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漫长的告别》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10-13 02:3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精选10篇

  《漫长的告别》是一部由罗伯特·奥特曼执导,埃利奥特·古尔德 / Nina Van Pallandt / 斯特林·海登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惊悚 / 悬疑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一):和小说两回事

  建议看此片前不要看钱德勒的原著,因为影片有许多关键修改,比如结局,比如人物间的关系片子谈不上差,毕竟是奥特曼的作品;但用“黑色电影”的标准衡量不够“黑”,原著有太多精彩场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并没有得以体现。如果编剧是钱德勒本人,另一部《双倍赔偿》很有可能诞生了。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二):短评

  本片最让我感到惊艳地方全片笼罩在一种近乎非现实光怪陆离中。气氛其实只能算电影的表面内容才是实质);但这个片子的气氛却给这个其实并不复杂朋友变节的侦探故事镀了一层很深的外衣(很多人将它和六七十年代美国的虚无主义联系在一起)。当然片子也未能完全逃脱诸如男主西装革履叼着烟奔跑的好莱坞动作片cliché.(巾城)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三):70年代的马洛

  把马洛一把拽到70年代,还配给他很多爱好半裸着做瑜伽心灵教程的女邻居到底是什么考量真的无从知晓。

  开头的和猫互动,把猫粮倒腾到它爱吃的罐头里,大概是想给他加点温情分。最后掏枪杀死泰利的时候一边说连猫都抛弃了他就可以更顺理成章。说实在杀死泰利并不出乎意料。在钱德勒的年代尚能克制愤怒,转为悲哀,到了70年代就可以顺利释放为一记枪响。但是另一方面对比原著 ,泰利的戏份太少,并且最后的自述里更是降低了格调,让观众一点都没法同情他,也让马洛不得不杀他。而原本泰利是个复杂得多的形象

  所有的破案过程在电影里都一晃而过,只有混乱感和荒谬完整保留下来了,甚至放大了(缺少了一环扣一环的真相还原)。另外这部片子的拍摄手法丰富。尤其是在海边寓所的几个镜头。透过玻璃拍洛查夫妇同时玻璃上映出马洛在浪花翻滚的海边,所有的景象交织的玻璃上有双重曝光的感觉,很奇妙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四):简述

  这也许不是导演厉害的作品,但是这样看似单薄没有噱头的故事却把一个生活中寂寞琐碎男人刻画入木三分特别是开头跟猫咪之间的互动,主人翁的碎碎念就一路延续,这样一个私家侦探是特别的。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心缜密神秘的侦探,他善良相信朋友,和裸女邻居相处融洽,甚至是黑帮老大伤害自己女人来示威时,他表现得不是害怕,而是关怀。他的猫是他最亲近伙伴,一直贯穿全文,尽管猫中途消失了,可那是他一直念叨的伙伴。他也有着侦探的专业素养,那就是不怕惹麻烦地查案子,不过这些与钱无关,因为他想得到更多关于朋友死的消息。其实整个故事都在讲述这样一个人无聊地与猫相伴,无辜地被卷入杀人案件,为了朋友和真相,他一步步搜索证实,但是他得知朋友竟给他无故设了一个局,得知这个朋友是这样一个自私的烂人杀了人还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别无选择,直接间接害死两条人命,所以主人翁亲手杀死了朋友,之后便跳跃离开。这个离开真是一个漫长的告别,那是生和死的告别。也是他和整个被设计的破事的告别。这种告别的气氛在整部电影里都有提及,有人去世,奏着“the long goodbye”的曲子。这首歌很好听,导演在影片中多处使用,使人印象深刻。另外一点,这个主人翁的整个个性和感觉很有戈达尔电影作品里主人翁的味道,长段地独白自言自语,当然很符合人物个性。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五):观影笔记

  (改编自钱德勒的小说《漫长的告别》)

  (从摄影角度讲,全程用变焦)

