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下去的时候,就去医院ICU看看
大家靠墙瘫坐在地上,六神无主。
被叫到名字的家属,来不及站稳,
“你什么时候带我回家呀?”
“他霸道了一辈子,什么时候这么低声下气地说过话!”坐在我们对面的一位病人家属,
ICU里的人间,真不容易。
有人忙着死里求生,有人愁得生不如死。
(图片来源:《人间世》里痛不欲生的病人家属)
不是自己走进ICU,我从不知道,
他们用自己的职业,
《她能量》第一期,我再次走进了ICU,采访了一位主任医师和一位护士。
(右一为孙大夫。早上9:30结束学习,她马上与医生讨论患者病情)
戈亚丽护士,从业10年,是护士组一位组长。
(查房完毕,戈护士接受我们的采访)
尤其在金钱面前,
孙大夫看到更多的是无奈。
孙大夫很确定,老人必须在ICU住院。
她质问孙大夫:
“你确定能救活吗?”
孙大夫只能告诉她:
“抢救,老人还有希望;不抢就,老人只能等死。”
她至今都忘不了老人临走前看她的眼神,
满是求生的渴望。
她问孙大夫:
“他们是不是不给我治了?”
孙大夫只好哄骗老人:
可转过身,她难受至极。
一条生命将死的过程,
而你,却只能袖手旁观。
不过,孙大夫能理解。
如果真的有家财万贯,
明明大夫已经通知他们,老人即使进了ICU也救不回来了,
他们还是坚持卖车卖房,去为老人续命。
却最终难逃人财两空。
孙大夫说,在ICU里,
无论是求生还是求死,
因为理解了无奈,所以更愿意关怀。
所以很多病人病情稍微好转,就着急转出ICU。
病情就再次恶化,只能再送回来。
坚持在ICU设置了一间家属可陪护病房。
但是,孙大夫认为这件事非做不可。
她说:
在医生和护士面前,他们就是无助的孩子。
但凡有慈悲心的人,
就应该对他们好一些,再好一些。”
戈护士带我走进可陪护病房,
老人最近喜欢上了“呼叫鸭”,而且用得特别好。
人在病重的状态下,会变得非常无助,
在这个ICU,无论医生还是护士,
不允许叫病人的床号和名字,
即使和家属交代病情,也要说咱家爷爷。
虽然只是称呼,但在脆弱的生命面前,
快生的时候,子宫破裂大出血。
当天晚上,病人就在休克状态下再次大出血。
对休克大出血的病人麻醉,死亡风险极大。
手术,还有一线生机。
她和家属沟通:
这位病人,90%会死在手术台上,但是还有10%的可能存活。这个手术,我的意见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你们还有两个孩子。
医生把已经休克的病人送上手术台,
但是手术没有成功,家属反过来就告医生。
孙大夫不怕吗?她也怕。
如果医生的立场是抢救生命,
就像安妮宝贝说的:
“对痛苦的担当,就如同对喜悦的渴望,需要以赤子之心坦然相对。”
她们只能把亏欠留给自己的家人。
戈护士的丈夫在北京当兵,长年在外;
她又是ICU的护士,忙起来没日没夜。
“你知道大姨脸上破了一块吗?”
她说:“知道,我妈说搓澡搓破了。”
“什么搓澡错破了,她摔倒了,一个月摔了三次。她不敢跟你说,怕耽误你工作!”
妈妈生病,她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戈护士已经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可即便如此,妈妈住院治疗的时候,她依然没能陪在身边。
老公请假回家照顾,她还得留在ICU照顾病人。
孙大夫也是如此。
老公也不理解,人家都能到点下班,你怎么就非得坐穿办公室?
孙大夫却有不同的理解:
“身为主任都不坐班,其他大夫也会效仿;
那ICU病人的生命该如何保障?”
人间世,世无常。
孙大夫和戈护士虽然都承受着工作带来的压力,
生命有多么可贵。
活着,就应该生生不息。
冬天退却了,生命之花却蓬勃地怒放。
死亡的只是躯壳,生命将涅槃,生生不息,并会以另一种形式永存。
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让我们好好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