的场景,一动一静,仿佛看到了生命流逝,与不可挽留的无奈

  片中云雨欲来的压抑感与人之将死的委靡气息,可以叫人落泪。索科落夫用塔可夫斯基式的诗意惆怅表达心灵失落悲伤

  看《母亲与儿子》可以体会出俄罗斯民族精神中的沉重深邃一面,儿子对着空旷山林痛苦的那场戏,有一种俄罗斯式的悲怆,它与一般影片的煽点不同的是,角色情绪的表达似乎带有对苦难鼎立膜拜的意味

  这不由让我想到我们即便有了鲁迅、遇罗克、林昭这样的人物,也少有索尔仁尼琴那样的气质

  《母与子》观后感(五):关于生与死的对话

  仁慈上帝注视着弥留之际的母亲和照顾着她的儿子。昨晚,母与子都梦见了上帝。

  母亲很爱她的儿子。她坦诚地说出她会为儿子感到难过,即使她知道儿子并不明白母亲的心。

  儿子很爱他的母亲。他为母亲可能离他而去感到难过,而在母亲面前,他将哀伤深埋于心中。

  母亲完成了她人生使命,趁着儿子背着她哭泣时,静静地随上帝而去。

  儿子为母亲的离去而悲伤。一只蝴蝶,停留在母亲的手上,挥之不去

  如海报上的,超出我们日常视觉体验的影像,如缓缓变幻着的油画,配乐深情而带哀伤,俄国电影大师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带出一段上帝与子民关于生与死的对话。

  2008.5.24

  http://williamho.blog.163.com/blog/static/74954914200842493824272/

  《母与子》观后感(六):我们将在我们约定地方见面

  我在第一眼认出了索科洛夫,接着我开始无比庆幸自己先看了《父与子》,之后才是这部《母与子》,否则我该如何忍受从牵着白色云絮的峰巅滑落的失望感呢?

  这里每一帧画面都能定格成为一幅油画,那种略带迷朦的颗粒感,事物轮廓边缘渗散开细触的痕迹天空一直是厚重阴郁的,林间偶尔投下阳光斑点,像海浪般涌动前进的草地,起伏山地曲折延绵的小道……似乎没有什么地方比俄罗斯的自然大地更为美丽的了。即便是阴暗简陋的室内,那被树影涂上深浅不一的画痕的灰黄墙壁低沉天花板,却能由于一扇洞开的木制窗户瞬间变得神奇起来。到了03年的《父与子》中,这种影像风格更进一步发挥,但莫名地失却了撼人的力度

  一对孤独相爱着的母子,似乎这已能完全涵盖了影片的内容,仿佛他们是这生活在世外的唯一的两个人。不多的对话,散步,儿子为母亲念着明信片背后的语句,这些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当某种情感已经被天花乱坠极尽所能地描绘后,最为简单朴实的勾勒反而重新印透出底部的真实线条来。尽管他们一再地提到“艰难”,但是眼神只有过滤了欲望,趋于平静的爱,甚至没有燃烧着多余悲恸,只在儿子靠着粗壮大树干哭泣的时候泄露了一些底细。

  声音是整部影片除了图像外另一大主角,无论是近在耳边昆虫扇动翅膀的嗡嗡声,林间的鸟叫,风扫过地面揉着草杆相互摩擦的沙沙响动,更远一些的地方,火车隆隆驶过的震动声,又或者是从背景传来的空灵钢琴乐曲女神般的吟唱,所有这些填充在人物与自然的空隙间,把一切凝滞成永恒神圣和美好。

  相信每一个看过本片的人都会对两个镜头印象深刻,一是母亲靠在床头让一只单薄的蝴蝶爬上她消瘦指尖,一边脸庞上展开微笑,另一个是儿子健康光滑的手轻轻抚摩着掠过苍白起皱的手,母亲指间依然停伫着那只蝴蝶,也正是在这两个时刻,我突然明白,为何《父与子》中的光彩美奂不曾击中我,因为腐蚀了灵魂支架的影像,便如那硬生生鼓起的脆弱气泡一样,仅仅只是转眼就会幻灭的影像而已。

  《母与子》观后感(七):母与子

  花了一个小时时间看完它。

  画面的进展很慢,似乎一个镜头要定格很久。所以人物也刻画的很细腻。

  天空似乎一直都是灰朦朦的,风不停地吹。世界安静,只有母子两人。

  儿子在床头和妈妈说话。一直陪着。我当时在想,现在还会有谁会在妈妈病危的时候整天陪着,迁就着妈妈无理要求呢?