  第一幕:男主被猫吵醒,给猫准备食物猫不吃,于是大晚上的慢悠悠跑去外面超市,找猫粮不得还被店员鄙视:我养猫干嘛,我有女朋友。男主一路自言自语,灰溜溜的回家后说:我爱猫。

  第二幕:朋友半夜来找,告诉主角由于和妻子吵架,需要借他的车载他立刻去另一个城市

  第三幕:警察找上门,问男主他朋友在哪,男主不说,于是被带到警局,甚至被关了三天。审讯中得知其朋友可能参与一起谋杀

  第四幕:男主被释放,才知道朋友已经畏罪自杀了。他对这个报道深表怀疑

  第五幕:男主接到案子,帮一个女人找到她的作家老公。这一家刚好是他朋友的邻居。

  第六幕:男主到精神病院找到藏在里面的作家,并成功劝回家。才知道作家嗜酒,夫妻感情其实不和

  第七幕:男主莫名黑社会找上门来,得知自己朋友因赌博欠债三十五万,黑社会让男主务必找到那笔钱。

  第八幕:男主反跟踪黑社会,发现他们和作家一家有交集,于是找到作家问清情况,得知原来黑社会欠他们五万。

  第九幕:男主找到朋友死亡的地点,查询死前的资料

  第十幕:参加作家的家庭party,作家喝醉喝和他妻子私聊,才知道原来是作家欠黑社会一万。两人正聊兴起,去看到窗外作家正在向大海踉跄而去。

  第十一幕:作家自杀了,男主也从其妻子口中得知作家曾和男主朋友的妻子有染,杀死朋友妻子的可能是作家。男主立刻告诉警察,没想到警察早已知道这条线索,只是不以为意。男主大骂。

  第十二幕:男主找到黑社会告诉真相,但黑社会只关心钱。正当事情往糟发展时,作家妻子却意外把钱送了过来。男主立马去追女主,但出了车祸

  第十三幕:男主再找女主,发现她已经搬家离开,他突然醒悟了什么,立马赶去朋友死去的地方,贿赂的当地的警察,才知道朋友果然没死。

  第十四幕:找到朋友后,才知道原来是他和作家的妻子出轨被他妻子知道,才杀了自己老婆,然后假死以金蝉脱壳。男主只是被利用。男主失望之余,开枪杀了朋友。

  有趣细节

  豪宅保安喜欢模仿各种电影里的人物,跟进出的车辆搭讪,如果别人没get到,就会让他感到遗憾

  男主的邻居,是一群以卖蜡烛为生,却天天天台上练瑜伽,脱衣舞和排戏的女生。每一个拜访男主的人都会被其窗外的邻居吸引目光

  黑社会跟踪男主的小马仔,被作为侦探的男主各种调教。比如告诉他如果跟丢了就去哪里找;或跟踪人应该在我的视线以外免得被发现等等,马仔还以为男主是好人

  漫长的告别,这题目细思极恐。原以为是指男主朋友意外去世后,还来不及伤心,就被接二连三朋友带来的麻烦事情焦头烂额,只恨告别太长;看到最后才知道,他是在跟自己心中朋友的美好形象告别。

  男主追逐开车的女主,呼叫对方听不到。每次红灯的时候可以追上,但路灯了又拉开,如此三次,最后终于要追上了,结果撞车了,而女主扬长而去

  经典台词

  案件终结,就像把垃圾袋封口。(形容判案草率)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六):颠覆黑色电影(摘自《黑色电影 : 历史批评风格》)

