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吧》经典观后感10篇
《穿越吧》是一部由齐龙伏执导,杨迪 / 凌潇肃 / 董岩磊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越吧》观后感(一):珠玉在前
看到那对诗就已经很勉强了。张国立当导演的时候立意比这强太多了,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放松的时候放松。开头那就让人一脸尴尬。。。还有进贡那一连三个摄像头,玩尬的真是绝了。这嘉宾请的也是让人无力吐槽。。。。。。。。。。。。。。。。。。。。。。。。。。。。。。。。。。。。。。。。。。。。。。。。。。。。。
《穿越吧》观后感(二):一起穿越吧
这一季的穿越吧其实一开始我是不感冒的,因为嘉宾们的次元壁真是太太太厚了,嘉宾互相不熟悉,效果肯定很一般,不过三期下来我是真香了。
不得不夸一夸我兔的历史够丰富也够有趣,直接表现就是每期的科普涨知识部分完全不尬,甚至还很搞笑,当然也是几个嘉宾够有梗。
特别是!!可以直接在B站看!绝对是笑点翻倍啊,所有在B站放版权的综艺在我这初始印象分就很高,弹幕超有才,还会有红字君科普历史!
第一期嘉宾还没那么熟悉的时候可能笑点稍微弱一点吧,但你们往后看啊!!好看的啊!!越来越熟就越来越有梗啊!!杨迪综艺感天生强,凌潇肃一出场弹幕就是哈哈哈世贤你怎么了!小董第二、三集的表现比第一集优秀太多,隔壁节目粉看到小萨就很开心,高秋梓和BOY本来不熟悉也无感,这两期看下来也get到了,比如第二期BOY唱的恋爱循环哈哈哈哈他真的很努力惹!
请的NPC们也都表现很好,浩二啊张铁林老师啊华波波啊,都很有笑点,第二期皇帝卖萌那段是我觉得那一期最出彩的部分,看得出来都有用心了。
严格点是没错啦,毕竟这个节目的题材真的很棒,但我觉得整体是在往好的方向走的,很期待之后几期的发展。
《穿越吧》观后感(三):唐朝文化源远流长,穿越吧复播言之有物!
挺有意义的节目,一直喜欢历史类的节目,所以前两季《穿越吧》一直是忠粉,第三季停更了我还难过了很久!今天第三期复播必须追!
这个节目没有其他综艺那么....热闹?就比较慢热,但还蛮适合我们这种慢热的人,下了班看看就很轻松。
这期内容还蛮有意思的,主要围绕中医,舞蹈,茶文化几个部分来展开故事,很有干货,看完会涨知识的!
有一个细节比较戳我,就是老中医教凌潇肃董岩磊针灸的时候,徒手三步戳针.....这都是真功夫啊(实不相瞒看这一段的时候我挺想去找老中医给看看....)咱们的中医其实很值得传承,不过我身边还是有些人不信,这时候真的想按头他们来看穿越吧!!
还有茶文化那段笑死,我想象中的斗茶,是那种文质彬彬的人拿着泉水、露水、毛尖、龙井比茶色闻茶香,但万万没想到,最后变成了一群人对着花椒、胡姜、蒜、香菜、枸杞......配蘸料(bushi)
不过查阅一下相关记载会发现,这也是其中一种制茶方式,唐朝确实是咱们茶道大兴之时!
多的不说了,直接看节目吧,还是挺有意思的~最后一定要玩一下B站的互动版《穿越吧》,只有手机版可以玩,感觉自己在玩穿越类小游戏哈哈哈哈,这个设计的给满分!
