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得道传读后感锦集
《八仙得道传》是一本由无垢道人著作,凤凰出版的636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0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者脑洞大开,以八仙得道为主线,还串了四海龙王、螺女、白蛇、宝莲灯、嫦娥等民间故事,牛在逻辑无硬伤,都说的通(实在说不通的就说都是定数),读后让人有点想去修仙的想法,前半部分带入感强,但是后面有点潦草,给蓝采和、曹国舅的笔墨不多。吕大仙80回才出现,着笔也没有铁拐李和张果多,可能也是修行太过顺利的缘故。不过这小说易让人陷入宿命论,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还是要辩证地看
●好書好書好好書!!!!!!!!!
●仙人板板,这作者就是个阿谀奉承的货。玉帝应劫下凡,满天神佛都来保;老君转世,老幼人畜皆升天;美其名曰:你与”老子“有仙缘。所谓修仙真应了一副对联:(上)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尼玛仙家到此一游啊。操!
●作者道法高深,全书通贯古今,将许多传说演义融会贯通,并加以道法诠释。缺点是故事性略差,全书缺少高潮,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反而一笔带过,可读性变低。
●作者真乃得道高人也。
●野心真心大啊 是打算把中国的神话都放进去么·· 整个有点头重脚轻···
●恁地可爱
《八仙得道传》读后感(一):我相信这本书里说的大多数事情 怎么办
如题,我读这本书,竟然相信这本书里说的大多数事情,怎么办呢?不是说就看着玩玩的嘛。。。我认真了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真的相信这本书里说的大多数事情,怎么办呢?不是说就看着玩玩的嘛。。。我认真了
书中所述,不少仙界传奇在今人看来或如撷芳君所说“荒诞不经”,但其实所说有很多是事实,比如八仙前生之事,吕洞宾为东华帝君之后身,韩湘子是玉帝之秘书,乃仙鹤转世等等,无垢道人能知道这些如果不是有仙家向他叙述,那就是确实修道有成,得窥天机。如果不信仙佛者,当一般小说看看也罢,若有寻仙慕道之心者,不妨当成天地间一场大历史来看,做为入道之基,以解天演,以固道心。至于诸多神话串在一起,也并不能说便是编造,人间之事本就受天界所制,重大劫数,应世英杰,也多是谪仙所为,数千年来,在仙不过一瞬而已,其实多数一般人,确实生命无大价值,民者氓也,生生死死,与蝼蚁无异而已。
又书中有诸多仙家预记,有当发生于今后20余年之间者,亦与耳闻多有契合,诸君不妨拭目一看。
《八仙得道传》读后感(三):很有趣的小说
看网上的资料介绍,《八仙得道传》成书于同治七年,作者是一个道士。但仔细看内容,已经隐约提到了清代灭亡的事情,应该是成书于民国时期,或者是经过民国人的加工。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很多新鲜事物,除了“科学、迷信、科学家、哲学家”这些新词汇,还用古代神仙的口吻暗示“未来”电力、电灯、电报、电话等科技的普及应用,甚至人类对月球的考察都写到了。此外,书中对日本将来侵华及最终败于大灾变(书中写的是火山)的预言,让人颇有感触。
本书的看点之一是作者常常直言不讳地把神话、迷信拿出来和科学作一番对比,由于他写的就是神话,所以用平淡的口吻把这些西方科学解释成从古代神仙的“神力”而来,表示这些我们的神仙自古已经在用了,没什么奇怪的,当然能明显地看出其调侃的味道。
本书内容荒诞不经(用八仙串起了许多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文字奇诡动人,却也能励人心志,闲暇之时,不妨一读。
《八仙得道传》读后感(四):八仙得道传
