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都是假设》的读后感大全
《99.9%都是假设》是一本由竹内薰著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09-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值得一看,值得反复看
●挺有意思的
●典型日本人的讲述方式,絮絮叨絮絮叨。口头禅“也就是说,是这么回事”。好书的定义在于能够启发思维,这书非常对得起这个要求,现在这年头,能让人有所思的书不多啦,四星
●这是个假设的世界
●在虹图花了一个下午看完了
●可以收益的就是标题,假设论证然后得到结论。这种科普含量不高,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标题,书没什么意思。为何日本会出现大量浅显易懂的白开水似的作品?
現在所謂的科學確實是假設,除了書中所提到的事例外,像地理上提到的時間、天文中的時間這一類型都是值得懷疑的東西,比如説某化石有多少千萬年……說某天體距地球幾千萬光年……
《99.9%都是假设》读后感(二):思维的神作
这本书是神作。当然,越是神作,愿意看或者赞同的人越少。神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给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启迪。
思考任何一个东西,都要考虑前提条件,不要直接下结论,而应该看看,结论成立的条件。
夏虫不可以语冰。
《99.9%都是假设》读后感(三):怀疑即科学之本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由大大小小的假设构成的,这里没有100%的客观——某种意义上,客观就是主观的集合体。万事诸物并非非黑即白,而是有着深浅不同的灰。这本书代表的是一种怀疑精神,而怀疑即科学之本。
所谓科学的态度,就是不盲目相信“权威”,而是相对地比较各种意见后进行独立判断的“头脑灵活度”。
《99.9%都是假设》读后感(四):假设我是个假设
作者以日本人特有的2笔轻松语调,传达了这一观念:关于世界的信念99.9%都建立在假设之上。尤其在“科学”这一领域,更是需要树立这样的视角:科学是建立在各种假设之上的。旧的假设不断地被新的推翻,我们日常奉为圭臬,坚信不移的种种“近乎真理”,其实常常是由特定历史时空中人们对“假设”的坚信铸成。
学会这样一种思维:暂时抛开固有观念,从多种角度来考察宇宙,人生,社会,自我,科学,”让头脑和心灵变得轻盈,然后转换开关,重新切回现实的世界,强劲有力地再度展开你的生活。“
附录中有趣的参考书籍推荐:
《动力学》村上阳一郎
《虚度光阴》《反对方法》保罗—费耶阿本
《意识的限度:关于时间与意识的新见解》恩斯特—波佩尔
《99.9%都是假设》读后感(五):这个也是假设!
我们平时都在想当然。
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低沉,就觉得他是胖子;听到一个人的声音尖锐,就觉得他是瘦子。而当我们转过头去看清楚时,50%的几率可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听到各大公司客服的声音觉得她们是很漂亮、很温柔的人。但是当客服的朋友告诉我,她们都是样子平凡,甚至出了公司门口要爆粗口发泄的人。
我们都是在假设好某些条件的时候去接触事物,然后告诉别人自己认为的事实,然而事实上说出来的事实有多少是事实?
我们只能追求接近真相,而不是追求真相本身。于是由我们人类创造出来的“科学”二字,也是如此。
“科学”二字在国内俨然成为了“正确”的代名词,我们是否应该开始质疑自己这个常识呢?
“科学”的东西不一定正确、实用,正确、实用的东西不一定“科学”。“科学”不一定能解释身边的一切。“科学”本身就带有假设性,在假设性的前提下,再通过实验去验证。假设性本身就有可能不正确,如果在不正确的假设下做再多的实验也是多余。也许我们会按我们的假设,通过攥改数据去达到我们实验的目的,然后再去得出一个所谓的“科学”的东西。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很惊喜,一口气读了70页,一口气想到上面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