《穿越吧》观后感(四):综艺感不浮夸的另类综艺节目,寓教于乐,值得一看
我自己很喜欢这一类的电视综艺节目,像很早之前的正大综艺,既能够娱乐,又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甚至是文化,对于我们这种普通人作为常识来讲完全是足够了。 我知道这节目可能对比现在流行的一些综艺来讲,可能不够热闹,不够搞笑,但是正是因为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并不能够太过于娱乐,毕竟这是个寓教于乐的节目,目的是让更多的观众在轻松的环境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太过于娱乐化的话,对咱们的传统可能并不是非常尊重,我也很理解节目组对于这一部分的取舍。
虽然在节目环节设置上有娱乐化的取舍,但是在综艺选角上节目组还没有含糊,选择了非常有综艺感的杨迪,还有最近比较火的凌潇肃,你别说,凌潇肃还真的挺有综艺感的。 第四期凌潇肃他们去做木工我才知道,什么金丝楠木在古代根本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都是拿来做柱子的,要不是看这个被某些小说骗了好久呢,哈哈哈哈。 还有杨迪学习算术,鸡兔同笼的问题,我这种数学白痴听起来都很感兴趣,如果我的数学老师也有这些趣味课程,我的数学也不至于这么差了2333。而且中间还有穿插很多专业学者的讲解,对于传达知识这一块还是挺严谨的,所以不怕有误导。
如果跟我一样比较喜欢这类综艺节目的赶紧去看吧,现在B站就可以看,开弹幕食用效果更好。
《穿越吧》观后感(五):还原大唐荣耀,让历史文化真正活起来
上下五千年,故事万万千。漫长而辉煌的历史,给我们中国留下了太多太多灿烂的文化遗产。不管帝王将相或才子佳人,还是能工巧匠或贾客侠士,任意拿出一段都是精彩纷呈的故事。这些正是《穿越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作为一档大型历史体验真人秀,新一季《穿越吧》在继往开来中,从节目形态的塑造,到表现内容的精益求精,乃至青年穿越团的人员组成,都是来了一次全新的升级,足以令川粉们惊喜不已。
还是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这三位一体相结合,还是用明星穿越回古代中国的方式,来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但新一集的《穿越吧》明显在娱乐内容上扩容许多。首先是凌潇肃、杨迪、董岩磊、萨沙、高秋梓、王瀚哲等组成的穿越团更为年轻化,他们在年轻群体上具备极高人气。其次在体现一个“真”字上,尽可能地贴近历史真实状况,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体验感、代入感。还有就是节目环境,进一步体现文化与娱乐的互动性。
我们都知道,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时期,开元盛世则是大唐最荣耀的阶段。青年穿越团最先穿越到的就是开元年间,凌潇肃等集体化身从日本东渡而来的遣唐使,感受开元盛世的荣景,显现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浩大气派的宫殿、细致讲究的礼仪、华丽精致的服装、养身滋补的珍馐,置景服化还原当时的历史面貌,凸显着节目制作的严谨与考究。
从进献贡品的礼仪程序,到入学考试的诗词问答,首集节目中,穿越团上了真正寓教于乐的一课,演绎出一系列令人捧腹之事。在节目进行中不时穿插进的特定时代的知识点,可以让观众收看时获益匪浅,晓得了更多的历史知识。整整一集内容,从头至尾都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含量。
凌潇肃、杨迪等自穿越回唐朝那一刻起,便如同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看着什么都新鲜,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制造笑料。这些“遣唐使们”锵锵六人行,一个个拥有了可乐无比的日本名字。入学考试的问答之时,更是极尽幽默之能事。嘴上说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彼此间还相互吐槽不断,弄得出题老师哭笑不得。尤其在有关带有“风花雪月”唐诗的对答环节这种,一个个更是用“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流行歌词和网络用语用来应对。他们尽情搞笑的体验之中,我们在欢笑大乐之余,感受到唐诗的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实乃中华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此这般把知识点与趣味点巧妙相容,让历史知识用活泼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年轻族群,实在叫人击节叫好。
