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甄嬛&敬妃:这,就是成年人的友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甄嬛&敬妃:这,就是成年人的友谊

2020-03-27 22:30:10 作者:作者婉兮 来源:婉兮清扬 阅读:载入中…

甄嬛&敬妃:这,就是成年人的友谊

  幸运的是,

  她们能在共事惺惺相惜

  久而久之,

  也生出了几分情义

  文/婉兮 图/网络

  1

  《甄嬛传》前半段,敬妃的存在感并不强。

  她出身一般,最初只是年世兰房中一个格格,不太美,也不太起眼。后来皇帝登基,她被封了敬嫔,做了一宫主位。

  但位份并没有带来宠爱

  皇帝对她,一直都不冷不热。也翻牌子、也会闲聊下棋,但那只是雨露均沾平衡后宫手段,与甄嬛的盛宠不可同日而语

  要命的是,敬嫔始终未生下一儿半女。

  与年世兰同住的日子久,欢宜香长年累月地烧,她的生殖系统也受到损坏,最终成为一个不孕不育的女人……

  娘家、宠子嗣,争宠武器一个都没占着,敬嫔的日子不容易

  但即便如此,她也能恪守本分,修了个端庄持重贤惠模样,深得宫中上下人等的敬重

  皇帝赐她封号为“敬”,也许正出于这些方面表现。而他对她的感情大概也是敬重为主,宠爱为辅,还点缀着若有若无的利用愧疚

  后来沈眉庄入宫,跟敬嫔一起住在福宫。时,她告诉甄嬛和安陵容:“如今我住在咸福宫,主位敬嫔娘娘,是一位很好说话的人。”

  她确实很好说话。

  不生事、不作、不拉帮结派,算是后宫难得的一股清流

  华妃冷语讽刺,她默不作声;甄嬛如日中天,她甚少往来;沈眉庄被陷害禁足,她也没避而远之,反而悉照料时时开解。

  也就是在那时,甄嬛发现了敬嫔的不同凡响

  她向槿汐打听,得到的答案是,“皇上对敬嫔算不上宠吧,至多也就是礼遇罢了。”

  但甄嬛摇头:“在后宫中,有很多人是隐藏了锋芒的。”

  不争不抢与不声不响,或许只是尚未触碰到底线,所以她云淡风轻,不愿把自己搅和进去。

  果然,甄嬛在几年后被狠狠算计了一次。

  但那一回,敬嫔争的不是盛宠,而是一个孩子

  2

  敬嫔不孕,甄嬛给她送了个孩子

  孩子叫绾绾,赐号胧月公主。生她时,甄嬛万念俱灰,分娩三日便自请出宫,要把前半生彻底丢弃、彻底埋葬。

  临走前,她把孩子托付给了敬妃,原因有二:

  第一、敬妃人品优良位份不低,且始终无所出,将女儿送给她,必能得到悉心照料,前程也更有保障

  第二、眉庄与敬妃同住(当时尚未搬去碎玉轩),也方便时时照拂,能让胧月的成长路上多一层防护力量

  时候所有人都将此举视作托孤。那所谓出宫修行的甄嬛,其实就是被判处无期徒刑,从某些程度上来说,这跟死了差不多

  敬妃感激涕零自然把胧月视如己出,衣食住行精心照料,一颗心全部投到了这小小的女孩身上。

  她的到来,既打发了深宫中的漫漫长夜,又带来了许多新的希望,使这日复一日死水般的余生等待、可期盼

  从这个层面上讲,敬妃是无比感激甄嬛的。

  但她做梦也不会想到,甄嬛竟然还能触底反弹被迎回宫中,而且是以宠妃的身份华丽回归,立刻就秒杀了后宫的莺莺燕燕。

  敬妃开始惶恐。

  因为甄嬛的失落清晰可见,她在努力地讨好孩子,试图修复错失的母女之情。

  毕竟,那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她完全有理由夺回,也完全有能力做到,甚至还能借助皇帝来实现“夺女”的心愿。

