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黄小平小品文2020年刊发卷首语选录(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黄小平小品文2020年刊发卷首语选录(三)

2020-10-31 16:57:33 作者:黄小平 来源:卷首语 阅读:载入中…

黄小平小品文2020年刊发卷首语选录(三)

  成功不大也不远

  文/黄小平

  没有人怀疑,成功是件幸福的事,可为什么很多追求成功的人,却享受不到成功的幸福呢?那是因为他们把成功看得很大、看得很遥远,犹如天上的星,遥不可及。

  其实,成功不在遥远的天边,它就在我们的手边,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你用手画出了一幅漂亮的画,你用手照出了一张美丽的照片,还有,你出门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友,发现老友就近在眼前,就近在你的身边,这些,都是成功,都能给你带来激动和幸福。

  成功可以很小,小到一粒芝麻;成功可以很近,近到就在你的身边。成功很像一只桔子,有很多片桔瓣组成,不是吃下整个桔子才是成功,你吃下的每一片桔瓣,都是一次成功,都是一次甜蜜和幸福。若能这样想来,成功便是一件简单的事,幸福便是一件简单的事。(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第19期卷首语)

  省力与费力

  文/黄小平

  记得小时候,要举起一把斧子,是很吃力的事,便想,把斧子做轻一些,举起来不就省力了吗?几天下来,我都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沾沾自喜。可父亲说,斧子做轻一些,举起来倒是省力了,但劈起柴来就费力了,正因为斧子重,斧子沉,举起来费力,所以劈起柴来才省力。

  一把斧子,如果自身不重,自身没有份量,又怎么劈得开柴、成得了事呢?父亲说。

  生活中,有的人图舒服、图轻松,只图省力,平时懒于积累,懒于增加自身的“重量”和实力,结果临事总是费力。正所谓,事前图省力,遇事便费力。(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第17期卷首语)

  日落•日升

  文/黄小平

  如果我对你说,日落就是日升,你肯定不赞同我的观点。但如果我问你,当我们看到日落时,在地球上另一面的人,看到的也是日落吗?当然不是,他们看到的不是日落而是日升。所以,日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日升。

  同一事物,同一现象,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会看到不同的结果,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失败能为我们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同时还能激发我们的斗志、锤炼我们的毅力,让我们反败为胜,赢得成功。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我们就不容易被日落、失败等负面的东西所左右、所影响,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总能从不利的事物中看到希望和曙光。(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15期卷首语)

  包容心与乐观心

  文/黄小平

  站在30楼看地面,看到的全是美景,但当下到一楼再看地面,会看到赃物和垃圾。

  这说明,美是有缺陷的,再美的事物,凑近去看,放大去看,都会看到美中不足。所以,对美,我们要有一份包容心。

  若把看地面的顺序反过来,先站在一楼看,再站在30楼看,在一楼看到的赃物和垃圾,到了30楼去看却看不到了,满眼看到的全是美景。

  这说明,地面上赃物和垃圾毕竟是少的,是细枝末节,美景才是主流,因为事物一旦放远去看,我们看到的是主流,而不是细枝末节。这也说明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美的东西多,丑的东西少。所以,对美,我们要有一份乐观心。(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13期卷首语)

  说“糊涂”

  文黄小平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在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字幅下,有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当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释了。

  从这一行款跋的解释来看,郑板桥内心的“糊涂”,是“放一着”,是“退一步”,是放下和退让。由此看来,郑板桥所说的糊涂,不是智力低,不是愚笨,不是不聪明,而是不斤斤计较,不睚眦必报,表现的是一种包容、是一种大度、是一种胸怀。

  世间聪明的人多,“糊涂”的人少,与聪明比起来,“糊涂”更难,因为聪明仅仅停留在智力和智商上,而“糊涂”升华到了一种智慧和胸怀。

  一见别人“糊涂”,就把别人看成是傻冒,觉得好欺、好愚弄,那是你自己真的糊涂了,只是别人不与你计较而已。(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11期卷首语)

  干干净净之美

  文/黄小平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干净是美的前提和基础。

  一个人的干净,不单单是指外貌的干净,更有内心的干净。保持形体的干净好办,勤洗脸、勤洗澡、勤洗衣等等,这些都容易做到,但如何保持内心的干净呢?那就是做到常自省,就像古人说的那样“每日三省吾身”,用自省来检讨自己,剔除缺点和不足,让自己做一个内心纯粹的人、干净的人。

  干净,是一个人最好看的样子。让我们保持外貌的干净和内心的纯洁,清清爽爽,不带尘埃,干净做事,清白做人,活得漂漂亮亮、清香四溢,就像开在人世间的一朵白莲。(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9期卷首语)

  近视眼与老花眼

  文/黄小平

  年过半百,眼睛老花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一天,我正在很吃力地读着一张报纸时,孙子问我:“爷爷,你也有近视吗?怎么也看不清呢?”“爷爷的眼睛不是近视了,是老花了,看东西放近了看不清,放远了才看得清。”我说。

  “爷爷,我们正好反着来呢:我放近了才看得清,而你放近了却看不清;我放远了看不清,而你放远了才看得清,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这是一种生命的规律。但在生命规律之外,是不是透示着一种上帝的安排呢:不管是小孩子还是老头子,你不能两头兼顾,两全齐美,既看得近又望得远,好事都让你给占了。人生的美好,都是有遗憾的美好,人生就是要学会在遗憾中享受人生的美好。(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7期卷首语)

  美丽的彼岸花

  文/黄小平

  有一种花,叫彼岸花,一听这名字,就很美,就很有深意。

  为什么叫它彼岸花呢?

  彼岸花春季长叶,秋季开花,它长叶时只长叶,不开花,而开花时只开花,不长叶,叶与花永不相见。

  彼岸花,叶在花的彼岸,花在叶的彼岸,所以才有彼岸花的雅名。

  彼岸花开的花,很美,长的叶,也很美。彼岸花美,我想,正是由于它的叶与花相互隔着彼岸,所以叶与花才有了相遇彼岸的希望和期待。

  世间什么最美?希望最美,期待最美,而有了希望和期待的彼岸花,才那么美丽。(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3期卷首语)

  视 角

  文/黄小平

  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组依次出现的镜头:一朵鸡冠;一个鸡头;一只雄鸡;一扇立着一只雄鸡的窗户;镜头再由窗户放大,最后放大到一幢房子。原来,整个画面构图,并不是表现一朵鸡冠,而是一幢房子。如果你看到一朵鸡冠,就说那是一朵鸡冠,其实,那是一幢房子。

  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克•奥勒留说:我们看见的一切,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真相。

  时间无穷无尽,空间无边无际,我们不能历尽所有的时间,也不能阅遍所有的空间,我们所看到的,永远只是时间和空间中的一个小小的区间、一个小小的视角,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中看到的真实,永远只是一个区间内的真实,一个视角内的真实,而不是所有的真实、全部的真相。

  但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探求真相,追寻真理,才永远没有止境。(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1期卷首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