随着集末“皇阿玛”张铁林出现,变身唐明皇李隆基,不知他又和给穿越团成员带来什么样的难题?诸多明星扮演的杨贵妃、安禄山、李白等人物也将在节目中纷至沓来。他们又会穿越团产生怎样的交集呢?我们不妨自10月18日每周五20点,将目光锁定在B站,瞧一瞧这些“遣唐使”们拥有怎样的留学乐事。而在诸多综艺节目卖力的秀低俗、秀眼球、假作秀的当下,《穿越吧》这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质节目,老祖宗给我们中国人留下了怎样的血与骨、灵与肉,值得我们为自己源远流长的文化而骄傲和自傲。
《穿越吧》观后感(六):《穿越吧》这帮遣唐使的长安十二时辰,让历史文化变得喜闻乐见
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根,是传承的最好方式。过去和现在,也从来不是断连的,中国之所以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一脉相传的文明,正在于过去对现在的意义,而这些意义的具体呈现便是《穿越吧》所要展现的内容。现在,这档培养了大量“穿粉”的历史体验真人秀,迎来最新一季的上线播出,继续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相比过去几季,最新一季的《穿越吧》不但在内容上明显加量,还在节目形态上完成了全新的塑造,显得更为平易近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口味。集中表现唐宋两个极富传奇的朝代的丰富人文。而且,杨迪、凌潇肃、董岩磊、萨沙、王瀚哲等组成飞行穿越团,在人员组成更为年轻化,非常吸引青年群体的眼球,也更易于表现节目那让古老和年轻握手、让古代与现代对话的宗旨,达到以趣味传播历史知识的目的。节目甚至以严格考究的态度,从服饰、道具、置景等诸多细节方面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地还原大唐时代的人文风貌。
在首个单元中,几位飞行穿越团成员结伴穿越到唐玄宗在位时期,开启爆笑非常的大唐留学生活,显现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与作用。有关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经济、发达科技、昌盛文化、高雅艺术等历史知识与典故,被蕴藏在一个个笑点之中。在笑声与知识互动之下,中华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也燃了起来。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有关遣唐使这个名词,只是通过课本粗略得知而已。这一次飞行穿越团梦回唐朝,集体变成遣唐使,犹如置身在“长安十二时辰”里,他们的所经所历、所感所想,显现大唐的鼎盛华彩与大国风范,彻底让人们知晓渡海而来的遣唐使,不仅仅是古代日本留学生,还是传播中华文明的使徒行者。
首集一开始,就以那轻松活波的方式,显现节目在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兼具。遣唐使进献贡品时,唐朝礼仪程序的知识制造成一个个笑料,穿越团成员被集体起了可口可笑的日本名字。随后他们快快乐乐上学堂,跟老师你问我答的互动中,穿越团成员嘴上南腔北调,尽显幽默色彩,一番探究叫人知晓唐朝官话到底是何种腔调。比拼唐朝好诗词部分,绝对是本集的高光时刻。先是老师说出诗的上半句,“遣唐使”来口答下一句,这帮人的对答却是花样百出,他们的囧态真是逗人一乐。而在带有“风花雪月”四字的唐诗连对中,杨迪也好、凌潇肃也罢,乃至老外萨沙,一个个居然以流行歌曲的歌词来应答,频频爆出好笑的“绝句”,让场面显得一片欢脱。正是在这种轻轻松松的气氛下,唐诗魅力的历久弥新叫人颇为感叹。
