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行线》的观后感10篇
《丹行线》是一部由程工执导,朱丹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小看到大的主持人终于又回归了,只不过这次她是参加由西瓜视频打造一个关于人生的纪录片。
去看了,没想到她的嗓音与主持节目时完全不同。纪录片拍的也非常好看。让我最感动的是纪录片想传达的人生态度。
“美丽而富有力量的女性”怎么选择她们人生的道路,怎么面对苦难。第一期讲述了一位接生英雄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对母亲的爱与尊重。爱是通向这个世界的唯一道路。
关注程工导演很久了,初见《进藏》和《极地》,有一种扑面而来原生态感,纯粹、简单和直接。看到现在的《丹行线》和还未上映的《生活万岁》,风格上依旧都秉承了简单的基调,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的修饰,只是将镜头对准了最真实的普通人和我们从前忽略过的的风景,所有的一切,在程工的镜头的呈现下,既有一份遥远的神秘感,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中国如果能多一些程工这样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拍片子的好导演,中国的纪录片之路就有希望了。
《丹行线》观后感(三):最佩服择一事终一生的人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每一个职业都应该得到尊重,莉优在清真寺从事换衣工25年,她非常感谢真主给了她这份非常了不起的工作,很自豪并且从未想过换工作, 当做祷告的人拿着干净的衣服很香她就很有成就感。同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享受工作,懂得感恩。
这是我的一次看程工导演的纪录片,我喜欢讲述人文的纪录片,非常庆幸能够看到这么专业和优秀的作品。纪录片最主要的就是记录真情实景,我在《丹行线》中很真切的感受到真实和细腻,非常触动和吸引我。程工导演用他的镜头记录在洗衣工和舞者这样的平凡人,而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并不平凡的人生。感谢程工导演为我们展现的视觉盛宴和直击心灵的触动。
《丹行线》观后感(四):talk something
第一集——2018.11.25 ”想来世界走一遭,爱是必要条件" “如此多的爱在身边,我们是如此的幸运,因为我们还有拥有彼此” 我会珍惜我的生活,每一刻每一刻
第二集——2018.11.25 “生与灭,一念间“,那个小村庄的美好与宁静的背后,其实是波涛汹涌的未知的危险,然而他们却还如此宁静的生活着,我们呢? 卢希达,"我从没绝望过",而四肢健全的我们呢? ”为自己拥有了太多,却又还不知足而感到惭愧“ 婆罗浮屠真的真的太壮观了,也心疼朱丹被舆论弄得,心疼,明明那么用心的一部综艺
第三集——2018.12.4 “动物比人更好,它们不虚伪” “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喜欢我可以像她一样坚定的做选择,然后无怨无悔的生活” 无怨无悔,加油
《丹行线》观后感(五):丹行线,一直在路上…
《丹行线》第一季十期节目全部落下帷幕,对于旅行我们心里或许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一场旅行,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向同一个地方,但是却都可以感受到一份放松自在的心情。
当我们从一个旅游者变成一个旅行者的时候,才真真正正的做到了用旅行赞美生命。
『丹行线』印尼篇虽然结束了,但是人生就是一条单行线,一直在路上…
『丹行线』未来再见!
《丹行线》观后感(六):做母亲,没那么简单
当得知每天因生产而死亡的女性数量高大830人,相当于2架播音747坠毁时,那一刻内心真的颤抖了一下…
做母亲,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母亲真的不容易,对妈妈表达我们的爱也不是只在母亲节那一天,向母亲致敬!
节目只有短短15分钟,有点不过瘾,看了预告后更加期待第二期节目播出了…
.s.朱丹也太美了8
《丹行线》已经走到第六站,跟随朱丹这一次拜访了《O计划》的作者——芙丽安娜。
芙丽安娜用她自己的行动证明,女人可以活出自己最好的样子来。如她所言,她没想到这本书会被大众如此追捧,可见在充斥着宗教文化的印尼,也有人对女性平权充满渴望。
记得正片中有一位妇人,她讲述她被前夫家暴,前夫出轨,因为职位原因离婚很难…诸如此类的故事在那个国度可能还有很多,我们除了扼腕叹息,并不能为她们做一些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有人懦弱就有人勇敢,芙丽安娜就是这个勇敢的人!她直言:如果一段婚姻没有得到她应得的愉悦,那这段婚姻不要也罢。
是什么让她如此勇敢与开放?答案不是唯一,但是我们知道,支撑芙丽安娜一直走下去的,是她那颗善良,自由的心。
但是在《丹行线》第二期中,无臂摄影师用她的“残缺”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完整。
在我们看来,她可能是残缺的,因为缺失了双臂。但是她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完美。
就像朱丹说的那样,我们都有一点自惭形秽,为自己拥有太多而不至足而惭愧。
我们是幸运的,拥有完整的身体。但是我们确实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与失意,所以面对这些失意,接受它,坦然面对它,做到如常,这可能就是最好的宣告。
《丹行线》观后感(九):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比你想象的更精彩
《丹行线》第五期走进伊斯蒂克拉尔清真寺,讲述了洗衣工莉优的故事 。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期节目中绝大部分的篇幅都就给了主人公莉优,只留下主持人两个镜头。
节目名字为《丹行线》,而节目并没有把朱丹放到节目的中心,而是以朱丹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用旅行赞美生命。这一期节目更是把节目的人文关怀彰显的淋漓尽致。
看完节目后,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对信仰有着笃定的追求? ——是莉优这样的人,这样平凡且对信仰有笃定追求的人。 莉优是平凡大众的一员,可是她用她的平凡,铸就了她的不凡。
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即使再平凡,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
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比你想象的更精彩。
《丹行线》第七期行者朱丹带我们走进了巴厘岛的一个酒店,与酒店的创始人展开了对话。
这座酒店有随处可见的文物宝藏,充满历史的气息。让我感觉很奇妙的一点是,历史文物与酒店现代化的装饰风格,毫不违和。
也许,这就是时光的魅力。在时间的长河中,这些文物承载着那个年代的故事,信息,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一个符号。历经时间沉淀,与时代完美融合。
巴厘岛真是一个好地方,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可以和我爱的人一起踏上巴厘岛,住进这个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