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认知,帮你破解大脑保持集中力的秘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一个认知,帮你破解大脑保持集中力的秘密

2019-11-20 06:16:53 作者:剽悍一只猫内容组 来源:剽悍晨读 阅读:载入中…

一个认知,帮你破解大脑保持集中力的秘密

  主播:Bobo大家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19年11月20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超集中力》。 这本书是由日本知名读心师大吾所写。书中提到了18个方法,无论你是在吃饭、睡觉、运动……都没关系,随时都可以实行,而且效果显著。即使你在很疲劳时候,用作者教给你的方法,依然会让你保持高度的集中力,继而转化为你的行动力。 这次我们重点解读书中关于大脑集中力的秘密。 

『异于常人职场,真正的牛人是那些即便他们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也能把工作做好,值得领导同事信赖的人。在竞技场,有些运动员即便已经参加了很多场比赛,他们也能维持良好的运动状态,做各种训练。他们保持状态的秘诀就是:自动化。当你做事进入了自动化状态,就能轻易调动超集中力。 比如我们看高尔夫球场上,高手从来不用考虑怎么挥杆、怎么走位、怎么摆动作这些基础动作,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运用什么样的战略赢得比赛。 研究表明,人类操控集中力的时候,是靠大脑的前额区域来下达指令的。如果可以把做一件事情变成习惯,那么当你再来做这件事时,下达指令的区域就会变为小脑。这种改变意味着什么呢? 当你再做同样的事情时,大脑前额叶的疲劳程度会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你专注做事的时间就能够有效延长。因为小脑帮你分担了一部分疲劳度嘛。 那些在我们眼里异于常人的人,其实就是把自己技艺,练到纯熟无比。在你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常规操作。 劳累假象通常,我们所说的“劳累”,无非是肌肉堆积了让人疲劳的物质降低了肌肉动力。但很多时候,你还没干什么,大脑却已经发出了疲劳的信号。它们都是身体的“错觉”。 有研究机构以运动员对象,做了一系列监测实验。当受试者有了“已经走不动了”“胳膊累得不行了”“杠铃已经举不起来了”的想法时,研究人员检测了他们的乳酸值,令人意外的是,围绕疲劳的各项数值都离身体极限非常远。 也就是说,从数值上看,我们的身体喜欢误报警。虽然这是人体防卫本能,但这也说明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教练为了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力,会带他们到高原或者低氧条件下训练,增加耐力和氧耐力,提高大脑所认为的“我累了”的标准。 当你了解这个机制后,轻视大脑发出的“疲劳信号”,延缓了大脑对身体的自我保护,你才有可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操控集中力的时间就可以大幅度地延长。 一旦你养成了这样的良性循环,充分使用大脑,集中力就会成为你的工具,而不是负担。 『办公姿势消耗 我们大多数人不是运动员,每天工作的姿势也非常单一,基本就是坐着。 但作者发现,大多数人之所以难以集中注意力,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办公姿势。 比如,驼背、手托脸颊、身体后仰、跷二郎腿等。如果你观察自己的办公姿势,你会发现你的身体会在这些姿势中来回切换,每一次切换都会打断注意力。 而正确坐姿包含以下要点收缩下巴,保持颈部直立;臀部往后,背部腰部垂直于椅面;双膝自然弯曲向前;脚后跟要着地。固定姿势办公的好处是,一方面当你想办公了,这样固定身体姿势后,大脑会接收到工作信号,帮你快速进入办公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你每次进入办公状态的姿势都不一样,大脑很难做出判断,会延迟你进入办公状态的时间。 不要觉得这个小改变无所谓,多想想运动员吧。他们训练的各种姿势不过就是我们进入办公状态的坐姿。他们思考着怎么制胜,动作都是自然而然的;我们思考着怎么把工作做好。这二者的道理是一样的。 总结一下,任何环节上的小改变,都能对我们的工作有增益。了解了大脑集中力的秘密,你就找到了开启身体潜力的钥匙期待你使用后的反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哟。 参考书目:《超集中力》 [日] 大吾——END—— 往期好文:能不能成为高管,就考验你这一点了读完这篇,不要再跟我说你不会追女孩热血不是热爱,工作的“反噬”会让你的努力都白费今日推荐欢迎将这张海报分享给你的高手朋友,也欢迎身为高手的你加入2020剽悍品牌特训营。剽悍晨读,每天早上6:30用一首歌的时间轻松get一本好书精华内容

  开启你一天中最重要的晨读时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