除了几位常驻的飞行穿越团成员,诸多大牌明星也成为嘉宾,不定期地出现于节目之中。首集结尾之时,张铁林不当清帝当唐君,带着霸气穿越而来,化身唐玄宗李隆基。不知他会给这帮“遣唐使”带来什么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何种预想不到的惊喜,又将给人们提供何种历史知识的传播。这些“遣唐使”是否能和李白同桌饮酒诗百篇、观赏杨贵妃跳起“霓裳羽衣舞”,眼瞧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整军经武,见识姚崇、宋璟、张九龄等深谋治道。所有皆在后续节目中给出答案。
落户中国最大最具活力的青年文化社区哔哩哔哩,这一播出平台无疑会让更多年轻人看到《穿越吧》。节目从10月18日起上线播出,每周五晚20点在B站播出一集。这档雅俗共赏的文化综艺,让更多的历史符号在新时代的新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观看这档节目,势必能感知中华传统澎湃的生命力,让我们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不已。
《穿越吧》观后感(七):《穿越吧》:青春穿越团梦回盛世大唐,B站再破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真人秀不同。每年都要看一些真人秀,2019年B站出品的《穿越吧》却很有些特别。首先节目形态很活泼,在厚重的历史感中反衬出青春气息。《穿越吧》是世熙传媒的老节目,但如今与B战联合开拓,青春穿越团成员越发年轻,尽管知名度有所下降,可是他们也更保持着穿越者的本来面目,而不再是明星色彩浓郁的秀。B站向来的特色就是与大众一起欢腾,弹幕纷纷如雨,“有意思、有意义”的《穿越吧》作为承接《人生一串》的新节目,首先要梦回盛世大唐,杨迪、凌潇肃、董岩磊、萨沙、王瀚哲(中国BOY超级大猩猩)等人以“遣唐使”的身份成为唐玄宗时代的留学生,他们将在国子监内学习中华文明的“郁郁乎文哉”的风采。在如今的季节看《穿越吧》,面对着镜头中的巍峨建筑和山外有山,不禁想起杜牧所写的“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盛世,再回望8世纪的盛世,B站文化常常破壁,本季节目萦绕在开元年间,恰恰是张小敬回到长安之前的岁月,那时候尚是静好。居左居中换一张图删除(选填) 图片描述当今的穿越者,作为日本、大食等国的留学生,他们以各自的民族服装显现在观众和国子监博士面前。这其中各位留学生同学当然需要幽默、诙谐、搞笑的谈吐来活跃气氛,绝对不会有尴尬。大唐的博士,自然是学富五车,对诗和飞花令都是随手拈来,尤其是《中国诗词大会》连续两届亚军彭敏的“乱入”,直接将凌潇肃降维打击,好在各位迅速以流行歌词勉为其难的“应付”,自然这些都是在亦庄亦谐中交代出国子监的基本功课。怎么说呢?诗歌在大唐,本来也是当年的流行文化,现代流行曲“可以”比附,从穿越者的角度来说,掺杂些当代歌词,也算是题中应有之意。严肃归严肃、笑归笑、闹归闹,杨迪、萨沙等都延续着自己的人设,《穿越吧》即便允许歌词对诗词,博士还是还明确的指出了凌潇肃所谓现代西安话并非大唐的官话。居左居中换一张图删除(选填) 图片描述正如凌潇肃以现代正宗西安话吟诵唐诗,是一种巧妙地挪用,但事实上唐朝的官话很可能是在如今的粤语、客家话等方言中有所留存,所以萨沙等人以粤语读的唐诗,就“遭到了”博士的表扬。我们必须为这些细节点赞,《穿越吧》作为很有乐趣的节目,寓教于乐的创作特征非常明显,在不经意之间就为观众提供了或明或暗的信息点,考究是一定要的,尤其是根据马伯庸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之后,《穿越吧》在更多细节上丰富了当今观众对于盛唐的想象和向往。《穿越吧》在粤语这一小片段,还强势提出香港在大唐的行政管理“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屯门乡”,正视历史、审视现在,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与金庸在《鹿鼎记》中给予钓鱼岛的历史地位有异曲同工之妙。居左居中换一张图删除(选填) 图片描述《穿越吧》回到的每个古典时代,都有着扎实而深沉的文化蕴含。遣唐使是中华文化对于天朝周边的辐射而带来的仰慕者,从边缘向中心的歌唱与希冀,无论是海洋中的日本还是大漠之西的阿拉伯,大唐作为古代中国文化和开放社会的最高峰,都给予了当时已知的文明地带的巨大辐射。正是大唐的开放与包容,才有了杜甫笔下的“忆昔开元全盛日”。