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之行第七篇:相忘江湖各自精彩
今天的风景太美,让我们欢喜的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忘记身份、忘记了年龄,实在是精彩绝伦。
早晨,还没有起床,就听到院子里的人在大呼小叫,肯定又是美景的诱惑。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们在看日出,出了门才发现原来是太阳从山后面将光打到高高的鱼尾峰上,既泛着银光亦镶着金边,散发着金黄的光芒。
云从雪山上生出来,又腾上去。它们从来处来,又向去处去了。太阳将它们从别处蒸上来,化成雪在这里降落,停留一段光景之后,又再从这里蒸起来,降到别处。太阳真好玩儿,随心所欲。
昨天晚上,狼队就给开会,要求明天再走的时候,走在前面的不要走这么快,不要走的满身是汗,不能等累了再休息,等等,明天再出发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的呼应,前后最好不要差半个小时。
早晨出发,先是一个小的缓上坡,然后从一个村子里穿过就是一个长到我绝望的下坡。我在第一梯队的后面,但很快我就看不到他们的踪影,而第二梯队还远远没有跟上来,后面甚至连人说话的声音都没有。
路在高大的原始森林里穿梭,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杂乱无章地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各色植物几乎都叫不上名字,但它们安静地在这地球的一隅生长着,不争也不抢。
向下看,也看不到人,也听不到人声,甚至连其他的徒步者也遇不到,一个人孤独地在这“杳无人烟”的丛林中行走,还真有一种害怕的感觉。虽然不会出现什么怪物,但我绝对害怕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有信号,万一走错了方向都不知道该如何走出来。跟人家比划什么?china吗?
路上遇到两个驮队,一个是上山的,一个是下山的,队员都是驴。它们边走边吃,走走停停,然后还非常自然地拉泡屎,毫无羞涩感。突然的就很羡慕这些生灵,我们带两根登山仗,是学着“四脚走路”,而它们直接就有四个腿,根本不需要再拿登山仗。我们还要背着食物,随时准备补充食物,而它们想的时候伸头吃往旁边的山崖上的植物咬一口就美滋滋地嚼起来,既有水分还有营养。而我们买一瓶水还要50尼币,在今天的山顶上买的那瓶热水,花了100尼币。
它们如果真的要喝水的话,山涧的水通过小路时,水低头就可以喝到,根本就用花钱。喝着山泉水,吃着山草药,虽然每天要在这条路上穿梭不停,但习惯了也就不再有别的要求了。如果真的到了城市,还是会被驱逐的。这里是它们的家园,虽然它们天生不是属于这里,但这里天生却属于它们,还有那些夏尔巴人。
赶驴的小伙子最多不过20岁,令我惊㤉的是他们竟然穿着拖鞋在山路上行走如飞,什么叫术业有专攻?这就是,从小到大生活在这里,他们早就习惯了这里的环境,自如地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后来,仔细观察了一下,不光是他们,就连那些上山割草的妇女穿的也是拖鞋,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而我们一个个买了各种户外的装备,全幅武装来到这里,还走的气喘吁吁,而人家一个小孩子都会在这小路上飞快地跑上跑下。那些割草的妇女,将割下的草顶在头上,耷拉下来的草都将她的头给掩盖了,她低头弯腰地走着。我实在换算不出来这捆草的价值,或许10尼币也不到,折合人民币几毛钱。
但这就是生活,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我们也是生活,累也得走,不累更得走。
外出旅游,只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你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都差不多。而出来徒步则不然,可以看到美景,更可以看到自己。自己心里始终有两个小人在对话,尤其是疲累不堪的时候,一个小人提醒自己要再坚持一步,一个小人却再说坐下歇会儿吧,最终哪一个小人胜利,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只有经历过心灵的挣扎,再更能在挣扎之后认识自己,懂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平日没有任何磨难平淡如水的生活里,那个真实的自我被有意无意地掩盖了。
下到山沟的时候,遇到第一梯队的人正在那里休息,此时已经是中午12点,距离出发已经四个小时,老天啊,这四个小时都是下山的路。有句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海拔下降四百米。但从中也可以窥到四周的山,绿绿的青山上间或两三座房子,房子下面是一层又一层黄色的梯田,色彩的搭配真是绝了。
穿越河谷地带,有一座临时搭起的独木桥,桥下面的雪水奔流向前,水清清泛着碧绿的色彩,撞到河底的石头上又激起白色的浪花,或者形成一个个漩涡,打着滚向前奔走了。
然后就是继续上山,山路实在无法延续了,就横着钳进去几块石板,凸出的地方就像当于梯子了,我当时就想到了华山之上有一个叫鹞子翻身的地方。这个地方亦有异曲同工之处,没想到的是后面的路上还有两处。我无法想像那些行走在这条路上的驴是如何上去的,难道他们也可以像山羊一样攀登绝壁?还是另有它途?
中午吃饭的地方院子不错,长满了各色的花,但回头看看,昨天晚上住的宾馆似乎就在眼前,辛辛苦苦走了半天,不过就是从山顶走到了山脚下而已。吃饭的时候,狼队说下午海拔还要再升高1000米,全是爬山的路。
爬这样的山,感觉泰山的强度不值一提,李健吾老先生曾写道:“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而这里直接就是“画重累人矣”了。泰山两侧还有扶手,这里什么也没有,泰山的十八盘宽的地方差不多有十米吧,而这里最宽处不过一米多一点点儿。那种惊心跳肉的感觉只有亲自走过这样路的人才会有身临其感,握着手里的登山仗,感觉就像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如果没有它,肯定会一个蹬空就掉了下去……
无穷无尽的台阶像天梯一样伸向更高处,明明看已经到达了顶点,可山头一个转身又看到一堆更长的台阶伸向更高处,远方的雪山还是闪现,熠熠闪着银色的光芒。雪从山顶上飘起,像她的长发丝丝缕缕,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却更显她面容的坚毅。
老天爷也是个捣蛋的孩子,一挥手扯来一片云,将整个雪山遮住了,难道雪山真是一位羞涩的少女?这片云没有被风吹走,而是一个委屈就化成了泪掉下来,于是我们又着急忙慌地更换衣服,罩上背包。
雨并不算急,但却非常的凉,再配合一下山风,身上立马就冷了起来。雨越下越大,山谷的上方下了一个大窟窿,老天爷像打手电一样打下一束光,那束光照耀到的地方小草一定在微笑,大树一定在招摇。这种炫耀感染了老天爷,他又打出更多的光,一束又一束,下面的山林改变了颜色,稻谷、房子都换了颜色,无论被照到的还是没有被照到的,都因为光线的对比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再转过一个山头,再登上一段台阶,一道彩虹突然出现,清晰而宏大,一头在雪山顶上,一头扎进了森林的丛山里。真得感谢刚才的雨,不然怎么可能看到如果曼妙的彩虹?真实的彩虹远远比画出的好看的多,也震憾的多。
继续向上走,鱼尾峰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走到这个时候,才真正理解了“天堂”绝对是不虚的,如果不走这些山路,怎么可能遇到这样的风景?如果不是这样风景的吸引,世界各地的徒步爱好者又怎么会千里迢迢跑到这崇山掩盖的山谷?
宾馆出乎所有人的所料,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还没走过瘾呢,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宾馆的阳台正对着的就是鱼尾峰,风景真的是太妙了。一抬眼就是雪山,今晚可以“枕着雪山”安眠了。
明天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但可惜明天没有信号,公众号发不出来,更多的风景不能第一时间传递出去,亦是一种小小的缺憾。
(感谢队友中这些摄影师们)
然后,再发一些队友们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