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酷能跑步营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酷能跑步营读后感1000字

2020-05-03 23: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酷能跑步营读后感1000字

  《酷能跑步营》是一本由[美]埃里克•奥顿(Eric Orton)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元,页数:23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酷能跑步营》精选点评

  ●太啰嗦

  ●虽然不能完全按照书里方法训练,但调整跑姿很重要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跑步的书,与修行,内观,自省有关,与实现想的操作方法有关,跑步如同动禅,喜欢上夜跑,希望能收获更多

  ●就是讨论下前掌跑法~~

  ●很好的阐述了一个训练方式,先有计划,接着就是坚持

  ●总结的几点; 跑步是全身运动需要协调 前脚掌着地,腿站立,膝盖驱动,离地,手臂摆动。 少吃糖 ,多吃水果蔬菜粗粮 书很啰嗦,翻个一小时完了。 不建议购买

  ●啊啊啊出版了!

  ●翻译不行 看得很吃力。过度强调脚尖着地

  ●实在是没看懂,姿势跑法说上身前倾,这个要上身笔直。书中说的加强肌肉训练看起来很有道理

  ●未来计划

  ●1.NewBlance扔了吧 回力不错 2.处于第阶段提高线粒体数量。。3.TomTom值得拥有

  《酷能跑步营》读后感(一):有点吹嘘过头

  翻了一遍,感觉出版社和书评有些吹嘘的过头,作者本人不过是讲述他的训练方法和生活哲学,可没保证什么,你能学到什么,你如何采用,最重要的-你能收获什么,都需要你个人体验。

  我自己跑步多年,有十年时间每天跑步距离十公里以上。我阅读过不少超跑(ultra-marathon)运动员传记,还有很多职业动员的传记,能够得出的唯一结论是不要指望什么包治百病灵丹妙药。任何一种系统、方法,都有人适合,有人不适合。

  比如“天生就会跑”里的美国超跑冠军Scott Jurek,跑了十几年超跑,赢得无数冠军,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超跑运动员,他的训练方式、比赛态度动力几乎是无与伦比,是任何跑者的模范。但他前两年开始伤病缠身,我们如何做结论?是他的身体终于经受不住超跑的残酷负担, 还是他的跑步方法不够科学

  不要希望7天能够重塑什么,如果70天你能够改变什么,或者像我的例子,能找到从伤病中复原的方法,重新跑步,那就无比幸运了。

  话说回来,本书还是值得购买,哪怕仅仅做参照,也是物有所值

  《酷能跑步营》读后感(二):跑者的“南禅日”

  南怀瑾生前,曾组织在山中闭关七日,以指导禅定修行,号称“南禅七日”。

  整个七天的修行过程录制影像视频,曾在网上传播,供一众信徒和有兴趣的人学习

  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训练和带领学员改进跑步习惯态的整个过程,虽然简单,但要点明确,体验鞭辟入里娓娓道来,很有“南禅七日”中的讲道和传法的韵味,如果我们不是以一种功利心态,带着找方法的,审视的情绪,而是像作者建议的那样,通读全文后再考虑去学习,去体验,那我认为本书应该能带给读者更多益处。

  作者详尽但并不啰嗦地描述改善跑步习惯,进而塑造跑步人生的起始过程。就我个人的阅读体会而言,很多细节感觉作者意犹未尽。

  也许是上中学时,读过的一本叫“学习的革命”的书中,总喜欢把运动和学习进行迁移类比,这也成为我的一种思维习惯,导致我在阅读跟运动有关的任何内容,思绪都常常飘到题外,也算是自我启示的一种方式吧。我的人生不可能只有跑步,甚至跑步也不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仍愿意一直跑下去,并希望在那个时刻去梳理,去思考我的人生。人到一定年龄后,和自己独处的时刻越来越少,跑步已经成了独处的一个最佳方式。

  所以推荐本书,给那些关注自己精神世界并喜欢奔跑的读者。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我认为跑步也是,在本书你会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

  《酷能跑步营》读后感(三):与其说是跑步训练书,不如说是心灵启示录

  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这本书,平时也喜欢跑步、健身,于是顺手借了回

  本书依然延续了湛庐文化系列极具特色的翻译,读起来并不舒畅。

  对于跑步的方法,也许是太系统了,反正我没看。

  与其说是一本跑步训练书,不如说是心灵启示录更好,反正我记下了一些句子。

  1、开始跑步前:我对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充满了忧虑,心思完全被这种忧虑占据了。