我们在文化节目中追述过往的美好,正是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创造更为美好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说,《穿越吧》是双向的,我们既然可以“借机”到体验古代的美好,其实也可以想象古人来到当今世界。三千年文明不辍,编年史历历在目,这就是华夏的伟大啊,《穿越吧》能够给予观众启发,举一反三当然是极好的。穿越吧》:青春穿越团梦回盛世大唐,B站再破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真人秀不同。每年都要看一些真人秀,2019年B站出品的《穿越吧》却很有些特别。首先节目形态很活泼,在厚重的历史感中反衬出青春气息。《穿越吧》是世熙传媒的老节目,但如今与B战联合开拓,青春穿越团成员越发年轻,尽管知名度有所下降,可是他们也更保持着穿越者的本来面目,而不再是明星色彩浓郁的秀。B站向来的特色就是与大众一起欢腾,弹幕纷纷如雨,“有意思、有意义”的《穿越吧》作为承接《人生一串》的新节目,首先要梦回盛世大唐,杨迪、凌潇肃、董岩磊、萨沙、王瀚哲(中国BOY超级大猩猩)等人以“遣唐使”的身份成为唐玄宗时代的留学生,他们将在国子监内学习中华文明的“郁郁乎文哉”的风采。在如今的季节看《穿越吧》,面对着镜头中的巍峨建筑和山外有山,不禁想起杜牧所写的“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盛世,再回望8世纪的盛世,B站文化常常破壁,本季节目萦绕在开元年间,恰恰是张小敬回到长安之前的岁月,那时候尚是静好。
当今的穿越者,作为日本、大食等国的留学生,他们以各自的民族服装显现在观众和国子监博士面前。这其中各位留学生同学当然需要幽默、诙谐、搞笑的谈吐来活跃气氛,绝对不会有尴尬。大唐的博士,自然是学富五车,对诗和飞花令都是随手拈来,尤其是《中国诗词大会》连续两届亚军彭敏的“乱入”,直接将凌潇肃降维打击,好在各位迅速以流行歌词勉为其难的“应付”,自然这些都是在亦庄亦谐中交代出国子监的基本功课。怎么说呢?诗歌在大唐,本来也是当年的流行文化,现代流行曲“可以”比附,从穿越者的角度来说,掺杂些当代歌词,也算是题中应有之意。严肃归严肃、笑归笑、闹归闹,杨迪、萨沙等都延续着自己的人设,《穿越吧》即便允许歌词对诗词,博士还是还明确的指出了凌潇肃所谓现代西安话并非大唐的官话。
正如凌潇肃以现代正宗西安话吟诵唐诗,是一种巧妙地挪用,但事实上唐朝的官话很可能是在如今的粤语、客家话等方言中有所留存,所以萨沙等人以粤语读的唐诗,就“遭到了”博士的表扬。我们必须为这些细节点赞,《穿越吧》作为很有乐趣的节目,寓教于乐的创作特征非常明显,在不经意之间就为观众提供了或明或暗的信息点,考究是一定要的,尤其是根据马伯庸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之后,《穿越吧》在更多细节上丰富了当今观众对于盛唐的想象和向往。《穿越吧》在粤语这一小片段,还强势提出香港在大唐的行政管理“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屯门乡”,正视历史、审视现在,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与金庸在《鹿鼎记》中给予钓鱼岛的历史地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穿越吧》回到的每个古典时代,都有着扎实而深沉的文化蕴含。遣唐使是中华文化对于天朝周边的辐射而带来的仰慕者,从边缘向中心的歌唱与希冀,无论是海洋中的日本还是大漠之西的阿拉伯,大唐作为古代中国文化和开放社会的最高峰,都给予了当时已知的文明地带的巨大辐射。正是大唐的开放与包容,才有了杜甫笔下的“忆昔开元全盛日”。我们在文化节目中追述过往的美好,正是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创造更为美好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说,《穿越吧》是双向的,我们既然可以“借机”到体验古代的美好,其实也可以想象古人来到当今世界。三千年文明不辍,编年史历历在目,这就是华夏的伟大啊,《穿越吧》能够给予观众启发,举一反三当然是极好的。
《穿越吧》观后感(八):直面批评停播整改,《穿越吧》真正实现了B站气质的“好看更好玩”
文|宝华(珞思影视研究组)
“这一季的《穿越吧》,其实一开始我是不感冒的,因为嘉宾们的次元壁真是太太太厚了,嘉宾互相不熟悉,效果肯定很一般,不过三期下来我是真香了!”
