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地方,藏着你看得见的教养
人的教养,
体现在日常的细节里。
我和闺蜜小千的民宿【朝花熹辞】开业9个月了。一个四室一厅的老宅民宿,一共接待了431位客人。 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把一个老房子打造成“家”的样子,在每一个细节里都埋藏了心思。我们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们,能够经由这一个居所,与这个城市的人与事产生联结,带着美好的回忆踏上归途或远方。 在陌生的城市出售让人安心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民宿的意义所在吧。 这9个月里,我们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学到了很多东西,与一些人成为朋友,被很多人感动。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有客人把房间弄到肮脏得不可思议的程度,有人损坏东西拒赔,有人太吵闹影响到邻居… 与431个人的接触中,我们最大的触动是,人与人竟然可以那么不同。于细微处见教养,这句话真不是说说而已。 一个人的教养,真的都体现在了细节上。
民宿里有一处吧台,角落里备有留言小本子,客人大多是年轻人,喜欢在离开前写小纸条给我们。
每一份留言都写着感谢的话,几行字甚至满满几篇,有人感谢免费糖果,有人感谢厨房的便利,有人感谢这一处暂住地,给他们带去的安心和舒适。 我们把这些收集起来,心存感激。这是民宿与快捷式酒店的不同之处,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互相尊重,我们因得到这样的尊重而感到“值得”。 尊重别人的劳动,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就是于细微处显露的教养。 有小情侣走之前把床铺好,毛巾放在洗衣机里,把用过的锅碗瓢盆洗得干干净净,甚至连垃圾也帮我们倒掉。 有人却把薯片碎撒了一床,房间像被强盗洗劫过,吃不掉的数种外卖铺在大半张餐桌上,汤汁洒在全新的毯子上。
有姑娘喝果汁把床单弄脏了,来不及等查房,留了“抱歉”的小纸条和20元钱。 有人带孩子来住,孩子贪玩,弄坏了招财猫的手臂,退房时被发现却拒不承认。 有一家人在国庆期间住下几日,离开前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留下土特产,附上“辛苦您打扫,有机会也去我们那里玩”的小纸条。 有人在深夜打来电话,对一切表达不满,要求立即送额外的被子和毛巾,质问为什么不能提供二十四小时的服务。
人与人强烈的对比,让我想起作家林子树写过的一篇文章,《你对陌生人的态度里,藏着你的教养》。 他提到余世维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的一个案例: “他说自己有一个习惯,每次要离开酒店,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劳动量会轻一些。也许他和阿姨永远不会见面,阿姨高看这一眼也并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但这就是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显宝贵。” 教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给予别人尊重,同时也尊重自己。 我们从外貌结识一个人,却靠教养认识一个人,哪怕今生不曾再见面,对彼此的定义却一直留存于心。
那些有教养的人,施予过别人善意,终会遇见更大的善意。那些没有教养的人,缺乏对别人的尊重,终会失去旁人对自己的尊重。
我们根据一个人的细微举动,评判他/她值不值得深交,当你看到你新交的男朋友对服务人员大呼小叫,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当你看到你的闺蜜在用餐后把碟碗整齐地理在一起,就知道这是一个可以交心的人,当你的孩子懂得对环卫阿姨说谢谢,你会觉得无比欣慰,他懂得尊重别人,必然会成长为一个正直的大人。 教养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中。 我想,教养就是骨子里的善良。当你善良,就会心怀感激,就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教养自然就成为了根植于灵魂中的高贵品质。
民宿是世间百态的呈现,朝花熹辞是其中的一篇。 我还记得有一对闺蜜来旅行,非常喜欢室内的摆设,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发微博免费帮我们宣传。 也记得有刚失恋的姑娘出来散心,在民宿做了晚饭,给闺蜜小千发短信,“姐姐,加完班来吃!”
还有十八岁的小妹妹留下小纸条,呼吁所有的客人一起爱这个“家”。
我不知道这些只有一面之缘甚至没有见过面的人是否有机会看到这篇文章。 但我想说,是你们让我看到一个人最美好的样子。 于细微之处所见的教养,跨越空间和距离,给人长久的温暖和希望。 谢谢你们告诉我,世界,因自己的美好而美好,教养,把人间这最珍贵的美传递下去。
熹文导读
1、相信你知道有一种力量比整容更厉害,它就是时光的雕刻。——《那个有气质的女生,只是偷偷做了这些小事》
2、可是,知识付费的微信群,从来都不是解除迷茫、缓解焦虑的唯一手段。——《我花了5千,交了个智商税》
3、这样的事,说起来很丢脸,但却是养成一个习惯的必经之路。——《做不到这一点,怪不得你无法自律》
手 指 点 一 点 , 不 要 和 熹 文 走 散 ~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女性丨励志丨成长丨情感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