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卡纳的孩子》读后感精选
《托斯卡纳的孩子》是一本由[英]里斯·鲍恩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次阅读经历真可谓一波三折,读到一百来页出了个门,回家后书本再次华丽丽地阵亡,被狗子咬得残破不堪。幸得@木海 大佬江湖救急,将我这边缺损的内容一一拍给我才得以读完整本书。
怎么评价这部作品呢?与其说是推理小说,不如说一部英伦风格的庄园小说。同样的双线叙事、同样的身世之谜、同样的战争元素,让我想起了凯特・莫顿的作品,如《被遗忘的花园》《遥远的时光》《她的秘密》等。
本作的优点是作者的笔触细腻,对环境、人物心理的烘托都恰如其分,双线叙事的方式中对悬念的安排也拿捏得很有分寸,随着故事主线的推进,一个悬念在一条叙述线中得以解决,又重新在另一条叙述线中产生了新的悬念,整部作品在最后的治愈氛围中缓缓落幕。
作品的缺点其实也挺明显的,就是推理元素太弱了,归到“推理小说”的分类下有点勉强,虽然核心的误导让人心里很温暖,但这种诱导在看惯了日式推理各种花式骗局后有点索然无味。
《托斯卡纳的孩子》读后感(二):在基督山伯爵的影子里——萨苏评《托斯卡纳的孩子》
萨苏
读《托斯卡纳的孩子》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托斯卡纳”,这个名字在第一时间吸引了我。在少年的时候,因为读《基督山伯爵》,我记住了这个名字。按照大仲马的描述,基督山伯爵是从托斯卡纳政府拿到他的爵位的,俨然这是一个和意大利,法国同样的独立国家,但今天的地图上却找不到它的影子了。
正因为如此,托斯卡纳给了我一种神秘而沧桑的感觉。事实上,托斯卡纳在历史上的确富有魅力,它的统治者是那个喜好在斗兽场让狮子和老虎搏斗的美第奇家族,它的核心城市佛罗伦萨曾是欧洲的艺术中心。直到十八世纪,它才正式并入当时统治意大利的神圣罗马帝国。
也是在翻开《托斯卡纳的孩子》时,扫了一眼作者,才注意到竟然是里斯·鲍恩。这是一个善于把历史写成推理小说的作家,我一向喜欢他的作品 -- 其实对历史真相的追踪,本身就是一个和破案差不多的过程。这时我想,这本书应该不会让我失望。
果然如此,《托斯卡纳的孩子》一开始便深深地抓住了读者,而且充满托斯卡纳特有的,神秘与浪漫相互混合的感觉。经历过二战的飞行员雨果是个好父亲,但去世时女儿乔安娜才发现父亲可能在托斯卡纳留下了一个孩子。父亲曾经在那里作战并跳伞,随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个托斯卡纳的孩子,是否依然存在?女儿决定到托斯卡纳去,在那个陌生的世界探索父亲的经历。
故事便这样展开了,而这次仿佛是对历史进行寻幽的探访,却注定落入一个错综复杂的陷阱 -- 乔安娜到那里不久,一个和她接触过的男子詹尼便被杀了。尽管她并不知道这个詹尼真的和她的父亲还有那个叫做索非亚的女人有过交集,但她还是预感到了这里面有着重重黑幕。这背后的阴影让乔安娜感到恐惧,又产生了一丝探寻的欲望。到底谁是可以信任的,谁是暗藏的凶手,好吧,她毕竟是那个布伦海姆轰炸机驾驶员的女儿,或许生命中注定要经历惊涛骇浪。
而相邻的篇章中,她的父亲雨果正拖着一条受伤的腿,在托斯卡纳寻找着逃过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机会 – 他的整个机组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
不能不说里斯·鲍恩是制造和扣紧悬念的老手,他在书中交替的章节讲述了父亲和女儿两个人相距几十年的不同故事,同样扣人心弦,同样充满不知的危险,而且,有着同样吸引人的情节。尽管时代不一样,但他们的故事,同样发生在这片叫做托斯卡纳的土地上。于是,这种动人的魅力便在两个相互平行的空间弥散开来,只是有的时候,情节之间又似乎在努力穿破时空的隧道,把故事传到另一条平行线上去,于是,整本书一下就变成立体的了。