11月15日,在历史体验真人秀《穿越吧》播出第三期后,各路追随节目已久的粉丝终于开始笃定地给节目正面盖章,逐步打消一开始的观望甚至是怀疑。
说起《穿越吧》,粉丝们百感交集。它的前身,是自2015年开始在四川卫视连续三年播出的《咱们穿越吧》。尽管节目凭借寓教于乐的知识属性培育了相当数量的铁杆粉丝,但质量、口碑和收视、人气严重不成正比,加上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节目一度传出再无续作的消息,许多粉丝为之扼腕叹息。
时隔近两年后,曙光降临。10月18日,由哔哩哔哩(下称B站)和世熙传媒联合出品的《穿越吧》正式上线。这意味着,被称为“综艺遗珠”的穿越IP在B站“复活”了!
然而,面对由台转网、阵容换血等一系列调适,节目在开播之后遭遇了部分粉丝的批评和质疑。B站在第二期后迅速做出了暂停播出的决定,并召集热心粉丝参与创作恳谈,虚心汲取意见和建议,紧锣密鼓进行整改。
从新鲜上架的第三期来看,时间变长,内容加量,知识密集,笑点不断,尤其是今年新晋组成的“青春版穿越团”开始打破彼此之间,以及和节目之间的次元壁,一切都在向着良性回升的方向发展。
值得说道的是,直面批评停播整改——这样的勇气和魄力,在当下的综艺江湖相当罕见,有力证明了B站在互动层面的反应速度和积极作为。
由台转网,《穿越吧》被注入了哪些新气象?
和今夏终于再度营业的《非正式会谈》一样,《穿越吧》也是粉丝眼中一档被B站“拯救”的良心综艺。
同样备受年轻人群、高知用户喜爱,同样连续在豆瓣拿下超过8分乃至9分的超高口碑,同样穷穿地心一路被粉丝护体——大家一面感慨着综艺圈的“越努力,越幸运”,一面感慨B站这个大型年轻文化社区对优秀文化综艺高度的接纳与契合。
由台转网,赋予了节目全新的生存土壤,也伴生了不可避免的磨合,综合《穿越吧》开播三期以来的表现,我们看到了以下两股气象:
第一,嫁接B站基因,互动玩法深层激活节目活力,“好看”更“好玩”。
弹幕“吐槽”是年轻受众最为钟情的观看形式。早在第二季《咱们穿越吧》时,节目就专门举办线下活动,票选出了“十大弹幕”,诸如“业良综艺”、“无底蕴不穿越”等标签都是粉丝贡献出来的,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B站。
基于强大的粉丝粘性和持续的跨屏突破,这一季《穿越吧》和B站的结合可谓如鱼得水,B站天然优越于其他平台的弹幕氛围,更有利于“看节目涨知识”的氛围营造,节目内容科普和网友弹幕科普互为补充,更是专属B站的一景。
极具探索意义的是,B站于今年7月宣布上线的“互动视频”功能,在本季《穿越吧》中发扬光大,助推节目实现从“好看”到“好玩”的升级。
和正片版鲜明有别,互动版可以触发多种剧情和结局,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大唐风土人情,解锁不同的穿越历程。是“金榜题名”还是成为“天谴之子”?命运全在你的掌控之中。
有网友表示:“身为铁杆粉的我一定要通关所有支线,挑战一下不同的人生”。这一前瞻尝试嫁接了节目本身作为剧情类真人秀的优势,通过打破视频和游戏的边界,赋予观众更高的参与感,对于未来的综艺创新或有借鉴价值。
第二,进一步为创作树立认知:网络用户无需迎合,只需拿真诚和实力引领。
网络节目需要更短一些吗?画风需要更跳一些吗?笑点需要更密一些吗?这大概是每个传统的内容制作团队在面临网络用户的时候,难免产生的思想包袱。从电视节目变成网络节目,固然需要在制作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适,但前两期的《穿越吧》多少存在认知偏差和判断失误。
为了让节目更具青春气质,“穿越团”全盘换血,杨迪、凌潇肃、高秋梓、董岩磊、萨沙、中国BOY担任主要嘉宾。其中杨迪、萨沙来自《非正式会谈》,加上另一位“非正”成员华波波也以关键NPC身份出现,两档节目的元素融合还挺让观众惊喜的。
今年以来,多档综N代都因为固定嘉宾的阵容变动引发争议,《穿越吧》也未能逃过此“劫”。网友的槽点主要集中在嘉宾缺乏火花、表现不够投入上,加上单集篇幅太短,历史体验真人秀的味儿还没品出来,一集节目哗哗就结束了。