  有谁还会抱着妈妈去散步呢?

  有人说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会有两个镜头是难以忘记的。

  一个是妈妈躺在床上微笑地抚摸着自己的苍白起皱的手,还有在指间停留的蝴蝶。

  另外一个是儿子健康光滑的手抚摸妈妈苍白起皱的手。

  我看到这两个镜头的时候,心里在想,对于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却看到另外生物生机盎然会是什么感觉呢?

  一个是充满活力的蝴蝶,一个是儿子健康的手。

  她勇敢地说:我怕死。

  儿子说:人活在世上没有什么特别理由。但是,死倒是有理由的。

  我们现在不会体会到那种心情,死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也许到了那个年纪都会想我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害怕会拖累家人

  妈妈的形象典型的俄罗斯油画里妈妈的形象。

  嗯。

  儿子偷偷抽泣。和行将就木地母亲谈论将来的生活。希望里带着绝望

  还有两个镜头,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儿子抱着妈妈出来散步。在山坡上看下面成熟麦田。一片金黄。

  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好听的声音。那时候妈妈心里会想到什么呢?

  另外一个是,火车经过时

  第一次是儿子去拿相册,念给妈妈听。在路上火车经过,他脚步慢下来。

  那时候他心里又是在想着什么。

  第二次,是儿子一个人出来。在远远的山坡上望着火车经过。

  这一次看着火车经过他心里又是在想什么。他想一个人坐着火车离开,或许带着妈妈一起离开。

  他那么孝顺

  他们是远离喧嚣的两个人。也许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这也许是导演拍火车的理由。

  一个即将枯萎的生命要面对充满生机的生命总是残忍的。

  母亲去世了,儿子似乎突然失去了生存的理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他一直都害怕母亲的逝去。

  影片中没有过多台词,却能把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感情真挚表现出来。

  偶尔有一些音乐却让人更悲伤。

  相依为命的两个人,生活是孤单的,感情却是真挚的。

  虽然母亲说一个人也可以过,这不是不幸,也不是灾难。但是我总觉得失去母亲的儿子是难以活下去。

  《母与子》观后感(八):母与子

  我知道这是一部美丽的片子,我知道这是一部深刻的片子,我知道这是一部感人的片子,但是我无法再看第二遍。痛快点吧,一刀毙命,如果非命令我再看一遍的话。

  无疑是一种凌迟,一刀一刀,刀刀都是最柔软的地方。

  画布阴冷的天空,大团大团的乌云,就像被水湮湿的中国画,远处传来隆隆的声音,似在乌云中打破了雷神的袋子。青葱般的绿色,弥漫了大半个画面。

  就像荷兰画派的油画,一样的调子,不同的是这儿的是凝固,而他们的是流动。流动的绿,流动的云,流动的人,流动的感觉。在这儿除了寂静还是寂静,时间的停止或者死亡。

  我在想什么?电影给了我空间、时间,都是广漠的,完全不受局限。

  很多信件,不知道来自何方,甚至不关心,他在那儿,从亘古以来似乎就如此。我所喜欢的只是有人在旁边慢慢的读,让我回想起你昔日的眼神,回想它们浓重阴影。澳洲海岸的阳光于我何干?加拿大冰湖的风光、伦敦街头的小贩、威尼斯两岸教堂,模模糊糊,他们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此刻,我只分享彼此。

  眼前这个垂死的老者我的母亲,应该是我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她额头风霜眼角皱纹,那些辛酸,我是永远也无法了解的。我拙于言辞,我所能作的只是抱着她带她出去散步,在夏日的午后,在长满绿草的山坡上,在白杨树下的长凳旁,有时一阵风吹过,叶子会沙沙的响。母亲是教师,昔日的学生如今天各一方,我猜测着是不是彼处也会有此刻的乌云、此刻的雷声、此刻的静谧。母亲的眼睛慢慢合上了。

  eople live for no reason but they die for some reasons。她说。

  那一刻我觉到了恐怖,生命对于她而言已经不再是一种类似神的恩赐之类的东西,只有痛苦、纠缠永无宁日。面对死亡,我害怕的是孤独,母亲害怕的是未知。我们害怕的东西不同,但是对于生命此时我们才明白执着意义

