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十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十三

2020-01-31 08:01:33 作者:黄小平 来源:广州日报 阅读:载入中…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十三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十三

  再好的东西也要有所休止

  文/黄小平

  乐谱中有休止符。休止符,是乐谱中用表示乐音停顿符号

  乐音,是好听声音。好听的声音,为什么也要有所“休止”、有所停顿呢?就是因为,再好听的东西,如果休无止,也会让人心厌烦,成为一种杂音噪音

  再好的东西,也要停下来歇一歇。否则,再好的东西,也会成为一种糟蹋和浪费,成为一种垃圾废品。(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8月27日)

  受到“刺伤”时

  文/黄小平

  一根刺,哪怕是再小的刺,一旦扎进人的身体,就胀痛难忍。所以,一根刺的命运,最后总是被人无情地拔除。

  一个人不被人接纳欢迎,不要一味地去责怨别人,更要好好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尖刻如刺,扎进了别人的里?

  如果不想成为一根被人厌恶、被人痛恨、被人无情拔除的刺,那请慎重自己的言行。

  据植物学家介绍,植物的刺,是植物发育不完全的芽。也就是说,植物的每一根刺,起初,都是植物生发的一棵嫩芽,后来,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发育不全,而长成了一根刺。每一根刺,原本都是一棵嫩芽,一棵希望的嫩芽,只要有一个有利环境,只要得到较好的培育们都能长成繁茂树枝

  记住,每个生命,从一开始,都是一棵希望的嫩芽。

  冬天,刺猬们挨在一起,它们身上的刺,却在扎伤着对方,尽管如此,可它们还是挨在一起,不离不弃,为什么呢?

  刺猬们挨在一起,是彼此用自身的体温温暖对方,以抵御冬天的寒冷,尽管挨在一起,会在不经意间刺伤了对方,但这种刺伤,更多的是出于关爱和温暖。

  每个人的身上,也有一些刺。平时,人们善意批评、指正和规劝,这些都是“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刺伤了。但世上有一种刺伤叫温暖,在刺伤的背后,更多的是出于对你的关和温暖。

  知道了这一点,每当我受到外来的“刺伤”时,我总会做出冷静判断分析。(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11月24日)

  从现在开始

  文/黄小平

  常听人后悔:唉,要是当时做了这件事就好了,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是啊,谁也不能回到当时、回到过去,从头再来。但人不能从头再来,难道不可以从现在开始吗?有人顾虑:从现在开始,不是太晚了吗?

  太晚了吗?西汉经学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已十岁高龄的晋平公对乐师师旷说,说他很想学习,但自己年岁已高,恐怕太晚了,于是师旷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意思是说,少年好学如同初升太阳那么鲜亮;壮年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学如同燃烛照明。刘向在这个故事中讲的是学习,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无论你是处在少年还是壮年抑或是老年,都为时不晚

  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同样,做任何事情,只要你想做,只要你认为值得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看到了那西下的夕阳吗,它发出的光和热,依然能映照出一片片绚丽耀眼晚霞

  不能选择从头再来,那就选择从现在开始吧!现在,就是未来的从头,别等浪费了一个个“现在”,再去后悔不能“从头再来”啊!从“现在”开始,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从头再来”。

  从现在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10月20日)

  做个顶天立地的人

  文/黄小平

  人有两只眼睛,就是要我们对世间的事,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人有两只耳朵,就是告诉我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

  人有两个鼻孔,就是告诫我们别同他人一个鼻孔出气。

  人有一个突起的鼻子,就是提醒我们别碰一鼻子的灰。

  人只有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别当面说一套,背后另说一套。

  人只有一张脸,就是要我们别做两面人。

  人只有一颗心,就是要我们做事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人的心脏有两个心房,就是要我们一个心房装着自己,另一个心房装着别人。

  人有两只手,就是要我们凡事要做两手准备,在别人有难时,好腾出一只手搭别人一把。

  人有两条腿,就是要我们一步接着一步走,这样,千里之行,就能始于足下

  人体中,头在最顶端,脚在最底端,就是要我们俯仰在天地之间,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10月1日)

  蜘蛛与蚕

  文/黄小平

  “你吐丝,我也吐丝,可我们之间的差别是多么大啊!”蜘蛛不屑地对蚕说。“差别在哪里呢?”蚕问。“你吐丝结茧,是缚住自己,我吐丝结网,是去缚住别人,缚住利益好处。”蜘蛛嘲讽道,“你看看,你是多么愚不可及啊!”

  “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又怎么看得到高远理想呢?”蚕反讥道,“我吐丝结茧,不是缚住自己,而是隔开尘世喧嚣诱惑,给自己一角安宁清静,去孕育自己的希望和想。也许,这才是我们之间真正的差别!”

  结果,吐丝去缚住别人、缚住利益和好处的蜘蛛,最终也缚住了自己,成为蛛网中一只终生的囚徒;而吐丝去编织自己希望和梦想的蚕,最后成为一只破茧而出的蝶,拥有飞翔自由快乐和美丽。(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9月4日)

  牙齿教给我们的

  文/黄小平

  小的时候,我们从没有牙齿,开始一颗一颗地长出牙齿。

  老了的时候,我们从满口的牙齿,开始一颗一颗地脱落,到最后,甚至脱落得全无。

  从牙齿生长和脱落的规律,我们似乎可以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人生的上半场,是在做加法;而人生的下半场,是在做减法

  牙齿长出来,不是齐刷刷一下长出来的,而是一颗一颗慢慢长出来的,所以,我们得到的东西是慢慢得到的,是需要时间的,急不得。牙齿脱落也不是齐刷刷一下脱落的,也是一颗一颗慢慢脱落的,所以,我们失去的东西,也往往是慢慢失去的,往往是在我们不经意间、不知不觉中失去。

  面对人生的失去,我们要淡然,保持一颗平常心。如牙齿脱落了、失去了,就想想,人一出生时本来就没有带来牙齿嘛,是后天才长出来的,现在失去了,权当是还回去罢了。(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8月5日)

  开花的果

  文/黄小平

  在公园散步,见一丛花枝,开着鲜红的花朵同时也结着饱满果子。我想,那些饱满的果子,一定是那些鲜红的花朵结出来的。

  走近细看,枝头上那些饱满的果子,形状大小如同山楂,有的果子已经裂开,从果子裂口处看进去,发现果子里竟是一瓣瓣鲜红的快要绽露的花瓣原来,枝头上这些饱满的果子,都是花苞,那些鲜红的花朵就是从这些饱满的果子里绽放出来的。

  在我们的传统思维里,是先开花后结果,是花朵结出了果实。而这一丛花枝,却让我看到了另外一幅景象,让我看到了开花的果,看到了果实里开出的美丽的花朵!

  当我们的人生有了“果实”,我们也可以把人生的成果开成美丽的花朵,来美丽这个世界。(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5月6日)

  因为看到的太多

  文/黄小平

  老师问:天为什么看不到星星呢?

  一个学生答:因为白天看到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呗。

  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

  长大后,再想想这个同学的回答,竟悟出了几分深意生活中,我们常常因看到的太多,拥有的太多,而忽视了那些星星点点美好幸福

  提醒一句那些总是看不到自己幸福的人:看不到是因为看到的太多。(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4月20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

【《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