  在美国人跟随欧洲人之路的尝试中,最有趣的作品之一(虽然有不少问题)是罗伯特·阿尔特曼(Robert Altman)的修正主义制作(revisionist production)《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1973),以反传统的选角和一定数量的嘲弄戏仿重述钱德勒式的侦探电影,并自始至终开着关于好莱坞的布莱希特式玩笑。这部电影潜在的理念颇吸引人:故意让埃利奥特·古尔德(Elliot Gould)扮演并不适合他的菲利浦·马洛,把场景更新迷幻疯狂的当代洛杉矶,从而让私家侦探变成一个可笑的不合时宜者(阿尔特曼称马洛为“瑞普·范马洛[Rip Van Marlowe]”,电影中一个警察评论道,“‘马洛’后面带个‘e',听起来像个娘们的名字”)。这种历史的错位感在风格上更为强烈,阿尔特曼在本片中运用了潘纳维申、变焦镜头(zoom lenses)、即兴对白、非常规的录音和混音以及维尔莫什·日格蒙德(Vilmos Zsigmond)的摄影——光相当柔和色彩轻淡,他是通过“闪”胶片("flashed" the film stock)以降低对比。在很多层面上,本片都反转了那些和钱德勒与经典黑色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涵义:没有了妙语连珠的对白和幽默讽刺的画外叙述取而代之的是不善言辞的人物和成天自言自语、咕咕浓浓的私家侦探;没有了精心取影角度倾斜的构图,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散漫到几近随心所欲的横摇和变焦镜头,持续地使画面变得扁平,没有了罗曼蒂克的音乐,取而代之的是一首1940年代风格的主题曲(由约翰·威廉斯作曲),片中对它的重新编排可谓不计其数——包括分别由门钟、锡塔尔琴和墨西哥流浪乐队演奏不同版本

  阿尔特曼把马洛变成了一个不断抽烟的粗汉,一个古怪的多愁善感者,而小说家罗杰·韦德(Roger Wade)则仿佛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海明威式人物,残酷对待他的妻子。而片中大男子主义的野蛮性这个主题从某些方面可说是马洛和钱德勒骑士风度反面,电影中有场戏对此的表现非常令人不安,换作早先的布林办公室根本不会允许它被保留下来:黑帮分子马里·奥古斯丁(Marry Augustine)把可乐瓶砸到一个漂亮女人的脸上。不过,在其他方面,《漫长的告别》仍是忠于原著的。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初稿剧本作者低俗小说老手 利·布拉克特(Leigh Brackett),也是霍华德·霍克斯版《长眠不醒》的编剧之一,她想做成一个多少有点贴近的改编版本。它对南加州混乱和没有灵魂状态(soullessness)的点评完美地契合了原著小说,尽管结尾和小说不同,但还是保持了钱德勒的基本情节

  尽管《漫长的告别》拥有予人深刻印象的迷幻效果,以及相当多的讥刺锋芒,在我看来,它最成功之处还是那些传统的层面。当阿尔特曼想戏谑小说,引入间离效果(alienation effects)和对经典好莱坞的讽刺笑话时,通常都收效甚微;毕竟,硬派小说总是同讽刺文学滑稽剧有着密切关系,而钱德勒自己就对电影猛烈抨击。而且钱德勒对洛杉矶警察的批判远比阿尔特曼激烈得多;电影只是是针对小镇中几个墨西哥警察的腐败开了一些玩笑而已。还请注意,阿尔特曼的一些更加随心所欲的创新—例如可乐瓶攻击和反复出现的马洛对面公寓中迷醉女孩们的搞笑桥段—似乎只是在对传统私家侦探故事采取自以为是优越态度的掩护下,又一种新形式的厌女症和暴力而已。