三天时间看了一部小说《八仙得道》,清无垢道人著。虽不知此法师为何方神圣,倒从这部书里知道了不少趣事,算神仙的八卦吧。
1. 铁拐李(李玄、李铁拐),是老君的徒弟,辈分最高。本是上界的司香仙吏,因和司花仙女开玩笑(估计是调情吧),被贬下界,那司花仙女成了后来的何仙姑。
2. 汉钟离(钟离权)本来是给太上老君看牛的,因牛偷跑了,他也被贬下,做了东华帝君的徒弟。那东华帝君本来是个外国人,后来也下凡,成了吕洞宾,又当了汉钟离的徒弟。
3. 张果老,是文美大仙的徒弟。本来是一只老鼠,因发洪水救了黎民,被点化成了蝙蝠,显得高贵点了。后来又投胎有了人身,唤作孙仙赐。仙赐他老子叫孙杰,他娘是个田螺精。仙赐后来有了个弟弟,是个蛟精,把仙赐排挤了出去。仙赐他老婆是司花仙女转世,也就是何仙姑的前身。仙赐又投了一次胎才成了张果老,这个老鼠看样子是最忠厚老实的,因身份卑微,只好谨慎修道,也是修仙花力气最大的,不容易。
4. 何仙姑,是九天玄女的徒弟。司花仙女转世后成了孙仙赐的老婆惠姑,惠姑死时,一个道士救美未遂,反把她腿给弄断了。后来道士转世得道了报应,成了铁拐李。
5. 吕洞宾,东华帝君转世。东华帝君很有地位,本来和玉帝的化身真武大帝一个级别的。本来是汉钟离的师傅,这个师傅非得给自己的徒弟当徒弟,就像某皇帝非得封自己为大将军。吕纯阳,因为背景身后,修仙最容易,花了没几年就得道了;又因为是纯阳,不受阴损,所以可以出入风月场,这样的神仙当得最舒服了。
6. 蓝采和,本来是赤脚大仙的弟弟披发大仙,因为淘气不服管教被贬下,正好嫦娥因为后羿之事也被贬下。二人在天上就私定终身,看来嫦姑娘真是见异思迁啊。二人投胎成了范杞良和孟姜女,再投胎时,怕忘记前世,不想和迷魂汤,因此就派了个亲戚孟婆去管这事,也就有了孟婆汤。投胎后又成了夫妻蓝采和与王月娥。
7. 韩湘子,本来是一只鹤,玄珠子,奉命看守老蛟,有点失职,也被贬了。成了韩愈的侄孙,据说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是写给他的。
8. 曹国舅(曹大)是王一之转世,王一之专门是管鬼的,因为渎职被砍头了。
9. 太上老君,过几年就投胎一次,据说是来救苦救难。这家伙成仙时,把一个宅子都搬到天上了,可能里面的苍蝇文字都成了仙了,更不用说沾亲带故的了。
下面再总结几条本书宣扬修仙的。
1. 修仙,首先得有背景,成分得好。禽兽畜类最困难,其次是人,最容易的是前生就是神仙的,这样才有仙缘。
2. 善恶有报,不是此生就是来世。或者此生的苦难是前世的孽债。
3.修仙要心诚,还得痴迷,要恭谦谨慎,要宽容,还要有敬畏之心。最重要的要绝,说离家出走就离家出走,千万不能含糊。
4.神仙也是不稳定的,如果动了凡心就要下岗,重新回世间修炼。
没了,想不起来了。
《八仙得道传》读后感(五):关于日本的描述,煞是有趣
汇总了书里有关日本的描述,作者是和倭国有什么仇什么怨呢:)
art 1:第四十四回 幽州地师徒谈往事 东海中徐福立新邦
... 还有那个老道,他们所称为师叔的,这却并非禽兽转胎,乃是一个当盗头儿的,其人名李壁虎,绰号就叫壁虎,因他骁勇绝伦,又能飞檐走壁,这人犯案极多,害人无算,后来忽然省悟前非,弃业出家,居然也被他修成现在的地位,算得通天教主派下的大有能为之人。他们把秦皇派遣入海的徐福半路拦截起来,略施妖法,哄得徐福信为真仙,便把皇帝的敕书交付他们。他们自来咸阳见驾,却把徐福等一行数十人丢在一个海岛上,幸而遇到我师兄缥缈、火龙两真人,怜他们误入陷阱,穷无可归,方施大法力替他们建立村子,运去五谷种子并蚕子桑树等类,使他们可耕可织,从此也不必再回中国,日久繁殖起来,大可自成一国,传世勿替。一则因那徐福心地颇佳,况为我教而去,虽然被诱上当,还该格外垂恩,以示我教博大仁慈之至意。二则秦皇残忍成性,徐福请去的妖人久后必露真相,真相一显,妖人不能立足,徐福必得欺君之罪,所以不令他回国者,也有一番维护保全之心。闻得此次两位真人为他的事很费了一番心机,并还替他下海一趟,招呼龙王父子夫妇,因该岛绵亘南北,直伸东海之中,成个狭斜之形,风浪一起,两岸居民必受大害,该岛形状既属狭斜,两岸一去,中间腹地所余有限,分明便去了全国的一半,因此特嘱他们格外照料,免被灾厄。惟海中风浪雨水都有定量,该岛两岸的风浪减小,必将所减的数量移到距岸较远的大海中去,于是大海风波反比从前更大,以后中国船舶如要到岛中去却要冒大险了。火龙真人说得好,他道:“该岛孤悬海外,靠着仙法栽成,自守其土,足够生活,万一受人侵略,只怕难以招架,得此天然风浪作个屏蔽,却算一个绝好的自卫之法。』我们对于徐福,原用不着如此出力帮忙,所以然者,也欲留些纪念于大海之中,藉示我仙术之无边耳。”
