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月不知人事改读后感锦集
《烟月不知人事改》是一本由白落梅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毕竟白落梅的作品,文字很美,只是,感觉内容有点散,可能是追求和大多诗词鉴赏有所区别吧
●一年前买的,现在看这本书,真是好尴尬,词是好词,但是作者的赏析太矫情,充满空洞的恶俗的自言自语。
●堆砌华丽空洞的辞藻和意象,堆砌矫揉造作的个人感受,行文没有逻辑,创作不尊重基本的学术事实,讨厌这样肤浅自恋的作品。一星是给书中引用的那些宋词的,跟作者无关。
●言语优美却空洞,毫无实际内容,读完了只感觉好美转眼就忘,只是辞藻的堆砌罢了。
●她的书,可把玩不可细品,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东西。
●文字刻意造作的华丽,然而作者本身又根本驾驭不了,看了让人烦厌
●想起了初中时候穿着宽大校服裤兜里揣着蒋捷或者贺铸的词的日子
●宋词5分,赏析-2分。想起了高考诗词鉴赏,矫情地可以。
《烟月不知人事改》读后感(一):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白落梅的好书.
作者: 白落梅
isbn: 7546340004
页数: 256
定价: 26.00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
曾经读过白落梅许多篇描写人文,山水,抒情的散文,曾经痴迷过她与众不同的恬淡优美的文笔。而今,白落梅的宋词解读书籍《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已然出版上市,心里依然是那么急切地想第一个捧读。
多年来,总是在想,白落梅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为什么她的文字总是能把人的心情感化至最宁静,最干净的境界?作为一个喜欢读文字的人,我不得不被她文字的魅力所折服。她的宋词解读书籍《烟月不知人事改》一定会为大众所喜爱。在这里,我祝福她,从唐诗宋词中走来的女子,一生幸福平安!
一本书,让我爱极了那一句“岁月流去无痕,年华却掷地有声”,爱上了张先的漫漫一生,更是迷恋上了江南的烟雨、烟雨中的诗情。
这本书是白落梅比较早写的一本书,也是我最爱的一本。没有过多地藻饰,没有一咏三叹无病呻吟的空洞,只是将那一个个失意文人,一段段早已埋没于历史长河一下融入江南烟雨的情愫,半剖历史告之与人前。就是爱这种淡淡的文字,波澜不惊,安之如素,经过了百年沉淀,这在宋时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也当早已归于平静,如今我们看来不过是那些身形单薄的文人落寞的身影,而落梅书中的细细文字,就将我们带入南宋的那段烟雨历史中,将一切都徐徐道来,词人的别样心情也在文字中淡淡流露。
我们总是因了词中的意境爱上一首词,因了一首词在上了一个人。因了这本书我在喜欢上了那首首印与书中的词,赢了这些词爱上了在宋时烟雨中飘摇的词人,张先、叶梦得、周邦彦......
《烟月不知人事改》读后感(四):错字大煞风景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看到第90页。看到错误多处,如第18页题头的词末句“满身花雨又归未”应为“归来”;第51页第二段作者应为“张昇”,段头二字却是“张异”;第85页题头的词二三句如此熟悉却也打错?
本来书还没有那么差,但是看到这么多错别字,我总觉得再读下去真是有点浪费时间了。读着那么美的词,总是蹦出错别字,真是大煞风景啊!出书是不是该负点责任呢?要不我看的是盗版?也未可知啊!但是我可是当正版买的,认真品读的。总之,真是头疼。
再说说内容吧,我真是佩服作者,什么主题都没有也能说出一大堆华丽辞藻的能力。有些地方过于散乱了,卷一犹甚。比起以前我读过的几本白落梅的书稍显粗糙。诠释宋词还能想起《还珠格格》?我真是冒汗啊!
:第102页最后一句"怎奈凡心转盛"盛字打成了“盏”;第199页,“众里寻他千百度”也会打错。第210页,第二段“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的“罥”打成了“胃”,这本书的校对是个文盲吧!没看过《红楼梦》的也上过中学吧。我勉强读完了这本书,我建议有洁癖的人就不要读了,错字太多了。书中反复直接间接三次提到陆游与表妹唐婉的故事,仿佛宋词里只有这段爱情故事能感人肺腑了,只有陆游能游刃于爱情与家国中收放自如了。
《烟月不知人事改》读后感(五):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刚刚读完白落梅的《烟月不知人事改》,感受只有一个:辞藻华丽,内容一般。给予这个评价并非是在否定白落梅的文章,只是总觉得她的文字有过于华丽之感,而读者在这一篇篇美文的阅读中,往往会被文字的辞藻所吸引,也会因为文字的流畅通顺而产生阅读的快感,但读完文字之后,往往容易忽略了文章的内容,另外,我也在臆想,有时作者为了考虑文字的工整,字句的优雅,会不会容易导致文章意义传达的失真呢?这就是在读完这本著作后,浮在心头的第一个感觉。
话说回来,这本书除了这个毛病之外,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值得推荐的理由主要有三个:
1 文字感觉。该著作最值得学习的一个方面,就是整本书的文笔十分优美,用词用句,都深得古典文学的精华,所以读起来流畅,也有种煽情的味道,如果非要用时下流行的词语来说,还蛮有“疗愈系”的风格。所以对于想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想学习如何写疗愈风格文章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最好的教材。
2 宋词名鉴。作为一本讲宋词的通俗著作,该书第二个值得推荐的理由是,它有助于对宋词还没入门的人的初阶读者,有一个可以快速学习精华的索引,不夸张地说,宋词的大全是《全宋词》,共有词作经1400首,对于还在启蒙阶段的读者来说,想从这1400首里挑到最值得品读的词作,确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经作者的推荐,至少可以说这选出来品尝的词作,都是相对脍炙人口的名篇,省去了自己筛选、鉴定的过程,是一种快速入门的方式。
3 品鉴角度。谈宋词的著作,历代都汗牛充栋,并非是近年的流行,每一种品鉴都有自己的角度和方法,有的是走考据的,有的是借词谈政治的,有的是史海钩沉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但从本著作来看,作者是以一种穿越的角度,以彼境彼情,会彼时彼人,通过万古人心同此情的角度,来还原每首词作背后的创作心境和人生情怀,所以读起来容易被触动,虽然并不深刻,但情感依然细腻。
当然,在读这部著作中,有时也能跳出作者的点评角度,在读原词时走神,并常常掩卷沉思,比如梦里不知身是客,比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名句,对一个涉世已深的老男人来说,都容易牵起无限情思,并在此情此景中,去完成一次灵魂的自我净化。
是的,诗词的意义只有真正阅尽世事,洞察人情后,才能真正明白。我喜欢这么一个比喻,诗词是一段被封存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人、事、情、物被压缩为一段寥寥不过几十字的密文,然后通过书本的方式,将这段密文流传下去,或许在几百年后,有人拥有解开密文的密码表,到时,那段时光,那些被遗忘的往事,将一一在懂的那个人心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