我不能做更多的剧透了,因为我希望每一个读者与我有同样的阅读快感 -- 对于推理小说,一个剧透的人比罪犯还要令人可恶。
好吧,我只想说在这本书的封底上,有依据《纽约时报》撰稿人杰奎.温斯皮尔的留言 –“《托斯卡纳的孩子》给我带来了一个难题 – 既不想看到结局,又无法抗拒吸引。”
对这本书,或许我无法比他描述得更为贴切了。
[完]
《托斯卡纳的孩子》读后感(三):爱不可得的爱情,悬念窒息的悬疑,以拯救的名义背叛。
我原以为《托斯卡纳的孩子》是一本童书,计划给读五年级的儿子看。书到手后,大致一翻,原来是给成人看的,带着一种好奇心翻开了书。这一翻,不得了,内容非常吸引人。
故事讲的是1944年冬天,二战后期,英国飞行员雨果在一次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被德国的炮弹打中,自己也腿部中弹,在飞机坠毁的最后一刻跳伞逃生。
跳伞后的雨果降落在意大利境内托斯卡纳地区一个叫圣萨尔瓦多的村子附近,在一个叫做索菲亚的女子的帮助下,躲藏在一个被炸毁的修道院里。
索菲亚有一个4岁的儿子,丈夫上了非洲战场一直没有音讯。雨果老家也有妻子和一个9岁的儿子。
雨果在索菲亚的帮助下逐渐恢复了健康,产生了爱情,两人互相温暖并地陷入了爱河。
索菲亚笃信上帝,还给了雨果一枚圣徒纪念章,苦恼的时候经常去教堂忏悔。
索菲亚联系了一个马车夫,计划把雨果藏在马车的萝卜里面偷偷运出德占区。
但是在最后计划出逃的前一天晚上,不知道什么原因走漏了风声,雨果被捕了。
在雨果被德军押解去集中营的途中遭遇美军轰炸,雨果趁乱逃生了。
雨果回到家乡之后,一直试着联系索菲亚,担心索菲亚的安危,直到1972年去世,也没有找到索菲亚。
雨果去时候,他的女儿乔安娜在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一封写给索菲亚的信,信上说“我们的漂亮男孩是安全的”。
乔安娜以为父亲所说的“我们的漂亮男孩”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为了寻找这个哥哥,也为了了解父亲的过去,她来到了父亲当年坠机的地方。
就在乔安娜来到托斯卡纳的第二天,就有一个叫做詹尼的人就死在了她家门外,……
是谁出卖了雨果?
是谁出卖了游击队?
是谁杀了詹尼?
是爱慕索菲亚追求却被拒绝的勇敢的游击队队长柯希莫因为嫉妒雨果才告密的?
还是经常靠卖消息赚钱的詹尼为了钱而向德国人告了密?
还是索菲亚联系的马车夫猜测出了什么?
亦或是年迈的祖母或者年幼的孩子不小心泄露了消息?
或者是村里什么人?
游击队被屠杀的时候,我怀疑两个人告密,一个是柯西莫,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幸存者,另一个是詹尼,因为他知道游击队的计划。
詹尼被杀是因为有人杀人灭口?还是罪有应得?
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时而猜测是他,时而猜测是他,直到最后一章,我才知道真相!
竟然是我一点也没有想到的人,我猜测了所有人,就是没有想到是他,太意外了!!
而出卖雨果的原因更是匪夷所思,这个原因让我无法痛恨出卖者!
原来全书描写的是爱情、忠诚、生命
全书情节紧张,环环相扣,令人爱不释手!
想知道谁是凶手,什么是真相,必须要看到最后一章!
掩卷深思,很让我担心索菲亚后来的命运如何了?想到她可能遭遇的各种惨痛命运,让人忍不住心疼。
乔安娜和伦佐在一起是最佳选择吗?一个有才华又漂亮的律师和一个农村土豪能有共同话题吗?我怎么觉得乔安娜和奈杰儿才是一对儿啊:都是律师,都有学历和才华。但是爱情这东西,谁说得清呢?
