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缅甸的竖琴》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缅甸的竖琴》影评精选10篇

2018-10-06 01:2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缅甸的竖琴》影评精选10篇

  《缅甸的竖琴》是一部由市川昆执导,三国连太郎 / 西村晃 / 内藤武敏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缅甸的竖琴》影评(一):热爱这部片子

  楼上,要怨就该怨我们中国人不是一个真实民族,几十年前我们发现日本人善于发动战争,几十年后我们发现日本人比我们更善于反省战争,

  咒骂和嫉恨以前没有用,以后也没有用。

  《缅甸的竖琴》影评(二):音乐还是软肋

  好莱坞的强项,本山一向认为是编剧和音乐。作为一部以乐器串场的电影,配乐和编曲稍显了简陋。不过,要想到这是一部1950年代的电影,还是可以理解。到了久石让,已经不同一般,比如给《太阳照常升起》的编曲,那个常常吹到一半的小号,独具了匠心。

  《缅甸的竖琴》影评(三):感觉完全算是反战

  市川昆的成名作,感觉不完全算是反战,或者这种反战思想是通过沉溺于追忆死者这种方法表现的(对影片宗教含量不以为然)。

  有些煽情,且虽然一直想营造水岛不想回国的原因之谜,但其实很容易就猜得出来了,且最后连长读信那段戏过于直白煸情,严重影响了片子的真挚感。

  《缅甸的竖琴》影评(四):他只为日军亡灵超度

  “春天城堡,举行赏花会。觥斛交错,影子上墙。月光穿过古松枝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缅日军被英军打败,尸横遍野。衣服还好好的,头颅已是骷髅

  水岛偷了某照顾他的僧侣的衣服,一穿上袈裟就入佛门,因内心创伤唯有宁静反省才能平息。

  他只为日军亡灵超度,不反省日军的行为

  有拯救大兵瑞恩精神的一个都不能少的队长的催回鹦鹉也无用。

  《缅甸的竖琴》影评(五):《缅甸的竖琴》隐去了什么

  影片隐去了侵略者的造孽和暴虐,隐去了被侵略国家山河破碎以及人民承受巨大牺牲,剩下的只是造孽者累累的尸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水岛,战俘营里等待回家的士兵,还有缅甸婆婆与侵略者话别的依依不舍

  在回国的船上,即将回家的日本兵一个个憧憬自己战前美好和平生活。可是,由于日本疯狂的战争行为,亚洲各国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的和平生活被打碎,以致永远可能复原了,……这一切又该由谁来承担罪责呢?

  水岛目睹日本兵横尸遍野,心中大恸,发心要陪伴他们、安葬他们、超度他们。难道他就从未见到过被日本兵残害的人的尸骨吗?他动过怜悯之心吗?有过一丁点不安吗?

  在这部电影中,人们看不到日本人一丝一毫的反省和忏悔

  《缅甸的竖琴》影评(六):调性不对

  影片正在放映中,下班的老公推门脱鞋,忽然惊呼:“哟!什么片子,这音乐好像⋯⋯追悼会。”

  这句话点了我一下。配乐的确配成了哀乐。然后像墙纸一样覆盖全片。日军在合唱时,我努力想象同样的一拨人在中国屠杀的样子,可还是不怎么对得上号。觉得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悠闲指挥部队严格训练合唱曲、进攻残忍屠杀老百姓的“音乐学院毕业生”。也不可能存在“自学竖琴成材”的日本兵。

  看了成千上万的战争马后炮电影,心情烦躁。这么几十年过去,这类电影还在拍着,而缅甸、越南、印度,看起来还和以前一样杂草丛生,卧佛遍地的,日本人依旧是个心硬如铁的民族,第三世界还是第三世界。

  《缅甸的竖琴》没有奇思妙想,没有感动深思,只有一种战后初期某些日本人的单线视角,它令观者不知所措,令人憎恶生命认知分裂,就像挑选音色最柔和的竖琴来演奏孤寡倨傲、调性邪门的《荒城之月》一样。

  《缅甸的竖琴》影评(七):有限的反省与无限的人性

  这是一部关于信仰确立的电影。虽然最后士兵水岛通过留在缅甸来践行自己的信仰,但其信中表达的仍然是民族性多于普遍人性,影片中的场景同样使然,即死伤镜头几乎全为日军战士,鲜有联军或缅甸百姓伤亡的镜头。其内在原因或许有二,一是水岛本人的在当时状态下的有限醒悟;二是导演本人的民族情结。我宁可相信是前者。毕竟,水岛毕竟只是一个日本士兵,把他拨高到对普遍人性的关怀还是有些难度

