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读后感100字

2020-11-25 02:13: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读后感100字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是一本由檀作文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213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精选点评:

  ●尚可,只是书中不少刻意使文章通俗易懂的词句在今日已落伍,由此可见不是真幽默。

  ●长衫小檀。

  ●支持檀老师,话说,这书已经写得很保守了,没有他的课妙趣横生。。。哎我发现,读书读到一定境界,要不是老学究,要不就是资深文化流氓。。。小檀属于后者哈哈哈

  ●书写的不错,就是题目太过恶搞了。

  ●读读也无妨

  ●虽然书名看着有些哗众取宠,但是内容还是不错的,作者对李白是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的,用非常通俗有趣且相对准确的语言勾勒出了李白的一生和全貌。谢安是李白的偶像,而李白是我的偶像,喜欢李白很多年了,我常常说仅仅因为一个李白,我就愿意下辈子还做中国人。李白太伟大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最喜欢还是对孙悟空石缝里来和哪吒“剔骨还肉”的解读,自由和叛逆,拟合本书的命运。

  ●还不错

  ●说李白是古惑仔,这个扯。但是最后一章写的很漂亮,明月,江水,大鹏……李白玩中文最棒的天才,没有之一,绝对没有。

  ●记得陈丹青谈到于丹的时候曾经说过,大家不要攻击她,因为她毕竟促使很多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这本李白实录,想必有人看到书名就已经断定它不过是本哗众取宠的通俗读物,难入法眼。其实作者的确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观点,写作的态度也是相对严谨的,至少我是受益匪浅。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读后感(一):多一个平台多一条路,何妨

  刚看完这本书,似乎抨击者众多啊。

  不过我认为作者的此番写作风格至少吸引了不少从未想要了解李白的人的目光,至少让不少年轻人读起来风趣易解,不至于因为文字晦涩难懂望而却步。甚至可能激起更多青少年学习中国诗词文学,中国历史的兴趣。

  都是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只是方式不同,其他人又何必咄咄逼人。推荐大家阅读,我也看了视频,但速度太慢,不太适合时间比较紧张的我,呵呵。

  就我而言,李白早死了,他真的是怎样的一个人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对他的解读中能够领悟到什么,以走好自己未来的路。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读后感(二):古惑仔,

  怎么说呢,书名很偏门,内容更偏门,作者从一个个人投资的角度串联了李白的一生,书买了很久一直没有耐性看下去,今天看完了,有了评价它的冲动,总体一个思想断章取义,语言幽默犀利很有易中天的感觉,看了自序我把它扔在一边放了几个月才看,没有理解透彻檀老师的思想,看到古惑仔我大概猜到了后面,看到司马相如,看到鲁仲连,终于明白了檀老师的良苦用心,檀老师眼里的李白做每件事都有明确的功利色彩有其目的性,那李白的高力士脱靴,怎么讲,依您之见是为了博唐素宗的欢心,神仙吗难免目高于天,此书后序还扯出了林庚老先生的大旗,林先生卒于06年,要是看见您老的大作估计能多活个几千年,此书看见了一个百年大骗子李白,不过如果每个骗子都有李白的才气我愿被一骗再骗,。最后总结一句话,檀老师您就一sb.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读后感(三):这年头写本书容易吗

  对这个书名颇有抵触,早就听说过这本书,觉得就是个哗众取宠的玩意,不值得去读。从别人处偶尔翻阅才发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内容可没有标题这么轻浮,网购一本,细细读来。发现作者功底不浅,从李白的出身说到李白的旅游,李白的狂侠,李白的女人以及李白的私生活种种。其中不乏有趣的猜测,比如他怀疑李白是李世民大哥李建成他们的后代,令人耳目一新。当然这也只是个猜测,书中根据李白诗歌进行的推测不但有趣,而且还有深度。

  但网络上对这本书的谩骂多是针对这个题目,把李白称为古惑仔,太不尊敬前贤了,其实读下去,发现类似的现代称呼何止这一处,他还说李白嫖妓、当第三者、调戏女道士,好吃软饭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估计一是因为这是作者讲课的资料整理,讲课嘛毕竟是口语,板起面孔说:李白是狂放的人,他和多名失足妇女有交往。”这样说话,岂不是有点太装13了。这样说来就更能吸引听众了。

  不但能吸引听众,出版成书还能吸引读者,出版方想必也是希望就这样出版。这年头出本书不容易,这书如果叫《李白传》肯定关注度也就不会高。按郭德纲的说法三俗是人民群众娱乐需求。

  其实一言以蔽之:这年头出本书不容易。就原谅这题目吧。

  :这书的封面设计太恶劣了。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读后感(四):古惑仔=李白?

