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二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二一:

2020-02-03 05:23:18 作者:黄小平 来源:广州日报 阅读:载入中…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二一: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二一:

  冰是睡着的水

  文/黄小平

  那是他人生的冬天。怎样战胜人生的冬天呢?他去请教一位智者

  “是不是我还不够勇敢行动还不够有力?”他问智者。

  “不。对付人生的冬天,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做。”智者说。

  “什么也不做,怎么可能去战胜人生的冬天呢?”他不解地问。

  “知道水是怎样对付冬天的吗?”智者说,“水对付冬天的办法,就是睡。”

  水怎么会睡呢?他对智者的话越发不解。

  “冰不就是睡着的水吗?”智者说,“以‘睡’的形式去战胜冬天的,不只是水,很多动物都是如此,冬不就是保护自己、抵御冬天的一种‘睡’的形式吗?”

  冰是睡着的水,这是水的智慧,是水战胜冬天的智慧。睡、什么也不做,才能节省体能,以更持久韧性去与冬天抗衡。(摘自《广州日报》 2011年5月14日)

  放东西与找东西

  文/黄小平

  母亲论做什么事都井井有条里的衣橱里,母亲总是把衣服分门别类,码得整整齐齐。而我恰恰相反,用过的东西经常扔,所以经常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不过,东西不见了,我就会问母亲要,而母亲总能变戏法般地帮我找出来。

  有时候,我嫌母亲收拾东西太烦琐,太耗时间,而母亲却问我:“孩子,你知道为什么你找不到的东西,妈都能立马帮你找出来吗?”

  “那是妈的记性好。”我说。

  “妈老了,哪有你们年轻人的记性好呢?”母亲说,“孩子,不愿在放东西时花时间,那就一定会在找东西时花更多的时间啊!”

  母亲的这句话,让我时愣了好一会儿神。是啊,人生不也是如此吗?一些人正因为当初不愿花时间“放东西”,所以才在后来花更多的时间去“找东西”。(摘自《广州日报》 2012年3月18日)

  跷 跷 板

  文/黄小平

  有一次,在公园,我看见一对父子在玩跷跷板。父亲坐在一端,把儿子坐的另一端翘得很高,儿子怎么用力,也压不下去。儿子要求暂停,他从跷跷板上下来,拉父亲往跷跷板的中间坐,自己则走到跷跷板另一端的顶端突然用力把跷跷板往下压,把父亲坐的那一端给翘起来了。儿子拍掌欢呼:“爸爸输了,我赢了!”

  论力气体重,那个孩子远不如他的父亲,但他在这个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却赢了实力远远超过他的父亲。

  由此看来,生活中,一些人不成功,不是实力不够,不是条件成熟,而是没有找到实现成功的途径方法。(摘自《广州日报》 2013年3月24日)

  泼冷水与泼热水

  文/黄小平

  对待孩子教育,我一直主张鼓励为主。有一位家长,对此持不同意见,他问我:“向石灰泼冷水,只会越泼越热,越泼越滚烫,越泼越沸腾。教育孩子,也是此理。”

  “如果向石灰泼热水,一定会热得更快,滚烫得更快,沸腾得更快。”我说。

  激发一个人的热情,“泼热水”永远比“泼冷水”更奏效。(摘自《广州日报》 2015年2月4日)

  油彩与油画

  文/黄小平

  画一幅油画,没有油彩不行。但并不是说,有了油彩,就油彩用得越多越好。如果缺少运用油彩的智慧,不懂得运用油彩的方法和技巧,只知道把油彩堆在纸上,认为堆得越多越好、越厚越好,那么最后“堆”出来的,并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堆胡乱的油彩。

  有的人终生画不出一幅好画,也许缺少的并不是油彩,而是运用油彩的智慧和方法。画不好一幅画,同做不好一件事,皆同此理——有时缺少的不是“油彩”,而是运用“油彩”的智慧和方法。(摘自《广州日报》 2015年1月11日)

  少出力为“劣”

  文/黄小平

  人生的优劣,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汉字“劣”的构造很有意思,什么是“劣”呢?“劣”就是比别人“少”出了“力”。

  你比别人差,不是本质就差、生来就差,而是后天懈怠、懒惰,不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结果。

  上天是公平的,你的付出和努力,决定着你人生的优劣。记住,不要怨天尤人,你比别人“劣”,那是你的努力还不够。(摘自 《广州日报》 2015年2月8日)

  善于小结的竹子

  文/黄小平

  当试卷发下来时,我们都傻了:怎么?与前两天考的试卷一模一样,老师是不是发错了试卷呢?可老师说,没错,考的就是这份试卷。

  第二天,老师把改好的试卷发给我们,要我们对前后两次考的试卷进行对照,然后说,竹子并不大,可却长得很高,甚至高过一些大树,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说,竹子每长出一小段,就会长出一圈竹节,这竹节,就是竹子对自己的生长做出的小结,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小结,所以,竹子在生长过程中,因为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长得又高又快。

  讲完竹子,老师又回到了我们的考试卷上。老师问我们,对照前后两次所考的同样试卷,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我们一对照,惊讶地发现,很多上次做错了的地方,这次也做错了,而且犯的是同样的错误。老师说,你们两次犯着同样的错误,这说明你们不会像竹子一样进行小结,既不懂得从中总结经验,也不知道从中吸取教训,这样,你们又如何去“长高”,又如何去进步呢?(摘自《广州日报》2013年7月4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