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坦和奥利》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斯坦和奥利》观后感10篇

2019-12-15 23: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坦和奥利》观后感10篇

  《斯坦和奥利》是一部由乔·拜尔德执导,史蒂夫·库根 / 约翰·C·赖利 / 雪莉·亨德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传记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斯坦和奥利》观后感(一):个人喜欢

  安利一部电影给你啊『斯坦和奥利』 个人非常喜欢 一部有别于绿皮书的电影,但是也是差不多讲的是表演者巡回演出,两个老友多年流下的心结,最终得到释放,让我觉得他们俩就像一对夫妻矛盾并不能拆散他们内心深处的结。而两个人各自的妻子是非常爱他们的,每个细节都很到位,图一的一小段就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也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好莱坞的喜剧之王,但是时间流逝科技思想快速发展,最后他们的演出难以生存,而影片里面也有一些带讽刺的,有些人并不会欣赏他们的作品,却只把他们当做笑话,但是也是有真的了解和喜欢他们的。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吧,抽了点时间看,还是要回到会计里面咯[皱眉]

  《斯坦和奥利》观后感(二):喜剧人生

  任何一部伟大戏剧是对人性回归跌宕起伏的剧情、气势恢宏场景不见得是一部好的戏剧的唯一标准。一个简单生活场景也能将戏剧演活。评价一部喜剧的好坏也不是以带来多少欢笑为最终标准,而是在欢声笑语过后能带来思考,能给心灵以促动。“只有快乐才能持久”奥利的这句话就是对他们最后的演出的最好诠释历史人民创造的,但能被记住的往往只是少数人。我们大多数人只是芸芸众生中及其平凡个体,我们在人生这部戏剧中扮演不同角色,有喜剧,也有悲剧,但我们努力生活着,并不因为自己渺小放弃所有的努力,这就是人性的力量可爱。为了热爱舞台,为了亲密友谊,奥利不顾生命危险完成最后的演出;斯坦在好友去世后选择退休并直到生命的尽头仍在为劳雷尔和哈迪组合撰写喜剧素材

  《斯坦和奥利》观后感(三):再现了早期好莱坞喜剧表演的简单粗糙

  演绎不可谓不用心,再现了早期好莱坞喜剧表演的简单粗糙,观众的笑点低得惊人,略显怪异肢体语言,能轻易赢得哄堂大笑

  三十年代,现代喜剧从萌芽步入成熟阶段,从艺术形式上说,斯坦和奥利的创意与表演仍停留在“滑稽”阶段,但凡需要,随时随地都可以滑稽,无所谓情境需要,离特定语境依赖深度联想的幽默还很远,这是生活油滑一面

  此片就是把“滑稽”搬上“电影”和“舞台”的过程。上海的滑稽戏曾经久不衰,存续至今,但那种逗笑手段只属于年代(尽管不断有创新)。

  问题并不出在斯坦和奥利——两位仅属于年代的喜剧演员身上,而在于重现过时趣味时抱着朝拜历史之心却匮乏创新。这种人物传记远不及对同一时代的卓别林的刻画,那种艺术人生与现实人生之间的观照

  《斯坦和奥利》观后感(四):《斯坦和奥利》的友谊

  《斯坦和奥利》的友谊Stan & Ollie

  劳莱(史蒂夫·库根Steve Coogan饰)和哈台(约翰·C·赖利 John C. Reilly饰)是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好莱坞一对胖瘦相搭绘炙人口著名喜剧演员。

  转眼到了1953年,两人已经退出影坛,这次被邀请到英

  国巡回演出。只是时代变了,最初剧院里总是空空如也经纪人要他俩亲自上电台电视出场公关结果效果特好,到处火爆。最后经纪决定在伦敦为他们包下一个大剧场,他们都准备好好大干一场

  哪知就在演出前一天,哈台却病垮了,医生警告他不得再演出。但少掉了伙伴的劳莱推脱了经纪人为他介绍的新搭档,决定取消演出打包回美国。就在那晚,哈台却来了。不顾一切和劳莱重新登台。总之这次巡回演出完满结束

  劳莱和哈台,在当时也是家喻户晓明星,我记

  得以前就是在国内都有过他们电影的连环画。那时候电影的连环画都是拿影片中的镜头直接印上去。虽说是黑白片,那时候印出来的是蓝白色。当然小时候笑点低,就是图画也能小的前俯后仰。当然现在看起来这些笑话幼稚了。

  他俩也是几十年的友谊了,虽然两人出身个性爱好全然不同,但这么多年磕磕碰碰后还是一起走了下来。当年劳莱由于争工资而被开除后。哈台却自顾自一个人拍片。尽管留下了心结,可是最后他们的友谊小船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才是真正的基友哪。

  也就是,到了后来,他们两谁也少不了谁。也就是为什么少了哈台,劳莱宁可不上台。而哈台知道后,也不顾医生劝阻抱病上台,这才是患难中见真情实际上,他们这次巡回是为了他俩重新拍片造声势。其实他们两人从一开始就分别得悉没有得到贷款。但都没有声张,故意装糊涂而一直到结束,为的就是还有个机会两个在一起表演。