  这些问题在最后几场戏中尤其明显,阿尔特曼运用了和《陆军野战医院》结尾处足球相似幼稚把戏。马洛发现他的朋友特里·伦诺克斯(Terry Lennox)杀了人。伦诺克斯说:“见鬼吧,谁会在意。”马洛回答道:“我在意。”接下来的事情和马洛这个人物的性格彻底不符,他一枪把伦诺克斯击毙在湖中。马洛转过身,走在树木夹道的长长马路上,遇到艾琳·韦德(Eileen Wade),她正开着吉普车从反方向朝他驶过来。这个画面是对《第三人》的明显指涉,但是声轨上却不是罗曼蒂克的音乐,而是《万岁好莱坞》(“Hooray for Hollywood”)。从这个镜头和其他几个关节点,都很难确定阿尔特曼想讽刺的具体是什么。他的电影到底是对洛杉矶黑帮分子和嬉皮士的钱德勒式攻击,还是对钱德勒小说的奇特夸张的攻击?当时的观众不清楚该怎样理解这部电影,而最初的广告战也于事无补,因为它让观众期待一部经典惊悚片。当电影在洛杉矶和其他城市的商业表现不尽如人意时,联艺把它从流通渠道中收回,设计了新的预告片和海报突出它戏仿的方面。在这些暗示包围之下,电影于八个月后在纽约重新上映,这次它受到好评,但票房仍然低迷

  以上内容摘自《黑色电影》(詹姆斯·纳雷摩尔著)

  《漫长的告别》观后感(七):剧情,去他的,有马洛足够了!

  自由不羁,天真浪漫义气正义固执倔强,叼烟,落寞体贴,长年不变的黑西装衬衣领带身材清瘦硬朗,耐打,反应敏捷,游走在黑白两道之间,格格不入

  爵士乐伴奏中,男主角一出场,就激动了,这是星际牛仔史派克的真人版啊,气质气场一致啊一致!然后这个马洛还养猫,为了骗猫吃罐头,费心把标签换掉,结果喵星人不领情,离家出走,哎,这么细心体贴半夜爬起床开车去买粮的饲主(自家喵星人敢在凌晨三点喊饿哇哇大叫,一巴掌拍下床,翻个身继续睡,更有可能凌晨加餐过饱,踢里哐啷满屋子消化闹腾),怎么就忍心离弃呢,虽然很可能经常挨饿,瞧那苗条的,咱家喵星人肥得快抱不动了……

  我要猫干什么,我有女朋友。

  哈,他有女朋友,我有猫。

  好吧,超市员工的话有点伤人,现实证明猫不比女朋友好相处,生活没个正经,猫一样嫌弃你。

  像马洛、史派克这种天真浪漫到在别人眼里犯傻的男人,真不是靠谱的男朋友和饲主,但他绝对是万里挑一的好基友,按照原著,特里感动得哗哗的,两基友从相遇到告别再到重逢再到分别,真是情义绵长天长地久,任绝世美女把你拉上床,也坚定转身而去,满脑子为好基友翻案。

  本片编剧和导演可能反同(警察询问的时候爆出是不是男同的问题,赤果果的鄙夷),也可能被好朋友伤害过(纯属恶意猜测),把特里改头换面,成了背信弃义利用朋友暗渡陈仓的反派,马洛怎么能忍呢,千里迢迢奔赴墨西哥,一个枪子还你,割席断交,干净利落。事了回家路上,真是胸中光明坦荡,忍不住吹响口琴,拉起过路人翩翩起舞。这也是史派克啊,他们就是这种人,不要钱,不要名声,坚守心中净土,很傻很天真,却又别具人格魅力。

  好了,以上花痴兼回顾完毕。

  说说本片,韦德夫人太丑太老,看过原著韦德夫人出场那页描写,只感到眼瞎,好端端一个绝世美女,丑到这种境界,导演的眼光没话说了。作家还不错,海明威似的造型,自己投身大海,还真是硬朗。黑社会老大的性质完全变啦,监视小弟呆萌呆萌的,木偶美女摊上黑老大这个金主,要注意安全啊。马洛的邻居美女们难以形容,裸身,瑜伽,神游天外,可能只有她们自己才能知道每天生活在哪里,以哪种状态。警察打了酱油,没什么印象,还不如墨西哥的官员有点存在感。

  以上奇怪的人设穿插出马洛我行我素的调调,偶尔镜头跑题,比如歪向光天化日之下行狗且之事的汪星人……还有,镜头含蓄而隐忍地瞄了几眼裸女们,男之常情啊。

  差不多就这些,全片散漫,剧情糊成一锅粥,没必要纠结挑剔,有马洛足够了!