  初见这本书,被它的书名所吸引,一个充满恶搞意味的书名《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很对我这样的2B青年的胃口。我们可以把书名拆分了解释。大唐,一个盛世王朝,正是李白所处的朝代。第一古惑仔,黑帮的领头人物。李白,人名,从小背他的诗长大的。读此题目,引起了我无限的兴趣,香港警匪片里的痞子混混怎么和这文章万口传的谪仙人扯上了关系?这似乎和我长期以来对李白的认识有些相驳。

  翻开这本书,有八讲,四个职业。分别是驴友,古惑仔,神仙家,纵横家。前两个是现代词汇,驴友不难解释,李白一生大多在漫游中国的名山大川,壮丽山河,如果玩玩新鲜穿越到现代,说不定还真能当个驴友呢。古惑仔在前面就已经提到过,看题目让人有点不知所谓,需要细细斟酌,细读这本书。神仙家,不用说,四明狂客贺知章给了他谪仙人这称号可不是白送的。纵横家,我这没多少知识的初中生只知道历史课上学的合纵和连横,合众弱以攻一强也,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唐朝虽是一开明盛世,但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不太和谐。从开始的东突厥到后来的吐蕃,在我的粗浅印象中,李白这样一潇洒的文人墨客是很难和一位纵横家,一位政客联系到一起的。

  细读这本书,就从我最感兴趣的古惑仔说起,第四讲作者给李白古惑仔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侠客,往正面说是义士,往反面说是古惑仔。家喻户晓的侠客行,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李白给刺史李邕,韩朝宗,裴长史等写过自荐信,可惜这些人不识这颗明珠,李白没有得到举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像李白一样毛遂自荐,很多机会,往往就是因为不敢,才导致了错过。文中说李白是个古惑仔,并不是因为他有多武艺高强,而是因为他走遍名山大川,朋友也遍布名山大川,很讲义气。我的朋友也很多,可惜值得我推心置腹的却没几个。如果可以,我也想做个像李白一样的古惑仔,浪迹天涯,广交四海,无拘无束,活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文中还有提到李白是个纵横家,他从政的一面。他的家庭,他的崇拜者和他崇拜的。从多方面剖析了李白,让我读后对李白有了个大致的了解。这本书是07年初的,也有些年岁了,网络上对它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檀作文写这本书不过是想哗众取宠。我倒觉得不是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对李白的分析的各有不同,你我都不是从那个时代来的,仅能凭借史料来推断那个时代的事,孰对孰错是分不清的。历史人物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读后感(五):有感于“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的批判

  首先,向檀先生致敬,因为你的学问,你的勇气。

  文学史,同时也是文学接受史,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可以是千差万别的,解读作品又不是跳集体操,非要整齐划一,也没有什么武功秘籍,稍稍超出秘籍的套数就会走火入魔。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法解读《哈姆雷特》,学者们还不是群起而攻之,现在,人家都成一流派了。檀先生,这里不存在着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你对李白的解读是建立在文本之上的,并非信口胡诌,这一点,凡是看过你的书的人都能体会得到,就学术道德而言,你完全是合格的,不必向任何人道歉。

  那些批评反对的言论,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1、从未看过你的书,对李白的了解只限于“床前明月光”和“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看到一个题目,就晕了。晕了的人,自然就不便与之讨论了。

  2、还是没看过你的书,但是看了不少别人的评论,批评谩骂的居多,于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也不便与之讨论。

  3、看了你的书了,但这些人在语言、文字上有洁癖,(思想、行动上有没有就不知道了),一看到古惑仔、打架、求官等字眼仿佛失贞一般的痛心疾首。以后与这些人讲话,最好向维多利亚时期看齐,不要提到腰部以下的任何字眼,否则绅士和淑女们是要晕厥的,虽然那时候的地下小说极其淫秽。晕了,又不便与之讨论了。

  4、学者或自认为是学者。这些人做了多年的学问,也许是学问做了他,看了许多的论文(他们很少看原著的),脑子里全都是别人的东西。问题是别人的东西也是二道甚至是三道四道贩子,他也只准备做第五道贩子,突然货不对版,自然惊慌失措,于是群起而攻之。

  我认同你笔下的李白,惟有汉唐博大风发的文化才能造就像陈汤、李白这样的人。现在许多人已经没有历史意识,更没有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他们以阅读穿越小说的心态来看待你笔下的李白,你能拿他们有什么办法?

  一本书出来,有热议方才不枉来世上走一遭。班固还骂史迁“是非谬于圣人”呢,没有司马迁的史笔,我们还可以学司马迁的精神。作品可以被批评,甚至被批判,但是,要有理有据,而不是谩骂、侮辱,这种不负责任的评论是对人对书的一种伤害。

  什么时候有宽容的心灵,有倾听的耳朵,有善意的言语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