  相濡以沫,此时才是最贴切的形容,这四个字已经被使用得完全失去了美丽的含义

  我感觉到我的生命无边的渺小,渺小到只有在母亲身旁才能被感觉到。

  很多时候人们说的太多了,电影仅仅成了图象的电台语言的背景和陪衬。我只想静静的仔细的看一部光与影、表情和眼神、呼吸动作的电影,我只想在看完以后一两天内或者更久能够时时回想起那个神秘的下午,慢慢的想,伴着黄昏迷离流光,伴着玻璃窗上划过的鸟儿的啁啁,伴着从屋内看出去摇着叶子的白杨树,伴着随着片断从前只在黑夜无人时浮现的过往......

  长长的旅程,而这里只不过是一段。你看见了吗?远远的向下看去,一列火车冒着白烟慢慢驶过碧绿的田野,它将要去往何处?你看见了吗?一群候鸟在天空留下翅膀的痕迹,它们是不是准备回乡?你看见了吗?从四面八方吹过来的无边无际凉风?那些东西永远只在你心灵处最柔软的地方,深深的埋藏着,很久很久以后你会想起,带着微笑,你向窗外看去,只有阳光满地,和被泪水扭曲的模模糊糊的影像.....

  《母与子》观后感(九):我们去散步

  周日,天晴,广州最高气温25摄氏度。

  麦穗已经搬走,两年的同居生活宣告结束。偌大的房间空荡荡的。打开客厅厨房的灯,灯光昏黄低暗。房子看上去有些生气,不至于冷清

  打开音箱,声音在周围飘荡,否则,寂静会将人吞噬。

  “妈妈,我们去散步。”《母与子》里,儿子对着即将死去的母亲说。他把她抱到一棵横卧着的大树旁的躺椅上,给她念明信片上的优美文字

  屋后面是公园,去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一个人沿着湖走,看树影婆娑,看远方的高楼大厦,看湖中的亭子。颈背酸痛。喜欢盘腿坐在大树下的石凳上,给某人打电话。不远处就是湖水,偶尔有湖风吹过。很怀念落叶满华工时节,走在飘落有厚厚梧桐叶的校园马路上的惬意。

  “你带我走。”“……”

  母亲要儿子带她去哪儿呢?

  小玉一个人去了东北,说要去看北极光。

  熊说要独自去桂林,暂时远离所有的苦痛。

  你留下,或者我跟你走。

  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独自上路或者一路同行,如若无法选择,那就坦然接受,都是人生的历练,需要细心收纳。

  如一幅油画,画面的上部分是阴霾的天空,乌云不停地移动变幻,下半部分是绿色的山坡,右边露出树林的边缘,中景靠右有一棵不太高大的树。儿子抱着母亲走在山坡的小径上,黑色的身影在一种逐渐消退的绿色中缓慢移动。

  已经是秋天了,所以绿色并不很浓,中间杂生着枯萎的草丛。母亲面容枯槁,瘦削苍白,嘴角下垂,眼睛无力耷拉着。“我睡着了。”儿子跟母亲说起小时候上学的事情。“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大男人了。”风声四起。

  我决定给某个人写信,将来的某一天他会通过那些信笺和文字忆起我们之间曾经历过的点滴与美好。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手拈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旧时,那一摞泛黄的信笺蕴藏着太多的故事和情意。

  一条灰黄的泥土路在绿色草坡中蜿蜒而过,左边三棵白杨树稀疏直立。儿子抱着母亲在路上踟蹰行走,在树旁停下来。母亲倚靠着树,有吱吱的鸟叫声,风从草上拂过的刷刷声。“在这儿生活感觉好吗?”儿子问母亲。“怎么说呢?这儿的生活不错,但是有时候也挺不容易的。”

  无论在哪里,生活其实都是不好也不坏。所谓好与不好,可能更多的是生活在其中的人所赋予它的定义与特质。

  “我为你感到难过,让我想哭。”母亲躺在儿子怀里,虚弱地说道。

  “但是你多么娇小啊,我的小家伙。”