  ********************

  :慵懒中伴着忧郁的爵士和蓝调是他们绝佳的灵魂伴奏。无论本片还是星际牛仔的原声都很棒!

  ********************

  2:日剧改编基本符合原著,全盘日本本地化,基情味足,文艺复古情调足,开场歌姬的歌好听,爵士配乐也好,但是场景不够大气(怀疑拍摄场地限制,拍不了更多露天镜头),叙事回味感不足,少点特别的气质。

  想把文字里的东西翻拍成影像,总是丢三落四,有所舍弃。

  *******************

  3:原著对韦德夫人出场,和金发美女的描写贴过来,真的太精彩了。本片里黑老大的木偶美女,能在文字里找出相应的感觉。

  她很苗条,身材欣长,穿着合身的白色亚麻质地的衣服,颈上围了一条黑底白圆点围巾。头发是像童话里的公主那样的浅金色,头上戴了顶小帽,金发兜在帽中,如小鸟栖与巢中。眼睛是罕见的矢车菊那种蓝色,长睫毛的颜色浅得简直有些过了。她走向过道对面的桌子,除下白色长手套,老侍者为她挪开桌子,永远不会有一个侍者像那样为我挪开桌子。她坐下,把手套放进手提袋,朝侍者报以感谢的微笑,那微笑如此温柔、纯洁和精致,几乎让他挪不动脚。她对他低声说了句什么,他哈着腰飞快地离开了。这家伙生活里还很有奔头哪。

  金发的女人世上有不少,现在金发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滑稽字眼。每种金发女人各有特色,除了那些皮肤像漂白了的祖鲁族,性格温顺的如脚下被践踏的人行道,头发如真金般闪亮的女人。有一种小巧玲珑的,唧唧喳喳,咯咯嘎嘎。有一种雕塑般丰腴硕大的,用冰蓝的眸光拦住你。有一种仰视着你,香喷喷亮闪闪,吊在你手臂上,可等你把她带回家,她总是非常非常疲倦。她摆出那种无助的姿态,还***头疼,你真恨不能揍她一顿,但你还是庆幸及早发现了头疼这个问题,还没在她身上投入太多的金钱,时间和希望。因为头疼总在那里,是一件用不坏的武器,像刺客的轻剑或琉克勒齐亚的毒药一样致命。

  有一种金发女人,温柔,乖巧,嗜酒;只要是貂皮,不管什么式样她都爱穿;只要有星光露台和香槟,不管哪里她都愿意去。还有一种可爱的小美人儿,假小子一个,自己付账单,很阳光,有常识,精通柔道,能够一边给卡车司机来个过肩摔,一边一行不漏地读《星期六评论》。还有另一种,发色非常非常淡,患有某种不致命但也治不好的贫血。她无精打采,色如鬼魅,说起话来气若游丝。你不能碰她一根手指。其一,你根本不想;其二,她正在阅读《荒原》或用古意大利语写的但丁,不然就是卡夫卡或者克尔凯郭尔,又或者是在研究普罗旺斯文。她酷爱音乐,纽约爱乐乐团演出欣德米特,她能够告诉你六把低音提琴里哪一把晚了四分之一拍。我听说托斯卡尼尼有这功力。世上也就他们这对了。 最后还有一种美轮美奂的展品,嫁过三个相继归天的大骗子,然后又攀上几位百万富翁,一位一百万,最后在安提布岬谋得一坐浅色玫瑰别墅,一辆配有司机和副手的阿尔法罗密欧,一群老朽的贵族朋友。对于这群人,她报以心不在焉的亲切,就像老公爵跟他的管家道晚安。

  对面的这位梦中人儿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甚至压根儿不属于那个世界。她无法归类,好似山泉一样悠远清明,水色一样难以描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