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杰:被“嫌弃”的上海男人,最后都成了宠妻说明书
“ 他 不 是 差 劲 , 他 只 是 爱 你 。 ”
“我觉得上海男人都好小气。”
“上海男人真的超级冷漠!”
但最近几天,公司的聊天群里总能看见这样的话:
“上海男人也太好了吧!”
“哪里排队领上海男人?想嫁。”
“我对上海男人的印象彻底颠覆了。”
让他们一致改观的原因,恰恰是一名十分典型的上海男人,袁成杰。
在综艺《我最爱的女人们》里,日常宠妻、处理婆媳关系、带妈妈和妻子一起工作,
你以为上海突然出现一个袁成杰这样的好男人,但其实上海男人一直没变。
“我妈说,男人不会做饭,是找不到老婆的。”
一个嫁给了上海男人的朋友曾笑着告诉我:
有次丈夫加班很晚,她自己炒了几个菜,但因为不熟练,菜炒得很咸。
丈夫下班回家一尝,咸得忍不住皱纹。
丈夫马上笑意盈盈地说:“下次我做下次我做。”
但如果你要调侃他,他也只会笑一笑,再大方地回上一句:
“没办法,老婆最大嘛。”
但其实,这种窝囊是我乐见的。
“不是每一个上海男人都能赚到钱,但绝对是每一个上海男人都很会省钱。”
里面最多的不是女人,而是男人。
他们从不会因为“大男子主义”对打折嗤之以鼻,反而把生活过得更加朴实。
食品虽然是打折的,但生活从不打折。
妻子却没有丝毫抱怨,因为这就是她想要的。
“小气”的上海男人总能猜中对方心思,然后送上一个“廉价”的小物件。
朋友和她的丈夫第一次约会时,两个人走在雨后的上海街头。
路过的车辆溅了她一身水珠,正当她尴尬时,旁边的上海男人递给她一包纸巾。
她从没见过男生会随身携带纸巾,而且包装可爱,显然为女生准备。
上海男人从不认为生活的本质是“面子”,反而在精打细算中计算着长久。
他们的小气,其实是对生活点滴的细心。
上海男人总是让人感觉“冷冰冰”。
他们从不会歇斯底里,也不会手舞足蹈,只是一本正经地摆事实讲道理。
和他吵架时,即使你喊叫,他也依然斯斯文文。
反而心平气和地交流,从三言两语中,就明白了妻子是因为又冷又饿。
他们看起来对任何事都不为所动,以至于你担心,难以感受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
但在评价袁成杰时,妻子连说了三次“理智”,脸上却毫无埋怨,反而十分崇拜。
上海男人的“冷漠”,其实很难做到。
上海男人似乎是左右逢源的代表,提到他们时,总是忍不住加上“精明”的字眼。
他们知道如何平衡夫妻关系,却从未放弃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寻惊喜。
“跟你们男人说不明白。”
但还没等她去道歉,丈夫就顶着红唇走了出来,细声细气地说,
“嘿,姐妹,怎么了?”
她一下就笑了出来。
让妈妈宽心后,又回头“低声下气”的哄妻子。
他们的“精明”,其实是一种很可爱的聪明。
每一个地区的男人,都有着几个脱不开的标签。
正如每一个上海男人都摆脱不掉的“窝囊”“小气”“冷漠”和“精明”。
但其实仔细解读,你会发现这些标签背后,是一个地区流淌的精神文化和生活准则。
脑海里也偶尔会飘着“要是能嫁给XX地方的男人应该会很幸福”的想法。
舒服的爱情有很多,
但没有一种,会被标签绑架。
点个“在看”
愿你既有人宠,也有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