《托斯卡纳的孩子》读后感(四):一个充满紧张氛围的爱情小说,一个描述生命至上的悬疑故事。
我原以为《托斯卡纳的孩子》是一本童书,计划给读五年级的儿子看。书到手后,大致一翻,原来是给成人看的,带着一种好奇心翻开了书。这一翻,不得了,内容非常吸引人。
故事讲的是1944年冬天,二战后期,英国飞行员雨果在一次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被德国的炮弹打中,自己也腿部中弹,在飞机坠毁的最后一刻跳伞逃生。
跳伞后的雨果降落在意大利境内托斯卡纳地区一个叫圣萨尔瓦多的村子附近,在一个叫做索菲亚的女子的帮助下,躲藏在一个被炸毁的修道院里。
索菲亚有一个4岁的儿子,丈夫上了非洲战场一直没有音讯。雨果老家也有妻子和一个9岁的儿子。
雨果在索菲亚的帮助下逐渐恢复了健康,产生了爱情,两人互相温暖并地陷入了爱河。
索菲亚笃信上帝,还给了雨果一枚圣徒纪念章,苦恼的时候经常去教堂忏悔。
索菲亚联系了一个马车夫,计划把雨果藏在马车的萝卜里面偷偷运出德占区。
但是在最后计划出逃的前一天晚上,不知道什么原因走漏了风声,雨果被捕了。
在雨果被德军押解去集中营的途中遭遇美军轰炸,雨果趁乱逃生了。
雨果回到家乡之后,一直试着联系索菲亚,担心索菲亚的安危,直到1972年去世,也没有找到索菲亚。
雨果去时候,他的女儿乔安娜在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一封写给索菲亚的信,信上说“我们的漂亮男孩是安全的”。
乔安娜以为父亲所说的“我们的漂亮男孩”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为了寻找这个哥哥,也为了了解父亲的过去,她来到了父亲当年坠机的地方。
就在乔安娜来到托斯卡纳的第二天,就有一个叫做詹尼的人就死在了她家门外,……
是谁出卖了雨果?
是谁出卖了游击队?
是谁杀了詹尼?
是爱慕索菲亚追求却被拒绝的勇敢的游击队队长柯希莫因为嫉妒雨果才告密的?
还是经常靠卖消息赚钱的詹尼为了钱而向德国人告了密?
还是索菲亚联系的马车夫猜测出了什么?
亦或是年迈的祖母或者年幼的孩子不小心泄露了消息?
或者是村里什么人?
游击队被屠杀的时候,我怀疑两个人告密,一个是柯西莫,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幸存者,另一个是詹尼,因为他知道游击队的计划。
詹尼被杀是因为有人杀人灭口?还是罪有应得?
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时而猜测是他,时而猜测是他,直到最后一章,我才知道真相!
竟然是我一点也没有想到的人,我猜测了所有人,就是没有想到是他,太意外了!!
而出卖雨果的原因更是匪夷所思,这个原因让我无法痛恨出卖者!
原来全书描写的是爱情、忠诚、生命
全书情节紧张,环环相扣,令人爱不释手!
想知道谁是凶手,什么是真相,必须要看到最后一章!
掩卷深思,很让我担心索菲亚后来的命运如何了?想到她可能遭遇的各种惨痛命运,让人忍不住心疼。
乔安娜和伦佐在一起是最佳选择吗?一个有才华又漂亮的律师和一个农村土豪能有共同话题吗?我怎么觉得乔安娜和奈杰儿才是一对儿啊:都是律师,都有学历和才华。但是爱情这东西,谁说得清呢?