铁拐讲述至此,何仙姑笑问:“如此大岛,以前难道没有居民?就靠徐福带去的数十童男女,若要繁殖起来,倒也很不容易咧。”铁拐先生点头道:“听说岛中居民还是上古时代的情形,将来繁殖丁口,自然以这班童子为本根,但因急求孳生之故,不免有婚姻太早的弊害,若照人生体气和生理而论,只怕不得强种,因此两位真人又面嘱龙王,特派水府医官搜求海狗阳道,制成一种健身强种之药,交与徐福,分派给众童子服食。有此一法,将来留下的人种反比别处来得结实,不过身体要比较矮一些儿,却正可用短小精悍四个字的评语,这也是仙家的妙用啊!除此以外,还有一层无可如何的事情,是因婚姻配合,不按中国古礼,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双方慕悦即可任情苟合,更没什么人指斥他们不当。而且一男同时可与数女为婚,一女可于一时爱悦几个男子,有今日相爱而明天相绝的,彼此便可任意所欲,另觅可爱之人。或是夫妇一死在前头,续娶再醮,更属极正当的事情。总而言之,这地方人口太少,又与外界隔离,不易与他国通婚,当道之人第一急务在于速速殖种,凡是可以多生人口的,便可什么都不问。弊端之始,原因如此,往后必致淫风大盛,无法收拾,所谓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必更甚,犹之乎这个道理啊!”。
art 2: 第九十一回 鸣鹤峰见师父 天平山访狐仙
锺离权道:“本朝天子英明的多,可惜于伦常上多有欠缺,而淫风也最盛,至今冥中尚有许多悬案。但这还不过是他们李氏家事。最大原因,乃是先皇帝用兵海外,征伐倭邦。那原是徐福的子孙,在彼为君,数百年来,被魔教中人把持政治。现在他们国师,乃是一个犀妖,闻得中原兵到,他便作起法来,将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风,汇在一处,名为飓风,即是具有各方之风的意思,把唐朝战舰,吹得七零八落,死人无算。幸得王昌之子王泰,得何仙姑的点化,修道蓬莱,有许多上仙教他法术,预备将来劈山救母。他年纪虽小,本领甚高。眼见中国兵士死于飓风之下,不觉又愤又悲,便用卷海轰山之术,一面镇住飓风;一面把倭邦所有大山,一起放出火来。火烈土燥,便将大地震动,死亡之数,也就不在少数,而且埋下这火山之根。以后如倭人再有凌犯上国、残暴不仁事情,随时随地,只要他念一遍咒语,可在十二时辰之内,将彼邦繁华之地,轰为瓦砾之常。以我看来,此邦之人,好武喜淫,刁钻古怪,将来为害华夏之事,必然层出不穷。那时触恼这位小爷,只怕还有几次大地震要发现呢。这等都是未来之事,不必说它。
art 3: 第九十二回 儆淫凶倭邦传灾震 造劫数老郎隐梨园
...锺仙已把大唐君主应运历劫的前因后果,大略说明。只有王泰一人,虽说幼年爱国,造成倭邦鬼灾,而杀死无数人民,未免过于狠毒,独未闻帝命惩究。吕仙不解,把这话请教师父。
锺离权叹道:“弟子所见,何尝无理。但要知道倭人品性卑浊,行为狡狠,久为天庭所鄙弃。王泰以小小孩子,无守土之责,而身居世外,与中土隔离。纵令越人肥瘠,不问华夏兴亡,也不能说他冷面冷心,漠视国事。他却偏能激于忠义,发为孤愤。既无邀功之心,又无传名之志,居然能仗一己法力,为祖国争存,抗强虏横暴,这等存心,应为天心所眷注。况战事之责,已归天子一人。天子以外,可以不波及者,自应概予豁免,以示帝天宽仁之德。再倭邦民气太横,民俗大坏,将来终当捣乱世界。得王泰伏下火山之法,随时可以肆灾于全国,如此或可戢其野心,亦未可知。所以他这计策,竟得上天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