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干》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斯干》读后感精选

2020-10-05 16: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干》读后感精选

  《斯干》是一本由小线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0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斯干》精选点评

  ●中午没吃饭,抽了两支烟,喝了两杯普洱,了这本小说

  ●喜欢小线姐姐文风

  ●听喜欢的,不过没有《本事》那么喜欢,有点长大了的小线~

  ●祝大卖

  ●成年的你再次面对少年的他们 我们早已开始怀念 那些往事 点点滴滴

  ●以前很喜欢,看了很多遍,今天又翻出来~

  ●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

  ●青春是一场美好的旅行。

  ●爱情坚持到最后,统统都跟情无关,靠的是人类百折不挠勇气,对安宁渴望,以及在社会角色中逐渐承担起来的种种责任

  ●不好看

  《斯干》读后感(一):真实的青春模样

  没有泛滥成灾忧伤,没有铺天盖地黑暗,没有主角非死即伤的震撼,小线姐姐的文字,还原了真实的青春模样,有时轻狂,有时甜蜜,有时懒洋洋,随着时间之河延伸,不停地向前走去。一路上新鲜事那么多,有亲人,有密友,有小小的爱情,感慨着打闹着,回想起来,却都淡淡的,仿佛只是在看别人的事。

  我还很赞赏她用微妙姐妹之情做了故事主线,是否每个女孩都会遇到这样的大朋友善良、细能干,会照顾人,简直好过男朋友。和她们在一起,学到无数,甚至贪心地想如果一直有她在……

  “生命给了什么我就享受什么,每颗人间烟火全都不要错过”。小线姐姐应该是不喜欢SHE的吧,但看完了这本《斯干》,我倒是很想吼一支他们的《痛快》,歌颂美妙酣畅的青春:)

  虽然素不相识,我仍想冒昧地叫一声“小线姐姐”,感谢你从《映色》到《斯干》和《本事》,带给我那么多的精彩感动

  《斯干》读后感(二):小线的小,小线的线

  学院对面从未涉足过的咖啡厅。一个下午。我见到小线。

  我们因着某件不相关的事情见到对方,后来我变成了她的学妹

  这是谁都没有意料到的事情。却让我感到由衷的快乐

  日子慢慢长到如今。说话的口气仿佛例行公事。每每与人见面、交谈,都不甚自然,乃至,时时冷场,彼此都不知道如何开口继续。就让沉默变为永远主旋律

  我讨厌这样的感觉。可我无法摆脱。

  小线不是我想象中的姑娘。至少,这第二次见面,她像新的一样,涂着黑色指甲油,线衫上缀着彩色的花。

  谈过些什么话自然不必赘述。离开时候,小线坚持着付了茶钱。“入了师门,就得守规矩,从来都不是小的付钱。”她说得斩钉截铁。我突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美好。入了师门。听上去像是一本谙熟于心的武侠小说。大的小的,等级固然不会如此严厉,却仿佛是一个可以寻到归属的集体。导师高高在上,受着应有的尊敬,法力高强的师兄师姐,若不经风的学弟学妹,依次往下,被包容着。

  去了小线的寝室。眼前这个还不及我高的姑娘,精通各种小可爱的手工(她自持粗糙),写童书写青春文学,不久前还绑着牙套,竟然是我的大师姐。我心里扑嗤一声笑开了花。

  师姐严肃地在她的书上签名题词:“井小朋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扑哧,又是一朵花。

  (抱歉,写了这么多,没有和书有关,今天把《斯干》看完,心里想了很多事情。手里的那堆纸,该是怎样的青春铺就而成的呵。)

  《斯干》读后感(三):那条记忆的长河

  我看到小线在对于《天堂地址不详》的评述,然后看了《斯干》。并非所有的少女都需要这样一本书,但是我以为至少有一半需要。在我们年少的时候看《天堂地址不详》,在现在少女们的包里是不是应该有《斯干》?

  所有的青春期教材里都语焉不详,他们都没有说:的确有一群人将在这个时候和世界撞一个头破血流。和朋友、和师长、和父母,最重要的是和自己。于是迷茫、绝望与不知所措全部涌来,让阴霾的日子里处处地雷。

  有些记忆至今回忆起来,仍旧疼痛难忍。 我看到小线写:总有一天,这世界会到我们的手中来,天地乾坤,全部挪过来,便是柳暗花明又一片。一下子,泪盈于睫。我知道,我都知道。我也以为,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他们。我想那是因为那时我们都有期待,我们期待他们很爱我们,期待他们轻声细语的和我们沟通,期待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我们的人。期待越多,失望越多。至今,我仍旧固执地认为他们的教育失当。可是他们又何尝没有“宽恕”我,那时的我除了成绩好,还有什么能让他们省心的地方?所以我们都一样,我们不愿养孩子,其实我们是害怕,我们害怕又是另一个自己,那么暴烈、那么尖锐,像个刺猬,让那段岁月再演一遍。并且,以后会发现,如果没有“宽恕”,生命终究不能完整。

  所以要读《斯干》。这里有十六岁的我们,也有二十六岁的我们;有现在的少女,也有未来的女人;有青春的荒诞、活力,也有尘埃落定后的平静。但并非是在将来一句轻描淡写的:没什么。因为作者经历过那样的切肤之痛,所以才能对于后来的孩子们无微不至。她用一颗疼惜的心,来告诉她们生命的面目。

