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是一部由John Moulson执导,维多利亚·伍德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精选点评:
●a cup of tea www
●这个纪录片有非常非常重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所以有些调侃作为一个中国群众听起来有些不舒服。不过,一口气就看完了全两集,再怎么着也得意思意思给个3星吧。
●挺有趣的,茶的历史也是一部分英国对亚洲的殖民史。才知道印度有茶是因为中国的茶满足不了英国的要求,英国才会去印度开垦,从而有了Assam的红茶。印度人有阿三称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Assam。
●主持人59岁了,还是很有活力,还带点俏皮幽默以及老英国时代的优越感,但是他们做的关于中国茶,真的是只在表面,跑到上海找茶叶,不知是bbc的无知还是故意。 而且还在把印度看做他们的一部分。
●为嘛说中国那段真心只有屈辱呢!胖子国老标榜自己爱茶如命。。。其实真的喝得是茶嘛,明显是爱奶茶如命。。。
●拍得还是蛮有趣的,配乐不错。译名误导了,人家只是说hv a nice cup of tea介绍英国茶文化并且感慨其衰落,尤其第二集强烈的怀旧情绪。吐槽日落帝国做白日梦的大可不必,玻璃心碎了一地的更是...不知道说啥好。当然各人看法不同,我只是觉得你刻意或真心不爽都会伤身,何苦。
●英国人想要喝茶,就对我们输送大量鸦片;他们想要喝自己种的茶,就让印度人给他们种,至于后果如何,"主不在乎"。 呵呵
●三星半,其实看第二集就够了,第一集从头五分钟开始就能感觉到主持人对其他国家的不以为然,对茶本身也根本谈不上了解,没什么内容可言。
●从Victoria时代开始聊起,而主持人名叫Victoria,或许也是一种双关调侃,主持人常常用傲慢到夸张的态度来自嘲吐槽,还聊到Sarah Rose同样在《植物猎人的茶盗之旅》一书中也描写过的Robert Fortune的故事,以及武夷山,茶经,阿萨姆
●虽然是早就了解的题材,但阿姨吐的一口好嘈,魅力加分
《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影评(一):大英帝国那么强,咋没占领全世界
1.上海街头充满了咖啡厅,没有一间茶馆。很强的心理落差。
2.维多利亚读了一段翻译成英文的茶经,中文字幕又根据英文翻译成中文,第一次发现茶经竟像散文一样美。
3.喝到武夷岩茶,维多利亚说有花香,看,不用调配茶,依然有自然的花香。
4.聊到了鸦片战争,从一个侵略国的角度,心疼,很心疼。
5.中国师傅做茶是艺术品,印度做茶像饲料,中国姑娘采茶是美,印度女人采茶是狠。
6.印度茶厂那脏兮兮的碗,主播也能下得去嘴。
以上都还算正常的,后面我坚持看完了,但已失去了评论的兴致,如下图……
123发动战争、走私毒品,还理所应当的觉得自己千辛万苦?
