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梅花》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梅花》影评10篇

2018-10-03 02:0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梅花》影评10篇

  《梅花》是一部由刘家昌执导,胡因梦 / 柯俊雄 / 张艾嘉主演的一部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梅花》影评(一):台式抗战片

  同样是抗战题材的电影,两岸切入口大不同大陆(尤其早期)拍的都是穷人的抗战,敌后的、小规模的、乡村的、个人英雄式的,以我们熟知的《地道战》《小兵张嘎》此类为典范;台湾抗战片演绎的则是将军、土绅、名流知识分子海归故事。多讲究正面战场政府抗日。如《一寸山河一寸血》、《梅花》。再略微探究一下深层原因,除了政权意识形态的分裂,台湾电影认为抗战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种。是种族之争、文化之争,类似于“岳母刺字”的儒家底子。大陆方面的抗战片则是保生存,抢地盘,更有近乎“义和团”的殉教精神贯穿其中,当然它还有个称谓叫做“主义”。

  《梅花》影评(二):《梅花》

  电影情节简单中国和日本的家仇国恨。这片在台湾也算是主旋律了,但比之中国的主旋律,更加煽情一些。

  看这部电影,很感动于这首很简单的老歌,邓丽君唱的。对我来说这首歌再亲切不过,小时候小院里就有一颗梅花,每到冬天大雪纷飞时候它就格外美丽,至今还记得在树下推雪人, 滚雪球的日子

  老爸有一部卡带,里面就有这首歌,经常听,也从此也喜欢上了邓丽君。

  这首歌固然有它的政治涵义,撇开它的政治涵义,更广泛的是一种中华情节,记得在旧金山一场晚会上邓丽君演唱了这首歌,多少老华侨老泪纵横,从战火中过来的老人,更能体会离乡背井酸楚

  突然想起,经常和几个在国外的同学联系,他们都有同一种感觉,就是在国外的某种孤独是无法忍受的。无论他们曾经对这片土地多么失望愤怒,他们依然爱它。

  《梅花》影评(三):“德性,你知道我喜欢你。”

  狗跑了,女孩小惠责怪男孩,男孩说我做狗给你骑,女的说“德行”。男孩对另一个女的说“文英姐,她不骑你骑好不好?”,文英说:“哼,我有男朋友了何必骑你”,狂晕。

  又是一堆孩子拍照,我怀疑《一一》模仿的它。

  “我想跟你诉苦,你出来一下”

  老头子反对日军要他们牵祖坟,说“除非我的头落到水里”,日军真的一刀就砍了他的头落水

  大儿子林聚光到大陆去抗战,二儿子林聚勇坟前说“我真高兴,我是您亲生的儿子,爸爸,我爱你我会争气的,我会报仇的”,他会讨好池田队长等日本人,比较滑舌。

  “梅花梅花愈冷愈开花,梅花是我们的国花”

  江明珠母亲死于火中,可惜她没法进去救。

  “抗日还分男女吗?”

  日军在台湾强拉台湾的中学生去作战(一般是有去无回),文英通过池田也只能留下一个班。文英被传与池田有往,被误解,菜肉都买不到。婆婆也上吊了,唉。有时候通过统治者的某些下属争取一些利益,就被有骨气的人骂。文英还是跳水自杀了。学生后悔也来不及了。大合唱唱得不是很好。

  日本小男孩穿木屐拿木剑来斗那些台湾学生。

  学生们留下一些做后卫的,还有聚勇在电厂的,也可以做内应什么的。

  日军说了一句“中国人真不经打”,那个人就不断站起来让那个日军打。日军怕了说你是什么人,他说“中国人”。真实情况可能日军就残忍地杀了他。

  林聚勇炸了日军某房子,但可能不会杀死那些头。

  小惠不再骂他德性了,而是说“我恨不得马上嫁给你,给你生十个儿子,个个都像他爸爸一样勇敢伟大”。可是男的还是死了。小惠说“德性,你知道我喜欢你。”那之前呢,是怒其不争,恨他像瘪三一样,她是很爱国的了。她帮忙照顾他的大哥的儿子继先。

  日本投降,池田切腹。街头标语“实行三民主建设台湾。”

  离开的时候,继先先是叫小惠姨,后就叫妈了。但还是分了。

  谈不上是政治电影,有宣教性质废话),拍的还行。

  《梅花》影评(四):总有些片段比较感人

  说来惭愧,知道电影《梅花》还是通过相声瓦舍的作品。当时黄士伟饰演的教官弹唱这首《梅花》,随后还有两个女演员高喊着“杨惠敏,加油”。这实际上是把两部战争片连在了一起。一个是《梅花》,一个是《八百壮士》。