这些嘉宾中,一部分属于“历史小白”,一部分是对中国文化有深厚情感的外籍朋友,大概节目原本是想体现青春文化、世界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结合,同时营造“闯荡历史江湖,看你能活几集”的游戏网感,以至于有些环节放飞得比较厉害。比如在飞花令环节,连“我要送你九十九朵玫瑰花”“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这种流行歌词都拿来吟诗作对,以至于一些粉丝认为娱乐比重偏多,稍显儿戏。
经过整改之后,可以看出各位嘉宾在录制节目之前,做了更多的功课,进而更能融入历史氛围,沉浸感和体验感得到了强化。
除了少量硬伤,笔者认为,绝大部分槽点来自于探索本身的误解,而这些槽点正随着节目渐入佳境,逐步消失。B站“极度宽容、极度苛刻、极度忠诚”的用户特质,也在本次停播整改事件中得到了深刻印证,相信这也将提醒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用户——真诚和实力,永远是魅力之源。
初心未泯
涨知识更有格局,不愧还是历史体验真人秀第一IP
从穿越IP诞生开始,它就以不戏说、重考证,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独特气质,在真人秀江湖独树一帜,尽管制作难度极大,生存环境艰难,节目也从未丢掉本心,一次次为观众奉上营养大餐。
《穿越吧》播出三期以来,这种创作的真诚依然贯穿始终,尤其在改版回归的第三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穿越团”兵分多路学习大唐乐舞、中医、茶道,网友惊叹“尬舞煮茶侃大山,唐朝文化很带感”!
跟着唐朝古人一起上课、学医、斗茶、熟悉各种礼仪,这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苛的考证。
古代为何把履历叫做“脚色”?乐舞竟也是礼仪的一部分?为了教学中医号脉之法,节目连大葱都用上了。阿倍仲麻吕、李白、孙思邈三人可以同框吗?节目用字幕告诉你,阿倍仲麻吕和李白的确有交情,孙思邈年龄至今为谜,因此拉在一条叙事线并不为过。
尤为细心的是,唐代人戴眼镜、皇帝的帽子是黄的这等错误示范,节目也用俏皮花字予以明示,绝不带偏各位看官。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复旦大学古文字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后、重庆国学学会理事鹏宇等历史学者在适当环节现身科普,进一步为观众答疑解惑,传输真知。
在节目最具特色的NPC部分,今年的NPC任务更重,对剧情的推动作用更强、节奏更快。矢野浩二版的阿倍仲麻吕、高颜值版的李白等,都给节目增加了诸多看点。张铁林版的唐玄宗威严之中不乏萌感和喜感,有梗有趣。
难能可贵的是,穿越IP的每一期主题,都不是随意为之,主创团队总是能用现实视角进行立意设计,截至目前所讲述的唐朝留学生制度,让我们了解到了千年之前盛唐时期发达的科举、开放的文化、空前的自信,外国留学生不仅可以在中国求学、考试,衣食住行都被全包,还可以入朝为官。
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唐代的留学生制度放在今天都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甚至是今天的世界第一强国都做不到的。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下的启发——如何面向世界吸引人才?
《穿越吧》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用全浸入式的历史环境和剧情氛围带领观众体验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伟大洪流,它也展示了中国综艺的内容自信,敢于用娱乐的形式输出厚重的价值内核,但是它不强行灌输,让你认真品,用心嚼。怪不得有观众终于迫不及待跟大家说:这一季没有垮掉,速来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