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个害死了女儿的选择,偏偏是一个母亲的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这个害死了女儿的选择,偏偏是一个母亲的爱

2019-01-20 07:15:37 作者:领读人康飞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阅读:载入中…

这个害死了女儿的选择,偏偏是一个母亲的爱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小月的领读

  音乐 | 秋桜-柴田淳

  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陪你读书,也是你陪我们读书。

  后台回复读书计划,一起培养阅读习惯~ 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过去的几天,我们一起读完了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鸿篇巨制历史冲突,更没有广阔无垠场面描写,有的只是日常化、碎片化的回忆场景

  但是却不得不说,石黑一雄用最常见情节,把最深刻感受刻在了我们心里,让人读完,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本书中体现主题,梳理这个看似平淡、毫无戏剧冲突的故事背后,所暗含的一股股心灵挣扎的洪涛。

  关于战争创伤

  20世纪文学作品中,战争题材多如牛毛因为在这一百年间诞生作家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杀伤力最强的两次世界大战

  因此,关于战争的体验贯穿于他们的生活、深刻在他们的内心,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大量的呈现。

  经历战乱平民家庭

  这其中,有的是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用血淋淋战场来体现战争的凶残,通过直观视角来反战;

  也有的是关于心灵创伤的描写,用更加阴郁的情节来剖析被战争扭曲的人性,这种视角冷静、无声,却直逼内心,让人毛骨悚然。

  《远山淡影》里对心灵创伤的描写,就是一种对战争静默的反抗

  故事中出现人物并不多,但是每个人都深受战争的折磨。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事件经过去了,可是整个城市已经成了一片废墟百废待兴

  亲人死去,房屋俱毁,幸存者的内心世界也成了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佐知子,也就是悦子,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失去原有幸福生活。于是,她一个人带着女儿景子想早早地离开这片让她恐惧土地

  她明知美国人弗兰克是个酒鬼,是个靠不住的人,明知把女儿带到美国并非女儿所愿,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她就像一个被战争吓坏了的小孩,只想逃离,拼命地逃离。

  万里子,也就是景子,原本优秀聪明,可以享受好的教育和幸福的童年。但是战争让她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母亲耐心

  5岁时,她就目睹了一个女人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人在战后绝望地死去。

  于是,她变得抑郁,经常做噩梦产生幻想。直到后来把自己关在房屋里两年,拒绝与外面的世界接触,最终上吊自杀。

  景子的一生充满悲剧,也让人怜惜。

  关于传统伦理秩序

  在悦子对早年日本生活的回忆中,绪方先生和丈夫二郎占了较大篇幅。这并非作者鸡毛蒜皮的家庭日常的“碎碎念”,而是以小见大,引发我们对于传统伦理秩序的思考

  悦子和二郎的婚姻明显男性主导,悦子只是服从的份儿,所以在生活中悦子并不开心

  尽管她多次强调自己过得非常开心,但是藤原太太说:“你怎么看起来那么不开心呢?应该开心点!”就表明了悦子自认为的开心仅仅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她虽然没有反抗传统的伦理秩序,但是对此她也并不认同。所以这也是造成她生活不如意的一个原因

  悦子和丈夫之间,是一种男权占上风的家庭伦理秩序。但是显然,这种传统的秩序,已在人们心中逐渐瓦解。

  绪方先生远道来看望二郎和悦子,但是却让二郎十分厌烦。他摆了一天棋盘等待着儿子下班后父子俩“杀一盘”,但是二郎却不停地强调自己工作非常忙,对下棋表现不耐烦

  在处于劣势时,二郎想尽快结束棋局,被绪方先生教育说“像小时候那样没有耐心”,于是他生气地将茶壶打翻在地就去睡觉了。

  他们父子之间,体现了旧时的家庭秩序正在崩塌,一代人对上一代的传统秩序展开挑战,家庭中两代人的矛盾已经开始出现。

  绪方先生和学生松田之间,也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对抗

  松田认为绪方先生在战前帮助国家传输不正确思想,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因此他专门写文章进行批判

  绪方却认为年轻人盲目追求民主学习美国的一套东西,是对国家的不忠诚

  他们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的是一种更宏观社会伦理,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层次

  战后的日本,传统的伦理已经失序,不同价值观发生激烈碰撞

  关于记忆欺骗

  2017年10月5日,石黑一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对他的评价是:

