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的读后感大全
《八荒》是一本由石头花园的歌女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3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每一篇讲的都是失去,都是行为上出世,但心仍深陷过往红尘的一段段故事。读完以后稍稍感觉到一些别扭和腻味,因为每个主角都是凉薄淡然的人,然而很多描写的词句却过于浓、重、狠,就像是吃了一盘香料过重的素食,齁住了的感觉,但仔细想想吃的明明也不是那么重口味的东西啊。。有的人会把这种感觉叫做「矫情」,但我觉得没有到矫情的地步,我们看待世事的轻与重总是用自己的人生去量度的,大概我的人生是更加清寡的吧。不过,比较欣赏作者的学识,广泛阅读的人总是让我产生好感,读到一半的时候会忍不住好奇作者是怎样的人。
●有些感情里面,似是注定没有等待这一回事的。 她不要求,他也不承诺。 好像这个人这些时间从一开始就是用来失去,继而用来缅怀,或是用来忘记的。
●有佳句而无妙章。后面没有一最开始几页那么糟糕,但仍有一些故事不知所云且无病呻吟,优点是文笔控制得好的话,很美。看得出作者是个有才华的人,但是自己的世界太小,就不免矫情。另外,很多句子如果不那么频繁地句号分行,而是写在一段里,会自然很多。我个人的收获是,有些东西不要一开始就凭第一印象直接否定,会发现一些可取的地方。
《八荒》读后感(一):不是我的菜
嗯,读了进一半的文字。书就像书名一样,读完之后给人一种荒芜的感觉,情感荒芜,道德荒芜,甚至于剔除掉那些诡丽的文字后,再嚼嚼,似乎除了一种文艺女青年的矫柔之外,再没有什么味道了。
当然,我读不到更深层次的内涵,也就没有更深层次的触动。只能说还行。觉得书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
《八荒》读后感(二):空洞就差那么一点
可当大段所谓的道理用反复叠加忧伤的文字摞在一起,这本书的故事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看完第一部往生刑,作者就已经絮叨的让我昏昏欲睡
有很多故事已经不是那么靠细节动人,而是靠作者的文字游戏,故作文法的词汇
如果你偏好这口,不妨一看
但如果看多了,还真是别买了
有人说歌女的文字和黄碧云的文字很像。
其实不然,黄碧云的文字更加黑暗,歌女却还有光明。
歌女,对于红尘,是看透不看破。
说到此,首先得说:石头花的歌女,你的名字太长了!
这么长的名字,却将在以后成为一个我们不得不经常谈论的名字。
O,我们缩称您为歌女。
歌女写的文字,据说被某些人称为歌女体。
您的首部故事集《八荒》,我作为头号粉丝儿,只能说太帅了。
十一个故事,十一种音色。
看过很多遍,却依然还将继续看下去!
下面有人说安妮宝贝?什么?
忘了吧,那是上一个时代的事情了。
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故事,不是么?
《八荒》读后感(四):悲观的热情
许久不看此类书籍,内心是排斥的。
沉湎于一些绝望里,矫情地诉说些儿女情长,这格调有些低。以为自己已经过了那种年纪,然而看到这书,却还是觉得有一种飘仙之感,只能承认自己确实是这样一个矫情造作的人,爱看这种深情惘惘的文字。
寻常生活里瞥见生命的荒凉,从而直面这一切的绝望。一眼都看穿了人生的本质,知道离别是迟早的事,就已经无法从容的面对现实了,像是一种疾,无法治愈的存在在那里,是一种天生的怯懦或者隐质。
爱情故事已然无法打动我了,似乎这一切都不过只是成年人情欲的伪装。却是时间,时间的纵深,有时却给你一种深情的误解,让你以为那些不会走的,都是热爱你的,然而并不是。只是还没发生而已。
所以原来,我确实这样,悲观的要死。而且对着这份悲观,有着深深的热情。
《八荒》读后感(五):是为、离散纪
万物之始注定离散.
人们只怕待到离散之时摔的太疼.以致时刻在心底提醒自己.看到的无非假象.听到的无非假象.触到的无非假象.
只又无法拒绝这假象的靡丽. 之于世人美食 美景 乃至男女情爱都是诱惑至极.
所以我们才生活的这般纠结 纠缠 揪心 . 半推半就 . 一边奢侈享受一边自述伤痛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