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得几清明?
清明。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关于清明,起初只是一个传统的节气,也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清明除了是唯一一个节气与节日重合的名字之外,还有着极为分裂的习俗,大家一边扫着墓,一边愉悦地郊游踏青。
其实是因为现在我们过的清明节,是“清明、上巳、寒食”这三个节日的三合一版本。
上巳。
上巳是三月上旬的巳日,每逢上巳日,大家都要去水边用三月桃花水洗涤,除去身上的晦气。
据书中记载,这种风气是从春秋时代的郑国流传而来,在溱水洧水这两条河边,原是郑国青年男女求爱的地方,所以每逢上巳,就也成为了年轻人约会的引子。
这风俗从郑国逐渐流行到各地,长此以往,上巳节除病消灾到后来是有名无实了,但上巳在潺潺流水边集体游春这件事却传了下来。
寒食。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按照古代的风俗要禁止烟火扫墓祭祖,后来因为这三个节日实在相隔太近,大家就将其合并为清明节。
所以我们现在过的清明节,是一个经过了千百年演化后,如今习俗分裂的三合一版本。
清明?清明。
宋代以后,清明踏青的风俗就很盛行了。坊间不少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都是在清明游春时彼此遇见才发生的。
念及才子佳人,好像流水边总是会有这样的佳话。我对南京最深的印象,就是坐在秦淮河中的船上,与沿途亭台楼阁擦肩而过的一瞬间里,静静听着船内解说,眼前浮现的尽是两岸可能会发生的事。
譬如哪位姑娘出了茶馆发现已落下蒙蒙细雨,而身旁出现一位公子将油纸伞递上。又或者谁家小姐脾气豪爽乐善好施,女扮男装与哪位侠士一同闯荡江湖。有这样一位姑娘不小心掉落的玉佩被过路的行人拾起归还后两情相悦也说不定。
清 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苏轼有一句诗讲“人生能得几清明?”可见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春季本就是个适合恋爱的季节,万物复苏莺燕长柳,清明时节柔雨纷纷中一曲竹笛短箫宛转悠扬的曲调着实让人心情舒畅。
戴柳留青,珍惜华年。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间有清明节插柳戴柳这样的习俗,据说可以驱邪避害。
也还有古人认为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插柳戴柳可以留住青春,留住生命。
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农民播种农作物的季节,就如清明流传至今,于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理解。
纷繁人生中,不管是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走过每一个如歌的今天和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不经意间这些美好的时光都会成为我们回不去的昨天。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总以为岁月悠长,总以为我们还可以肆无忌惮地挥霍时间。总以为有些事还有很多机会,可以任性地拖延时间。总以为一切都来得及,未来还很遥远。
然而我们忽视了时间的宝贵与无情,转眼间它就会悄悄流逝。时光飞逝,韶华如水。日升日落是一天,春去春回是一年。人生无常,得失相间。
如林语堂先生所说: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清明节祭品生意火热,许多时候生前的在乎和珍惜比失去后才补救更有意义。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相信善良真诚是人生最好的修行。不仅能温暖感动他人,也能芬芳自己的人生。
人在旅途,苦乐相伴。要好好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才会使自己更强大,无畏路上的风霜雪雨,遇见更好的自己。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一路走来,我们在经历和遇见中成长,也在慢慢地觉悟。人生是一张单程票,每个今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每时每刻都是无法复制的。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做一件事就一心一意地去做,只有好好珍惜眼前,才可以做到不负自己不负年华。
写到这里,我反而觉得清明二字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节日名称这么简单。“人生能得几清明”与“但愿主公常清明”这两句话,又何尝不是在感叹人生的青春与明净心境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虹始见,
田鼠化为鴽。
桐始华,
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三月节
公告:
基于很多粉丝朋友反映,总有不法分子,冒充涂磊老师,注册微信公众号、拉群、或者盗用涂磊老师的音频作品,此种情况屡禁不绝,看来打假是个长期的过程,为了保证粉丝朋友尽可能不受到侵害,特此公布涂磊老师所有自媒体的官方账号如下:
微信公众号:涂磊()
抖 音:涂磊()
微 博:我是涂磊 今日头条 : 涂磊
除此之外,所有以涂磊老师名义的自媒体账号,均为假冒伪劣,如果您发现了这些不法分子的行为,请立即报警,或者向我们提供线索。对于这样无耻的行为,我们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