  石黑一雄通过极富情感震撼力的作品,揭露我们与世界的模糊表象关系下掩藏的暗域。

  这个所谓的“暗域”,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记忆”。《远山淡影》如此,《长日将尽》也是如此。

  石黑一雄

  在故事中,所有的情节都围绕着悦子的记忆展开。她一系列的回忆,让我们一直以为那是她在讲述别人的故事,直到最后,才发现,她在借他人言自己。

  在她构建的记忆宫殿里,佐知子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她经常离开,留下万里子一个人在家,对于万里子多次出逃,她不担心,也不去找。

  口口声声说为了女儿着想,要给她安定的生活,但却屡次出尔反尔,最终还是决定和酒鬼弗兰克去美国。

  就连万里子最珍爱的小猫,她也亲手全部溺死,就像多年前那个女人溺死自己的孩子一般,在万里子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

  她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冷静地将佐知子母女的矛盾讲述出来,甚至对于佐知子并不合格的“母亲角色”也进行了批判。

  但实际上,她批判的是自己的过去,她小心翼翼地不让自己陷入对过去的自责中,但是又无可避免地把自己拉入了痛心疾首深渊

  因此,回忆中的那个悦子,实则是现在的自己;而回忆中的佐知子,实则是过去的自己,她在回忆里完成了当前和过去的对话

  与其说悦子的记忆在欺骗她,不如说,悦子害怕回忆那段过往,她是自己在欺骗自己。

  关于爱和选择

  悦子毅然决然地带着景子逃离日本的选择,并非景子所愿,但是在小女儿妮基看来,却是个勇敢壮举。妮基甚至还和同学提到了母亲的经历,对方还要给悦子写诗来歌颂。

  对于自己的选择,悦子充满了矛盾和挣扎,甚至葬送了景子的快乐,但是站在今天,我们却很难评价说,她的选择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被原子弹轰炸过得长崎,人们过得并不如意,身心遭受了巨大摧残,所以逃离不见得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被原子弹轰炸前、后的长崎

  你看,人的一生就是如此,我们曾面临诸多选择,但是回想过往,再结合当下,就很难一下子说出对与错。

  或许走向不同的出口,会有不同的命运,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却很难说清到底该选择哪一条路。

  故事中关于爱的描写十分隐晦,但是却仍然透露了爱的微光,让人们对于爱仍然可以心存期许

  比如乐观的藤原太太对于生活的热爱;比如古板的绪方先生对悦子和二郎的父爱;再比如悦子对两个女儿的爱,淡淡的,却难以忽略。

  爱是人类永恒的母题,如果没有爱,人就如同没有感情躯壳,行走于人世间,只会显得干瘪

  就像故事中的悦子,她一直认为景子的死自己是主要的刽子手,她一直认为,自己给女儿的爱太少、太单薄

  所以,她才时时回忆过往,矛盾自责,经常做噩梦,陷入以往的悲情中难以自拔。

  故事已经结束,故事中的人物却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涟漪。回到我们在开始全书共读时的叩问:战争带来的创伤,能够在时间冲刷下逐渐愈合吗?

  看看中年的悦子,看看自杀的景子,看看那回忆旋涡中的一个个人、一桩桩事,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时间能够让身体伤口结痂,但是心灵的伤口,浸泡在水里,冲刷一次,痛一次。

  就像远山浮现的淡影,淡了,淡了,却仍然挥之不去……

  下周精读预告

  下一周,我们将陪伴大家共读的是第82本书——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洛丽塔》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恋爱故事。

  这本书曾经出版社评价为 “过于令人作呕”,审稿编辑甚至大呼:“我请求将其埋葬一千年。”,但如今已被列为二战以后影响世界的一百部书之一。

  第82本书,让我们一起走进《洛丽塔》,探寻这段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不伦之恋”背后,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上期回顾

  《远山淡影》精读第6天:你给亲人留下的伤,将是对方一生的痛

  领读人:康飞。拆书作者,做过五百强数据分析,做过文案策划,但最爱的依然是文字电影

  主播:小月。喜爱读书与电影,用平凡的心认真感受与热爱着生活点滴珍惜当下。

  责编:胡杨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网络著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 

  麦家理想谷将在以下时间段闭谷,

  小伙伴们请互相转告 ~

  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2019年读书打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