  2、我对“树木”太过执念,以至于错过了“森林”的伟大。

  3、奔跑就是一种交流。

  4、比赛开始前,我对克里斯说:“去经历你自己的过程,泡你自己的比赛,做你知道自己能够做到的,但如果感觉到自己在努力,那就太过头了。”

  5、我们应该永久性地抛弃一下想法:力量就是可以举起多少重量,就是我们可以用多大的力,可以多快完成这个循环训练,或是训练太过以致姿势走样。相反地,我们需要专注在均衡能力上,通过刺激那些没有使用到的肌肉,以及创造神经肌肉通路来触发更多肌肉,从而获得这种均衡能力。不要再认为强壮的核心就只是强壮而已,相反,想想我们是怎样在移动和奔跑中刺激核心的。

  6、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武术家。保持觉察,努力把训练动作做对。

  如果一组动作做到一半就开始走样,那计数再多也毫无用处。

  越多并不意味着越好,做得越好才会变得更好。

  7、自律可以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使我们能前进得更远。讽刺的是,正是我们害怕失去的快乐和舒适最终导致了我们的不幸福。

  8、适度即平庸。

  9、心理层面会带动生理层面。

  训练精神同训练身体一样重要。

  10、奥尔德斯~赫胥黎:经验不是指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而是指你如何处理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11、我们想些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我们所想的事情。

  12、重要的是不要希冀它们会就此消失,我们需要拥抱我们的恐惧,明白它们并不是真实的,然后从它们身旁越过,去实现自己的酷能。

  13、为了避免失败,我们不是制定了过低的目标,就是从不去追逐更高的目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14、不要去评判思维,它们只是思维。

  15、你的选择不是建立于恐惧之上,而是建立于目标之上。

  16、不要让它们改变你的行动,你知道你需要做些什么以完成今天或者今后的目标,不要让它们改变这些行动。

  17、如果我们过去的经验影响了我们当前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又影响到了我们将来会采取的行动,那么,这就是说,我们当前的思维方式可以创造未来。

  ————————————————

  整本书感觉就是中等吧,自我感觉有用的句子都在上面了。

  《酷能跑步营》读后感(四):书摘:和错误跑姿做斗争

  跑步过程中有各种各样错误的姿势,看一下下面列出的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它们引起的问题)是否符合你的情况。然后,出去看看别的跑者,判断一下他们所使用的技巧的好坏,这样的观察会帮助你改善自己的姿势,并能提高你的觉察力。

  脚跟着地者——用脚跟先着地的跑者。这会造成不稳定,会过多使用到股四头肌,从而使跑步节奏变慢,妨碍双脚参与到运动中,进而造成小腿得不到适当的触发。而所有这些都会导致髂胫束出现问题、臀屈肌紧张,以及臀中肌薄弱。

  步幅过大者——跨步太大的跑者。通常他们也是脚跟着地者(虽然这么说,但即使你是用全脚掌着地或者前脚掌着地,同样有步幅过大的可能)。着地的时候,脚还会超过膝盖,这些跑者用绷紧的脚尖或者脚外侧着地。他们通常存在节奏较慢,膝盖、臀部和胯部不稳定的问题。

  弯膝者——整个步态中膝盖始终过于弯曲的跑者(在赤脚跑者和不太提速的跑者中比较普遍)。迈步过程中不伸直腿,会使弯膝者的股四头肌承受过多的压力,致使股四头肌起支配作用,同时使臀中肌和小腿无法参与进来。弯膝者通常有膝盖问题、髂胫束疼痛,以及非常紧张的臀屈肌。

  摆动者——把腿摆动到外侧,迈步时画出小半个圆圈,而不是把腿抬起来跑者。臀部的移动非常多,但没有抬膝动作,会遭遇到很多和弯膝者以及脚跟着地者一样的问题。

  前倾者——腰部以上前倾或者上身倾斜角度太大的跑者。这通常会让膝盖在迈步过程中被迫保持弯曲,限制了核心和胯部的参与,因此失去了结构基础。

  弹跳者——迈步时上下跳动而不是保持肩膀在迈步过程中水平的跑者。这造成了与速度相比,抬膝次数不恰当,以及/ 或者落地次数不恰当的问题(比如说,他们的力量被耗费在了上下跳动上,而不是向恰当的问题(比如说,他们的力量被耗费在了上下跳动上,而不是向前推进上)。总而言之,缺乏效率。