  对我来说,把这两部电影联系得最紧密的,莫过于柯俊雄。虽说其人的人品不可与人言,不过穿上军装的扮相还是一副硬朗军人派头。尤其记得《旗正飘飘》中他扮演的谢晋元在租界升旗的发言:“升上旗杆的虽然是一根绳子,但在我们的心目中,永远是旗正飘飘。”当时他右手拍打胸口,发出“砰砰”的声响,让人肃然起敬

  《梅花》、《八百壮士》、《旗正飘飘》、《英烈千秋》,我所看过由柯俊雄主演的战争电影,基本上拍摄于同一个时期,也算是台湾当局意识形态作品。听听其中的几个口号,就非常明显的可以感受到了。由于是政府的支持,所以几部片子都能招到一批名演员,柯俊雄、谷名伦、胡茵梦、张艾嘉、林青霞等等;估计也是因为政府支持,在影片中可以不计成本一些,动用军方资源,使战争场面更为激烈和吸引人。

  当然,政府支持也有其它的表现。《梅花》这首主题歌在台湾和港澳以及海外的影响据说很大,经过邓丽君的演唱更是轰动(邓丽君是否此歌的原唱我不知道,但在电影中确实不是她唱的),也成为她的代表作之一。不过大陆这边倒是很少有人听过,以至于有些台胞在大陆游客面前高唱此歌以表示同感情时,大陆游客都是面面相觑。按理来说,这首歌哪方面都没有刘家昌的另一些歌(比如《中华民国颂》)来得露骨,可为什么在大陆不流行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国花”的缘故吧;或者,是词作者出了问题(刘家昌与蒋纬国)也未可知。

  既然是意识形态片,老实说剧情方面就不怎么样了。第一次看《八百壮士》的时候觉得还可以(是不是因为有前作铺垫呢?);后来看《英烈千秋》和《旗正飘飘》,觉得做作;至于《梅花》,剧情上太多疑问,那个时候在台湾可以那么直接地反日吗,那么简单地在课堂上讲“我们是中国人”,那么容易地在公共场合高唱《梅花》?也许我没经过台湾的日据时期,但我实在无法想象这个时期会宽容到这个地步

  《梅花》的情节有几条线,每条线总觉得处理得不是很充分,有时草草地结束了。相比之下,《八百壮士》的线索很简单,反而能够表现得有血有肉一些,虽然还是有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

  当然同大陆相比,这些意识形态片自然好看得多了。毕竟在民国六十年代,这里基本上只有样板戏,或者仅供批判的“文革”前的国产电影。

  以上批评的多了,下面说点好话吧。虽然总的来看并不令人满意,但《梅花》等片还是有令人感动地方。就像《八百壮士》中战士们护卫国旗的那场戏,或者《旗正飘飘》中金燕翎弹唱《江水滔滔》。

  个人觉得,《梅花》情节上安排的最好的也是最感人的,倒不是文英的跳海,而是最后小惠的离开和林继先那一句“妈”。我想老套办法一定是要写成大团圆的结局的:文英死了,聚勇也牺牲了,这样聚光、小惠和继先刚好组成新的家庭,在光复后的台湾过幸福的生活。我不清楚编剧的安排是否有其它的用意,或者当时像林聚光这样的人确实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以小人之腹揣度,其中会不会有外省人、本地人的意思呢?总之,并非大团圆的结局反而让人觉得更加合乎生活似的,尽管这部电影的名字叫Victory(胜利)。

  《梅花》对日本人的处理也是不俗套的。池田的形象就很人性化,以至于他最后切腹的场景,可能也会感动某些观众吧。这让人想到《英烈千秋》的最后,张自忠自杀时,日本军人“向中国战神敬礼”的场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不得不钦佩他们作为军人的精神。

  不过最动人的还是那首主题歌,《梅花》:

  梅花梅花满天下,越冷它越开花。

  梅花坚毅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看哪遍地开满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天寒地冷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国花……

  《梅花》影评(五):《梅花(Victory)》:一门英烈【第13届金马奖最佳影片】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7/victory13.html

  梅花 (1976)

