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去》读后感锦集
《风流去》是一本由鲍鹏山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5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还是蛮喜欢先生的文风的,我不是很喜欢历史,但这本书我看得挺投入的,越看越有意思。
●最终停在了商鞅一章。我推荐高中生都可以看一看这本书,一来有一些新鲜观点并着典故确实给作文增色,二来笔法上有可取之处。但上了大学了再看这个书,未免觉得作者太激动,慷慨激昂倒也不必。
●单论技巧的话还不错,其他的随便看看当开拓思路了。书评真是不能信的东西,该犀利的地方不犀利,该宽和的地方不宽和,读着不舒服。弃了,不好看!
●用情至深,从老子到陶渊明和谢灵运《史记》一般的纪传体写法。鲍鹏山老师有自己的好恶,比如他就喜欢有家国情怀的曹操、屈原,又极尽厌恶的批驳魏晋名士。虽然有些观点不能苟同,但正如他说的有好恶的文章才真正的好读。
●做教书的文人,鲍老师是典范,有股子那种从容不迫的学究味,而且还平易近人
●2011年最好的一本书
●感觉是鲍鹏山最好的一本书
《风流去》读后感(一):名不正言不顺
且不说书的内容,出版图书,书名改来改去,乱七八糟,也真让人醉了。一会儿天纵圣贤,一会儿寂寞圣哲,还有风流去,严谨点好不好。 风流去,这书名也是起的够有水平了。
吐槽半天,说一句内容,书写的还是不错的,感觉有余秋雨的文风,坚持下去!
《风流去》读后感(二):风流不去
这是迄今为止我读到过的文学作品中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我拿着笔,一边看一边划,实在精彩处就拿笔敲桌子。鲍老师在文章中倾注了真性情,这是一个文人该有的嬉笑怒骂,也是完全可以传递给读者的酸甜苦辣。如果说魏晋之后风流文章不在,那么解读文章之风流人物长存。
《风流去》读后感(三):寂寞不是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恰恰相反,正是有的时候我们和别人太一样了,我们才寂寞
树林里面所有的鸟都是灰色的,其中有一只鸟也是灰色的。——寂寞是什么?寂寞不是我们没有同伴,而是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寂寞也不是我们不能被人群接纳,而是我们不敢在人群中以我们自己的本相生活;寂寞也不是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恰恰相反,正是有的时候我们和别人太一样了,我们才寂寞。
《风流去》读后感(四):鲍老头好滑头哦……
鲍老师说老子的处事哲学是卑贱的,难道鲍老师真的只看到这一点吗?所隐含的东西您老真的看不到吗?您老看到了,也懂得,但是不能说出来,这可能就是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吧……是不能暴露在阳光下的!勇敢则杀,不勇敢则活,多么现实的生存法则啊……其实老子还是比较含蓄的,只给懂的人看,他不像鬼谷子那么直接,韩非子那么狠辣,
《风流去》读后感(五):风流去 望鹏山
鲍生好文章,是一句相对的话;
并不是轻松的阅读哦
鹏山先生辨析文理,从人的角度读理解经典方面,更像是忧患者看视自身的从前;比如,他厌恶朱熹,对荀子的宽容,实在是生存的两端;存天理,灭人欲,这个东西在当下,怎么解释呀!只看文字表面,就够恶心的了。其实也不用去解释。
荀学乡愿,已成共识;儒者,不做书呆子,求富贵,求事功,出路在哪里,乡愿就是现实主义的呀!
这是一本少年的书,人不风流枉少年!
让我们一起看看五千年来,多少风水流转......一路去,一路看
品味思想者架构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