  高踢腿者——腿在身体后面踢得太高或者把身体向后推的跑者(类似于用脚抓住地面)。这同抬膝动作产生的动力相抵消,并且可能会造成前倾问题。

  这些错误的姿势是从哪儿来的?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基本上,奔跑是我们过去经验的产物。鞋跟加高的鞋子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但这点我们以后再谈。不过你需要了解的是,我也知道有很多赤足跑者跑姿不良,所以仅仅脱掉鞋子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的运动或者训练背景会影响到姿势。你的一些肌肉可能会比另一些更发达,这也塑造了你奔跑的方式。

  不要追究错误的根源了,还是通过练习正确的姿势来耐心纠正这些问题吧。相我,我知道这需要怎么做。当我初到丹佛开始长跑的时候,我从没有注意过自己的跑姿。直到有一天,回镇上的途中我跑过一些商店橱窗,我简直不能相信橱窗玻璃里回映着的是我的倒影。这个跑步的人看上去糟透了!他的动作一点都不流畅,脚跟移动笨拙得很。这是我吗?我问自己。我想象着自己仍然像过去打橄榄球时那样奔跑,滑行过球场,动作流畅、轻巧,或是在4 ×100 米接力赛终点前最后一个直道上冲刺一样潇洒。

  回到家后,我重温了一些过去的橄榄球录像带。我没说胡话,当我拿到球冲下球场的时候,动作确实十分流畅。但只要我回到对阵争球线或者边线,就又变回了那个笨重的跑者。于是,我开始研究自己在短跑时的姿势,试图在速度稍慢的时候借鉴一下。我纠正了用脚跟着地的动作,膝盖抬得更高了些,这样腿落下时就是直的。为了能回到我所知的跑步运动的状态——优质跑步的状态,我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不断地训练和练习,改良自己的姿势,形成肌肉记忆。

  在我们开始进入正确跑姿训练之前,我想要你先做这些:穿上你平时的跑鞋出门,请人在你跑步时帮你拍几张侧面照。照片比视频效果更好,因为你能看到每一个停顿瞬间你的双脚、双腿、臀部、上身和头在整个步伐里的确切动作。然后,把这些照片和这本书里你将会看到的正确跑姿的照片比较一下(开始重塑跑姿的训练后,你可以再拍些照片和书里的照片比较一下,这能帮助你看到你在学习正确跑姿的过程中获得的变化)。

  虽然我分解了常见的错误跑姿,我还想说明一点,对错误跑姿的纠正不是因人而异的。在我看来,我们倾向于把问题复杂化,觉得每个错误或者跑步问题都有各自独特的针对训练或者解决办法。我明白,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有特殊的问题,或者独特的某种类型的伤病。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我对跑者进行过1000 多场训练课程,而大部分跑者都有相同的问题,无论原因有多不同(鞋子或者其他),这些问题几乎都会产生肌肉不均衡和跑姿不当的问题。因此,大部分不同的跑步问题都有相同的解决办法——通过力量和跑姿训练就能解决。

  我相信这会让人感到欣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不是单打独斗。通过遵循这种共同的练习,我们都可以有所改善,我们都能做得更好。

  《酷能跑步营》读后感(五):个人评分:70.随便翻一翻还是值得的,多多少少能够获取一些有用的东西

  书评

  一本关于跑步的书,这类书很难说好坏,但这本书关于跑步姿势的讲解实在太简单,不如《跑步,该怎么跑》。训练部分倒是挺详细的,可以借鉴。这本书随便翻一翻还是值得的,多多少少能够获取一些有用的东西

  本书结构:

  day1脚部训练

  day2跑步姿势

  day3制定训练计划

  day4运动饮食

  day5跑步辅助习惯

  day6跑步心理

  day7总结

  这本书讲了什么:

  day1从脚开始,塑造真正的力量

  跑步所需要的力量并不是举起多少重量,可以用多大里的力量

  而是均衡能力。

  从根本上说,内翻外翻都是缺乏脚部的稳定性。

  臀中肌 在跑步时稳定我们的身体

  膝盖痛的原因之一 股四头肌过度工作,给膝盖造成压力

  肩膀内扣 影响呼吸,拉到背部肌肉,造成疲劳甚至损伤 需要保持核心和上身力量的训练

  力量训练装备:

  斜板 刺激到一直通往臀部的各块肌肉,获得更强的脚步力量和必要的稳定性

  平衡板 增加前脚掌掌底的移动,进一步促进肌肉均衡能力的发展

  健身球 为了保持平衡,刺激了更多的肌肉,尤其是那些较小的

  滑雪杖 练习脚/腿力量时对保持姿势很重要

  斜板平衡系列:

  每周3~5次

  上坡、下坡、向前三组动作

  必须不穿袜子光脚练习

  注意用大脚趾保持稳定和平衡

  双持滑雪杖,滑雪杖垂直于地面,握得越松越好(辅助保护作用)

  达到双帐轻易保持两分钟后进行单仗练习

  达到单仗轻易保持两分钟后进行无仗练习

  斜板移动系列:

  每周3~5次

  可以和平衡系列同时进行

  动作:

  1、侧抬腿:用上坡踩姿,非踩地腿侧面移到最高点,保持1~2秒

  2、蛙式抬腿:用下坡踩姿,非踩地腿的大腿侧面移动,小腿、足弓、脚后跟向后弯曲直至与膝盖同高,保持1~2秒

  3、抬膝:用向前踩姿,膝盖移动至最高点,保持1~2秒

  以上三个训练每条腿重复练习20~25次

  平衡板移动系列:

  每周2~3次

  光脚联系

  动作:

  侧抬腿

  抬膝

  动态中腿部的力量、稳定和能力

  每周2~3次

  光脚练习

  动作:

  1、健身球弓步练习

  2、跑姿旋转深蹲

  3、单腿手枪深蹲

  上身/核心的力量训练

  每周成套循环2~3次

  健身球:

  1、膝向胸

  2、雨刷式

  3、蝎式

  4、单桥式进阶

  5、膝盖开关

  6、蛙式卷腹

  7、摇杆

  每条腿/每个动作10~20次——量力而行

  高级健身球练习系列

  1、屈体

  2、开瓶器

  3、脚趾向胸

  day2 学习正确的跑姿,为肌肉建立记忆

  前脚掌着地 脚踝始终在膝盖以下,不要跨得太远

  肩膀和臀部在一条线上,要不不要前倾

  腿的站立 脚后跟着地后感觉身体稳定,站立腿在身体正下方,身体保持笔直

  膝盖的驱动 向前向上抬起膝盖,腿抬得越高,速度越快

  站立腿推动地面,站立腿几乎伸直

  离地 双脚离地后,用驱动腿的前脚掌落地,变成站立腿,身体挺直

  手臂摆动

  day3 关注速度和心率,开展心肺训练

  光有耐力还不够,还需要变得强壮

  测试阶段:

  测试一:1.6公里跑 热身后跑1.6公里,尽可能跑得快,跑的稳 放松10分钟 记录平均心率、最大心率、总时间

  测试二:20分钟跑 热身后跑20分钟,尽可能跑得快,跑的稳 放松10分钟 记录平均心率、最大心率、配速、距离

  欢乐跑测试:1分钟跑 热身后跑1分钟,尽可能快和稳 放松10分钟 记录下平均速度和跑过的距离

  根据书中的表确定训练时的指标

  然后给出了具体训练内容

  day4 重塑营养习惯,坚持吃正确的事物

  正确的碳水化合物食谱

  蛋白质

  研究显示,塔拉乌马拉人饮食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比例如下:碳水化合物占80%,蛋白质占10%,脂肪占10%。

  dya5 根据跑步认可,进行自我指导

  所有的训练和练习都有一个目的

  倾听并聪明地训练:没人比你更了解你的身体。

  持之以恒

  记录训练:写下每天你都干了什么。

  把困难看成一个可以让你在身体和精神上变得更强大的机会。

  营养

  day6 训练跑步思维方式,改善自己的表现

  这些恐惧有所觉察,辨识出它们是什么——往往只是思维

  对当下的专注

  dya7 继续向前,追寻自己的“酷能”

  简单总结前面的内容

  读这本书的动机:

  对跑步感兴趣

  读这本书的目的:

  想更深入地了解跑步,这本书以前翻看过,这次看希望能获取新的体验

  作者:

  埃里克奥顿

  书中的感兴趣点:

  为肌肉建立记忆、跑步姿势、跑步习惯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3-4小时通读

  评分:

  70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