  不过电影最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信仰或者是信念的确立过程。是什么触发水岛产生的这一信念?仅仅是看到暴尸荒野的日本士兵?对还是他本身对生命的反思?这点只能靠我们猜测了。

  如果说《缅甸的竖琴》重在信仰的确立,那市川昆的另一部电影《野火》则重在对内心信念的坚定过程。两部电影共同点都是一个相当异类的日本士兵,在经历了其它士兵都习以为常的场景(暴尸荒野、人吃人等),都几乎是从杀人者到立地成佛,不同的是前者经历的是幡然醒悟,后者是从犹疑到坚定。

  《缅甸的竖琴》影评(八):最后几分钟之前都很好

  其实片子还是很感人的,好吧,我承认我多愁善感,看片子一直有流眼泪冲动,尤其是音乐响起的时候.但是,我还是有良知的,不会轻易被日本侵略者所蛊惑.尤其是最后的那几分钟让我警觉,原来小兵异国出家不是为了赎罪而是为了收尸.而且只收日本尸.让我大失所望.我本来以为会是一个佛之大爱的电影,可惜最后导演还是没有跳出只关乎本国"侵略军人"的狭隘圈子,但是也可能不怪导演,因为他要考虑这个电影本身是要照顾狭隘的日本观众的,所以加上了这个累赘的结尾.

  还有缅甸的土是红的,也不仅仅是日本军人的血染的,别忘了还有我们十万国军兄弟呢,还有不堪一击的英军呢.还有缅甸游击队呢,平民呢.那个出了家的日本小兵挖出来的红宝石也可能是我军将士的英灵所化,也可能是被战火殃及的猫猫狗狗所化.众生平等.不要那么有分别心好不好

  《缅甸的竖琴》影评(九):何时会有《中国的古琴

  《缅甸的竖琴》 日本电影大师川昆作品

  这是一部黑白片,影情也像黑白一样简洁:水岛是探路的侦察兵,竖琴是他探路后的信号。日本停战后夕,他奉命去通知一个山洞中的日本兵投降。拒降被炸后,水岛被一缅甸和尚救治。回归队伍的路上,水岛看到许多日本士兵的尸体,他一一掩埋,最后决定留在缅甸。在被俘日本兵归国的船上,上尉读了水岛的信,表明对战友思念,对祖国的爱,以及留下来守卫阵亡士兵灵魂的信念。

  全片贯穿竖琴的音乐,其中反复出现的是美国歌曲可爱的家》。影片表现了战争对生命的摧残,以及生命中不可摧毁的人情二战造就了这样优秀的影片,从这个意义上说,战争没有白打。

  想起中国近代以来,遭遇的战争,够多够惨了。然而,至今产生多少值得一看、值得发行世界、流行后代的影片?几乎没有。

  中国的文艺,还没摆脱政治强奸犯的纠缠强权政治下,艺术创造力难生,艺术魅力难产,何况目前又添了商业诱奸犯。两犯并奸,中国的文艺女神奄奄一息,而电影美女尤其满身梅毒。

  艺术乃苦难之花。经历了那么长的苦寒,却产生不了梅香,从这个意义上说,苦难白受了。

  《缅甸的竖琴》影评(十):我努力做到心平气和,却无法真正赞赏

  也许是所受到的反日教育的原因,看片子的时候,还是很难完全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欣赏大师的作品。很难相信日本兵会对那个老妇如此友好。我甚至在想,他们怎么可能不对老妇XXX?

  如果影片在水岛在战友面前弹琴时结束,感觉会好一些。最后那封信,并没有达到导演想要的结果。至少在我看来,有点多余

  我已经很克制自己的情绪了,但还是不能忽略一个事实:日本,是侵略者。侵略者战败伤亡,用最文明的话说,是他们挑起战争侵略别国屠杀百姓的代价

  不过,片子里的音乐非常好听,那些歌非常好听。音乐是无国界的,是能震撼洗涤心灵的,是可以抚慰创伤的,可以让人暂时忘记战争是如何开始又是怎样的残酷

  换个角度想,这片子毕竟是日本拍的。而日本人对于二战的认识,在战后几十年里,仍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导演能以还算平和方式,表达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已属不易。至少,我没有看到一半就狠狠的关掉电视

  如果这是一部别国拍的电影,也许我会用心的去欣赏。我能认真的看完它,并且努力做到心平气和,也属不易了。

  不管怎样,这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男主角挺有型的,特别是剃发为僧以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