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求法记读后感锦集
《雪域求法记》是一本由邢肃芝(洛桑珍珠) 口述 / 杨念群 / 张健飞 笔述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域求法记》精选点评:
●了解西藏近代历史和藏传佛教的绝佳科普读物。作者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亲身经历,二十八岁就被任命为拉萨小学的校长,确实非常人能比。 身体和心灵至少有一个在路上,西藏,我来了~
●这个是本我读起来很开心的书,读了你就知道一些时下的写西藏的书的浅薄了。作者是密宗行者,拉然巴格西,太虚法师的弟子,汉藏教理院的前辈,当然力荐。
●咱日山里的生番如今安好乎。。。
●窃以为这种口述史比老杨那些医疗史观念史新史学论文神马的更有传世价值~
●《文史资料选辑》第79辑陈锡璋遗著《西藏从政纪录》中载:"拉萨小学校。…,校长第一任是王信隆,一九四六年起为邢肃之(中统特务)。"又载:"中统 邢肃之,镇江人,原在哲蚌寺当喇嘛,法名碧松。一九四五年回重庆,拉拢上陈果夫,一九四六年回拉萨,当上拉萨小学校长。"
●终于读完了,好像完成了某种仪式,终于松了口气
●在回家的高铁上读完的。看到邢肃芝先生几进几出西藏求法、拜佛、兴办学校,真是不易。看到他穿越雪山、与珞巴人周旋(充分打消了我noble savages的迷思)的种种,不禁联想到了同样是20世纪40年代,列维施特劳斯等等人类学家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田野调查。我原来一直很难理解拥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如何在“圣/俗”之间转换的,看了书之后我更多的了解了信佛之人是如何在佛法的世界和世俗的世界穿梭的;邢先生在各官员各宗教和社会之前斡旋游走的功力还是挺强的。不过最后要说,口述史虽然是一种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的记录历史的方式,可我还是不得不去质疑一些回忆的真实性。
●风土人情,汉藏牵连,历历在目。求法的关节处,邢老应是有意略之。
●这不是一个一般人的游记
●佛事、俗事、人事、政事
《雪域求法记》读后感(一):其实不是为了求法
本书的视界不是一个求法者的视界,而更像是一个打入敌方内部的间谍的视界,也正因为此,此书的价值就体现于对藏地当年社会风貌的描述上,当然读的时候仍然要警惕,这只是一本口述史。
《雪域求法记》读后感(二):說兩句
書名讓我想吳玉天的那本《尋訪雪域大師》。
又是說喇嘛教的活佛、大法那些的吧。
藏密所謂的“最高大法”“樂空雙運”就是性交吧。黃教祖師爺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廣論》里說的“殺人奪其妻”夠邪惡的啊。
《雪域求法记》读后感(三):飞机上最愉快的时光
出差的路上一直在看,刚刚去的时候看到书中说的太虚大师生平以及成就,到了厦门的南普陀寺就看到了太虚大师的舍利塔,呵呵,真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啊。。。挺有意思的一本书,配合着照片,感觉走进了佛法,走进了密宗,走进了西藏。。。。非常喜欢
《雪域求法记》读后感(四):好书
这本书的确不错,至于是从那个方面去看 ,这是各人自取所需,有的人当游记看也未尝不可,不过从这本书来看,对密宗又有了新的认识,对太虚大师和大字辈的师傅都有了新的认识。对佛学感兴趣的强烈推荐看看这本书。特别是对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比较,在当前来看仍很有现实意义
《雪域求法记》读后感(五):一家之言
以前看过,其实不大记得了。。。作为一本传记,这本书还属优秀的。在兵荒马乱的历史时期,人物的命运也跌宕起伏。书中出现大量的人物,这些人的名字与细节,这老头都记得清清楚楚,强!还有很多照片,也非常有意义。
历经坚辛的转山求法,令人神往。至于密宗,这有点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