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暴富的最新方式是,垃圾分类
2019-07-01 朱小猪zzy
“老大,今天我想辞职。”
“你要去看诗和远方吗?”
1
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正式实施。
单位混装混运,最高罚款50000元。
诸位新媒体同行不禁脑补出一条新的致富经。
“老大,今天我想辞职。”
“你要去看诗和远方吗?”
“不去,我想蹲垃圾箱收罚款,早日暴富。”
垃圾分类甫一实施,四座皆懵。
望着手里欲丢弃的垃圾,上海人民不约而同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哲学思考。
“你是什么垃圾?”
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可回收?不可回收?
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猪吃了中毒的是有害垃圾。
猪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卖了可以买猪肉的是可回收垃圾。
相关部门披露,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将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自上世纪起,日本政府意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后,便开始推动垃圾分类。
上至东京、大阪这类现代化都市,下至人口稀少的山间村镇,都有一套完备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2
上胜町,隶属日本德岛县。
1700人,一半以上村民超过60岁,约两成超过80岁。
但这里有一个奇特现象,政府扶植建造的养老院因无人居住,倒闭了。
这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山上的树木齐刷刷被冻死,家家户户赖以生存的资源被上天收走了。
余下的居民过起了比以往更为艰难的日子。
1987年,时任当地农业指导员的横石知二,在一家普通寿司店吃饭。
席间,看到一位妇女走时将摆盘的叶子,悉心用手帕包好,一并带走。
“我从未见过,有人对一片叶子如此珍视。”
如今,上胜町每年能售出320种叶子,占据日本市场80%的份额。
78岁的Nishikage奶奶,已经从事采叶子20余年。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连手机都不会使用的她,现在每天都上网抢订单、提交申请。
这种对上胜町更为环保、轻便的产业,给老人们带来了继续生活的希望。
横石知二也因此入选影响世界100人。
如今,一位采叶子的老人年入60万日元。
3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推行垃圾分类。
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一道禁令。
不再允许室外焚烧垃圾。
对于远离城市,人口稀少的上胜町面前只有两个选择。
二是垃圾回收。
对于一个连垃圾车服务都无力支付的山镇,花数倍的前建造一个室内焚烧炉简直天方夜谭。
那么,只有垃圾分类再回收这条省钱的路了。
也诚然如此,垃圾回收比原先的成本还节省了三分之一。
上胜町起初将垃圾分类拓展为九类。
这条消息一传出,还是遭到了村民抵制。
非营利组织建立在这里的垃圾回收中心,一开始便承受着村民的怒气。
一旦人们观念和认知改变,垃圾分类便不再是拖慢生活节奏的琐事。
一瓶寻常的饮料瓶,要拆分成四种垃圾。
先将瓶盖上贴的价签撕下,分入干垃圾。
在她家喝茶,茶叶事先被碾成茶粉,直接冲泡。
这样又少了茶叶的渣滓。
“对居民们来说,刚开始会有困难。我也质疑过自己为什么要这么麻烦。慢慢地,我们的心态改变了,一切也就顺其自然了。”
同样也没有一片垃圾。
有人在的地方,便会产生垃圾。
他们只不过最大化将垃圾利用了起来。
4
整个上胜町每天产生的垃圾,不超过35公斤。
为了和更大的垃圾分类公司合作,这里的垃圾分类高达34种。
由于室外没有公共垃圾桶,也没有垃圾车服务。
上胜町居民自行将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入数十公里外的垃圾回收中心。
有些居民离中心驱车40分钟路程,一周只来两三回。
有些居民家里没车,便和邻居拼车前往。
在中心,居民提供的可回收垃圾可兑换成积分。
市场里应有尽有,全部免费。
前一年流入10吨旧货,被领走了9吨。
而所得收入,则是个人的。
垃圾回收,已经从最开始的麻烦事,成为上胜町居民生活中同吃饭喝水一样的寻常事。
这里的垃圾循环使用率高达80%。
5
而上胜町逃不过整个日本社会的命运,老龄化。
如何吸引年轻人,延续经济活络,同样有赖于垃圾回收再循环。
横石知二的公司推出实习生实习计划,来这里培训采叶子的年轻人。
每逢夏天,大批年轻人来到上胜町。
公司为他们组织的活动是登山捡垃圾。
仅靠一家公司显然不行。
里面的物件按重计费。
也酿制出了上胜町独有的果味啤酒,远近闻名。
“我们也要努力做到零废物。”
一个几乎凋敝的村庄,反倒绝地逢生。
因垃圾分类走在了最前沿。
上胜町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归根究底还有赖于居民日常的垃圾分类。
6
1979年,2508万吨。
2018年,2.26亿吨。
人口激增,垃圾总量爆炸式上涨。
第一步就在居民拎出家门的生活垃圾。
很多人说垃圾分类费时费力,现代人工作忙、压力大,哪有时间做这些。
但熟能生巧。
便如同刷牙洗脸般顺其自然。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20年,上胜町将成为日本第一个零废物小镇。
2020年,我国大城市刚推行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