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与地》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天与地》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10-10 02:0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与地》经典观后感10篇

  《天与地》是一部由奥利佛·斯通执导,黎氏侠 / 汤米·李·琼斯 / 吴汉主演的一部动作 / 传记 / 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天与地》观后感(一):斯通真牛逼

  这片拍的太好了。。根据自传拍摄。。画面拍的巨漂亮真的是天杰地灵。。配乐还巨到位喜多郎确实让我觉得是个大师。。演员也很好女主演的很有感觉。。居然陈冲和邬君梅一起参演。。。故事表演画面音乐全部上档次。。绝逼是经典影片。。奥利弗斯通真的老卵 ..imdb上只有6.8可见美狗和日狗没啥区别都是一群不要脸的东西

  《天与地》观后感(二):在逆境中生存

  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前年夏天看的。今天突然就这么想起来了。

  小时候的黎里真没看出来好看。直到她去了国外。

  正如她所说的。像一个中国娃娃。烫了头更加好看。

  幸运的她碰到一个爱他的外国人。只是结局让人想像不到。

  我想说女人真的很伟大为了生活,为了将来,要承受很多很多。

  即使处境艰难也能在逆境中生存。

  《天与地》观后感(三):碰撞,碰撞

  当越南村庄恬静土地上响起第一声轰鸣,当所谓的民主共和党不分青红皂白用血刷洗革命,当“敌人”入侵了憎恶战争折的灵魂身体,当黄黑皮肤清瘦女子看见满载食物的大冰箱,当佛教的来世今生论无法宽慰基督教徒疤痕,当战争成为通往自由的唯一道路,我只感觉,电影以强烈的碰撞赐予了我无限思考诗意。 这或许是不少战争电影的选择——令和平年代的人所难以容忍的战争与至美至高尚感情或哲思进行碰撞摩擦,从而生出骨感美感。 《天与地》带给我的无非就是这样的感觉。以沉重的越南战争开篇,黎里的人生(或是说其人生的一部分)在镜头语言娓娓道来

  《天与地》观后感(四):一部用作者一生时间感悟的电影

  南方,北方,东方,西方,和平,战争,越南,美国,人的命中注定要活在天地之间。

  超越政治国家文化民族,等等这些人类狭隘定义之后,你才明白,其实和平与生命是多么的重要

  只有经历过从旋涡中走出,才能透彻感悟到这个真谛,只有走过片中“母亲”所说的这一轮回,才能真正的写出这部电影。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电影,他是一个人用一生时间感悟到的真谛。

  作者的一生也许就贡献了这部电影,贡献出他的感悟,愿全世界人们都能了解到:

  战争重建国家,就像用强奸来结婚,战争唯一的收获就是多了无数的坟墓,,而在墓中无所谓敌人。

  ——————黎里母亲

  《天与地》观后感(五):天与地

  《天与地》,奥利佛斯通导演的三部越战题材电影的最后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片描述了以越南战争为大背景前提下一个叫黎里的人生沉浮。有人说这是一部失败的关于越战的电影,究竟它失败在哪儿?我们不能空谈战争的利与弊,而是得跟随女主人公视角来看她在战争中遭遇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诚如黎里所言“我命中注定要活在天地之间,抵抗天命,必将受苦;接受天命,福乐自生。万般皆有因,那么受苦将赐我们更接近神,教导我们,软弱时要坚强恐惧时要勇敢迷惑时要明智,抓不住的就要放手,永久的胜利,是在心中赢得。”

  《天与地》观后感(六):。

  黎里成长在越南乡村,战争来袭,哥哥们去参军。她也参与了越共,因为政府军和越共矛盾她被抓去刑讯逼供惨遭强奸。到富人家里当保姆却被主男主人欺骗怀孕后逐出家门,在街头卖东西给美军,街头充斥着美军和军妓,姐姐说不仅有要和敌人搞 还要和他们结婚离开这个烂国家。此时遇见了一个美军中士,在经受战争和妻子身心摧残后他只想有一个善良体贴的东方女子来共度余生。黎里同他回到了美国,渐渐发现和美国的生活格格不入丈夫的战后综合症以及自己不甘家庭妇女想法,最重要的是丈夫是一名曾经杀害千百越南人的刽子手和军火商,最后丈夫自杀,黎里在发财过后回到了以前的村庄。哥哥不愿意接受她的礼物,哥哥仍在为国家的未来奋斗。战争只能带来一座座坟墓,而睡在里面的都是一样的人,