  这是儿子对母亲的呢喃,如同恋人般的对话。男人潜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俄狄浦斯情结”。

  在托马斯眼里,特蕾莎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

  “我知道你为什么替我感到难过。你怕我以后孤零零的一个人……我会和你在一起的。你不会死的。”

  “一个人可以活下去的,这并不是什么灾难。”

  母亲懂得儿子的悲哀,但是儿子没有母亲想象的那么坚强。他的孤单太重了、母亲走了,儿子说不久就会和她见面。

  两个人的电影,两个人的对白。有限的话语,无限宽广的画面。这样的一部电影,简洁而哀伤。如油画般的镜头与细致的声效,让人沦陷。

  《母与子》观后感(十):母与子

  不管是屋内昏暗的灯光和发黄的墙壁,还是屋外理应阳光无比灿烂却压抑到好像迟暮一样的白天,似乎都在预示这部电影低沉的基调。病入膏肓的母亲、悉心照料的儿子,他们昨晚做了同一个并不愉快的梦,母亲想要出去散步,于是儿子带母亲坐到了野外长凳上,儿子想拿明信片和照片给母亲看,他轻轻捏了捏母亲的毯子,让她睡得更安稳,连离开都忍不住回去再去看看。镜头就一直停留在母亲身上,没有呼吸声只有肃杀的风声呜呜作响,看得我都害怕母亲就这么孤独的离开……镜头渐渐拉远,儿子回来的那条路出现了人影,儿子跟我一样害怕没有陪母亲离开,他小心翼翼的问着母亲是否睡着,轻轻托起她的头,母亲依然闭着眼却还是微笑儿子的心才放了下来,母亲依然还活着。

  儿子和母亲一起看着旧照片,一起回忆过去的时光。本来应该是主角的两母子却只出现在画面的左侧,右侧是在冷风中旺盛青草。一边是生命 的即将消逝一边是生命的无比蓬勃,对比鲜明。儿子读着,母亲抚摸着他的头,忽然她开始哼哼,强烈的呼吸着。儿子知道母亲已经不久了,决定怎么样都要带母亲去散步,他抱着母亲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压低云层的天、延伸的路上只有他们重叠一起却孤独的身影。听到依然是萧瑟的风呜呜作响。

  他们在荒草堆里坐下,儿子怀抱惨白的母亲不忍再看,侧过头去隐忍的啜泣,时间凝固在那个时刻,没有呼吸只有凄凉的风呜呜作响。母亲醒来了,儿子和她说着小时候的记忆。扭曲到近乎变形的画面上,儿子抱着母亲斜坐在路边,风开始肆无忌惮的刮,儿子心中极度又无法释放的悲伤都蕴涵在那呜呜作响里了。

  儿子带母亲到了山坡声纳感,依偎着白桦树看着风吹麦田,说着如果能生活在这里有多好……和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讨论将来的生活,充满希望的声音里却听到了绝望。

  儿子还是带着母亲回到了屋里,镜头直接对着儿子恐慌的眼睛,久久的只听到他若无其事的问母亲是否去吃点东西。母亲挣扎起来望着窗外的风景开始讨论生死的问题。儿子觉得人不会为什么特别的理由而活着,但是却会为一些理由而死去,母亲告诉儿子要独立的生活下去……儿子走出屋子,屋子已经被描绘得具有油画的质感,他继续向前走着,在麦田里呼啸而来的火车终于带来点外面世界的信息。伴随着火车的汽笛,风继续呜呜作响。

  画面继续扭曲,辩不清方位的山路上儿子低着头走着,镜头扫过森林和群山,阴影渐渐盖过山峰、渗入森林,儿子的身影慢慢消失在斑驳的林间小道上,压抑很久的儿子终于掩面在树林失声痛哭起来……除了呜呜作响的风声外隐约听到了母亲的歌声。

  儿子回到了屋子,镜头里出现的是母亲干瘦的手,指缝间夹着残破的蝴蝶。抽搐了很久的儿子终于爆出一声哀号……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就两人孤独在乡间相依为命,一开始就是即将去世的母亲和视母亲为精神寄托的儿子。母亲去世了,儿子顿失生活的理由。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剩下现在,那个瞬间。几乎没有台词,凌乱的情节,异样的画面,伴随始终的只有呜呜作响的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