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孙宽 | 绝望的拐角——时光随笔二十——二十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孙宽 | 绝望的拐角——时光随笔二十——二十二

2020-04-28 21:47:02 作者:孙宽 来源:宽余时光 阅读:载入中…

孙宽 | 绝望的拐角——时光随笔二十——二十二

  点击上方蓝色【宽余时光往期内容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如果您喜欢宽余时光,请关注支持

  疫情期间,我们一起为新加坡加油!

  1

  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新加坡阻断措施第二十天。

  

  今天新加坡又是900多新病例焦虑政府的措施越来越严苛感觉空气凝固,思维窒息。还是转移一下注意力,讲个妈妈的老故事......

  

  有一次,父母带着我去475农场下面的一个小镇办事,回来到密山县城原来兴凯湖农场时期的几位朋友碰面。我还隐约记得父亲抱着我,那时我两岁多。

  火车来了,小站只停车一分钟。等待上车的人都非常紧张,父亲担心母亲上不去车,把她肩上的包也接过了,父亲背着大小挎包,抱着我,顺着拥挤人群排着上车,母亲紧跟在父亲身后。

  人推来搡去,母亲单薄身体被一个背着锯子木匠推到了一旁。母亲说:“你看你这大工具箱挡住了我,你不要加在我和我丈夫孩子中间。”木匠却不由分说,不管不顾捷足先登,踩上了已经慢慢开始滑动的火车。

  父亲抱着我已经上车,可我突然看不见母亲,开始叫“妈妈!”母亲开始慢跑着跟上,她对前面的木匠喊:“你快点上去,车开了!我的孩子......”

  木匠的锯子太长,他横也不是,竖也不成,就卡在了车门口,火车挪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母亲已经跟不上了。

  “妈妈!妈妈!”,我看见车窗外妈妈已经被慢慢落下,被火车甩得越来越远,“哇”地哭起来,“妈妈丢了!”父亲赶快对着外面喊:“我去公共汽车站等你!”

  火车渐渐走远,母亲才意识到她自己的包在父亲手上,她竟然什么都没有。她边走边自言自语:“哎!我这真是举目无亲身无分文,怎么办呢?”

  正在这时,身后走来一人:“喂!听您口音像是北京人啊!”

  “是啊!我是北京人。”

  “您住哪个区呢?”

  “我是宣武区的,您呢?”母亲眼前一亮,她也听出对方是北京人。

  “我是朝阳区的。我们都算城里人呢!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母亲把刚才的经过一说。“我说呢?我正好听见您说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不要紧的,您可以搭个车......”

  这时,迎面来了一辆崭新的巴士,他一招手车就停下了,"您上吧,这车到密山!"母亲刚踩上车的台阶,车就开了,她没来得及回过身。

  母亲说:“也没来得及谢谢人家问问姓名......”

  售票员说,“你们不认识啊?”母亲又把经历说了一遍,“没关系,到了密山你下车就行了......”母亲赶紧谢了售票员。

  “密山到了,您在这里下吧。”母亲这才注意到,这不是平时常坐的巴士,不是在巴士站停的,下车后母亲也没弄清楚,这巴士是从哪里到哪里的呢?

  父亲在巴士站等母亲,巴士来了,可没见到母亲下来。幸亏我没跟着父亲一起来接母亲,不然又得哭了,妈妈丢了,还找不回来了!

  父亲把我放在他们聚会的密山文化馆,我当时哭累睡着了,一位阿姨给我找个地方让我休息。父亲独自来巴士站等母亲。

  母亲朝巴士站方向走,看见父亲正举着刚在路边摊子上买的扫帚,听见父亲叨咕着:没接着可怎么好!怎么跟余子说呢?(余子——我的乳名)

  2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新加坡阻断措施第二十一天。

  

  我已经不再去关注新闻,甚至朋友圈和脸书完全不看。我觉得疫情期间,不如做些实际的事情,对自己和他人都更有意义。

  今天,我要把给加拿大国际学校做的讲座第三讲讲稿写完,还要流畅地录下来。如果是现场讲座,我有一个提纲就能去发挥,但录音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就好像我不喜欢有口头语的主持人一样,任何多余的废话录下来,我都会难受的。

  况且,他们的文学课老师都非常资深,问的问题水平极高,我还反复请教了黄梵老师,查阅了一些资料。同时,我还把总结出来的实用方法,在我们小组进行实验,效果不错。

  发现我确实有当老师的天赋,而且“好为人师”,还不厌其烦地发挥了啰嗦妈的作用。

  我表彰一下自己。???

