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要试图做圣人,我们只是个凡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不要试图做圣人,我们只是个凡人

2020-05-12 09:41:17 作者:夜渔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夜渔

  最近了一部电影《再见十八班》,这部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

不要试图做圣人,我们只是个凡人

  电影情节非常感人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年轻人共鸣

  十八班是一个高中班级班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桀骜不驯的,所以整个学校老师都认为他们将会成为社会败类,但是在谭老师来了之后,这个班的风气彻底被改变了。

  我现在回想我上学的时候,几乎每一位老师都会成绩说事,甚至他们会用成绩去定义一名学生,更有甚者会把成绩与人品挂钩。

  十八班的学生就是遭受着这样的待遇,所以每学校发生不好事情,他们都会成为背锅侠,即便他们辩驳,也没有人相,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的玩世不恭

  可是在谭老师来了以后,无论十八班的学生怎样刁难他,他都会想尽办法为学生们考虑,因为谭老师知道,没有人天生就想成为社会败类,教育需要引导的,是需要有耐的,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善良一面,并且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的上进,能够成为为社会做贡献助人为乐的人。

  谭老师深知这一点,所以他非常有耐心的一步步指引着十八班的每一位学生,即便后来整个十八班在外面打架了,谭老师也会当着整个学校的面维护这些学生,因为他知道,十八班的学生们之所以打架,是因为有人欺负了他们班的同学,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团结,他们是在保护同学。

  因为这件事,十八班的学生们改变了对谭老师的看法,并且全体向谭老师鞠躬道歉,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相信和被尊重

  电影中谭老师有段话说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为什么单凭成绩就否定他们的人格,在学校里面就将他们分成三六九等,出去以后还怎么让他们抬头挺胸的做人?没错,十八班的学生学习不行,但是他们对朋友真诚,对家人体谅诚实勇敢,我相信他们走向社会一定会成为出色的人,我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伤害他们身上最宝贵品质

  《自控力》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24岁的中学老师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作家,他计划在接下来的暑假里写一本书,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写10页,但实际情况是,他每天只能写2-3页。显然,他对自己的要求明显偏高。

  到了暑假之后,这位老师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执行,可是他发现,自己每天根本写不了10页,而且对写出来的内容越来越感到不满,会非常的挑剔,于是他进入恶性循环,越来越觉得自己写的内容很垃圾严重打击自信心,导致心情非常差。

  后来这位老师开始反思自己,他注意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那就是他应该放下自己内心对完不成要求的这种恐惧,以及对自我的怀疑,然后他还在心里安慰自己:挫折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能说明自己永远不会成功。

  在经过反思之后,这位老师明白了要懂得同情和原谅自己,然后他给自己重新布置了要求,把每天写10页改为每周写10页,并且承诺自己只需要抽空去写。

  通过这段经历,让这位中学老师有了很深的感悟,他想到了如何去开导自己的学生,因为有些学生经常会放弃自己的目标,所以每当他看到自己的学生想要放弃那些对他们非常重要的目标时,这位老师就会鼓励学生坚持下去,而不是去嘲讽和挖苦他们做什么都不行。

  无论是电影中的故事,还是《自控力》中讲述的这个故事,看完后给我的感触很深。

  在我们现有的教育环境当中,普遍认为批评教育很重要,但其实批评教育的弊远远要大于利,这不仅仅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教育,还包括我们对自己的批评教育。

  这让我想起了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的观点: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更加糟糕。

  《自控力》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

  书中列举了很多事例,一些心理学也通过实验做过研究,核心的关键就是来自于内在与外在的压力。

  书中说,压力是会引起欲望的,它会让我们的大脑更容易受到诱惑。

  比如我们决心控制饮食健身减肥,很多人经常会给自己制定过高的要求,第一天就要求自己只吃一顿饭,必须跑完十公里,但是当天他就发现,自己根本完成不了,于是就给自己造成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他们认为自己特别无能,甚至还拿一些跑了十几年的跑者进行比较,更加觉得自己无能。

  这就是来自我们内在的自我批评,它不仅会在潜意识当中不断的打击我们,还会让我们彻底放弃目标,转而认为人生还是应该及时享乐,该吃吃该喝喝,减什么肥啊。

  从一个极端,转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有位全职做新媒体的朋友,之前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原本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都要写一篇文章,告诉自己必须要坚持做到。

  然而写了没几天,他就有了上面那位中学老师的感受,他发现给自己制定的要求过高,因为每天写一篇文章需要花费至少六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每天都要写,不仅文章的质量不过关,他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也会受到影响。

  后来他经过反思之后,决定每周写3-4篇,如果时间没有那么充裕,每周写2篇也是可以的。

  这样一来,他发现不仅文章的质量非常好,自己的生活也过得舒服轻松愉快。

  《自控力》中写道:“自我谅解能帮助人们从错误中恢复过来,因为它能消除人们想到失败时的羞愧和痛苦。”

  在读这一部分的过程中,给了我两点启发:一个是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另一个是“度”,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度,要懂得循序渐进,而不是一步登天。

  书中还分享了一种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做到自我谅解和自我同情,那么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象成我们最好的朋友呢?当你的朋友因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不断的自我批评时,你会怎样给他鼓励和安慰

  书中写道:“我们都倾向于相信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但这并不会让我们离目标更近。实际上,我们可以尝试从良师益友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原来,我们也可以做自己的老师。

  书中还写道:“我们不再觉得自己是个犯错的人,只觉得自己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END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