  本片获得1976年第13届金马奖最佳影片。

  电影讲述台湾人抗日的故事。台湾岛上的一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孝顺,深得父亲喜爱;二儿子整日无所事事,父亲很讨厌他。大儿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二儿子则是光棍一条。即使二儿子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孩,人家也不愿意嫁给不学无术的他。日军为了修建水库,要挖这户人家的祖坟,父亲坚决同意,被日军残忍杀害。大儿子为了报仇,离开家去大陆参军。二儿子为了讨青梅竹马女孩欢心,进入日本人的电力公司工作。大儿子走后,老婆就代替他在中学教书。这户人家有一个关系不错的日军军官朋友,他告诉大儿子老婆,军队要征召学生入伍,大儿子老婆就恳求军官能帮忙说情。在军官的努力下,上司留下了大儿子老婆这一班的学生。为了此事,大儿子老婆与军官频频接触,使得众人误会她与军官偷情。大儿子老婆忍受不了闲言碎语,跳海自杀。此时,身在大陆的大儿子认识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年轻女孩,两人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军官的大儿子派出几个人回到台湾,打算让二儿子帮助他们袭击水库。二儿子知道此事后,因为害怕拒绝帮助他们,这几个人只得自己行动。行动失败了,这几人都被枪决。这一切被二儿子看在眼里,随后他就趁电力公司厂长生日时,用自制的炸药袭击了电厂。事后,二儿子在见到青梅竹马女孩,并将大儿子的孩子托付给她后,在狱中死去。大儿子的孩子在青梅竹马女孩的照顾下,幸福的生活着。没过多久战争就结束了,这户人家的日军军官朋友看到战争失败,剖腹自杀。最后,已经成为残疾的大儿子带着新老婆回到家中,青梅竹马女孩则离开了。

  本片是一部分非常糟糕的电影,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宣传片,只不过是国民党的主旋律而已。它与大陆八十年代的电影非常相似,即教条化的主题、高大人物、弱智的剧情、不连贯的情节,以及脸谱化的表演。换句话说,这些电影非常相似,“烂”都在烂在在一点地方。可见本片多么的“官方”。这使我想起李行的那部抗战电影《吾土吾民》,它不知道比本片强上多少倍!同样是抗战题材,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本片主题就不说了,主旋律嘛,就是抗日救国的经典主题,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不过,本片讲述台湾人的抗日,通过本片可以发现台湾人抗日并不是很积极。因为如果不是祖坟被挖、父亲被杀,他们还是会乐享这种“平安”日子的。

  本片最大的缺点和让我不能忍受的是,剧情是片断式的。前一秒钟是一个场景,下一秒钟就是另外一个场景,根本没有过渡!尤其是电影开始前的十分钟内,变换场景达十多次,涉及到的剧情有七八个,完全是“走马观花”!这样的设置,让我刚开始看得时候还觉得换奇怪,怀疑看得是阉割版。查过资料后才知道,本片就是如此的“快节奏”,电影剧情跨度至少八年时间,本片却仅用九十五分钟就讲完了!这样的电影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吧,坑爹啊。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本片剧情的不连贯可以算是做到极致了,因为大陆电影再怎么差,也没有将剧情缩减的本片这种程度。总之,无论怎么去看这部电影,它都不能称为一部合格的电影,因为它故事都讲得不完整。刘家昌还是适合写歌作曲,电影实在不适合他。

  电影其他缺点不多说了,只说说本片主题曲《梅花》的运用。在我来看,本片名字与这首歌曲使用实在太牵强,因为电影剧情与梅花毫不相干,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只因为大儿子老婆提了一句“国花”,然后大家就纷纷唱起歌来,这也太脱离剧情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本片编导们创作本片时有多么刻意,功利性太强了!总之,“梅花”具有的象征意义与《梅花》这首歌曲都是值得抒写的题材,可是它们却被拍成这么一部糟糕的电影,让人惋惜啊!

  最后贴一下《梅花》歌词的吧,单纯从歌曲本身来说,它还是不错的。

  梅花梅花满天下 愈冷它愈开花

  梅花坚忍象徵我们 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国花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国花

  梅花梅花满天下 愈冷它愈开花

  梅花坚忍象徵我们 巍巍的大中华

  本片演员都是台湾知名演员。男主角是柯俊雄,不多说了,帅就一个字。女主角之一是胡茵梦,23岁的她年轻漂亮,只是我看得本片版本画质太差,无法欣赏她的美。女主角之二是张艾嘉,她是小时候就知道的台湾歌手,后来才知道她也出演电影。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在1976年就拍摄电影了,看来要她出演电影要早于出专辑唱歌。张艾嘉的长相比较普通,不过脸型比较有特色,所以即使在本片中她才23岁,一眼就让我辨认出来了。片中还有一位知名的香港演员恬妞,出演本片时才18岁,活脱脱一个少女。不过,通过本片里的她,和最近的她比较,发现她脸型有明显变化,大概是整形了。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除了演员之外,一无是处的烂片,即使主题正确、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也掩盖不了它糟糕的品质。

  胡茵梦

  胡茵梦

  张艾嘉

  张艾嘉

  恬妞

  恬妞

  序列:0882

  2012-07-2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梅花》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