  劳莱和哈台是两位演员的姓,而本片用的斯坦和奥利是他们的名字,因此他们两人的全名是斯坦·劳莱和奥利·哈台。斯坦·劳莱是出身于英国演员家庭工作勤勉,为两人的表演写剧本。奥利·哈台从青年时期就在电影院里工作,可是爱好赌马和打高尔夫。他们从1926年开始合作。有无声和有声片,也有长片短片,共有107部片子。1945年后他们主要是各处的舞台表演,本片就是其中的一次英国之行。在哈台先去世后,劳莱还是一人写为他们两人的剧本。

  国内有过类似的演员搭配,三十年代的演员韩兰跟和殷秀岑一起拍摄过近两百部影片。他们被称为“中国式的劳莱与哈代”。在世界各地都有他们的崇拜者,更不用说在英国和美国了。

  导演乔·拜尔德 Jon S. Baird以本片得英国学院奖提名

  英国演员史蒂夫·库根以《菲洛梅娜》“Philomena (2013)”得奥斯卡影片和编剧提名,以该片得金球奖编剧提名。

  约翰·C·赖利以《芝加哥》“Chicago (2002)”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以本片和《永不止步:戴维·寇克斯的故事》“Walk Hard: The Dewey Cox Story (2007)”得金球奖提名。

  《斯坦和奥利》观后感(五):一起合作了107部作品,这才是真爱

  开心的时候就看《老友记》,不开心的时候更要看《老友记》。

  除了永远看不腻的段子外,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那幅挂在钱德勒和乔伊公寓墙上的海报一样,带给了自己很多感动

  这张海报给自己的印象很深,因为上面的两个演员自己也非常喜欢,他们分别是“瘦子”斯坦·劳莱(Stan Laurel)和“胖子”奥列佛·哈台(Oliver Hardy)。

  劳莱与哈台主要活跃在上世纪20-50年代,海报取自他们主演的电影《Leave ‘em Laughing》,讲的是瘦子晚上牙疼睡不着,闹得胖子跟着受罪的故事。

  在近30年的组合生涯中,两个人出现在107部电影里,为观众带来了很多笑声。他们不仅是荧幕上的好朋友,也相互刻印在了对方的生命里。

  而《老友记》之所以用这幅照片原因,大抵也是因为它能代表“Friends”想要表达主题,也能彰显钱德勒和乔伊之间的友谊。

  最近,有一部以劳莱与哈台为原型的电影《斯坦和奥利》要上映了。电影主要聚焦于他们搭档生涯晚期的英国之行。这部讲述两人友谊的电影,在烂番茄网站上也得到很高的评分。

  影片《斯坦和奥利》中,扮演“瘦子”劳莱的是史蒂夫·库根,扮演“胖子”哈台的是约翰·C·赖利。从曝出的镜头看,形态动作十分神似,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舞蹈片段

  “瘦子”劳莱还好,由于哈台本身又高又胖,所以扮演他的约翰·C·赖利要穿上笨重的特效衣,除了脸部三角区域手掌心,其他都要靠特效化妆。

  不过,相比复制劳莱与哈台早年的电影作品,大家还是对两人私下里的友谊更感兴趣。约翰·C·赖利在一次受访时也表示过,电影主要会拍一些荧幕背后的故事。

  其实,劳莱与哈台跟荧幕上的自己,还挺不一样的。

  劳莱是英国人,出生于一个热爱戏剧的家庭。16岁便开始登台表演,随后的几年里,跟随一个杂耍团到美国各地表演,模仿卓别林是其主要工作之一。

  哈台则来自一个普通家庭。为了经营家电影院,放弃了学业。不过他也很卖力,包办了电影院所有工作,从卖门票到打扫卫生。最终,还是追随了梦想,成为了一名演员。

  1921年,劳莱和哈台第一次一起出现在一部电影里,名字叫《幸运狗》。不过当时两个人还没有在一起搭档,不能算作朋友

  直到1926年的《45 Minutes from Hollywood》,两人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并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他们最后一部《乌托邦》(1951)。

  在这期间,两个人渐渐成为一对,离不开彼此的喜剧组合。劳莱蠢蠢的眼神,哈台摆弄他的领带……那些天真幼稚的桥段总能引人发笑。

  其实,观众之所以非常喜欢他们,可能也正是因为他们生活中,也是如此亲密的朋友。就像每部影片一样,总会给我们上一堂关于友谊的必修课。即便争吵得再厉害,总会在最后和解。

  当哈台说出那句名言“好吧,你又把我搞得一团糟”的时候,他已经打心底原谅了搞破坏的劳莱了。Friends is friends!

  有趣的是,劳莱才是两个人中聪明的那一个,身兼编、导、演数职。而哈台总是那个坐享其成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完成表演就已经很困难了,哪有精力管其他事情”。

  在哈台去世后,劳莱情绪非常低落,再也没有出现在大荧幕上。而在他生命的最后八年里,劳莱则把精力全部给了喜欢自己的影迷亲力亲为地回复每一封来信

  为了纪念他们给大家带来的欢乐粉丝则用他们的作品名称命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粉丝俱乐部

  想到《老友记》中有一个场景,莫妮卡问钱德勒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钱德勒说要买个房子、生几个孩子、养两个宠物等等。

  最后,还不忘要在车库上盖个房子,乔伊可以养老。

  真正的友情大概就是这样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