  

  

  一位伊朗的女作说:谁都不曾真正地沉默,我们通过自己成为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道出了我们的经历。即使我们避而不谈的东西,也会写在脸上,有时我们厌恶的一切像极了我们自己。

  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主要是离群宅家的日子,发现有些人的焦虑来自于他们厌恶自己。

  这基本上与疫情或他人毫不相干,反而是没有人可厌恶的时候,我们最厌恶自己,而反思那些曾经令我们厌恶的人,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只不过暂时充当了一个自己发泄的对象而已。

  那些常常生气的人,常常愤世嫉俗的人,基本气的都是自己,愤怒的都是自己,最后所有的厌恶都集中到厌恶自己。

  疫情阶段,不时传来家庭纠纷的噪音,据说组屋环境下更目不忍睹,主要是平时大家都有地方躲避矛盾冲突,而今没地方藏着掖着了,一切处在曝光状态,许多人都要崩溃得宁可被罚款,也要到街上坐一会透透气。

  爱默生说,图书馆是一个带魔力的珍藏室,那里有许许多多着魔的灵魂。我们呼唤它们时,它们就醒来;在我们打开书之前,这书从字面上来讲,从几何学的角度讲,完全同其他任何东西一样,是一个体积。

  

  当我们打开这本书,书本就找到它的读者,便发生了审美行为。我发现对我特别有效果,我寂寞时的世界最丰富,因为我关起房门,我自己有一个自由的世界,就在我打开的一本书里。

  

  有时,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里,它的世界也变了。

  

  我们也变了,因为我们是赫拉克利特的小河。

  赫氏说,昨天的人就不是今天的人,今天的人就不是明天的人。我们在不断地变化着,可以这么说,每读一本书,每次重读一本书,每次回味上次的重读,都会更新书的内容。

  

  内容也是变化的赫拉克利特的小河。

  

  这次,我给加拿大国际学校的文学讲座里也讲到,“诗歌的误读”,最终也会成为诗歌的一部分。

  现在,我读自己的诗歌,感受已经与我写时不同。博尔赫斯与阿多尼斯的诗歌,还有黄梵老师及郑小琼的诗,我喜欢它们的原因,可能很大成分是每次读感受都不一样,它们都非常耐读。

  

  3

  2020年4月28日,星期二,新加坡阻断措施第二十二天。

  今天我下楼去跑步的时候,在电梯里又遇见那个惊恐万状的女士,上周遇见一次,她看见我好像看见病毒。

  我拿口罩捂住口鼻,因为到楼下跑起来的时候,我就要取下口罩,这个动作不只合法,河边跑步的人也基本都是这样的。

  看见她这个样子,我用英文说,你要进来吗?她犹豫不决,我说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坐别的电梯。

  我这样一说,反倒刺激了她,就在电梯快关上的瞬间,她噌地挤进来,非常气愤地说,我告诉你要戴好口罩,这是政府规定,还有不用你告诉该做什么。

  我的口罩戴得好好的,没打算大早上起来就说废话。因此笑了笑没吭声,我在这栋楼住了八九年,一共没见过这位女士两次,我少说一句不会死的。

  告诉你哈!你回你自己的国家去!

  这是从何说起呢?我扑哧笑了,想她得有多生气啊!能跳跃到我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么严重问题上。

  我说我是新加坡人,这是我的国家。

  听你口音就是大陆来的!