  那些尴尬的、扎心的、悲哀的细节,便足以使生母和养母间嫌隙暗生,乃至引发一场女人之间的战争。

  更何况,皇后还在有意无意地挑唆,试图用胧月来离间甄嬛与敬妃,好再使一出借刀杀人。

  因为她明白,胧月是敬妃的铠甲,同时也是敬妃的软肋。

  这一招很奏效,敬妃果然出手,揭发了槿汐与苏培盛对食一事,试图砍去甄嬛的左膀右臂。等于是站到了甄嬛的对立面,开始暗中宣战。

  因为,她是个将孩子视作全部的母亲。

  为了留住胧月,她愿意用尽一切办法。

  3

  但谁会想到呢,投靠皇后的敬妃,竟会在短期内倒戈相向,迅速成为甄嬛的同盟。

  所以到了故事后期,敬妃的戏份逐步加重,在甄嬛的打怪路上,她扮演起了神助攻的角色。在那些千钧一发的重大场面中,她总是能抓住要害,不失时机地为甄嬛助力。

  比如滴血验亲那一回。

  当情节逆转,矛头开始转移时,皇后指天誓日为自己辩解,声称不会蠢到添加白矾,那样太冒险。

  可敬妃却幽然道:“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招虽险,胜算却大。一旦得逞,所有人都会认定六阿哥是温太医的儿子,还有谁会再验呢?”

  这席话或许并未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无疑给了皇后当头一击,甄嬛队又加了好几分。

  再比如,甄嬛落胎嫁祸给皇后那一回。

  皇后受了委屈百口莫辩,皇帝虽厌弃妻子,但也存了一丝疑虑,没有贸然给她定罪。

  可敬妃喋喋不休说了许多话,矛头直通通指向皇后,“就算熹贵妃言语冲撞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也要宽恕她啊,好歹也要顾念着熹贵妃肚子里的皇嗣才行啊!”

  两方对峙,局势紧张,最后还是年幼的胧月出面做伪证,才平息了这一场争执。

  当然,是皇后落了下风,为彻底倒台埋下伏笔。

  那一刻,皇后气急败坏大声质问:敬妃,是你教她(胧月)这么说的!

  敬妃委屈至极,差点哭出声来:事发突然,难道我神机妙算?

  但事实上,皇后说得没错。

  敬妃确实教胧月了,教她保护熹贵妃,于潜移默化中输入理念,以至于胧月能临危不惧,巧妙地护了一帮人周全。

  到了故事的结尾,敬妃已打破当初的“无为”,站了队、也动了手,完全投身进了宫斗事业。

  当然,她赢到了最后。

  孩子孝顺体贴,自己也荣耀加身做了皇贵太妃,再也不必数着地砖盼天明。漫漫长夜,终究还是一点点捱到了曙光初现。

  对一个无子无宠的妃嫔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4

  《甄嬛传》结尾处,有这样一个画面。

  甄嬛、敬妃与欣贵人围坐聊天,三人都打扮得华贵而隆重,谈笑风生神情愉悦。但你看着看着,就会读出另一种寂寥。

  其实甄嬛身边,已经没什么真心朋友了。

  端妃、敬妃与欣贵人,都不过是因利而聚,被同一个目标号召到一处罢了。

  幸运的是,她们能在共事中惺惺相惜,久而久之,也生出了几分情义。

  不多,但也能让心温热一些、日子好过一些。

  不信你回头细品。

  敬妃与甄嬛交好,不过是因为她让出了胧月的抚养权。换言之,甄嬛以胧月为“礼物”,把敬妃拉进了自己的队伍。

  做这个选择,既兼顾了敬妃的利、同时也成全了胧月的情。而甄嬛的损失,是把怀胎十月的女儿拱手让人。

  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毕竟敬妃爱女情深,不比生母少一丝一毫。甄嬛权衡利弊,比谁都懂有舍有得的道理。

  所幸敬妃对她,也并非全无真心。

  滴血验亲那一集里,当温太医与六阿哥的血液相融时,皇帝愤怒地捏住了甄嬛的下巴,暴怒只在转瞬之间。

  当时,敬妃便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且满脸忧虑,口中含着皇上皇上,意图为甄嬛求情……

  朋友做到这一步,其实也没什么可遗憾了。

  成年人不比少年人,前者所处的世界刀光剑影,人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和不得已。纯粹的朋友几乎绝迹,能在利益中掺杂几分真心,就已经很不错了。

  沈眉庄那样的真心闺蜜,本就可遇而不可求。

  它需要正确的时间与地点,还需要漫长的光阴来打底。其难得程度,并不比爱情少半分。

  这大概也是我们出了校门,就很难再交到真朋友的原因。

  看开点吧,学学甄嬛,对人性多一丝谅解,慢慢学会容忍瑕疵与污点,承认这个世界并非一尘不染。

  相互利用,也相互支持。

  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作者-

  婉兮,90后写手,不偏激不毒舌,有温度有力量。微博 @婉兮的文字铺,个人公众号:婉兮清扬(),已出版《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新书《愿所有姑娘,都嫁给梦想》火热销售中!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安》:两个中年女人的启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