{QE8�4���
《托斯卡纳的孩子》读后感(五):“唐顿庄园”的主人或许真的挨不过二战
小说作者Rhys Bowen一上来,就给了所有期待能感受到“唐顿庄园”优雅氛围的读者一记闷棍:在潦倒中孤独死去的雨果·兰利爵士;对兰利庄园早已丧失继承权的女儿乔安娜·兰利;少的可怜的遗产钱,几件不值钱的家具,待价而沽的油画……以及老爵士为他貌似并不疼爱的女儿留下的一个家族之谜。
乔安娜,一如许多后世的英国贵族后裔一样,除了血统,啥也没有。甚至因为不是男孩,连爵位也继承不了。老爹雨果也就只留了一千英磅和几件破烂家具给乔安娜。后者却在清理遗物时,意外发现一封雨果写于二战即将结束时的“情书”,里面出现这样一句话:
“我想让你知道,我们的漂亮男孩是安全的。”
情书寄往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收件人是索菲亚·巴托利夫人,却“查无此人”被打了回来。乔安娜惊诧于平时冷淡、落寞、缺乏生活意趣的父亲,竟曾经对一位意大利女人怀有如此强烈的激情。她怀着一肚子疑问,踏上了寻找“漂亮男孩”的旅程。
整部小说并非以多么华丽高雅的姿态,向我们展示英国贵族遗风。正相反,它在故事叙述的过程中,反而间接揭示了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上流社会的摧毁和打击——或者说,从战火中,到战火外,从上至下,没有任何人可以全身而退。
那是一个早已被战争搅得混乱欲裂的世界: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平民被成村屠杀,食物被洗劫一空,游击队员被队友出卖,僧侣被从修道院宁静的宗教世界驱逐出去,少女们躲藏起来,男人被抓了壮丁,艺术品不见天日……而远在英伦,二战打响,国家征收了兰利庄园,百年名园惨遭摧残损坏,老兰利爵士含恨死于肺炎,而他实际在一战时期吸入过量毒气时,就已注定天年不永;后继者雨果·兰利爵士,继续承担起服兵役的国家责任,却在意大利托斯卡纳险些丢了命……
写二战的文学作品(无论悬疑与否),最常出现的主题之一,就是战后一代人,如何看待自己战争中的父辈。
小说也正是以这样一个切入点,以父女视角的交叉叙事,来让读者自己体会,战争究竟如何波及着两代人的人生和心灵,又是以何种方式构建出了代际间的和解。
它或许,只是一位英国爵士同意大利乡间少女朴素的爱情故事。又或许,是战争将两个不同国度的生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又让他们的后人,踏上错综复杂却殊途同归的寻缘之路。
而最终那个“漂亮男孩”又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发掘。
最后再说一下英国贵族庄园的衰落吧。
其实衰落本身,并非从一战开始,而是始于十九世纪末庄园经济的崩溃。
“唐顿庄园”鼎盛时代,贵族们依靠从佃户身上收取农业税收,就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但由于美国廉价小麦的涌入,以及世界农产品市场经由国际贸易的放开,英国贵族的租税就变得越来越少。
要知道,庄园这个东西,不但需要时常修缮,还需要大量人力去维护,啥都要钱。当贵族的经济状况不景气时,许多庄园也就只能维持着一个看上去高雅华贵的空架子,实际上瓤儿里年久失修,破破烂烂的不在少数。
在上议院还握有权力重心时,英国贵族们想出一个维持自己庄园地产的法子——娶有钱的美国妹子。这些妹子的父母大都是美国新贵,啥都没有只有钱,为了在美国保守的old money社交圈获得一席之地,就热衷于把女儿嫁给英法贵族来获得头衔(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妈妈,就是这样嫁过来的美国姑娘)。正好,一个需要钱,一个需要头衔,一拍两和。
但后来,连这招也没用了。
1911年,即《唐顿庄园》故事叙事开始的那一年,上议院对下议院议案的否决权,被议会剥夺,权力重心移至下议院,从此“下院至上”。那么,贵族们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其中打压他们的政策之一,就是高额的遗产税:1894年,遗产税的比率,是对拥有100万英镑以上家产者,征收8%的遗产税;到一战前夕1914年,这个比率提高到15%;到1939年即二战前夕,遗产税率已高达60%。
而到了这本小说中,故事的背景之一,正是当二战结束时,英国对家产在100万英镑以上者的遗产税征收比例,飙升到了史无前例的80%。逮住蛤蟆,攥出屎来,拖欠者,还要交8%的利息呢。
这下子,你娶再多的美国姑娘也没有用,钱,国家横竖是要拿走的。有多少“唐顿庄园”的主人,或许逃过了一战的炮火和毒气弹,也没能逃过二战的高额遗产税。
而在这个背景下,便有了Rhys Bowen笔下最终风流云散的兰利庄园,但也有了贫穷的兰利爵士和他同样贫穷却不屈不挠的女儿乔安娜。
命运可以剥夺走你的财富、地位乃至生命,而剩下的,才是人最终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