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木棉.流年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木棉.流年读后感摘抄

2020-07-21 23:4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木棉.流年读后感摘抄

  《木棉.流年》是一本由李秋沅著作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150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010-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木棉.流年》精选点评

  ●别出心裁故事

  ●我有些不懂这些杂乱文字……

  ●可能是因为我是厦门人的原因,我特别喜欢这本书。鼓浪屿,多么美的地方,有着很多的故事,但大多是从父母那听来的,像这样出版成书却是第一次看到。有一种很熟悉,很真实感觉

  ●真庆幸能够在年少时候读到。

  ●木棉系列小时候最喜欢的小说啦 _(:зゝ∠)_

  ●在被窝里读到扶霞写鼓浪屿,突然想起初中这本“儿童文学” 。钢琴月光大海别墅血迹、木棉一并跃入,彼时在酒店被窝里用晶蓝的笔誊在摘抄本上。有多美,就有多悲伤。回不去的回得去的,又都算什么呢?

  ●在图书大厦读。

  ●明明文笔细腻 却读来荡气回肠

  ●不错

  ●有人说他想把这本书送给他的心上人,于是我想看看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木棉.流年》读后感(一):温暖残忍

  看这本小说让我有看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的感觉____痛温暖残忍都交织在一起!我觉得这个儿童文学不止是给孩子看的,更多的是给成人看的,希望更多的大人能在这本小说中找到教育意义,更感受战争的残忍!

  《木棉.流年》读后感(二):血色的木棉流年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还是在儿文上。因为之前也去过厦门,去过鼓浪屿,因此格外注意这本书。特意去书店买来,封面插图算是不错,里面也附有许多鼓浪屿的老照片,透着淡淡的鼓浪屿气息

  书以一个女孩 阿宁视角展现了木棉岛上的那些人,那些事。文字隽美,清新淡雅,值得一读再读。

  《木棉.流年》读后感(三):木棉岛的小豆豆

  作者从一个被收养的小女孩角度讲述,其中不仅仅是一个小姑娘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也和大了解历史交织在一起。每一章相辅相成,又可以独立作为短篇;文字平实优美,堪称素雅阅读上没有任何难度,正所谓老少咸宜

  每一页插图后面都有鼓浪屿的老照片,而作者也是在厦门生活多年的人,这一点做得用心独到

  (写得好官方= =||||)

  《木棉.流年》读后感(四):经典

  儿文里读过《茗香》,真不错,《记忆碎片》,《木棉流年》都在卓越买了,16元两本很超值

  总之,很给力,难得的佳作,值得一看!!!!!!!!!!!!!!!!!!!!!!!!!!!!!!!!!!!!!!!!!!!!!!!!!!!!!!!!!!!!!!!!!!!!!!!!!!!!!!!!!!!!!!!!!!!!!!!

  《木棉.流年》读后感(五):阿宁视角太粗糙

  开始了解到李秋沅的书,是通过儿文的杂志,看了《木棉离歌》的简介,觉得情节人设还蛮对我口味的。然后又了解到其实之前还有一本《木棉流年》,我就想,既然要读,就从第一本开始读吧,于是就和其他书一起网购了一本。

  可是读了一半,我就感觉有些失望。文笔是还不错,很清新很清新,只是完全没有让人想读下去的欲望【纯个人感受】。既然之前的书评全都是说优点的,辣么,我就来说说这本书的缺点。

  .s.我不是把它当做儿文来看待的,我觉得既然涉及到历史战争神马的,就和普通小说一样。

  1.最表面的一个缺点就是,描写。太重复,感觉所有的人物描写都千篇一律,缺少画面感,几乎大家一开始都挂着温柔的笑容,带着丝丝缕缕的特殊气息。文笔清新是很好,但是只有清新也没什么意思,我不知道是不是鼓浪屿的人就这样,没人愁眉苦脸吗?还有心情复杂就只能用“眼神深邃”来表达,什么眼神是深邃的,总有别的五官来配合吧,面部的其他表情写丢了?就算不想描写太繁琐也至少提一些不那么抽象的细节吧。