4其他国家都不会泡茶,呵呵哒
5茶相,通手相,实用功能自行脑补
67茶和东方食材相冲,我们东方人活下来真不容易
《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影评(二):爱喝茶的英国人-第二集
喜好在茶中加入糖和牛奶的英国人居然信心满满的宣称他们是最爱茶的品茶之国。作为中华子孙的我只有先吐口血,然后擦擦嘴角继续看。
片中先抛出一个观点:茶是一种社交型饮品,人们可以用茶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倒使我想起了今天看到星巴克的一个广告:友谊从这里开始,事业也是。茶,咖啡,酒。。。其实都是大家用来打开话匣子的工具,据我个人观点而言,酒其实比前两者更有让人吐露真言的效果。
苏西是英国仅有的80多名品茶师的一位,品茶的整个过程看起来蛮有意思的。英国的茶渣看起来真的就是渣啊,不像中国的茶泡了后还能看到舒卷开来的叶片。
喝茶在英国,是一件从上到下的的流行风潮。1662年葡萄牙公主嫁给查理二世的时候就把这个当时的风潮带到了英国,看,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影响历史事件。当时的1磅茶居然要100英镑,听到这个的时候,和想到以前的皇帝都不能享受到空调的愉悦心情是一样的。
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这些普通的市民在片中一再体现了他们对茶的喜爱。特别是他们还有一种类似于流动茶店的绿色小亭,我从未见过这种小亭,有点像马车,更多是像日本那种街边可见的流动乌冬面车摊,什么时候中国也有这种传统啊。
茶叶占卜,oaky,还有什么是和占卜不能扯上关系的东西呢。
后面加了一堆的关于茶叶的历史和因为茶叶而引发的美国对英国的反抗革命,镜头从而成功的从英国转到了美国,美国居然是世界上第六大的茶叶消费国,这个信息倒是很让我大吃一惊。通过茶文化,侧面也看到了昔日 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也难怪评价里有那么多的人认为这部纪录片片里处处透着一股英国人的自大轻狂。
与其幻想开个小茶馆,在茶香中看人世间的人来人往,我可能会更喜欢退休后像vitoria那样四处跑跑,说实话,她的腹黑语真是对足了我的胃口。
《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影评(三):茶香之旅
一开篇,就用无数个镜头展现了历史上和如今英国人对茶的迷恋,其中有一句是很有意思的话语:somehow for us, it's more than just a hot drink. it become the answer for everything.
说到茶就不可能抛开茶的发源地-中国,于是接下来我们就随着维多利亚的脚步来到中国追寻茶的发源地。
最开始,维多利亚到的是上海,可是现代化的急剧发展已经把上海完全打磨成了大都市的模样,四处可见的咖啡店远远大于了传统意义上的茶馆。所以维多利亚改道去了武夷山访茶,中间不乏幽默搞笑的桥段,包括对传说中的神农氏的调侃,说如果当时他是在热水洗袜子的时候发现的茶叶,那他早就可以发明茶包了。。。哈哈,英国的冷幽默真是无处不在。关于茶的传说有很多,我还是偏爱佛祖的眼皮演变的那个版本,同时对大红袍的那三棵茶树的调侃也让我爆笑不已。纪录片的视角和一般的影片视角有很大的不同在于它会真实的反映一些东西,比如大红袍茶树旁边的游人如织,维多利亚品尝茶叶蛋时候的一点点小遗憾,不过顺便提一句的是,维多利亚真是个腹黑女啊。。。
在片子里可以看到他们制茶的整个过程,也可以初步了解绿茶,红茶,乌龙茶的区别,噢,他们喝茶的场景真的让我有点茶瘾犯了,可以考虑什么时候去喝茶了。维多利亚最后还不忘吐槽一下中国旅游地区的那种专让游人掏钱的戏剧表演,但她也说了:honestly, it's enough to make you vote communist.总还是有好处的,不是么?
说到茶,就不得不说中英之间因为茶而引发的鸦片战争,片中是淡淡的一提让我们可以意识到,大多数的战争都是资源之争。好吧,下次他们拍茶的纪录片时,一定要到成都的茶馆来采采风。
说完中国,顺其自然的来到印度,印度当时是英殖民地,英国想要茶,中国要价又高,自然他们会想到找一个地理位置和中国差不多适合种茶的地方,而且还是自己家的最适合不过。印度成为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
Assam, 这个名称如此熟悉要归功于广告的强大。很神奇的发现印度的茶叶是真的在树上,并且是通过大象来采集,还有点味苦,有朝一日我也会去尝尝这个味道。印度的茶更像是英国殖民后的结果,加入大量的牛奶后的茶还有香料,我只对那个粗狂的可以喝完就摔碎的茶杯有点兴趣。加尔各答居然是印度最有茶味道的一座城市,好吧,这个一座我会想去拜访的城市,有朝一日。
在第一集的最后,制作者对茶文化的发展展现出了她的一点点遗憾和忧虑。她认为现代年轻人喜欢coffee更甚于茶,这会影响茶的发展。也许吧,茶铺和coffee店共存的局面终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