  十六岁的我们读《斯干》是为了解答当下,让生命“顺”着过下去;二十六岁的我们读《斯干》是看过去,也看过来,想想过去,更好的生活。

  《斯干》读后感(四):出口

  小线姐姐说我送你一本我写的书吧

  于是我在三舍宿管阿姨地方拿到贴了我的名字的《斯干》

  纠结完的深夜

  累极了本想睡觉的下午

  窝在床上把它看完

  因为那样的事情写下了这本书

  没想到刚写完又出了那样的事情

  后记的日期是那一天的整整一年前

  如果早些看到

  是不是就被拉回来了

  可惜“如果”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笑的词

  我无法用颇为专业的语句来做一个文艺评论

  那门课我从来都不是个好学生

  和毛老吃饭的时候

  听着他们谈得深沉

  我竟只有做听者的份

  而且还听得虚心

  自认为是个很浅的人

  说不出那么深沉的话

  只能说这个故事这些哲理都融入了心里

  它给了我希望

  《斯干》里的青春

  十六岁与二十六岁

  我站在中央看着十六岁的温吉吉与二十六岁的徐安离

  我发觉自己果然是二十岁

  没有温吉吉那么少年不知愁滋味却也没有徐安离那样成熟通彻

  每个人的青春受过的伤经过的痛尝过的苦其实都相似

  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打不开的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执

  钻在死胡同里不愿出来

  可是心结也不过是个结

  那道坎跨过去就一切都柳暗花明

  到那个时候你会突然想要想那些过往大声说谢谢

  正是那些过往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才铺成了那样一条长长的路把自己带到这里

  这样的话我对自己说过两次

  在《斯干》里徐安离又告诉了我一遍

  人最喜欢比却也最怕比

  比到后来不是否定了自己就是贬低了他人

  闹得个自暴自弃或者自以为是

  却不知道最该比的是自己和自己

  比的不是那些物化的东西

  比一比自己的心强韧了多少

  心会疲惫心会累

  没有谁能够一直强大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出口一个平台

  把自己的心放出去让它平息一会儿

  我们该允许自己的脆弱与不堪

  平息过后继续微笑着走下去

  回头看看是知足

  这样的出口

  我们该帮自己找也帮别人找

  别急

  总会找到

  《斯干》读后感(五):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中午拿到的书,《斯干》。撕开白色薄膜包装的时候,一边打开电脑,我们的电脑是恐龙时代的WINDOWS98,等待它启动的时间里,我看完了第一章;下午开会,坐在会议室里等人到齐,我看完了第二章,然后是坐公交接女儿放学,在摇晃的公交车里看完两章,女儿在幼儿园里疯玩的一个小时,消灭三章......等到现在,我的女儿在客厅里跟晚八点的《马小跳》死磕的时候,我已经将十二章悉数看完,后记读了两遍。

  现在,我深深感到我的阅读方式是多么英明。这种心有旁鹜的阅读稀释了书本里浓稠的青春,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厚那么厚的青春啊,二十五岁的女孩与十五岁的女孩的青春,对于连三十五岁都写进过去的女人来说,多么的多么的眼馋心热,又无计可施。

  她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我们无处安放的失落,甚至嫉妒。

  一个大女孩一个小女孩,住在一所两百多尺的景观房里,过着快乐而又忧郁的生活。物质的富足不能抵挡心灵深处的问题,就如同莫言的十几岁的女儿对她著名的老爸说的:你以为我们吃饱穿暖就没有痛苦了吗?更痛苦。也许是的,按照《斯干》里头十五岁女生温吉吉的说法,"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话说多狗屁就多狗屁。

  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痛苦,痛苦与年龄没有关系,痛苦的程度与年龄也没有关系。痛苦的内容跟年龄有关系,还有就是痛苦的后遗症以及痊愈速度和年龄有关系。老同志们都知道,但是老同志们都不太愿意搭理青春的烦恼,因为老同志们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是,知道那些痛苦会随着时间过去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后一点,小说里的主人公几乎是赞成的:少年有那么多新鲜的事发生,来不及伤感来不及自怨自哀,伤口就开始接痂,生活像巨大的河流推着他们前进。

  只是,这些感触是二十六岁的女子看十六岁的女孩子发出的感叹。对于自己,她的感叹是:而今走到这一个河道口,已没有那么湍急和汹涌,她要积蓄多久的力量,才能从头收拾山河?想起很多年前,十七岁的林志颖说二十七岁的郭富城是老人。是的,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青春,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人生。令我意难平的也许只是,我看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念书,恋爱,和男同学"在公寓门廊昏黄的灯光下,忽然又没完没了地接起吻来",甚至信誓旦旦的说起婚嫁,第二天分手,第三天看到,已经毫无感觉;二十五岁的女孩子,已经有足够厚度的恋爱史将自己中学大学时代的恋人屈指数来,如此种种,难免会想,我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干吗?我的青春就是不能开花,也不该泡没冒一个就没了啊。

  真的泡没冒一个就没有了,所以看着别人活色生香的青春唏嘘不已酸水直涌。

  一台启动速度巨慢,储存巨小,动不动就死机的WINDOWS98操作系统的伤感与落寞。

  作者小线是个非常出色的女孩子,无论指挥文字的能力,还是渗透在文字里的思想。她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白骨。"对于文字乃至思想,她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领会,80后是绝不苟同的。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代后记的《指穷于薪》,又是一篇好文字,信守写来,更见功力。既然《斯干》的上架建议是《青春文学》,我更喜欢后记也是正常的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