  前两章的描写还是有亮点的,我比较喜欢挑担子那里,写的比较新奇,但越到后面,就越感觉平庸,根本想象不出来人的样子,说话的语气,内心的变动,或者说所有出场人物的特点都渐趋一致,大部分都是温和淡雅沉稳的气质叔叔阿姨。就算是上层人物,每个人的性格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吧。说白了,一个是文字太简单,不够写什么,但其实这也没有太大损害,简单的文字如果到位了也可以写得很传神,主要是文字用在了没用的地方,花啊草啊物什啊,到了人物身上,只剩下“他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花草写出特点来也行,前缀一下颜色,然后香味丝丝缕缕,完了。

  我看过很多作者的书,一种是描写新奇而惟妙惟肖,你不闭眼画面就出来了,甚至会和自己经历过的场景有共鸣,另一种是文字很有味道,虽然有点抽象,但是氛围极其带感。其实有的时候这种感觉只需要一句话就能点出来,而本书就是不往上写,两者不具。

  2.我觉得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阿宁视角。对于这本书,既不能说是通过阿宁写历史,也不能说是通过历史写了阿宁内心的成长。还是那句话,前两章比较不错,关于阿宁心理的描写还比较足,能看出是她的视角。可是到了第三章,阿宁基本上就是走一圈,被谁谁谁拉到某个楼上坐一会儿,听着其他N多人物对话一阵,讲事情经过,然后离开。OMG,阿宁简直是个线索人物,拜托关于她的内心和动作能不能多写两句,而且要是真的对孩子内心有所观察体会的描写。我从阿宁很少的心理活动中,完全体会不到作为一个孩子而产生的特殊感受,孩子的内心比成人要更敏感更多变更容易天马行空,在刚刚接触很多陌生事物的时候,孩子会认真关注每种事物的特点,因此在他们眼中很多事情其实是相通的,动物和自然的特点可以安到人身上神马的。

  《冬阳童年骆驼队》和《大卫科波菲尔》里的孩子视角就超棒,让读者觉得:哎?我小时候好像也冒过那种傻气。这才是成功的孩子视角。而本书中,阿宁的内心感觉就像一杯白开水【也可能是我个人感觉】,更何况这个孩子还经历过死人战争,她的内心活动怎么可能就是几个问句,难道不会在安静的时候联想到什么画面,在紧张恐惧的时候做出特殊小动作吗?当然,也不是完全没联想到画面,作者也罗列了一些死去的人的名字,但基本就是名字而已。

  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这个孩子遇到的人的故事,我有点儿糊涂了,你到底是要写这个孩子的心路,还是要通过她把很多人的故事串起来呢?

  还有历史,好多故事感觉很常见啊,感觉哪儿都能见到,而且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我还是更喜欢福嫂阿贵那样的普通人,对艰辛无能为力,对死亡无能为力,对命运变故亦无能为力。根本没机会为祖国牺牲,就让意外折磨得心灰意冷,不想再做搏斗。因此从阿宁被送到大户人家去以后,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后面好无聊。隔几段就出现一些花草描写,这番仔园没别的奇趣吗?就是花花草草?还有这孩子,除了摘花编花环,你没点别的爱好?说真的,小孩子小时候能玩儿、想玩儿的东西太多了,你每天就摘摘花也太无趣了吧。

  总的来说,孩子视角写得有点粗糙、不真实,历史事件又太大众、高端,两方面都浅尝辄止。

  3.故事有点凌,这个也不算毛病,好多作品就是每章写一个不同的故事,但是由主角经历而穿在一起。只是这本书,故事比较平庸,就不显得另辟蹊径了。

  这本书的优点是不用华丽辞藻堆砌,不以描写夺剧情,但是它同样也没有太大的写作实力和特点。想读此类风格的小说,还是再去看一遍《城南旧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