  《天与地》观后感(七):越战三部曲终篇

  继《野战排》、《华尔街》、《生于七月四日》之后看的第四部奥利弗斯通的电影,大师级水准,太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了,从布局、构图、摄影到配乐无一不是举鼎之作,剧中每个越南人甚至越共都说英语,很难不让我联想到末代皇帝,开篇呈现出的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与蓝白天幕交相辉映,与后来的满目疮痍对比,显得更加纯白。画面与剧情的起承转合流畅自然发人深省特别是黎里回到美国家中一幕,随着各种快餐零食在炉气灶上频频现身,引得黎里目瞪口呆,想必此刻的她应该处在天堂吧,对于观众来说,也要能承受住刚从西贡的糜乱吵杂转向加州小镇的平安祥和所带来的剧烈落差,抛开这些不谈,剧中突然响起的sugar sugar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好久没有看过这么爽的电影了,大爱!越战的电影真是看一部少一部了。

  《天与地》观后感(八):歌颂母亲——不由得让人想起《丰乳肥臀

  也许我比较容易被这种讲述战争中的小人物命运的电影打动吧,只要看到这一类题材就心酸,不管是反法西斯的、反美帝的、一战的、种族仇杀的……

  也许,就像一些人说的,这部影片是“男性视角”的,而且确实有点“臆想大于现实”,说不好听了有点虚假,但至少女主角演出确实非常抓人,她凌乱头发衣衫褴褛,抱着幼子,背后跟着长子的镜头令人想到《丰乳肥臀》里的“母亲”以及“姐姐们”,那些同样经历了战乱饥荒、强奸、逃亡的女人。

  发动战争兽行的是男人同时他们还对女性施以兽行。可以认为男性在影片中基本是作为“恶”的符号出现的,而一切美好品格都赋予了女人,特别是母亲。

  《天与地》观后感(九):奥立佛最差的一部电影

  我很喜欢奥立佛的电影,当初也是满怀期待地来看《天与地》,但是,结果失望的。从电影美学技术的纯熟上来评价,奥立佛依然是那么个性十足而无可挑剔,但作为一部越战主题的片,它是失败的。

  理由如下

  1、奥立佛不够了解东方文化。很多西方导演尝试拍摄东方题材的电影,其中不乏大师,也不乏精品。比如:贝托鲁奇,他拍的末代皇帝艺术而不乏写实,不过他的小活佛就逊多了,最多只能算是一部东方宗教文化的科普教育片。真正让我佩服的天才导演是彼得.格里纳韦,他的〈枕边书〉是我目前看过的最棒的一部西方视角的东方电影,他超越形,抓住了“韵”,这种艺术境界是很多东方导演都难以企及的。

  2、奥立佛是非阳刚的导演,他的影片也都充斥着狂野的男性魅力,但事实证明,他的镜头对细腻的女性情感是缺乏把持力的,尤其是东方女性

  3、视角问题。奥立佛拍过三部越战片,看得出,是想从三个不同角度反思那场战争,野战排和7月4日,没得说,精品!天与地则臆想多于现实,极大地削弱了影片的震撼力。

  《天与地》观后感(十):《天与地》:奥利弗.斯通的赎罪之作

  我个人认为,这是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里最为精彩的一部。在其镜头下,战争不仅仅是某种意识形态的衍生工具,更多是对人性方面的一种参悟渠道。当然,喜多郎为这部电影献上的原声,已经和电影的画面形成了一种超经典的无缝对接悲伤又充满希望的基调拉长到了战火浮生背井离乡里。令我们意犹未尽,也令我们心碎绝望

  除此之外,陈冲的演技不可挑剔,当然,所有的这部电影里的演员,特别是女主角的演技,无可挑剔。母女两在镜头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是这部电影里的表演灵魂所在

  特别的这句:我的小桃花,没有我,你该怎么办??这句话,应该是这部电影里核心的,令人心碎的台词之一。战争的无情带来的背井离乡与妻离子散,在吴汉的这句话里,深刻尽显。

  我想,之所以叫做《天与地》,导演应该是想借这部电影,把自己的那一份越战负罪感交给这部电影,交给那个叫做黎丽的越南女孩,也借东方神话里的天公地母,保佑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以及那些曾与战火相逢的地方和人们,永远不再与战火相遇,不再背井离乡,不再恍若隔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