  我说没错呢!那你哪里来的?她立刻停住几秒钟,你们大陆人......(我还是不在这里重复了,这毕竟不是小说)

  我发现我还挺能气人,反问她,你干嘛那么生气呢?告诉别人戴好口罩何必那么生气,这与我是哪国人有什么关系?看来你一定不是新加坡人!你有问题,你不懂新加坡法律,这里不允许种族与国籍歧视!

  

  

  她气得脸都红了,你!你!你滚回你的国家去!你滚!

  

  

  电梯到了一楼,她像逃命一样奔出去,我走出电梯,看见外面天蒙蒙亮了,朝她背后喊了一句:祝你拥有有美好的一天哈!

  啃噬寂寞

  孙宽

  蜘蛛默默织网,在我檐下

  雨丝过来招呼它

  水珠已睡在网上做着晶莹的梦

  它仍默默地守着,这张

  雨滴压弯的网

  我守着寂寞,偶尔被它啃噬

  像啃噬指甲旁边的死皮

  闷着吧!我尚且能啃噬自己的寂寞

  寂寞如膨胀的网,一层层

  罩住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假象

  有时我们心事重重,渴望找个人说说话,这个人通常只能想象,最后我们也学会了敷衍自己。

  现在,我也不敷衍自己,我宁可自己闷着,我甚至都不奢望马克能分担我的任何心事,这样想我都觉得自己愚蠢!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会存在歧视。我们歧视他人,我们被他人歧视,我们表现出关心他人,但实际上我们谁都不关心,我们甚至都不关心自己,人人都只关心自己。

  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不过如此,大家一再说要对话,但最后都在互相攻击。

  类似这样矛盾的想法,其实没有办法分享,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

  (待续)

  请珍惜原创,尊重作者的劳动,

  保护原创作者的权益

  法律顾问 |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唐新波律师

  ...............................................

  宽余时光阅读推荐

  其他文章请添加关注继续浏览

  (-sky)

  

  

  

  孙宽 | 朋友

  孙宽 | 朋友家的饭菜

  孙宽 | 有一种爱,一直被我们忽略不见

  孙宽 | 老故事来了——时光随笔十八/十九

  孙宽 | 不为人知的老故事——时光随笔十六/十七

  孙宽 | 一片柠檬——时光随笔十四/十五

  孙宽 | 香煎牛排、蒜炒蘑菇春笋、奶酪土豆泥与诗歌的新生——时光随笔十三

  孙宽 | 雨生百谷,春夏天合——时光随笔十一十二

  孙宽 | 春天,心下着雪——时光随笔九

  孙宽 | 假如爱有天意

  孙宽 | 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孙宽 | 你相信爱情吗?

  孙宽 | 爱美是天性,会美、创造美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能力

  孙宽 | 美在细节

  孙宽 | 谈论死亡,我们谈什么?

  孙宽 | 聚散两依依,谁的人生不是缠绵的聚散?

  孙宽 | 生命力到底有多强大?我们能否让它发挥最大潜能?

  孙宽 | 遇到皆非偶然,感恩且温柔以待

  孙宽 | 触摸灵魂的音乐

  孙宽 | 生活比文学更精彩

  作者简介

  孙宽:原名孙宽余,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曾做过播音主持,经商从教;曾在香港、新西兰、美国、新加坡等地工作和学习;现旅行和自由写作,定居新加坡。2016新年前创办微信公号《宽余时光》,目前已发文300余篇,部分作品曾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和国内报刊杂志。著有文集《遇见都是初恋》《双城恋》。

  孙宽的私人微信号kuanyush

  感谢您的阅读和赞赏,感谢您订阅和关注《宽余时光》(-sky),欢迎转发和转载,转载请联系孙宽(微信号:kuanyush)。

  图片来自网络。使用赞赏的读者请留下您的姓名,请让我能有机会向您表示感谢。

  祝福每位受困在疫情中人平安!

  祝福您淡定喜乐,一切安好!???

  感谢慷慨赞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